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日到天后午膳,一間只有三張四人枱,坐滿了人,全間舖只有一人負責,無論落單,上菜,收錢,甚至廚師,都是她包辦。見食客心滿意足,可知其口碑不錯。舖名為素食微調,店子小小座位不多,但環境也算溫馨寫意。餐點用料新鮮加上製作用心,選擇也不少,特別它加了檸檬和火紅果的鮮榨番石榴汁。素食在香港,愈來愈流行,為地球,為自己,各有原因。舊時食齋,重點幾樣,三色滷味,炸芋頭魚,溫公齋煲。後來食材與菜式俱增,素叉燒,炒咕嚕肉,還有芝士素卷、烤茄子、烤南瓜、慢乾車厘茄及火箭菜(下圖);味道煮法更接近日常葷食,迎合大眾口味,開拓市場。
粵語有云「齋口唔齋心」,口裏吃素,心想吃肉,內外不一,帶有貶意,不過單從飲食來看,其實不成問題。吃素之人,背景不同,口味相異,重品淺嘗,各取所需,並無不妥。
素食不斷兼陳出新,荷李活道一家餐廳,實行中菜西做,齋菜材料,仿葷做法,拼合出融會火花。白碗啡湯,菊花豆腐,清雅脫俗,松茸燉湯,置換葷湯,意念上復刻湯品的素食原版。菊花豆腐湯,實質是「文思豆腐羹」,此湯顯名於淮揚菜,屬展現刀功之作。清代《揚州畫舫錄》記錄當時揚州一帶風物,飲食歸於其中,留下珍貴資料,書中就有提及「文思豆腐羹」。文中另有記錄雞筍粥、鮮蟶蘿蔔絲羹、魚肚煨火腿,一堆好菜,部分可自煮,部分難目睹,如能逐一重現上桌,實為文化傳承的飲食美事。
食店另有素東坡肉,厚切冬瓜,配搭菇菌,製成方塊,上層冬瓜模擬肥肉,下層菇菌模擬瘦肉,形似味足,不失雅趣。東坡肉汁煮上色,再澆湯汁,配搭添味,相近煮法,早見於清代《養小錄》,書中談到「煮冬瓜」一法,原文如下:「老冬瓜去皮切塊,用最濃肉汁煮,久久色如琥珀,味方美妙,如此而冬瓜真可食也。」濃肉汁換成素醬汁,是現代的素菜版本。葷菜版本,同樣滋味,常見冬瓜炆排骨,豉汁肉湯,炆煮時間夠長,冬瓜雜肉味,排骨減油膩,相配互補。
汁煮冬瓜,當然好吃,不過冬瓜煮法多元,不獨汁煮專美,按場合、按喜好,實行全部都要,又有何不可呢。
不論東西, 都係食素好!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