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3年1月29日 星期日

書寫自己的太空史詩

  《流浪地球2》上映後,再次引發熱烈討論。作為中國科幻電影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IP,《流浪地球》的發展相當值得我們關注。尤其是《流浪地球2》呈現出的工業水準,已經讓其成為一部具有未來意義的作品──它至少意味着,中國科幻電影的製作水準,起碼在工業維度上已經與荷里活持平。不過,除此之外,我認為《流浪地球2》更重要的意義在於,與歐美科幻敘事相比,它的科幻哲學具有相當顯著的「中國特色」。唯有了解中國的過去與現在,我們才能理解作為「前傳」存在的《流浪地球2》的敘事特色。換而言之,從《流浪地球2》中,我們可以讀到一個不折不扣的「中國故事」。

  從這個角度而言,這個故事和《建國大業》《長津湖》等中國主旋律商業大片共享同一個思想內核,只不過它的敘事乃以「科幻」之名展開。不難發現,當前針對《流浪地球2》存在的意見分歧,其本質聚焦於在何種序列與譜系中理解這部電影。有人認為《流浪地球2》與上一部一樣不夠「科幻」。實際上,相對於第一部,《流浪地球2》已經透過大量太空想像與科技裝置呈現出普遍意義上的「科幻性」──不過,此處關於「科幻」與「非科幻」的解讀,凸顯出的關鍵問題並非爭論誰擁有更為「正宗」「經典」的「科幻性」,這只是問題的表面。真正有價值的要點在於,它促使我們追問:我們對於「科幻」與「非科幻」的界定從何而來?我們對科幻敘事的想像到底源於何種認知?

  我們都有一套關於何謂科幻敘事的定義。但不可否認的是,一直以來,以歐美模式為主導的科幻元素對我們的想像範疇與方向產生了指標性的影響。這導致在很多時候,當我們談論科幻電影時,歐美的敘事元素成為我們的坐標。由此不難理解為什麼大部分觀眾認為《流浪地球2》會比《流浪地球1》具有更強的「科幻性」,因為前者有太空電梯、大型外星球空間站、量子計算機等對應歐美科幻敘事的視覺建構。相對而言,使用大篇幅敘寫代際關係的《流浪地球1》缺乏對標歐美模式的科技元素。不過,歐美科幻敘事實則也並非都具有強烈的「科幻性」。例如,《星際啟示錄》的突出之處正在於它不像其他西方科幻電影一樣強調對抗與殺戮,最後拯救一切的不是武器,不是戰爭,而是基於血緣關係的愛。這樣的處理完全偏離歐美科幻敘事所強調的理性邏輯。因而這部電影雖然是一部科幻電影,但它的敘事旨歸與美國戰爭片一樣都是中產家庭「以愛之名」的大團圓。後者的美國士兵在戰場上念茲在茲的是回家過聖誕,前者則是在太空中呼喚愛。在此,貫穿《流浪地球》系列始終的親情表達,與《星際啟示錄》的中心主題實際上相當一致。由此可見,我們對「科幻性」的界定,本身就存在內在的矛盾與分裂。

  與此同時,我們不難看到「後進」文化追趕「先進」文化的思維模式。然而中國有其具有特色的社會組織形態與發展路線。如果中國的科幻電影照搬歐美模式,對於世界電影而言沒有意義。一直以來,第三世界如何書寫屬於我們自己的科幻敘事,始終是中國科幻小說與電影不得不直面與回應的問題。在科幻敘事乃至其他領域的論述中,第三世界唯有發出自己獨特的聲音,才能使這些文化論述呈示出自己獨特的區域坐標與文化價值。在這個意義上,作為一個中國文化IP的《流浪地球》系列展示了一種可貴的嘗試。其中的中國價值觀並非它的「問題」,反而是其最具有歷史價值與時代意義的文化特性。

  有些人認為這種特性作為主旋律敘事──主流意識形態的載體,是值得詬病的。這體現了兩種具有代表性的偏見。首先,歐美科幻大片同樣是一種主流意識形態的產物,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歐美社會的主旋律。例如其中的個人英雄主義、對自由意志的探索、對個體性而非集體性的推崇與強調,都折射出相當主流的西方價值觀。同樣都是主旋律敘事,歐美科幻電影中具有普遍意義的敘事一般都以外星殖民計劃為基礎或核心,地球往往是被遺棄的空間。而《流浪地球》系列則以家國同構為哲學基礎,主張帶着我們的地球家園一起脫離太陽系,這無疑是中國人安土重遷思維的特徵。相對於殖民計劃,後者的「移山計劃」所對標的是千萬個作為「愚公」的人民,而非作為個人拯救宇宙的超級英雄。其次,公眾對意識形態進入文藝作品的不滿,基於一種假設:存在一種全然隔絕文化社會影響,尤其要與政治保持絕對距離的純文藝生產。事實上從文化政治的維度看來,所有文化生產都無法脫離意識形態存在。

  《流浪地球2》作為一個以「科幻」之名展開的「中國故事」,呈現了一種試圖擺脫歐美敘事模式的太空想像。這是比工業水準、視覺效果與荷里活比肩更值得我們進一步探討的部分。它揭示了一種想像力與行動力的可能性:中國人書寫自己的太空史詩。因而無論這個故事講得是否完美,它在中國影史上無疑已經踏出了具有開拓性意義的一步。

如何評價電影《流浪地球 2》?

相對《流浪地球 1》的世界觀還是相對粗糙的;第一集時候的京哥給觀眾太多無私的幫助,觀眾希望京哥能回歸,以表達觀眾對京哥的感謝,但又不想寫成復活那種,有點扯。

當然,觀眾還是低估了這次世界觀建立的難度,從自然科學到社會科學,每個人的知識框架是有限的,為此編導邀請了多位中科院的科學家們來做科學顧問,多虧了他們,這個想像中的世界初見規模。

我特別清楚第一集的成績很大程度是來源於觀眾的寬容,電影本體有太多不足,觀眾非常清楚第一集和好萊塢主流商業大片的差異在哪兒,但依然很包容,推觀眾前行。觀眾提高了對作品的要求,其實是對製作人的認可,這種認可更是觀眾給予的前進動力。於是,“比第一集好一點”成了製作人從策劃、劇本、籌備、拍攝以及後期的終極目標,希望小破球兒第二集可以不辜負觀眾的期許與包容。

這次電影裡也埋了很多梗,期待繼續看到各電影觀眾的挖掘,繼續讓制作人興奮的同時戰戰兢兢。

在電影中,有很多主演都說過的一句話就是“我在,我一直都在”。編導相信,四年過去,製作人在,觀眾也都在。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感謝觀眾們無限包容地陪伴著小破球兒(地球)的成長。當年,1.1億觀眾親手種下的那顆科幻的種子,如今發出了嫩芽,希望有一天它可以長成一棵頂天立地充滿想像力的大樹。

1 則留言:

  1. 完全認同中國應有一套中國特色的科幻電影, 但能夠在歐美科幻電影中取長補短更好.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