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十九章: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絕仁棄義,民復孝慈;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解曰:
摒棄既成知識、智巧,民眾就會獲得百倍的利益;當仁愛、義理在社會上已經不存在這個說法時,民風就回到了父慈子孝的淳和境地了;領導者不要總是費很多心思去教化、設計利用計謀去管理百姓。應該放下自我,按照大道做事,必須先提高自己的修養,老百姓也就自然而然向你學習,有孝慈之心了。杜絕了一切智巧心計和好功喜利的思想,就不會有什麼盜賊了。這三條,僅作為條文來實施是不夠的,所以指定了一些依從而為的方法:安守平凡境地,減少私心雜欲,破除知識障礙。
因為要有「減少私心雜欲」,很多朋友依照作者原意;但也有不少朋友把「少私」寫作「少思」。究竟應該是「少私」,還是「少思」?
若查找原文,無論是通行本、馬王堆帛書或是郭店楚簡的《道德經》,都一律作「少私寡欲」。若比較《莊子》的看法,《山木篇》引市南子之言曰:「南越有邑焉,名為建德之國。其民愚而樸,少私而寡欲。」因此「少思寡欲」似無立足餘地。
但說「少思」的,亦非純屬臆測,而是有根有據。首先是解讀老子的專家韓非子,其《解老篇》云:「凡德者以無為集,以無欲成,以不思安,以不用固。」是「思」、「欲」並言。清末國學大師劉師培的《老子斠補》,明言「私」當作「思」,又說韓非子的「不思」,就是「少思」。
「少私」的「私」字,甲骨文如小苗(禾),旁邊的「厶」指生機。《說文》謂:「私,从禾,厶聲。」這個字本身是中性的,後來引申為暗中進行或隱秘的,如白居易《長恨歌》的「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而進一步,「私」字已帶有貶義,所謂私奔、私通、私吞以至走私等。
今人一談起「私」,總會聯想到「自私」。而事實上,莊子的「少私而寡欲」,在《山木篇》裏的故事,都與自私有關。但老子的說法,則與前面的「見素抱樸」相互呼應。看上文下理,「素」是沒有染色的絲,「樸」是沒有雕琢的木,是兩種東西。但「私」與「欲」,似是同義。
反而「少思寡欲」,「思」與「欲」,互有連繫。甲骨文的「思」是心神;篆文的「思」,則意指用頭腦考慮;《說文》謂「思,容也」,也就是把人事放在頭腦。思慮多,欲望便來,所以「少思」才能「寡欲」。取「少私」或是「少思」,悉隨尊便。不過,我是「少私」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