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5年2月6日 星期四

錯誤的褲子

溫網比賽規定參賽者必須穿着幾乎全白色的合適網球服裝。

英國動畫片《超級無敵掌門狗》系列中,有一集名叫《錯誤的褲子》,講述主人公陰錯陽差穿上一條機器人褲子,能夠通過吸力爬上牆壁,雖然笑料百出,但贏得掌聲。同樣是穿錯褲子,前國際象棋冠軍卡爾森卻沒那麼幸運了。

去年底,國際象棋世界排名第一的卡爾森因參賽時拒絕換下牛仔褲被取消比賽資格。按國際象棋聯會規定,在世界錦標賽或國際棋聯世界盃等頂級賽事中,選手必須遵守嚴格的服裝要求(dress code),男士和女士應穿着整齊的襯衫和正式的西裝,不得穿T恤、Polo衫、牛仔褲、短褲或任何不合適的服裝。如果違反規定,可能需要支付罰款或被取消比賽資格,以確保參賽者的專業度和公正性。顯然,卡爾森因為穿錯褲子付出了代價。

儘管國際象棋聯會之後匆忙更新着裝規範,允許西裝外套可以搭配牛仔褲,仍引發外界對運動服裝規範問題的爭議。有人質疑,某些體育比賽的服裝要求過時且古板,比如國際象棋選手的穿着,在今天大眾的視角和審美之下,已顯得不合時宜,並且選手感覺很不舒適。實際上,國際象棋並非唯一一個努力適應現代風格的體育運動。例如,世界桌球比賽的着裝要求更加嚴格,根據世界桌球聯合會規定,除了有特殊需要的球手外,參賽者必須要穿西裝馬甲、領結、襯衣、西褲和皮鞋組成的「紳士裝」,有領襯衫必須前面全扣,襪子必須與所穿西裝的款式一致,鞋子也必須乾淨等等。

桌球比賽的這種着裝規範,可追溯到十九世紀末,相傳由英國陸軍軍官發明,此後在英國的貴族間流行,比賽通常由穿着燕尾服的貴族年輕人盛裝出席晚宴後進行,因此服飾上體現了典型的維多利亞或愛德華時代風格,該傳統也保留至今。但顯而易見,這種裝束對運動員來說,限制了擊球的靈活性,一些動作做不出來,因此近年不斷有世界頂尖桌球手公開提出批評。例如,世界排名第一的卓林普曾表示,「比賽着裝讓我感到拘謹,有時甚至會妨礙我打球的方式。每當我在非正式比賽中隨意穿着時,反而能更好地發揮水準。」世界排名第四的艾倫更直言,「沒有人喜歡打着領結、穿着馬甲打球,我覺得自己的能力被扼殺了。」雖然在今年一月舉行的桌球大師賽中,比賽服裝要求有所鬆動,領結也被取消了,但前世界冠軍希堅斯認為還是老樣子,缺乏實質性的改變。在他看來,紳士裝已然過時,採用更時尚休閒的服裝有助吸引更多觀眾觀看比賽。

對服裝規範的頑固堅持,還包括溫網比賽,參賽者被告知必須穿着幾乎全白色的合適網球服裝,而白色不包括灰白色或奶油色,領口、袖口、帽子、短褲和裙子等允許有不同顏色的裝飾,但圖案中包含的顏色將被測量,修剪寬度不應超過一公分,並且由不同材料或圖案形成的標誌是不可接受的。因此,從穿着紅色運動鞋的克耶高斯,到穿着黑色訓練T恤的查貝莉,球員們不斷因違規而受到主辦方指責,前男單世界排名第一的阿加斯更因溫網堅持全白服裝而拒絕參加比賽。

和桌球一樣,溫網也是沿襲了古老的傳統,全英俱樂部在十九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採用這種着裝規則,理由是白色織物可以隱藏汗漬,因出汗等造成形象不雅是維多利亞時代人的大忌。儘管二零二二年,溫網公開賽在將近一個半世紀以來首次改變了女子服裝要求,允許球員穿着深色內衣,但規則仍對女運動員極不友好,甚至帶有性別歧視。其實早在上世紀四十年代,球手格特魯德·莫蘭參賽時所穿的連身裙,由著名設計師特德·廷靈設計,就因內衣上添加了蕾絲邊,引起軒然大波,最終導致他被解僱。一九八五年,球手安妮·懷特的全白緊身連身衣引起了主辦方不滿,並被告知不要再穿這套衣服比賽。二零一八年贏得法網冠軍的前女單世界排名第一的小威廉姆斯,因穿着非洲風格的「女黑豹」連身衣參賽,也遭到主辦方警告。正如時尚歷史學家、《她的腿:裙子與時尚的歷史》一書的作者凱倫·霍林所說,「網球場一直是女性挑戰和擴大社會界限的競技場。」

對於全白着裝規範,作家羅伯特·雷克在《英國網球社會史》一書中稱,白色不僅僅能隱藏汗水,看起來更乾淨和整潔,更代表着美學意義的偏執,也反映了歷史上英國中上階級休閒活動的習慣。儘管人類對着裝的要求不斷演變,比如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人們更關注時尚,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人們則更多地注重實用性、功能性和舒適性。但就運動着裝而言,在一些運動項目上幾乎沒有變化過。 

事實上,除了桌球和溫網之外,從高爾夫球場上的訂製長褲,到皇家阿斯科特(Ascot)賽馬場上的高頂禮帽,對着裝的因循守舊,是體育運動經典主義歷史中眾多揮之不去的遺產之一。在當今大眾的呼聲之下,比賽服裝要求已在與時俱進,儘管緩慢,仍有可喜的進步。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