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3年11月17日 星期五

報恩是好是壞?

報恩,是酬報恩德的意思。恩有各種類別,經典中多有述及,例如《孝子經》、《父母恩重難報經》等,專說父母之恩;《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中,記載佛陀為報其母之恩,上昇於忉利天說法;《正法念處經》卷六十一載有母恩、父恩、如來恩、法師恩等四恩;《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報恩品》舉出父母、眾生、國王、三寶等四恩;《智覺禪師自行錄》則舉出師長訓諭、父母養育、國王荷負、施主供給等四恩。

關於如何報恩,《孝子經》以能令父母去惡為善、皈依三寶、奉持五戒、處世常安、壽終之後生於天上等為報恩;如果僅以滿足父母口腹耳目之需,甚至以兩肩荷負父母,周遊於四海,也非孝子之行。因此,經中多以利他教化為報恩行,布施、供養、讀經、起塔、造像等也是報恩行。又寺院也常啟建法會以報答父母之恩。例如報恩祈福法會就是其中之一。

記得一位大德在某次講座說:報,有兩個意思。

其一:傳達、告知,例如報告、報道、簡報、報喜、報憂、報捷等等;作為名詞則有報章、海報等意思。

其二:相應、對等的奉還。《說文解字》云:「報,當罪人也……服罪也。」犯了罪行,得到相應刑罰,由此引申出報怨、報仇。從好的方面講,乃報恩、報答,即《詩經.大雅》所云:「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報酬則是為他人服務而得到金錢或物質回報。

在未有強而有力政府和法治的古代,報就是正義和公義,應用於個人之間的恩仇,亦應用於部落、家族之間。報仇,用以阻嚇他人不再欺負自己;若別人冒犯或傷害了你而不用受罰,以後他就會繼續甚至變本加厲。以牙還牙、以眼還眼,便是現代人說的報復式正義(Retributive justice)。

在現實社會,有些人做了壞事、惡行,卻未必得到懲罰。罪惡愈大,受罰機會愈低,即《莊子》說的「竊鈎者誅,竊國者侯」。個人如是,國家更如是。歷史上,強國恃強凌弱,侵略甚至消滅別國,有時可免於受罰。於是,古人產生「報應」的觀念,即在當世沒受罰,死後或來世會受到相應刑罰;不報於己身,則報於家人。

報應觀念

在佛教普及報應的觀念之前,《書經.湯誥》已有言:「上天孚佑下民,罪人黜伏。」意思是,上天會保佑人類,懲罰罪人。不單儒家有此主張,道家亦然,靠陰謀詭計取得成就者,必有報應。《史記.陳丞相世家》云:「陳丞相平少時,本好黃帝、老子之術。始陳平曰:『我多陰謀,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廢,亦已矣,終不能復起,以吾多陰禍也。』」儒、道、佛都講報應,難怪報應的觀念根深柢固。

幾乎所有古民族皆有報仇觀念,卻未必有報恩、報答概念。中國人這方面特別濃厚,而且起着重要作用。已故歷史學家楊聯陞(19141990)認為,報是中國社會關係基礎【註】。儒家和民間智慧,都把報恩視為至關重要的道德價值乃至責任,正如坊間諺語所云:得人恩果千年記;受恩不報、忘恩負義,是不道德小人行徑。恩將仇報,則是千夫所指的罪惡,不報於己身,亦會報於子孫。

報恩重要,因為這是社會秩序基礎,尤其要對父母和師長報恩。孔子弟子宰我反對三年之喪,孔子即罵他「予之不仁也」,因為父母對兒子有恩,「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必須對等地回報,守三年之喪。現今,父母對子女有恩的觀念,已逐漸消失,隨之而逝還有子女反哺報恩的概念。

報恩亦是君主專政的基礎。君主給臣子官職,被視為對臣子有恩。臣子必須回報以絕對服從,最極端是「君憂臣勞,君辱臣死」(《國語.越語》)意思:君主受辱,臣子便應該死節。遺臣殉國,亦是基於這個觀念。這本是違反「對等的回報」原則。可是,儒家認為,誠意正心的君子,報恩應該加倍奉還,即坊間所謂:「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以及「得人一牛,還人一馬」(古代馬的價值在牛之上)。臣子應該是君子,當然應該死忠於君主。

「關係」行先

傳統中國社會組織,以家族和家庭為單位。家人、親戚關係都建立在互報之上。《禮記.曲禮》有云:「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此段話的「禮」,既指禮儀和禮貌,也指恩惠。往來,就是回報。從好的方面講,中國人的人情味,就是建基於互相回報恩惠。從壞的方面講,親人和朋友間互相投桃報李,容易形成一個裙帶關係網,遇事先私後公,甚至以私害公。

《呂氏春秋》記載晉平公問大夫祁黃羊:誰可當南陽令?祁黃羊推薦他的殺父仇人。另一趟,晉平公問祁黃羊誰可當校尉,他推薦兒子。這便是韓非子說的「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祁黃羊的事跡可載入史冊,恰恰證明大多數官員的任命都講人脈關係,互相回報。真正大公無私,不講恩仇、交情者,古今皆極罕有。

:楊聯陞《報──中國社會關係的一個基礎》一文。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