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國沾在1949年5月2日出生於廣東省新會縣潮連。小時候在鄉間由湘父學塾私塾老師康有為弟子盧湘父傳授《三字經》、《千字文》等傳統啟蒙經典,六歲時由祖母帶到香港,在旺角伯父家中居住。當年遷移宮破軍運祿與文昌年科同宮,宜離鄉赴港生活。
命宮陽梁化科,太陽、天梁為艱辛和低調的組合。太陽在酉宮,陽光和熱力都已經暗淡,一般會令這基本盤的男子性格稍傾向單調。太陽為孤,天梁也獨,太陽、天梁在酉,行事低調,引申為沉實,那是認真學習或研究所需要的一種態度。太陽落陷於酉,光芒收斂,人會愈傾向於低調行事,紫微在子,霸氣能克制,使整個基本盤的外揚性質收窄。因此,酉宮的太陽、天梁傾向於低調之外,也不會如旺宮般,毫不避忌地光芒四射。田宅宮的紫微,即使是霸道亦不會即時表現出來,相處日子漸久時﹒大家會慢慢感覺到,其霸氣依然存在。 沾叔在不同地方工作,也有這樣的霸氣。
天梁化科是最切合天梁氣質的干化。天梁主原則、公允;也主服務、助人、解厄。化科能夠令主星走向好的方面發展,缺點是天梁化科不會武、貪的祿、權,所以看起來便過於清貴。天梁化科也主聰明,會文曜,則可以憑讀書取得一定的學歷或專業,對物質生活不用有太多憂慮,可以發揮理想性的工作。
兄弟宮武曲化祿為財星化祿。武曲為行動,帶財星性質,化祿切合其本身意義,見魁鉞及昌曲,主得同輩助力。武曲本身有執行任務的意義,所以也適用於管理、行政的工作。唯不論金融,還是行政管理,武曲化祿都傾向於實際,考慮事情,側重於事務在當下的可行性,思路比較短慮,此其特色。
武曲和太陰六合,太陰計劃、武曲行動,計劃的終站便是由兄弟落實地賺錢。太陰守財帛宮,太陰為財星,但太陰主計劃,主藏,故在財帛上表徵為儲蓄、積聚,以及思考、享受。太陰與武曲不同,以財經機構為例,太陰等於決策投資計劃的經理,而武曲則屬執行計劃的人員。於決策時,固然要力求冷靜,在執行計劃時,尤其需要當機立斷。所以武曲主決斷,而太陰則主計劃。太陰主計劃,亦即擅長運用錢財,而且在精神上享受運用錢財的成果,其所得,並不全部屬於自己,但仍然可因此而成富裕。
子女宮貪狼為交際手腕,執事圓滑,但仍不減其積極進取的特性。貪狼化權加強了手腕的運用,有時會過猶不及,所以不喜一些較負面,或陰暗的雜曜加盟,使貪狼化權變成弄權的意味加重。因為貪狼化權會上上文曲化忌及鈴星,便是為實際的利益而弄權的組合。貪狼擅外交,今日大公司的企業傳訊部門、政府的公共關係科部門,做的便是貪狼外交的工作。
田宅宮文曲化忌主表達、溝通失誤,也主票據、承諾的失誤,或受騙、或失竊一類,故此也主心情不愉快,有時是涉及親人的離別。紫微獨坐守田宅宮,一般均有自置物業。會祿存及武曲化祿,宜置可以生財之地。紫微居子宮有「府相朝垣」的形格,府相最大的作用,是要平衡紫微的霸道和任性。任職的公司機構興衰,亦可由田宅宮看,自己經營而自己亦參加工作的公司,亦作服務機構論。
壬申大運:命宮財蔭夾印,武曲運忌同宮,會紫微運權、天府運科,紫微運權令主星更獨斷、主觀,甚至於專橫,更會上武曲運忌。不會見到祿存來濟,我們可以理解,這個紫微有點像國庫資源匱乏的皇帝,要用較高、較重的權力活動,去穩定局面及解決問題,這與壬干父母宮天梁運祿,是兩相呼應的。這種要強週「強政勵治」的局面,自然比不上輕裝的紫微來得瀟灑自如。
1968年,盧國沾就讀香港中文大學期間,中途離開後加入無綫電視,為其官方刊物《香港電視》訪問電視台幕前幕後人員及撰寫電影介紹。此外,他還參與了古裝連續劇《民間傳奇》的部分單元故事編劇工作,並為電視台的營業宣傳部策劃廣告宣傳稿,例如「睇奧運,睇無綫」的宣傳口號。當年命宮武曲化祿變成運忌,合太陰年權,田宅天機年忌,工作變更令他傷神。其間在無綫不同的崗位工作,勞心勞力。
辛未大運:在1975至1977年是其「無綫時期」(填詞)
1975年他準備轉職往廣告公司時,正值無綫的節目推廣部出現人事真空,他於是獲梁淑怡挽留,並調任該部門的創作主任;也因為林德祿邀請,為《田園春夢》譜歌詞,這是他第一首作品。該年命宮陽梁,跟事業宮皆疊祿疊權,交友及子女宮祿權科會,其工作得公司各人欣賞。
