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復活節4天以及清明長假,香港再現「北上消費潮」。疫後連續幾個假期「北上消費潮」已成為一種常態,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內地遊客來港並沒有形成熱潮,於是,坊間出現各種解讀,瀰漫着香港本地消費悲觀的情緒。那麼,如何看待「北上消費潮」呢?我認為,這並非壞事,相反,此事可以促使我們思考很多深層次的問題,有助於明晰香港未來的發展定位。
物美價廉,「北上消費」盡享福利
本港市民為何選擇北上消費?主要原因不外乎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港元增值,北上消費更划算。一年多來,為吸引美元回流和抑制通貨膨脹,美國連續加息;為刺激消費和出口,防止通貨緊縮,中國持續減息。在這個大背景下,人民幣相對於美元貶值。港元實行與美元掛鈎的聯繫匯率制,因而,人民幣相對於港元也貶值。港元變得更值錢,在內地消費更划算,這是香港居民到內地消費的動力之一。
其二,商品質優價廉,服務更加貼心。過往,市民認為內地商品質量不可靠、商品品種不多、消費體驗不好。然而,「時隔三日,當刮目相看」。三年疫情結束後,港人再到深圳,發現深圳不僅商場高大上,而且商品豐富、質量可靠、線上支付方便,服務態度更勝香港一籌。去年9月,深圳市出台「促進消費21條」政策,在「便利港人消費」方面下足了工夫。比如:開設口岸與重點商圈和景區間的免費接駁線路;支持港澳居民在深圳辦理取現業務和開辦內地銀聯卡;提升數字人民幣賬戶與八達通等港澳第三方支付平台互聯互通水平。服務周到,令港人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其三,粵港往來便捷,出行沒有障礙。這次假期除了過去的口岸之外,港珠澳大橋成為「北上」的重要通道,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已見雛形。假期4天,車流持續高位運行。據港珠澳大橋邊檢站統計數據、出入境車輛超過6.87萬輛次。其中,3月31日,口岸出入境車輛首次超過1.84萬輛次,創口岸歷史最高紀錄。北上如此便捷,為何不去呢?
對於以上三個主要原因,如果換個角度看,也是國家給香港市民的一種福利。以往,我們把內地居民「港澳自由行」看作是中央給港澳的福利,因為,這個政策可以拉動港澳的消費。現在,香港居民到內地消費同樣是一種福利,香港的薪資水平高於內地,港人收入在「高薪區」,消費在「低價區」,這無異於給每位北上的港人發了數千元的消費券。因此,「北上消費潮」是好事一樁!
優勢互補,「融合紅利」更大
「北上消費潮」出乎預料,卻在情理之中,這也給人們諸多啟示。
其一,社會愈和諧穩定,經濟也就愈具有活力。市民北上購物,令人聯想到幾年前內地民眾來港購物,被反中亂港勢力稱為「蝗蟲」,還發起了「驅蝗行動」。那時,更有某些媒體經常炒作內地遊客「擠佔了港人生活空間」「內地人素質低」等話題,千方百計離間人心,部分不明就裏的市民也跟着起哄。現在,港人北上,深圳市民熱情接待,還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兩廂對照,令港人慚愧!同時,香港市民北上消費毫無羈絆,沒有人為他們貼上「政治標籤」,進行抹黑醜化。這說明,社會愈是和諧穩定,人們愈是理性,經濟也就愈有活力。
其二,地區之間互補性愈強,彼此合作的空間也就愈大。「北上消費潮」說明「北上」有利可圖。如果由這個「點」看粵港合作的「面」,其實,「有利可圖」之處很多。香港劣勢是地域狹小、生活成本高,香港的優勢是現代服務業發達,這與廣東形成不小反差,為雙方的合作提供了先決條件。
香港社會和諧穩定,粵港雙方互補性強,這決定了粵港兩地可以優勢互補。「北上消費潮」僅是一個開始,站在更高層面來看,香港不僅應享受眼前的福利,還應着眼全局,分享「融合紅利」。
香港可分享「民生紅利」。以「北上養老」為例,香港的老齡化日益嚴重。與香港相比,廣東自然環境好,住房成本低,物價低,花同樣的錢,可以購買更優的養老服務,政府着力打通兩地醫療領域的「堵點」,為「北上養老」創造便利。
香港可分享「發展紅利」。以產業發展為例,香港科研水平不低,但將其產業化難度較大,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缺少承載重大項目的土地。大灣區廣東一方地盤大,香港的資金、技術、人才與廣東的土地、勞動力等要素結合,就能辦成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事。
香港可分享「制度紅利」。「港人港稅」的政策已落地,這僅是大灣區制度創新的起點,粵港攜手,梳理「堵點」,全面系統的推動制度創新,定會給香港帶來諸多紅利。
「北上消費潮」啟示我們,把思路打開,系統梳理香港和內地、特別是大灣區廣東一方的差別有哪些?哪些方面可以形成互補?哪些地方應當進行制度創新?如此一來,就可找準合作的切入點,由點及面,推進融合,香港定能在貢獻國家、貢獻大灣區的同時,分享到豐厚的「融合紅利」。
「高端+特色」,再造吸引力
「北上消費潮」已成常態,本地消費卻未能達到預期。如何看待這一現象呢?我認為其中有兩個問題值得關註:
其一,「港元增值」拉動「北上消費」。香港居民到內地消費主要享受「消費差價」。特別是在港元增值的背景下,內地更容易吸引香港居民消費購物。但應看到,匯率隨時處於波動之中,如果下一步港元相對於人民幣貶值,還會不會有如此龐大的群體「北上消費」呢?
