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0年10月24日 星期六

中港兩地研發製冷塗層 取代耗電冷氣機

 北極融冰、熱島效應,香港人都難有共鳴,前天文台台長林超英一直提倡少開冷氣,結果每年盛夏都引發大辯論。不過,這些爭論也許在將來會畫上句號,因為香港學者研究出製冷建築塗層,夏天建築表面溫度能保持在攝氏26度,屆時還用開冷氣?

這項發明的核心人物是香港理工大學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副系主任戴建國教授和香港城市大學材料科學和工程學系副教授雷黨願。他們從內地大學畢業後分別負笈日本和英國深造,最後在香港相遇,合力創造出環保「黑科技」!

何謂「黑科技」?就是超乎想像的新科技。書本知識和常識告訴我們,建築物受太陽照射溫度會上升。戴建國和雷黨願的構思卻顛覆既定的觀念,這種建築塗層的研究過程到底是怎樣的?原來,這要從2014年史丹福大學電機工程學系華裔教授范汕洄的革命性研究說起。

范汕洄首創日頭低於環境溫度的輻射製冷技術(SDRC),使用沉積多層納米光子晶體,建築物在毋須耗電下達到低於環境攝氏5度,隨後科羅拉多等大學的研究團隊,研究出玻璃球/聚合物混合超材料、纖維素壓縮取向木材等SDRC方式。然而,這些材料成本高,至今未能廣泛使用在建築物表面。

減低建築物晝夜溫差

到底范汕洄的理論和戴建國團隊有何不同?戴建國嘗試以普通人較易明白的說話解釋:「之前研究是利用大氣紅外透明窗口,將物體表面的熱量排到寒冷的太空,從而達到低於環境溫度的降溫效果。我們則透過大氣窗口將熱量發射到外太空之餘,還利用大氣長波輻射進行動態熱交換,從而增強日間製冷和抑制夜間超荷製冷。」

戴建國和雷黨願的塗層設計是通過多重散射及寬帶紅外膚色的組合原理,以降低建築物表面的有效陽光吸收和增加排放到太空的熱量;塗層採用二氧化鈦納米粒子、螢光材料,以及寬粒徑分布的玻璃微球,在達到製冷的同時,也減少建築物表面的晝夜溫差,令建築物更耐用。

類似的塗層不是首創,但分別在於過去的塗層只能降溫,達不到製冷的功能。「過去不用塗層的話,建築物表面溫度攝氏40度,塗完溫度可以降低一些,但也不可能低於氣溫。唯有達到低於氣溫的效果,才能叫做製冷。所以,降溫和製冷是兩個概念。」

這種塗層的顛覆性還在於,天氣晴朗時製冷效果比陰天佳,他們團隊的戶外模型房屋測試很順利,不管太陽多猛烈,室內溫度仍然維持在攝氏26度左右。人們理想的建築物是冬暖夏涼,但保養也是關鍵。「我們的塗層很疏水,像雨傘表面一樣,雨滴在上面就溜走;加上荷葉效應,下雨天自動清潔。」戴建國耐心地說。

記者也覺得製冷建築塗層很神奇,最重要是使用起來方便,如果住村屋,用普通噴頭就完事,當然住高樓則要搭棚進行,不過總比裝冷氣來得環保。

香港近年落成的高樓大廈多是玻璃幕牆,如果這類塗層能應用在玻璃上,市場需求將更廣。

戴建國和雷黨願均表示這也是未來的研究方向,戴建國認真地說:「窗本身有節能技術,窗的塗層也是我和雷博士一直在討論的,如果我們連窗也能做到,那將來真的不需要空調,也是完全突破的新東西。我們現在不講太滿,希望在理想狀態下做到零冷氣。」

雷黨願也表示窗是大挑戰,「一方面要讓光線進來,但進來又要做到製冷,本身是矛盾的。」記者問可以做到透明塗層嗎?戴建國笑笑說:「我們也在想這個事情,可讓窗戶玻璃達到一定透明效果且具有強發射性,就可能連窗戶也可製冷。」

從建築物表面談到窗戶時,戴建國特別指出窗戶方面很多專家在做。「現在可能還是很大的挑戰,世界還沒有人有如此突破,做得到的話真是顛覆性,但節能是完全沒問題的。」

他們研發的塗層有不同顏色,希望將來會出現半透明,但當中牽涉到行業壁壘的問題。

與物理專家合作3

香港是個獨特的地方,人和建築物都擠得透不過氣,然而人才的滙聚也促使黑科技的誕生。戴建國畢業於大連理工大學,後赴北海道大學獲得工學博士,2008年離開日本國土交通省港灣及機場研究所,來到香港理工大學。雷黨願則是西北大學物理學學士,在香港中文大學讀完碩士之後,再去英國帝國理工學院讀博士,2012年回港先後任教於理工大學和城市大學。

戴建國的研究團隊在珠海透過模型屋進行測試,左圖為模型屋原貌,右圖為加上製冷塗層後。

一個研究建築維護,一個做光學物理,他們3年前在聚會上認識,開始了一場跨領域的建築革命。雷黨願一字一句說:「過去,我一味偏重物理基礎研究,只忙着發表論文,不知道自己的研究有何用處。自從跟戴教授合作後,知道社會的需求在哪裏,比如建築商的需求是什麼,我們就用物理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

戴建國接口說:「在雷教授幫助下, 我們把事情搞得很清楚。設計一個東西, 最重要是搞清楚理論,剩下的是實踐而已。我們做土木材料的,經常是不斷嘗試和失敗的試驗研究過程,跟物理人相結合,就知道朝哪個方向做能解決問題。這個跨學科的合作,對我們的研究非常有幫助。」

