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嘉煇走了。潮水般的緬懷背後,是世界各地華人對這個「獅子山下,殿堂級人物」的摯愛與尊重。每一個聽粵語歌的人,都曾踏入過顧嘉煇的時代——不論是與葉紹德合作的《啼笑因緣》還是與林振強聯袂的《摘星》,不論是與盧國沾聯手創作的《陸小鳳》,還是與鄭國江共同演繹的《無敵是最寂寞》,當然更少不了與鄧偉雄搭檔創作的影響幾代人的《鐵血丹心》、《萬水千山總是情》,顧嘉煇用貼地的音符表達着香江獨有的文化,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成長。可以說,顧嘉煇和他的逾千首作品,創造了時代,更譜寫了時代,大家紛紛慨嘆:顧嘉煇的離世,讓粵語歌壇「煇黃」不再。
的確,「煇黃」聯手創造了香港樂壇長達四十年的繁榮,及至粵語歌曲創作的巔峰。一九六○年代初,顧嘉煇在邵逸夫的幫助下完成音樂訓練課、由美國返回香港,黃霑亦剛剛從港大中文系畢業。兩人在旺角的夜總會不期而遇,引為知己、惺惺相惜。於是一個天才、一個鬼才,雙劍合璧,《獅子山下》《上海灘》,一首接一首的傳世之作,扛起了香港樂壇的半壁江山。
作為五十後,我在「煇黃」的作品中,體悟香港的味道、文化和特色。我想,它們之所以能夠代代相傳、經久不衰,正是在於這些作品唱出了「文化自信」的分量、時代的心聲、香港文化中西合璧的特色——根植於中華傳統文化的香港,不斷將中西文化共冶一爐,相容並蓄、去蕪存菁,更逐步形成了獨具魅力的「文化名片」,「煇黃」連同他們的作品正是文化名片中深入人心的耀眼明珠。可以說,直至二○○四年黃霑離世、如今顧嘉煇亦駕鶴西去,回望「煇黃」四十餘年的創作,無一不是中華傳統文化在香港這片土地上的交融,曲調中的包容並蓄、填詞中的粵韻精妙,不論是「浪奔,浪流,萬里滔滔江水永不休」的豪邁,抑或「獅子山下且共濟,拋棄區分求共對」的呼喚,都建構了一種既有別於鄉土身份又富有新的共同體想像,成為香港人搏擊時代、同舟共濟、奮發圖強的象徵。
惜別「煇黃」,我的內心難掩悲痛。但我想這並不意味着香港樂壇「輝煌不再」。新時代的香港文藝工作者,應該用自己的才智,譜寫更多可以傳世的經典之作,再創輝煌,才是對「煇黃」最好的緬懷和紀念。倘若香港的文藝工作者在新時代的大潮中,能夠用心用情感知香港社會的變化、思考香港社會的融合、見證香港人共同建設香江美好未來,做「中華文化的創新者」、「社會人心的彌合者」、「文化交流的推動者」,竭盡全力、久久為功開展「貼地」創作,就一定能創作出無愧於時代、再創高峰的文藝精品,也一定能再造粵語歌壇的輝煌。
惜別「煇黃」、再創輝煌,我們需要的是溫度、勇氣和力量。我們要如顧嘉煇那樣,準確把握時代的主流和大勢,在作品中富有創造力地展現中華文脈的昭彰、對社會發展和民心的關切,尤其要貼地、走進普通人的內心世界,在接地氣中把準時代脈搏、感知人間冷暖。唯有如此,才能跟上時代、見證時代;也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汲取傳統藝術之精粹,創新藝術表現形式,讓文藝作品更具底蘊,有時代、有家國,見天地、見眾生,從而更具穿透古今的生命力。
永遠懷念煇哥!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