其二,內地來港遊客口味已變。以往來港遊客以「老年團」為主,現在,年輕人佔比大幅增加。年輕人大多選擇「自由行」,更加注重深度遊、體驗遊、文化遊,年輕人天然地對新生事務保持濃厚興趣,希望在香港處處有新奇、步步有驚喜。如果我們還是用「老打法」、老路子,怎麼能吸引年輕人呢?
不久前,美世人力資源顧問公司(Mercer)公布《2023生活成本城市排名》,在全球227個城市中,香港的生活成本再次排名全球第一。不妨回顧一下過往的排名:2018至2020年香港連續三年排名第一,2021年排名第二,2022年重返第一。
顯然,「生活成本高」這個因素決定了香港與其他城市「打價格戰」沒有任何優勢。香港的消費定位應是:「高端+特色」;消費項目應定位:「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消費群體應定位:「高收入人士」「特定群體」。
復活節公眾假期,尖沙咀一帶仍舊遊人如織。
復活節假期,我也回鄉祭祖,三月廿九號搭船去中山,四月二號返港,過關時出入境人很多,但過關和行程都順暢,應該給兩地出入境部門和交通機構點讚。連日多個港深口岸人頭湧湧成為各大媒體的頭條新聞,多數提到港人不願留港消費,令香港一些商店食肆受損。
第一個問題:你如何看復活節假期大批港人北上消費、「北上」成為熱搜詞的現象?其實,逢年過節,特別是長假期大批港人北上是一個傳統現象,幾十年都如此,只是不同時期北上的目的稍有不同。較早時港人假期北上很多是探親,後來訪友社交多了起來,再後來祖國大好河山成了港人最喜愛的旅遊選擇之一,無論在長城內外、天山南北,還是三江五嶽、漠北海南,到處都可以見到香港遊客的身影。至於港人熱衷北上購物飲食玩樂消費,自去年初疫情結束之後漸成熱潮,我認為,這是外因和內因形成的綜合效應。外因是指深圳等大灣區內地城市近年無論在城市建設、旅遊景點、美食多樣化和服務質量等方面,都有長足進步,相比香港來說,是價廉物美兼且好玩,內地治安和衞生環境令人放心,加上交通便捷,形成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等各種因素,故此對各個年齡層次的港人吸引力大增,這是大勢所趨。至於內因,一方面香港物價貴,一個快餐盒飯閒閒哋五六十元,另一方面本地服務業普遍態度欠佳,經常搭的士、進食肆的人都有體會。劉德華多年前說「今時今日咁嘅服務態度係唔夠㗎」,現在仍然如此。此外,近幾年香港吃喝玩樂沒有太多變化,來來去去就這些,消費者的選擇遠不如大灣區內地城市多姿多彩。據我所知,每逢周末和假期到潮汕的高鐵都爆滿,不少人是專程去潮汕吃美食。
我非常同意某報社論的標題:「離境者眾不是問題,入境者稀才堪憂慮」,復活節假期二百二十七萬人離境,五十萬人入境,相差一百七十七萬人,鼓勵市民留港消費固然可以縮小出入境人數差距,但關鍵問題是要千方百計吸引海內外客人來港消費。網絡媒體問的第二個問題是,香港作為購物之都美食之都的金字招牌,是否已經優勢不再?對這個問題,我的看法不太悲觀。香港對海內外遊客最大的吸引力在於中西文化交融的特色,一百五十多年港英殖民統治華洋共處的歷史,形成獨特的人文景觀,回歸後二十七年馬照跑舞照跳,「一國兩制」的精彩歷程更是全世界獨一無二,這是香港最大的魅力所在。無論對內地遊客還是海外遊客,都可以在香港看到在他們本地看不到、吃到在本地吃不到、感受到在本地感受不到的東西,加上維港兩岸日夜不同的迷人景色,特別是一年一度五彩繽紛的聖誕燈飾,這些構成香港的獨特魅力。至於香港現在是否還有他們在當地買不到或者比當地更便宜的東西,這個就很難說。今天內地民眾購物的方式、途徑和選擇更多元化,香港在這方面的競爭力受到影響,這是不爭的事實,這也可能是內地遊客來港人數減少的原因之一,但我認為,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如何改變離境消費多、入境遊客少的問題,關鍵要對症下藥,切忌藥石亂投。全面提升服務質量、增加更多景點、舉辦遊客感興趣的大型活動,這些是應有之義。前幾天聽到一位駐港機構外國友人說,原本打算這個月初回國,為了觀看七人欖球賽,全家特地多留港幾天。這個例子說明,多搞一些國際性體育賽事和其他盛事活動,可以吸引海內外遊客。當然,前提是各方面要安排妥當,不能再出現郵輪抵港遊客無車搭、觀賞維港煙花之後回內地無車搭之類的亂象。「五一」黃金周將至,預料將是另一個內地遊客來港的高潮,特區政府相關部門,以及交通、酒店、食肆等相關業界都準備好了嗎?
港人報復式北上消費,大致認為香港消費水平偏高之餘,服務態度亦遠差於內地,讓港人寧願在周末或長假期北上。當然,有意見認為,香港的好去處太單一;要不海洋公園、迪士尼及山頂。內地地大物博,自然容得下更多不同遊玩主題。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