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3年9月25日 星期一

團圓情結

  某種程度上,「圓」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支點。自古至今,中國人對「圓」有着格外的偏愛和珍視,更將其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建築裏的「圓」,是敬畏自然,因應「天圓地方」理念建成的天壇祈年殿,氣勢恢宏,巍峨壯觀;繪畫裏的「圓」,是和諧包容,《太極圖》中兩隻魚首尾互咬,寓意互依互存,生出天地萬物;舞蹈裏的「圓」,是靈動鮮活,水袖一甩,空中現出一個圓,行雲流水,別具美感。

       我們的先民在從野蠻走向文明的漫長歷程中,逐漸認識了數與形的概念。出土的新石器時期的陶器大多為圓形或其他規則形狀,陶器上有各種幾何圖案,通常還有三個着地點,都是幾何知識的萌芽。先秦典籍中有“隸首作數”、“結繩記事”、“刻木記事”的記載,説明人們從辨別事物的多寡中逐漸認識了數,並創造了記數的符號。傳説伏羲創造了畫圓的“規”、畫方的“矩”,也傳説黃帝臣子倕是“規矩”和“準繩”的創始人。早在大禹治水時,禹便“左準繩”(左手拿着準繩),“右規矩”(右手拿着規矩)(《史記·禹本紀》)。因此,我們可以説,“規”、“矩”、“準”、“繩”是我們祖先最早使用的數學工具。人們丈量土地面積,測算山高谷深,計算產量多少,粟米交換,制定曆法,都需要數學知識。《周髀算經》載商高答周公問,提到用矩測望高深廣遠。相傳西周初年周公(公元前11世紀)制禮,數學成為貴族子弟教育中六門必修課程——六藝之一。不過當時學在官府,數學的發展是相當緩慢的。
        在公元前100(二千一百多年前) 的數學書《周髀算經》,裏面最早記載了古代中國人民對圓周率的認識。 在這書裏寫道:「徑一周三」,意思是當直徑是一時,圓周是三。 這表示在春秋戰國到秦朝那段時期,中國人認為圓周率 π=3

  圓的審美取向衍生到文化情感上,鑄就了對闔家團聚執著的追求和渴望。「散而復聚」所內置的情感足以抵銷任何外在阻力,我們無需任何理由「加持」,便會義無反顧地踏上千里歸途。天上的明月,家中的柚子,手中的月餅,人間的奔赴,「圓」的美好中隱含着中國人對生活最誠摯的祝福。思鄉情愫更是古詩詞中恆久的話題和意涵。「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等等膾炙人口的詩句,道盡多少羈旅遊子、故園雙親濃烈的離愁別緒和思聚情意。

  這種團圓情結更成為家國情懷的基因、「大一統」文化的內核。從歷史的軌跡來看,數千年間中華民族雖歷經了戰亂、動盪、分裂等多種形態,但追求和維護國家統一,始終是歷史的主基調。辛棄疾的「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傳達了殺敵報國、收復失地的理想;陸游的「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抒發了壯志難酬、英雄遲暮的悲恨;岳飛的「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詮釋了報仇雪恥的決心和保家衛國的壯志,千百年來感染了無數華夏子孫。

  可見,追求「大一統」的情懷,是中華傳統文化長期陶冶的結果,是經歷骨肉分離、國破家亡之後傷痛思維的沉澱和重構。它歷風雨而不衰,遭浩劫而彌堅,成為無數中國人心中根深蒂固的情結。

  很多西方精英始終不明白,中國人為何對「地圖上一點不能少」錙銖必較,對各種分裂言行睚眥必報。其實只要讀懂了中華民族追求「大一統」的文化內驅力,一切便有了答案。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