兩人都很了解香港的實際情況,雷黨願留意到室內室外溫差大的問題,「其實這是大量使用冷氣所致,能量是守恒的,你把室內的能量散發到外面,外面的溫度自然就高。我們這次合作就希望幫到香港市民,將來如果把塗層用在房屋上,真的可以不用冷氣。」

至於戴建國更是對建築有濃厚的情意結,「我本身是學港口、海洋的,到讀碩士才改學建築,然後又集中在建築維護上,我覺得將來社會將更加老齡化,於是去日本學建築的加固和維護。來到香港,我就發現這裏建築物老化的問題,更想透過研究解決這些問題。」

農村小子16歲讀大學

戴建國來自江蘇農村,16歲就讀大學,20歲讀碩士學位,23歲讀博士。在大連理工大學時已透過繪製建築施工圖賺取生活費,但學習成績一直穩居班級第一,堪稱超級學霸。

記者說他學業成績出色,他慨嘆走過彎路,原來他1999年去北京接受培訓考TOEFLGRE,最終卻選擇去東瀛留學,記者訪問後致電找他作一些補充時,聊起往事,他在電話裏直呼:「當年瞎折騰!走彎路。」他在日本跟隨上田多門院士,從對方和日本文化學會謙虛和專注,難怪他的言行有日本人的客套風格。

他談起香港住屋問題,不禁吟起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誰都想安居樂業,讓人人擁有舒適的家居,大概是每一個建築師的夢。

過去一年的疫情,全世界處於封城狀態,戴建國和雷黨願反而多了見面的時間。「我們3年來不知一起吃過多少頓飯。」戴建國笑着說。訪問過程中研究團隊的程曉博士還展示在珠海的製冷建築塗層研究的模型房研試驗,香港人距離熄冷氣的日子走近一大步。

土木工程 光學物理 跨學科交流成果

「綠色」 製冷塗層的面世,是跨學科交流的成 果。三年多前,理大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教授戴 建國,在聚會上認識了現就職於城大的材料科 學和工程學系副教授雷黨願,全新塗層設計的 雛形就此碰撞而生。

一方專攻土木建築工程維護,一方鑽 研光學物理,事實證明,匠人精神與嚴謹 的科學態度並不衝突。回憶這三年的合作 ,戴建國津津樂道,直言這跨學科合作 是他感到最難忘、最有趣之處。他笑說 「三年來我們不知道一起吃過多少頓 飯、開過多少次會。」 

他也不諱言地說: 「我們搞土木 工程的許多時候偏重經驗性的實踐, 和學物理的、做純科學研究之間,存 在一定的壁壘。我們有時僅僅注重解 決現實問題,不深究機理;他們有時 不清楚土木工程領域亟須解決的現實問 題。但缺乏科學的理論指導的實踐,有 時比較盲目,像光學這塊的科學理論, 雷教授對我的幫助非常大。」 

於大灣區測試應用效果

經過反覆改善,戴建國團隊終於研發 出有科學基礎支撐、經實驗打磨驗證且具適 合大規模商業應用的環保製冷建築塗層,並將Advanced Materials》上,理大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博士生 薛曉和物理系博士邱孟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他 們還請來技術原創者范汕洄教授,為團隊的新設計 問症把脈」 ,最終他肯定並幫助團隊完善理論模型,補 上成果發表的最後一環。 

作為團隊一員,薛曉說這項多學科交叉研究,涉及化學 材料、土木建築、光學物理等三個領域,許多實驗內容需在香港 和北京同時展開,他頻繁地奔波於京港兩地, 「既要學習理論,又 要進行戶外實驗,自然是很辛苦。」 目前薛曉仍在珠海負責模型房實驗平 台的實地測試,進一步研究製冷塗層在亞熱帶氣候條件地區,尤其是大灣 區的應用效果。

兩地科研合作互補共贏

隨着年月推移,建築物表面會因日曬雨淋而老化、劣化,出現鋼筋銹蝕 等問題。戴建國認為,如何對現有建築做好防護,並讓新建築更耐久,是土 木工程師的畢生追求。

現年46歲的戴建國,16歲已升讀大學,並與建築結下不解緣。他本科 在大連理工大學攻讀港口與航道工程,到碩士時轉攻建築結構工程,再負笈 日本北海道大學深入學習土木建築結構的加固和維護。戴建國坦言,無論學 術研究還是做人,保持開放合作心態非常重要。 保持開放合作心態最重要 戴建國說,此次團隊研發的 「太陽光直射製冷塗層」 ,是跨學科、跨地 域合作的結晶。談及香港與內地的學術及多個領域的合作,他表示,雙方各 有優勢, 「過去香港國際化程度相對較高,而內地現在的水平也很高,而且 市場廣闊,雙方應抱着合作的心態,而不是誰指導誰,要發揮雙方優勢,各 取所長,互補共贏。」

在日本取得博士學位後,戴建國曾進入日本政府的研究院從事港口維護 工作。他憶述,日本很多港口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經濟高速發展時建成, 在當時已逐步老化,他強烈意識到: 「很明顯,我們國家再過一段時間,甚 至已經開始面臨建築物老化的問題,這麼巨大的建設規模,還有那麼多規劃 中的基建設施未建成,所以更需要我們未雨綢繆,加強建築結構的耐久性, 解決已有的建築老化問題,實現土木工程的可持續發展,為社會更長久地服 務。」 

帶着從日本學到的經驗,戴建國返國就職於香港理工大學,教授和研究 新型土木工程的材料和結構。近年他也常在內地大學交流,與內地高校師生 分享其研究課題,尤其是土木建築工程設施維護和管理的重要意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