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可以是藝術。當年蘋果教主喬布斯仍在念書時,就被字體美學深深吸引,還特地跑去旁聽相關課堂,並因此大大影響他後來怎樣設計電腦字體,the rest is history;文字同時承載着人類故事和情感,能夠連結社區生活與文化。
位於啟德的AIRSIDE,現時GATE33藝文館正舉行「愛你一萬字」當代藝術作品聯展(即日至6月12日),當中包括著名手繪字藝術家Katol Lo、新生代平面設計師麥朗(Jonathan Mak)、知名設計工作室Milk Design主理人利志榮、字體設計師陳濬人(Adonian Chan)等,以「字」為構想,透過不同藝術載體,展現從社區脈絡收集到的歷史和故事,讓大家深入了解與啟德相連的九龍城、新蒲崗、土瓜灣及黃大仙的獨有文化底蘊跟港式人情味。
土瓜灣
充滿舊香港情懷的土瓜灣是切切實實的民生社區,不少醫館、跌打館早年落戶此地,與區內勞動階層建立了深厚關係,常見「骨科聖手」、「仁心仁術」等鏡牌反映饋贈文化的特色。
Katol Lo深入土瓜灣社區,以街頭寫字的工作坊形式,駐紮多家地道小店,收集街坊對小舖的日常連結,親邀他們寫下對店家的祝福與感謝,並以街坊所寫文字作基礎,取舊日土瓜灣跌打館與醫館「鏡牌」為靈感,以其美學觸覺創作新世代的文字牌匾,於《贈字無限鏡房》內呈現。
九龍城
大家對九龍城的印象離不開「舊機場」及「小泰國」等。麥朗於九龍城區與泰裔小朋友和街坊互動,鼓勵他們以文字與聲音表達對社區的想法;Jonathan還搜羅九龍城內出現的文字如招牌、街招等,以「見字生聲」Sound Type為媒介,創作流動的光影作品並將之搬上大熒幕,讓觀眾透過沉浸式影像體驗,遙想九龍城社區群像。
新蒲崗
新蒲崗曾是香港輕工業重地。
隨着「香港製造」產業漸漸式微,作為本地輕工業中流砥柱的勞動力──即勞動階層──也鮮被提起了。利志榮夥拍年輕設計師李鴻健,對新蒲崗作出細微觀察,創作屬於這區的象形文字;同時以立體符號形式,致敬新蒲崗昔日製造業。
他們以家具作載體,讓漢字變成一種立體的「視覺表達」──以「生」產、努「力」、「手」作仔及「辶」(運輸)四字創作的家具,一起回憶「打工仔」不屈不撓之拚搏精神,以及「香港製造」的崢嶸歲月。
黃大仙
北魏真書體創作者兼字體設計師陳濬人,從黃大仙祠做創作出發點,以傳統道教神秘「諱字」的造字學為基礎,運用設計手法拆解、重組和再生成全新版本後,夥拍本地玩具設計單位LeeeeeeToy,創作出糅合「光、道、心」3個字字形與意義的全新立體文字玩具雕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