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5年2月12日 星期三

隱形藝術家

  近日在倫敦舉辦的一個畫展引人注目,因為在作者當中,有一位身份特殊的畫家,很多觀眾專程前來向他的作品致敬。

  這位畫家叫艾瑞克·塔克(Eric Tucker),來自英國工業城鎮沃靈頓,他的身份之所以特殊,是因為他生前從未被公認為畫家,而是純粹的工人階級。他當過拳擊手和建築工人,生活習慣盡現英國勞動人民的本色,比如喜歡酒吧和賭馬,會用透明膠帶封住破損的車窗,以及用繩子撐起褲子等等。可塔克卻偏偏喜歡上了充滿藝術氣息的繪畫,而且與其他畫家不同,他畫畫是偷偷進行的,他還定下一條奇怪的規矩:不准別人進入他的房間。

  直到有一天,已經八十多歲的塔克試探性地向弟弟托尼·塔克說,如果能在當地博物館舉辦他的畫展就好了,這讓托尼大感困惑,因為他知道塔克有在畫畫,但僅此而已,對於他畫了什麼以及畫了多少卻一無所知。此事很快過去了,到了二○一八年塔克去世,托尼才震驚地發現,塔克那如同禁區的房間裏,竟然塞滿大大小小的油畫和水彩畫,總共有四百幅之多,一些畫作還經過精心裝裱,看起來就像掛在博物館的展品。

艾瑞克·塔克去世後,家人在他家中為其舉辦畫展。

  塔克這些形形色色的作品,描繪的正是他所了解的工人階級世界:喧鬧的酒吧裏人們彈鋼琴、唱歌。聯排住宅區裏,男人們在空地上打板球,天際線的對面則是噴着濃煙的窗戶。畫上的人物千姿百態,樸實無華:一位勞動女子閉着一隻眼,凝視着畫布,嘴裏叼着香煙,煙霧滾滾;一名礦工,臉上沾滿煤塵,抬頭凝視着光亮處等等。其中有幾幅畫作,正是近日倫敦舉辦的主題為「生活不那麼平凡:重新審視英國工人階級」畫展上的作品。據策展人形容,塔克筆下的人物生動鮮活,皆因他們來自於現實生活,並且是塔克認識的人,他像對待家人那樣去觀察對方,所以能將他們的表情神態刻畫得細緻入微。比如有個戴着鴨舌帽的傢伙,看起來就像是從英劇《浴血黑幫》裏走出來的,你絕不會想招惹他。

  塔克和他的畫作迅速成了新聞,被譽為英國藝術界的重要發現。因他的畫風和題材與英國名畫家洛瑞(L.S. Lowry)類似,後者以描繪二十世紀中葉英格蘭西北部工業區生活場景著稱,尤其城市風景畫中的人物很像一根根火柴,通常被稱為「火柴人」,英國國家報紙將塔克稱為「沃靈頓的秘密洛瑞」,以表彰他的作品主題:北方城鎮的工人階級生活,從煙霧繚繞的酒吧到熙熙攘攘的街景。

  有關塔克不為人知的故事也被挖掘出來,他的侄子喬·塔克在回憶錄《秘密畫家》中提到,塔克與梵高有很多相似之處。例如,塔克性格有點孤獨和憂鬱,感情敏感細膩,他從未結婚,也沒有家庭。塔克本人雖然精神正常,但他的叔叔卻是位精神病人,塔克定期去醫院探望,情緒上不同程度受到影響。塔克一生中只賣出過兩幅畫,所以幾乎沒有人知道他是一位多產的畫家。塔克最親近的人也是他的弟弟托尼·塔克,他給塔克提供過資助,並在其去世後將所有畫作分門別類進行整理。托尼曾形容,塔克繪畫了六十多年,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但一生中沒有得到任何認可。

  不僅如此,塔克在童年時期還經歷了許多創傷和失落。他十歲時父親在戰爭中陣亡,母親被迫去找工作,先是當家庭傭人,後來進入工廠。塔克在十四歲時就因家裏沒錢輟學了,意味着他沒有機會專門學習畫畫,更談不上進美術學校,完全靠自學成才,藝術書籍是他的靈感來源,並通過對愛德華·布拉、洛瑞等畫家的模仿而自成一派。有藝術家形容,塔克是一位出色的故事講述者,他描繪了沃靈頓工人階級日常生活的戲劇性場面,許多畫作都帶有一種柔和感和生命力。就像回憶錄中所描述,塔克有時會指導侄子畫畫,並經常鼓勵他去尋找最粗獷的酒吧和酒館,他說:「那裏才是真正的生活。」

  正是如此的成長背景,讓塔克作為工人階級出身的畫家面臨了巨大障礙,既有物質上的,也有心理上的。如同托尼所說,對於上世紀三十年代出生在工業城鎮的工人階級來說,成為藝術家的夢想可能和成為內閣部長一樣遙遠。塔克出身的階層,幾乎沒有機會讓他成為藝術界的一員。即使他試圖展示或出售他的畫作,人們也並不真正感興趣。比如,當塔克的遺作被發現後,《紐約時報》派了一名記者前往沃靈頓,最終寫出來的報道卻把塔克的畫作痛批了一頓,結論是「塔克只是一個失敗的人」。而從塔克的作品中,隱約可見被人認可的強烈渴望,他在幾幅畫的下角寫上了「塔克:藝術家」的字樣。

  塔克最終得到了認可。沃靈頓美術館在他去世後不久,舉辦了一場名為「隱形藝術家」的展覽,主辦方形容他是「透過一個非常獨特的視角來描繪世界」。二○二二年,兩家畫廊舉辦了約四十件塔克作品的展覽,這些畫作在展後銷售一空。如今,塔克的精裝油畫在拍賣會上的售價高達一萬六千英鎊。正如策展人所說,儘管塔克生前未實現自己的夢想,但他確實過着真正的藝術家生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