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4年4月12日 星期五

不怨天 不尤人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遇到阻滯的時候,你會怎樣面對?一笑置之抑或發一下牢騷?美國克林信大學(Clemson University)心理學教授Robin Kowalski指出,抱怨是為了抒發內心情緒及達成某種心理或人際目標。其實替情緒尋求一個出口並無不妥,只是諸多抱怨而沒尋找解決方法,或許會造成負面影響。

擁有多年人力管理經驗的米克斯,在著作《不抱怨的智慧:換個角度,換句話說,人生大不同!》(下稱《不抱怨的智慧》);提及人生需要接受最真實的自己,正視個人缺陷,與其怨天尤人,不如調整心態,使生活漸漸遠離煩惱,懂得駕馭情緒,享受不抱怨、隨遇而安的生活,也是一種幸福!

生活中會很容易產生不同程度的抱怨,例如追趕不到巴士、港鐵;人有三急去洗手間,但無奈地要排隊;工作中對升職、薪酬等抱有不同的期望,都會讓一個人的情緒有所起伏。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的需求層次理論(Hierarchy of Needs),把人的需求分為5個層次,依次是生理、安全、人際關係、自我認同及獲得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實現需求;當我們對生活現狀有所「不滿」,產生負面情緒,便代表期望獲得的需求,未能達到滿足的水平,從而形成怨言。

當有朋友投訴生活上遇到的種種不滿,不管交情深厚或僅屬君子之交,你或許都會講句「算了吧!看開一點吧」,希望將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不過,臨床心理學家艾伯恩(Eric Berne1964年推出的著作《人間遊戲》(Games People Play),提及一種「是的,但是」(yes, but)溝通模式。當一個人提出自己遇到的問題,另一個人給予一些解決建議,只獲得「是的,但是」的回覆,並且拒絕接納其他建議,在心理學上,稱為「拒絕幫助的抱怨者」(Help-rejecting Complainers);艾伯恩指出,這些人「訴苦」並非為交換意見,真正目的乃博取他人同情。故此有些人埋怨,並非只為情緒尋找宣洩這麼簡單。

抱怨是社交行為

Robin Kowalski教授千禧年初的論文Whining, griping, and complaining: Positivity in the negativity,討論抱怨對個人、關係、人際和物質的好處,表明消極中確實存在積極一面。她先指出,每個人都會訴苦,目的包括抒發情緒、達成某種目標:「有時抱怨是一種社交行為,在擠迫的交通工具上,抱怨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她與研究團隊發現,擁有「正念」(Mindfulness),即懂得靜觀自我內心想法及情緒控制的人,較能察覺目前行為可帶來什麼後果,所以他們選擇「抱怨」時,對象較有目的性,Robin Kowalski解說:「這是策略性抱怨的本質,他們知道何時、選擇什麼對象,抱怨起來有個限度,不太過分。其實我們生來都並不快樂,但可以做一些讓自己快樂的活動。」

抱怨是排遣不滿情緒的方法之一,可是太多牢騷,會帶來負面影響。台灣心理教育學家鄭石岩分析,抱怨分為外顯型和內隱型,外顯型的人會逞一時之口快,或頻繁地過度倚賴抱怨,對生理、心理及人際關係產生不良影響。鄭石岩指出,抱怨時腦子以為問題獲得解決,因而略過深思、面對問題,會限制解決問題的能力。美國夏威夷大學心理學家Elaine Hatfield則稱,人類像海綿一樣,有時會模仿他人的臉部表情、聲音及姿勢,一個地方只要出現一名愛埋怨的人,壓力和負面溝通模式會像病毒般散播給其他人。

呼應老子理論

米克斯在《不抱怨的智慧》亦提及,發牢騷是幸福的敵人,不滿源於對生活上種種的「不滿足」。在中國,老子的《道德經》有云:「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說的就是「知足常樂」。例如有半杯水在眼前,究竟是「只剩」半杯水抑或「還有」半杯水,完全取決於個人心態;懂得讚美生活,明白快樂生活並非僅靠物質水平的高低來衡量,幸福關鍵,在於心境的改變;學懂將怨氣變成爭氣,把負面情緒轉化為改變現狀的積極力量。如果決定積極面對逆境,便要堅定意志,沉着冷靜想辦法解決,才是步向理想人生的真正方向。

靠正向重新出發

面對困難或逆境,解決的方法未必一時三刻會出現,要在絕處尋找生存的路向,除了放下對生活的抱怨,還需要建立正面情緒,以下是真人真事:

藝人吳浩康(Deep)在千禧年代初,曾推出不少流行曲如《洗剪吹》、《先入為主》等,但後來發生涉毒、感情糾紛等問題,事業陷入低潮,直至2022年與模特兒郭思琳結婚,成家立室後,要養妻活兒,決定做「職工真漢子」。

吳浩康放下昔日歌手光環,決定自食其力,每日做17小時,打兩份工養起一頭家,自力更生的好男人、好丈夫形象,使他贏得廣大網民支持,紛紛在社交平台留言力撐。入行二十載,仍然喜愛唱歌的Deep,早前以獨立歌手身份,舉行「Deep Reborn」演唱會,他在台上感謝太太照顧兒子,亦感激爸爸多年來忍耐他各種行為,Deep還邀來地盤工友看騷。

如果當初吳浩康只懂得自怨自艾或向親戚朋友借錢度日,當然可以解決燃眉之急,只是他未必會獲得其他人支持。正如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丁沙尼文博士(Martin Seligman)提出的「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所指,懷着正向情緒(Positive Emotion)投入生活之中,因與家人、朋友建立良好情緒,從而提升人際關係、成就感,凡事自然會順心順意。

正是這種「正向心理」,讓吳浩康獲得力量重新出發,做「職工真漢子」之餘,還可繼續追尋音樂理想。又如上述《不抱怨的智慧》一書所言,先停止抱怨,便能望清楚真實的前路,繼而放下內心慾望及執着,真正做到「拿得起、放得低」,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路再出發,創出新天地。

2 則留言:

  1. 埋怨並非只為情緒尋找宣洩這麼簡單。其實抱怨是社交行為,一個地方只要出現一名愛埋怨的人,壓力和負面溝通模式會像病毒般散播給其他人。

    回覆刪除
  2. 特首今日都係咁講: 不怨 天,不尤人。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