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看淡了生死,他以一種頑童的姿態笑對人生。
曾有人問他:人生該如何度過?
他答曰:大鬧一場,悄然離去。
上世紀五十年代上半葉,是電影這門藝術處於繁榮的黃金時代。從早期的默片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此時正跨入一個突飛猛進的新階段。新技術的普遍運用帶來電影自身各方面的突破,諸如鏡頭運用、蒙太奇剪輯、敘述的變化,以及演員表演等等。電影的內容與形式都煥然一新,更上一層樓。隨着電影的成就,為普羅大眾所歡迎,它也在文化潮流和趨勢中擔當了重要的角色。
從某種意義上說,金庸是一位時代造就的藝術幸運兒。從撰寫影話專欄開始,他幾乎每天必須看一部電影,每天為報紙撰寫一篇千字的電影評論,這迫使他必須全身心地投入到電影研究。作為一名編輯,這是謀生的需要、職業的要求,他責無旁貸,必須完成。作為一位專欄作者,這也培養出他自己的興趣和追求,是最佳的學習和練筆的機會。從一九五一年的《馥蘭影話》到一九五七年姚嘉衣的《影談》,歷經數年不間斷的觀看、寫作、研究,金庸從專欄影評者逐漸成長為專業的電影工作者。從當初默默無聞的報紙編輯,通過知識的積累和勤奮的學習,踏入片場,終於躋身於香港電影界聞名的編劇和導演之列,相繼推出了膾炙人口的《王老虎搶親》、《絕代佳人》等。
對蜚聲世界文壇的金庸而言,撰寫「影話」和拍攝電影獲獎都只是其創作歷程的起步階段。從最初每天的千字小方塊到最後近九百萬字(八百六十四萬字)的煌煌小說巨著,從影話專欄的肇始到真正成為聞名的電影編劇和導演,再到十五部小說扛鼎之作的問世,金庸才真正建造了自己文學王國的輝煌殿堂。從最初的「影話」到「影談」,到製作出具有專業水平且獲獎的電影,這既是一種默默耕耘的積澱,也是一種從量變到質變的厚積薄發,而這些積澱和迸發,又為更大的飛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成就了最後集大成者的小說。
細讀金庸影話,我們可以探究其千絲萬縷的文字血脈延續和基因式的成長構成,有助於更深地探究金庸小說,這堪稱一項專門研究的課題。十分遺憾,一般的金學研究者往往都忽略了這個極為重要的環節。我以為,金庸之所以被譽為新派武俠的弄潮兒、引領一代潮流先鋒,其最大的特點,也是跟傳統武俠小說截然區別的,不僅僅在於主題、人物、情節構思方面,更為重要的是採用了現代化表達方式。他將電影中的諸多新潮表現手法,引入到文字表達中,這點甚至是同時代武俠小說創作者都難以企及之處,也是金庸之所以能獨樹一幟的亮點。如《神鵰俠侶》第三十九回《大戰襄陽》、《天龍八部》第五十回群雄同遼軍對峙,蕭峰捨身就義,以及《射鵰英雄傳》的丐幫比武大會。金庸對這些場面的描寫駕輕就熟,運用得心就手。從遠到近,從大場面的宏觀視野到微小細節的描寫刻畫,有條不紊,層層推進,時而拉開來,讓人觀看到大場面的瞬間變化,時而又推近到具體人物的表情顯露和言行舉止上。遠景、中景、近景,乃至特寫鏡頭,有交叉,卻不混亂;有變化,卻不單調;讀者跟隨金庸的筆鋒四處游弋,仿如跟隨着電影攝影機的鏡頭觀察到一切。顯然,這一切應歸功於他初期接觸和學習到的是電影,當時最新的藝術類型,並從中學習到諸多的新知識、新技巧和新的表達方式、新的表現手法。除此之外,從金庸影話也可以探尋其武俠小說所受影響的蹤跡。僅舉一例,〈單純美麗的愛情──談《南海天堂》〉(一九五四年四月二日)。這部電影的大致情節是:兩個孩子因所乘的船失火而流落荒島,「住了十年,結成夫婦,生了一個孩子。他們決定離開這荒島,使孩子接受教育,於是造了一隻帆船,漂流數日,終於在危難中得到了救援」。這不禁令人想到金庸日後創作的《倚天屠龍記》,以及張無忌和他的爹娘、義父金毛獅王謝遜共處的冰火島。
金庸的「影話」、「影談」專欄文章近千篇,每篇一千字,約一百萬字,若加上他用「林歡」筆名翻譯和撰寫的電影評論文章,以及在《長城畫報》上發表的影評,篇幅和字數更為可觀。希冀眾多讀者和研究者去查閱和研究更多的金庸影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