上日談過《長平公主》,來談談導致公主國破家亡的禍首,闖王李自成。如果我說,中國文學史上最具影響力歷史小說並非《三國演義》,而是現代人姚雪垠(1910-1999)寫的《李自成》,你信不信?起碼從上世紀六十年代至改革開放之初可能是,遙憶小時候返內地,書架罕見稱得上新著小說,便只《李自成》。
《李自成》是長篇歷史小說,共有五卷,出版於1963—1999年。它講述李自成率起義軍轉戰各地,受到明朝總督洪承疇的圍剿,在潼關南原突圍到商洛山中重整旗鼓,制止了石門穀嘩變,粉碎了官軍圍剿。李自成要求與張獻忠聯合未果,張反欲火拼李自成。為保存實力,李自成分兵潛伏于鄖陽山中積極經營;冬天,乘中原官兵空虛,疾馳河南,饑民從之如流,又拜宋獻策為軍師,收杞縣舉人李岩,隨即破洛陽,殺福王,聲勢大振。起義軍領袖羅如才亦離開張獻忠與李自成合營,奉李為盟主。他們在河南擊潰明軍主力,三次進攻開封;戰績輝煌,但也暴露不少弱點,孕育了最終失敗的因素。作品細膩地描繪了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成功地刻畫了李自成、張獻忠、崇禎等一系列人物形象。
李自成,千古第一流寇,揭竿起義滅掉明朝,做了42日皇帝即兵敗身死,命途大上大落,固然值得寫,但寫足幾十年,共330萬字,未免誇張。怎麼姚雪垠拖如此長?陳之藩教授有篇散文一語中的——為換取毛澤東賞識居留北京養尊處優創作呀!姚雪垠夠絕,直拖到自己死的那一年,才付梓第五卷大結局。
於是你明白《李自成》地位特殊吧,它志在歌頌農民革命,借李自成比喻同樣搞農民革命的毛澤東,古代英雄滿紙社會主義思想都顧不得。文革如火,出版業除《毛選》和《語錄》外,近乎停頓,唯一還帶些傳奇趣味的僅僅這根正苗紅的《李自成》,老百姓也飢不擇食了,遂流通甚廣,池中無魚,所以我說它在非常時期具非常影響力,蝦自大。至於好不好睇?反正回鄉探親的夜晚無聊,略讀幫助催眠。
2023,香港文化界跨年紀念唐滌生《帝女花》問世六十五載,並恰恰1963《李自成》第一卷初版一甲子,上溯那相近歲月,港人追看癡情公主駙馬飲砒霜,同胞追看害得公主駙馬飲砒霜的混世魔王打江山,真箇秀才遇着兵,文化兩極。
1982,姚雪垠憑《李自成》第二卷拿下首屆茅盾文學獎,不得了,等於新中國的諾貝爾,聲望攀登巔峰。好景不常,伴隨開放改革,評論界漸漸敢表態,1988,劉再復陸續發表重磅文章批評《李自成》內容太假大空、角色太高大全,一呼百應,頗獲共鳴。時維1988,六四前夕,學風比較自由。姚雪垠走下坡,《李自成》仍寫下去,1999終寫到李闖王死,也寫到自己死為止。
一套勝過《三國演義》的作品(姚雪垠親口自誇)畫上句號,至今恐怕乏人問津。卻且慢,一甲子以來,俗諺三十年河東,《李自成》日久遭打入冷宮,但三十年河西,風水輪流轉,國進民退,1988小資學界對它的批評現在算個屁!黨國呼籲重拾鬥爭精神,別怕硬幹硬闖,快快「開城門迎闖王」,難保《李自成》不會再度流行啊!
一如秦檜與岳飛,都是極具爭論的曆歷史人物!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