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學院致力推動外國人學習中文以及中國文化,被視為中國宣揚孔學的地方。她要求在美國與當地學府簽署合同時有保密協議,不透露資助金額;教材只跟隨中國版本的論述等等,令學術界憂慮損害學術自由。
近期,美國有幾家大專院校相繼關閉中國政府資助的孔子學院,最新一間是美國北佛羅里達大學,校方認為孔子學院的教學與大學理念不相符,決定終止合作。
學者認為,孔子學院冠以「孔子」之名,宣揚孔夫子思想,對外國人認識中國文化有幫助。雖然英法德也在不同國家設立文化機構,但一般會遵守所在國的法律,尊重當地提倡的言論及學術自由,只要中國也尊重當地文化,建立孔子學院是有幫助的。
中學期間,很用心學習儒學,對孔子論仁,已背熟:「仁者,人也。」「仁」字在《論語》中出現109次,在孔子(前551-前479)的思想體系中佔有極重要的位置。本文從《論語》二十篇中選出其中四章,讓我們略略窺見孔子對「仁」的看法。
第一章: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里仁〉第四)
「子」,是對孔子的尊稱。孔子希望人能夠保存本來就在其心中的「仁」,而不受外在環境影響。孔子指出:不仁之人,假如處於貧賤窮困的時候,或許在短時間內還能忍受,時間一久,便把持不住,做出苟且放蕩偷盜等行為;又如處於富貴安樂的生活,短時間內還可矯飾自持,時間一久,必然流於放縱,驕奢淫逸。
孔子接着說:「仁者」能夠「安仁」,而「知者」只能「利仁」。所謂安仁,是指在實踐仁德上,無所為而為,是先天上有一種不容自己的心,而非受任何他力引誘、推動的。所謂「利仁」,是指能利用環境的協助,以便於行仁。例如「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原來選擇居所是要選擇附近有仁者的地方,不然,就不算「知」了。知者為什麼這樣做呢?就是希望親近仁者,以利自己實踐仁德時帶來幫助。
第二章: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里仁〉第四)
這章書是孔子談及君子行仁的情況。這裏的「君子」,是指有道德修養的人。對於「富有、尊貴」和「貧困、低賤」,前者無人不希冀,後者無人不厭惡,君子也一樣。然而,君子對於不以正當方法而獲取的富貴,是不會接受的;對於以不正當方法而脫離的貧賤,是不會離去的。君子一旦離開了仁德,又怎能成為「君子」之名呢?君子連一頓飯的時間都不違離仁德,緊迫的時候一定這樣做,困頓的時候也一定這樣做。
「惡」字在上文兩出,前者音烏去聲(wu3);後者平讀,音烏(wu1)。「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和「君子去仁」的「去」,王夫之(1619-1692)《四書箋解》云:「『去』字止如字讀,與下『違』字意同,俗塾師圈破作上聲者不通。」細味文意,王氏所說甚是。「不去也」的「去」和「君子去仁」的「去」,皆讀「離去」的「去」(heoi3)。
第三章: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顏淵〉第十二)
顏回(前521-前481),字子淵,是孔子七十二門徒之首,以他的聰慧,不可能不理解「仁」的意思。他其實是向孔子問到仁的本體,以便在生活中實踐。孔子回應「克己復禮」就是仁。人有五官百體,每一個器官都有自己的欲望,如果不加節制,後果嚴重。「克己」,就是要戰勝這種「私欲」,使自己的生活完全與「禮」(天理)相合。
當我們一旦能「克己復禮」,天下皆被納入於自己仁德之內,即是渾然與物同體,即是仁自身的全體呈露。「天下歸仁」,是人在自己生命之內所開闢出的內在世界。而人之所以能開闢出此一內在世界,是因為在人的生命之中,本來就已具備。所以孔子接着便說:實踐仁完全由自己決定,而非由他人使然的。
顏子追問實踐仁的細目,孔子即提出由最根本的「視」、「聽」、「言」、「動」開始:不合禮的不要看,不合禮的不要聽,不合禮的不要說,不合禮的不要動。顏子聽後,表示自己雖然不夠聰敏,對孔子的說話自當努力去做。
第四章: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衛靈公〉第十五)
孔子說的「志士仁人」的「志士」,是指能夠堅守道義的人。這類人當義理與生命不可兩全的時候,斷不肯苟且偷生以損害自己的仁德,寧可捨棄生命也要保存「仁」。我們不妨將這章書與《孟子˙魚我所欲也章》對讀,自有更深的體會。
讀完以上的四章書,應可大略理解孔子對「仁」的看法:
1.仁者不論是居於貧窮,或是處於快樂,都能長久持守,而不會迷失本心;
2.仁者在富貴、貧賤、取捨之間,以至於終食、造次、顛沛的時刻,不論何時何地,都不會違離「仁道」;
3.仁者不會因為求生而害仁,甚至能夠殺生成仁。而修養仁德的方法,仁者會克制個人的私欲,遵從天理,務使在視、聽、言、動四方面皆合於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