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要發展中醫,首先要問一個問題:中醫與中國文化是什麼關係?香港中醫是用什麼方法發展?很明顯,中醫的「中」字指中國,中醫當然是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我們一定要了解兩者之間的密切關係。
要知道中醫的基本,不能不提中國的兩部非常重要的典籍:一部是明代藥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紀錄中草藥的種類和功效;另一部是《黃帝內經》,是現存最早的傳統中醫著作,相傳是黃帝討論醫學的記述。《黃帝內經》將陰陽五行學說運用於中醫理論上,將人的形體、體質分成五行(金、木、水、火、土),運用五行解釋人體病理變化,說明人與大自然的關係。還有人體的器官可跟五行分類,內臟與飲食、天氣之間存在相生相剋關係。《黃帝內經》將「人」看作是一個獨立系統,如何順應氣候和日夜定時作息;陰陽五行和我們的身體有密切關係。
要理解中醫,早前寫過《經絡臟腑,真氣尋源》,內容顯然是指中醫必須以《黃帝內經》作為基本功。《易經》的陰陽五行,亦可作為中醫的基因。除此之外,還有我們常談論的八字,每一個人的出生日子:年份、日期、時間,這些數字彷彿代表着我們身體的一個DNA。比如,你是屬土,屬金還是屬火?透過具體的出生時間,了解我們自身的基本狀況,從統計學角度看,八字是一個人的基本數據。正如中國文化裏所強調的,每一個人應是一個與別不同的個體,都有自己的特色,因為每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空間中出生,八字可以說是每一個人獨有的基因。
在中國文化基礎下發展而來的中醫,它在本質上與西方醫學有着巨大的區別。西方強調的是「人好像一部機器」,機器需要燃料、維修,甚至會損壞故障。但在中國文化裏面,有「天人合一」之說,認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所以我們要跟大自然元素:金木水火土,互動配合,達至和諧之境。
進一步說,中國文化崇尚這樣的理念:人是系統,自然是系統。人類要跟大自然系統和諧共存,不要企圖去改變這個系統,應該跟其他系統維持平衡互動的關係。中國強調「以人為本」,由人去主理中醫,醫師診症時對病人「望聞問切」,這四個方向都是憑醫師本身的觀察,不需要儀器協助。醫師看到一個人的氣息,從而判斷其身體狀態。我認為這也可以看出中西方文化的一個根本性區別。中國的儒家、佛家、道家,這三個思想系統都有提及養生的部分,「養生」這個「養」字在中國文化裏面很重要,例如「療養」、「養精蓄銳」、「休養生息」等,都有補充和恢復元氣的意思。
養生重要,培養也很重要,很多事情要培養出來,所以先了解中國文化的基本,才可進一步知道中國醫療和醫學是怎樣的狀況。然而,現在的主流思想,多是以西方制度控制社會,以達至西方的目的和需要。那麼,若在這樣的背景下發展中醫,它是否是真正的中醫,還是一個創新的醫學?這個問題是值得探討和研究的。
中醫和西醫各有特色,如何結合兩種醫學的特色,走出一條新道路?我相信這是香港中醫藥未來發展的一個巨大挑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