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5年2月15日 星期六

一個香港 兩種註釋

藝術大師羅丹說:「這世界並不缺乏美,而是缺乏發現美的眼睛。」只要用心仔細感受生活周遭,其實會發現美好的事物俯拾即是。

譬如常見的籃球場,竟然有紅、橙、黃、綠、青、藍、紫七彩顏色,它們不只在學校、屋苑,有時位於天台平台、海邊,甚至山上。美國攝影師Austin Bell花了140天,記錄香港2549個籃球場,並把拍攝的香港球場照片集結成書,呈現這座城市獨特的建築視覺。

現於Blue Lotus Gallery舉行的展覽Shooting Hoops,展出Austin Ball鏡頭下的香港籃球場,相信連本地人也未必知道,香港竟多達2549個室外籃球場!

在執行計劃前,Austin Bell透過Google地圖搜尋並使用航拍機記錄,發現香港籃球場的數量,超越美國紐約和洛杉磯等主要城市。經過近5個月時間,在18區逐個籃球場尋找,前後拍攝逾4萬張相片,才完整記錄2549個籃球場的不同面貌。

早於2017年,Austin Bell初次訪港,就被彩虹邨籃球場的鮮艷色彩和幾何圖案吸引,2019年重返香江執行任務,透過高空航拍的照片,呈現一個個色彩鮮艷、設計各異的籃球場,反映香港城市規劃、環繞球場周邊的都市脈絡。

香港土地空間有限,許多籃球場並非設立在平地,有些在停車場平台、商場天台、海邊、被高樓包圍、於大橋和港鐵路軌下,甚至隱藏於荒廢鄉郊學校。

他以俯瞰視角觀察,寬闊、繽紛的球場與城市的垂直密度形成鮮明對比,突顯香港多元的城市風貌、地形和活力。香港之外,Austin Bell曾在紐約、洛杉磯、意大利、墨西哥、泰國、越南、菲律賓等地,共拍攝逾4000個籃球場。

發掘城市魅力

外國人對香港景色着迷,另一邊廂,一班本地中小學生以香港城市魅力、人物、日常生活和自然風景為主題,透過智能手機鏡頭,探索本港,發掘日常生活美好。

說的是剛完結的香港東區扶輪社第三屆學生智能型手機攝影比賽,收逾400份參賽作品,表達新一代對香港的感受和視野。中學組冠軍為楊嘉蔚作品《城市交織》,以中銀大廈三角造型表現力度和S型天橋的優美線條,呈現本港建築特色。

同一組別季軍是吳凱烽的《繁華都市》,拍攝出銅鑼灣街頭人流、大樓燈火,以及車水馬龍的繁華景象,可見香港都市縮影,高角度令畫面宏偉壯觀,迎面而來的巴士、電車充滿張力。小學組冠軍黃傲晨之作《城市夜幕下之巨輪》,則充分表現出城市夜幕中摩天輪的巨大氣勢。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