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1年7月9日 星期五

中國AI科技(續)

 

        「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舉辦。大會以「智聯世界 眾智成城」為主題,為所有與會者展示人工智能的最新成果。中國的人工智能產業不但得益於政策的頂層設計支持,也受到各方關注,在數據、算法、算力等方面的資源和技術積累都有了較大的突破,隨着應用場景日益豐富,人工智能產業正迎來新一輪高速發展期。

  交通銀行作為本次大會的合作夥伴,圍繞「十四五」時期科技自主自強的路徑,加強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在金融領域的廣泛、深入應用,以更為開放和包容的姿態迎接人工智能新時代的到來。

  一、持續深度融合發展

  根據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2025年中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將超過4000億元(人民幣,下同),並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5萬億元,是「十四五」期間中國新經濟發展的重要亮點之一。隨着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的不斷壯大和應用場景極大豐富,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將持續、深度融合。

  一方面,人工智能在中國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中將扮演重要角色。傳統產業要突破既有思維局限,在生產管理、產品設計和用戶管理的全流程挖掘人工智能應用場景,通過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提升自身競爭力和技術水平。同時,基於人工智能技術的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務場景應用,將不斷超越傳統粗放式、經驗化管理模式,大幅強化政府效率,為智慧城市建設賦能。

  另一方面,以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為代表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是推廣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的重要支撐。而人工智能依託於數字化土壤與實體經濟充分融合的過程,也將產生大量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需求,為數字中國建設提供強大推動力。

  對於金融業而言,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的拓展將不斷提升行業核心競爭力,為傳統金融向智能金融轉型奠定基礎。金融天生是以數據形式存在的,在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融合的過程中,金融業具有天然的數據優勢。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正通過系統性方法部署高級人工智能,尤其是以大型銀行為代表的商業銀行已經充分認識到了人工智能的價值,成為「人工智能+金融」技術的主要購買方。

  根據銀保監會數據,2020年銀行機構和保險機構信息科技資金總投入分別為2078億元和351億元,同比增長20%和27%。目前,超過九成的上市銀行已經公開披露,正在開展與人工智能相關的應用探索及推廣,主要的應用場景包括風險管理、消費支付、客戶服務、內部運營等領域。一些金融機構在人工智能的應用推廣方面已取得突出成果。未來伴隨人工智能在金融業應用的持續深化,智能金融的發展水平將逐步成為金融機構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衡量標準。

  二、商行四大支持舉措

  人工智能新時代的到來,為商業銀行業務發展和自身管理能力的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商業銀行將在充分把握產業發展趨勢及特點的基礎上,從加大信貸投入,加強場景對接,聚焦業務重點,拓展人工智能場景應用等四個方面發力,做好對人工智能領域的金融支持與服務,助力人工智能產業可持續發展。

  1.跟蹤政策變化,出台具有較強針對性的授信與風險管控政策,持續加大信貸資金對人工智能產業投入。以往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並未列入國家傳統的行業分類標準,商業銀行在拓展相關業務過程中往往延用有一定相關性的傳統行業政策指引,無論是在業務拓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還是在業務開展結果的評價上都顯得較為薄弱。

  2021年6月,國家統計局出台《數字經濟及其核心產業統計分類(2021)》後,包括人工智能在內的中國數字經濟核算體系進一步完善。數字經濟涵蓋《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117個大類、499個中類和1382個小類,為商業銀行的業務投入提供了廣闊的想像空間。

  可以預計,商業銀行將在短期內調整相關系統的行業分類,在強化業務數據統計分析的基礎上,加速出台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相關行業的授信政策和風險管控政策指引,以更好指導推進與人工智能有關的業務和產品的落地,有效加大信貸資源對人工智能產業的投入,加快商業銀行各項業務在人工智能產業鏈上的布局。

  2.積極對接智慧城市建設,提升在數字政府領域的金融服務能級。智慧城市建設是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融合的重要領域,當前中國100%的副省級以上城市,90%左右的地級以上城市都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設計劃,相關重點項目簽約總量超過4000個,總投資規模已經達到萬億元級別。在支持產業數字化及數字產業化發展的同時,對接智慧城市的需求將成為商業銀行對人工智能產業投入的另一重點領域。加大對智慧城市的支持力度,不但是深化銀政關係、提升業務影響力的重要抓手,也將成為商業銀行對接國家區域建設規劃,助推區域發展的重要一環。

  當前,國家層面已經明確了15個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和8個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在這些區域加速金融業務和服務導入,將為商業銀行在有效積累推進經驗後,快速向全國進行推廣和複製提供良好的模板。在此過程中,商業銀行積極對接智慧城市的相關平台,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創新產品及服務,通過平台中醫療付費、小微融資、生活繳費、公積金、社保等場景的接入,為民眾與小微企業提供了「政務+金融」的閉環體驗,也將為商業銀行不斷提升普惠金融服務能力打開新的通道。

  3.聚焦人工智能龍頭企業,加強科技金融服務水平。長期以來,人工智能行業內的企業大多資金來源較為單一。從科技部發布的15家「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台」名單企業情況來看,即使是這些人工智能領域的頭部企業,其資金來源也是以吸收投資為主。分析其中部分已經上市的企業情況,2020年末銀行借款僅佔這些企業總資產的7%左右。在下一步的業務推進中,商業銀行將對人工智能企業的金融需求模式進行重點研究,持續加強專利權質押貸款等新的業務品種的研發和運用,提供全周期、全流程、全市場、智能化、綜合化全方位解決方案,切實提升合作的廣度與深度。同時,通過加大與人工智能頭部企業的合作力度,圍繞重點核心企業積極開展產業鏈、供應鏈的延伸,有效整合資金流、信息流、物流信息,從而挖掘一批與之相關的企業和項目,進一步提升銀行資金在人工智能金融服務領域的佔比和話語權。

  4.積極探索推廣人工智能應用,助力銀行自身數字化轉型。當前,加大對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是培育新的增長點、形成發展新動能,從而提高商業銀行管理效能,實現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行業性共識。有越來越多的商業銀行從全局性的考量,將人工智能納入全行發展的中長期戰略謀劃中,從全行層面推動與人工智能的融合發展,確保在相關領域持續、充足的資源投入。

  未來,商業銀行將在現有人工智能應用體系基礎上,進一步拓寬自身人工智能應用場景、提升人工智能應用效果。特別是要充分發揮人工智能在信息整合、流程銀行重塑等方面的優勢,推動金融服務開放生態圈搭建。在風險管理領域,通過人工智能風控技術的引入,改變傳統風控模式,提升風控的效率和準確性。在消費支付領域,不斷推動應用場景的多元化和多樣化,以人臉識別、語音識別、指紋識別等智能支付方式逐漸替代傳統驗證模式,改善用戶支付體驗。在客戶服務領域,基於大規模知識管理系統構建人工智能客戶接待、管理及服務智能化解決方案,以大數據為基礎把握客戶需求,了解服務動向,為業務分析提供支撐。

  未來已來,將至已至。人工智能正在對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全球治理等方面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順應發展趨勢,擁抱人工智能,是商業銀行在科技躍進、時代更迭下的必然選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