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1年7月20日 星期二

港版的一國兩制

香港回歸後實行「一國兩制」,即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內地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香港實行資本主義制度。這是香港回歸中國的最大原則,從正式提出到載入基本法,再到回歸後的實踐,迄今已30餘載。

此間,中國內地經歷了改革開放的激蕩歲月,從世界人口大國成為經濟大國;香港也經受了回歸前後中美兩國的角力和各利益團體的爭斗,從繁榮的經濟城市蛻變成為今天模式。30年來最大的變化是,香港和內地實行的已不是原來的那兩種制度,內地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香港政制為了改革成為一套符合香港實際情況,亦出現一些類似香港特色民主選舉制度,即推出完善選舉制度;它們有意無意地向中間地帶靠攏或融合,有形無形地向自己的對立面轉換。

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是150多年前殖民地宗主國建立起來的,一直奉行「自由競爭」,回歸前修訂為「積極不干預」,現在實際減少積極程度,例如容許內地法律滲透入香港實施的普通法。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已從自由競爭,異化成為政府不太積極干預。結果是,回歸後香港政經制度出現深層次的結構矛盾。此外民生方面,香港實行資本主義制度時,亦衍生不少弊端,非參考部份內地制度不可。

  早年因公事探訪居住公屋的朋友,順道家訪住在一間不足三百平方呎房子的住戶,住着祖孫三代。客廳兼作卧室,擺着一張上下鋪,年過九旬的太婆熱情招待。一個神情有點異樣的女孩呆坐在唯一的椅子上吃飯,一位黑瘦的老漢默默站在窗邊。朋友告訴我,老漢是太婆的兒子,當漁民;女孩是孫女,有智障。我們一進來,小屋顯得擁擠不堪。太婆說自己耳朵聾了,但老漢臉上一直笑盈盈的,幾次請我們坐床上,我不好意思坐,將帶去的禮物袋送給老漢,老漢從床下取了盒椰奶給我。我再三推阻,老漢追到樓道塞給我,朋友說拿着吧,婆婆一片心意。走到樓梯口,老漢還站在樓道朝我招手……那盒椰奶我直到今天都捨不得喝,不忍心喝。擺在桌上,每每看見就心痛。

  祖孫三代住着上下鋪房子,九十多歲還要照顧沒有自理能力的孫女……就這樣,他們在香港還算是不錯的,因為有公屋可住。街頭樹蔭下坐着的那些老人長者,平靜的表面背後有怎樣的苦楚?

  香港作為一個發達經濟體,看起來光鮮亮麗,但總感覺哪裏不對頭,隱藏着一種不健康狀態。

  社會結構的不健康──經濟上,產業單一、轉型困難、人才流失;民生上,分配不均、貧富懸殊,看病難住房難;社會形態上,階層固化,上流停滯。而資本仍然在不停賺取最大利益。疫情之下,許多公共行業應對的唯一措施就是加價。

  群體心態的不健康──普通百姓為生計所困,沒法享受快樂心情,不敢抱有人生夢想,年輕人無望絕望;政客熱衷街頭抗爭、議會拉布;管治者庸碌無為,抱持打工心態,信奉少做少錯不做不錯;醫界極度排外,立場凌駕人道主義;師者不行傳道授業解惑之本分,部分學生罔顧道義為恐襲者行悼念禮,網絡充斥偏激仇恨……

  不健康的病根,在於不合理的社會政治經濟利益格局,在於僵化的管治理念和管治機制,在於功利化的文化價值觀。國際智庫羅馬俱樂部(The Club of Rome)創辦人Aurelio Peccei曾說,任何的進步(不論是科學進步還是其他進步),如果它不同時使道德、社會或政治也取得進步,那就毫無價值可言。「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並非指以固化的認知維持香港的資本主義,教條地延續自由放任的經濟邏輯和單一固化的經濟結構永遠不變,甚至迷信英國人留下來的一切。不能與時俱進以動態思維深入領會「一國兩制」的生命力和創造力,不進行任何改革,任由資本主義制度缺陷放大扭曲變形,社會關係失去應有的「人與人的屬性」,異化為「物與物的屬性」,使社會充滿功利的味道,為金錢所使,為利益所趨,失去了情懷夢想操守。

  早在一八六七年馬克思就指出:「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着血和骯髒的東西」(Capital comes dripping from head to foot, from every pore with blood and dirt)。一百五十年後,在一個號稱現代發達的地方,資本原始的醜陋與血腥仍未褪去。

  如何解決這個病症?──以國之所長,補香港所需。將「一國兩制」之下香港這一制,注入「人民」元素。

  人民性是中國共產黨精神品格最根本的屬性。這個百年大黨不斷壯大、歷久彌新的「不老秘笈」就在於──人民至上。一切來自人民依靠人民為了人民(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鄧小平說「我是人民的兒子」,要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作為制定政策和作出決斷的出發點和歸宿;習近平說「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我的執政理念,概括起來就是: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

  只有理解這個政黨的人民屬性,才能明白為什麼她能夠使六億人脫貧並過上好日子;才能明白為什麼她能從一窮二白走到世界舞台中央;才能明白為什麼她能夠舉國辦大事,飛天上星辰、蛟龍入大海,面對抗疫這個全球性難題,率先控制疫情率先恢復經濟……才能明白百年慶典上,當偉人講到「任何想把中國共產黨同中國人民分割開來、對立起來的企圖,九千五百多萬中國共產黨人不答應,十四億多中國人民也不答應」時,全場熱烈鼓掌歡呼,那是發自內心的呼應!

  香港這一制,不是簡單意義的「資本主義制度」,它是一國當中的「兩制」之一,國家主體秉持的人民至上理念亦應成為香港治理的首義。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亦應作為特區良政善治的目標,想市民之所想,急市民之所急,憂市民之所憂。立一個港版的奮鬥目標,來一場港版的扶貧攻堅戰、港版的深化改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