1977年,盧國沾與梁淑怡、劉天賜等人跳槽至佳藝電視,出任推廣總監,並成為「佳視六君子」之一。該年命宮太陰年祿,會祿權科,事業和遷移宮疊科疊權疊祿。
1979年加入亞洲電視(ATV,當時稱為麗的電視)後,擔任音樂總監。主要從事與音樂和電視節目相關的工作。以填詞人的代表作為:《天蠶變》主題曲(關正傑主唱)、《大地恩情》主題曲(關正傑主唱)、《大內群英》主題曲(葉振棠主唱)…等等。該年命宮同巨祿權科會,父母宮武曲疊祿,為麗的賺錢,但父母之事業(代表開創的動能)三重化忌;兄弟宮疊權,兄弟之遷移(代表互動的提昇)皆三重化忌,都是因名氣大、技術好的背後,隱藏著是非得失。
在麗的電視其間,除填詞外,他還為綜藝節目創作歌曲,豐富節目的音樂內容,如《麗的影聲》和《星光熠熠耀保良》。曾與多位歌手合作,包括關正傑、葉振棠、張德蘭等,幫助他們在樂壇站穩腳跟。在以上廿多年,盧國沾的職業生涯展現了他在媒體和創作領域的多方面才能,可算是飛黃騰達。盧國沾在亞視期間主要擔任音樂總監和填詞人,為多部經典電視劇創作主題曲,並參與節目策劃與製作。他的工作不僅提升了亞視節目的質量和影響力,也為香港樂壇留下了許多經典作品。
1980 年代末,隨著香港樂壇的變化,盧國沾開始嘗試不同風格的填詞,包括流行曲、搖滾和民謠。他還參與音樂劇和舞台劇的創作,進一步擴展自己的事業領域。
庚午大運:命宮貪狼化權,福德宮武曲化祿變成運權,事業宮七殺獨坐,要披荊斬棘。
1983年,盧國沾有感樂壇情歌犯濫,發起「非情歌運動」,擴闊歌詞題材:一邊在報紙專欄宣傳,一邊游說唱片公司發行自己填詞的非情歌,如反戰的《螳螂與我》和《小鎮》;然而運動成效不彰,坊間和業界反響不大,很快便無疾而終。該年天機祿權科會,是變動之時,大運與流年疾厄宮皆會忌曜,沒有靈感做創作,事業進入轉折期。
1990 年:中風令事業停頓。盧國沾因中風導致身體狀況惡化,被迫暫停填詞工作。他的健康問題對他的事業造成了重大打擊,但他仍然堅持創作,並在康復期間繼續為樂壇貢獻力量。當年大運和流年皆為忌曜,時也命也。
永遠懷念沾SIR!
回覆刪除盧國沾70年代忙於工作,展開填詞人生涯後,每日只得三小時休息。
回覆刪除韶華去/四季暗中追隨/逝去了的都已逝去……「詞壇聖手」盧國沾與世長辭,終年七十五歲。
回覆刪除香港樂壇黃金時代,填詞界三強鼎立,盧國沾、黃霑和鄭國江,其中沾Sir被封為「詞壇聖手」,風格多變,歌詞如同文學,意境「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他的填詞生涯不算長,十年寫出超過三千首作品,產量豐富,靈感澎湃,幾乎每日完成一首。
祖父和父親同是狀元,名副其實是書香世代,盧國沾在中大新聞系畢業,初中開始投稿寫專欄,每一百字一毫子,當年寫四百字已夠買一斤米。他的第一份工是在《香港電視》做記者,每星期睇三套戲,寫介紹,一做就做了十年,後來轉到電視台一腳踢。
提起詞壇聖手,很多人會談及非情歌運動,或者比賽冠軍林夕,但盧國沾的人生態度更值得我們學習。尤其他毋懼改變、勇於嘗試。當年《巫山盟》的監製路過問他,有沒有膽量寫詞,他就一口應承,於是以先詞後曲的方式,完成了人生處子作,亦是一九七五年的電視劇同名主題曲。
由通俗《你咪理我》到文縐縐的《鮮花滿月樓》,由情情愛愛的《相識也是緣份》到氣勢磅礡的《秦始皇》,他對文字的駕馭力,可見一斑。明明搵到錢,穩穩定定,他毅然在八十年代中轉行做生意,奈何輸了不少,「寫歌詞寫過人生無常,當時才感到真正的無常。」
盧國沾對家庭有擔當,電視台的工作朝九晚八,凌晨開始寫詞到晨曦,而且對才女太太用情專一;離世前依然不改用鉛筆寫作的習慣。當年跳出舒適圈,陷入了人生低潮,他坦言今生無悔,因為這是他的選擇,怪只怪自己並非做生意的材料。
具感染力的歌詞,總能穿越時空,滲入聽者內心,就如每次聽到《每當變幻時》,總有一股莫名感動,湧上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