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3年3月3日 星期五

長平公主

長平公主與金主愛

文化界跨年紀念《帝女花》 65周年。帝女,指明末長平公主,堪稱歷來知名度最高的公主了 國破家亡, 於正史鬱鬱而終, 於小說戲曲里精彩百倍。

(明史) 載,北京城陷,崇禎帝恐受流寇所辱, 自殺前以劍砍斷女兒左臂, 五日復甦,所以後來長平嫁駙馬已殘障;思主悽慘。梁羽生和金庸改成她流落江湖,獨臂神尼武功蓋世,法號九難師太, 果然夠多災多難。

《帝女花》沒斷臂,卻保留傷重情節, 電影版白雪仙嚎叫「父皇!一劍唔死得!一劍唔死得!」痛極哀極, 神來之筆。張國榮與仙姐私交甚篤, 我農曆年翻睇《家有喜事》 他被毛舜筠打到大嗌:「 八婆, 一棍唔死得!」,真的要遙遙致敬。

唐滌漲生劇本虛構拔高了長平公主地位,清廷為借公主大婚籠絡民心,竟答應釋放太子(即長平弟弟) 未免誇張, 非如此便不足以構成公主與駙馬拜堂飲砒霜的悲壯結局。為表達長平影響力, 台詞常常提及崇禎對她溺愛倚重, 老臣周鍾唱道﹒ 「君皇有事必與帝女謀。」(第一幕:樹盟)謀甚麼呢?崇貞一朝十七年,長平年方十五,名副其實童年干政,其後殺袁崇煥,更換掉50位閣臣19位首富(相當於丞相) 其中2位甚至任內直接處斬 豈不像小孩子玩家家酒 ?莫非又是長平餿主意 ? 唐滌生好心做故壞事 ,想突顯女主角才華, 無奈明末政績太差, 長平愈幫愈忙, 反變《帝女花》漏洞瑕疵。

帝女重要過太子, 現今倒真發生在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身上,根本誰清楚他確有多少骨肉?只知眼前寶貝女很信寵,金主愛就是公主愛, 近日偕父親亮相的照片即成郵票, 欽定為接班人之說甚囂塵上,傳女不傳男,算否呈現社會主義平等?但政治波譎雲詭,帶小孩在核武導彈埸耀武揚威, 童子操刀, 視軍國大事如兒嬉, 是萬分危險的事。

公主拚命活下去

文化界跨年紀念《帝女花》65周年。它是戲曲中罕見的徹頭徹尾大悲劇,為沖淡,電影版開場即唱:「散花仙女化做帝女,駙馬金童所變。」降落凡間一段塵緣,雙雙自盡後即返回天庭享清福;多心了,觀眾已深受〈香夭〉犧牲所震撼,「夫妻死去與樹也同模樣」,便夠永恒。

史實裏長平公主下場,比悲傷更悲傷。《明史》載,國破家亡,她遭發狂的父皇崇禎砍下左手(一說斷腕),以為死掉,五日才甦醒,輾轉向新君清帝奏請出家為尼——唐滌生劇本由此衍生〈庵遇〉情節,武俠小說由此創作獨臂神尼——不獲批,仍賜與原訂了親的駙馬大婚。戲曲說長平的條件是換取釋放弟弟,怎可能?清廷怎可能放走先朝合法繼承人?太子去和南明諸王爭半壁江山帝位嗎?親戚都無情講啦。民間流傳的朱三太子,無論真假,後來皆被新政府殺害。意即,長平根本救不到弟弟,一廂情願而已。

現實總無奈,通常沒啥扭轉乾坤的奇計,接受現實,長平的確很愛駙馬周顯(一作周世顯),百劫重逢,從此相濡以沫共諧連理吧。《長平公主誄》云:「公主喜詩文,善針飪,視都尉君(駙馬)加禮。」可見相敬如賓,沒患公主病的公主,喜詩文,她年紀恰恰浪漫少女啊;而善針飪,就是針黹和烹飪,公主最後還懷了孕。想像一下,一個獨臂——並非神尼——的弱女,即使有宮娥服侍,仍堅持親手替丈夫縫紉、煮食甚至延續下一代,何等生活日常又何等莊嚴肅穆的畫面,傷殘的她怎樣養胎和害喜呢?歲月悠悠,見不到〈香夭〉壯懷激烈,卻見蒼生。

上段我說,唐滌生好心做壞事,虛構「君皇有事必與帝女謀」,偏偏明末政績太差,長平倒變成專出餿主意般。紅顏禍水也罷,視軍國大事如兒戲似北韓金主愛也罷,真正的長平公主其實更像我們,歷盡生關死劫,豈足言勇,拚命活下去,不為什麼,就好好活下去,那才是人生。

可惜,《長平公主誄》續云:「懷娠五月,於丙辰八月十八日薨,淑齡十有七耳。」17歲大着肚子母嬰同逝,相信死於抑鬱,據說她每逢獲新朝賞賜,「陽笑語,隱處則飲泣,呼皇父皇母,泣盡繼以血」,畢竟意難平。留下駙馬,自然沒殉愛了,但不代表不深愛。《帝女花》65周年,若拍成這史實版結局,尤具現代意義。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