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4年4月20日 星期六

AI實用主義X實驗主義

索羅斯的次子亞歷山大去年接掌「開放社會基金會」(Open Society Foundation),今年隨即搞搞新意思,首度舉辦情景推演工作坊,本周初請來40位專家猛人,一連兩天探討人工智能(AI)未來如何改變新聞界。其中,由牛津大學政治傳訊教授Rasmus Kleis Nielsen提出的「AI實用主義×實驗主義vs漸進主義」框架,尤其值得深思。

教授認為人工智能真正改革新聞生態的先決條件,乃公眾需求充足,而並非科研成果可以做到什麼。至於所謂「AI現實主義」,簡言之就是受眾對於人工智能的以下3種想像或理解(繼而左右新聞市場的公眾需求):

一、在用戶個人層面清楚明白AI能如何實質改善許多常用的網絡工具與服務;

二、在相當籠統甚至抽象的層次,就AI將會為社會整體帶來哪些及何等程度轉變之關注;

三、在以上兩個範疇中間,對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機構(特別是大企業和政府)所抱持的廣泛懷疑。

當市場在上述思潮影響下,受眾仍普遍認為生成式人工智能對於接收新聞內容有用及值得的時候,AI便算真正轉變了新聞生態。按AI現實主義對市場的闡釋,新聞業界當下必須思考兩個核心課題:

第一,即使由人類編輯和製作的時事報道繼續較人工智能新聞出色,受眾卻未必會較為欣賞由人類製作的新聞內容,並願意付出代價(由時間到金錢)接收優質報道和時事評論,正如社交網絡演算法從過去至現在一直主導受眾閱讀到哪些帖文,亦同時迫使編者必須改變製作方式,以迎合大勢所趨。

第二,縱然許多受眾對生成式人工智能還抱持不少懷疑,但只要商戶/廣告商投放巨額資源鼓勵使用某些服務或產品(包括網購、搜尋服務、通訊軟件,以至人工智能電話),市場絕對有機會在極短時間內擁抱AI,並頓時令大量新聞機構轉不了身或因錯誤投資而從此消失。

從市場需求走向新聞供應層面,Nielsen教授就傳媒業怎樣應對人工智能衝擊,提出了兩套思維模式,其一是以破壞性創新為主軸之「AI實驗主義」,也就是視AI為機遇,透過不斷嘗試、改造、放棄,塑造全新受眾體驗,箇中理念是「風險愈高便回報愈高」以及「贏家全取」──改革過程則預計由四大推手角力開始,分別是:社交網絡平台、新聞內容供應商、初創企業,以及一眾自媒體乃至網絡素人。

相對於AI實驗主義的積極進取,「AI漸進主義」便是其他視生成式人工智能為威脅而採取防守策略的傳媒機構或新聞平台。教授預言此思維模式會是新聞業界的主流,實際操作則是透過AI降低營運成本,並從現有內容中衍生剩餘價值,例如個人化服務,或利用AI生成原有內容之新版本。不過教授同時提醒,AI漸進主義很大機會令不少傳媒機構製作大量廉價新聞內容,甚至毫無價值的「偽新聞」,結果將令到新聞作為一種內容之定位和功能變得更加模糊,進一步把業界推向滅絕危機。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