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3年8月5日 星期六

俄烏戰爭之演變

烏克蘭戰爭還在演變,仍未到停戰和談。

烏克蘭的反攻證明了,即使有美國和北約的全力支持,以及衞星和電子戰優勢的協助,傳統的陣地戰,在俄羅斯的強大炮火壓迫下,烏軍是難有進展,人員傷亡慘重。縱使有北約聯軍偽裝支援,仍然是無以為繼。二次大戰的戰爭模式已經落後,軟硬件科技因素更為重要。

美俄私下協議不用遠程導彈攻擊,也不執行禁飛區,美國發揮不出空中優勢。在步兵機械兵直接攻防之外,便愈來愈轉移至使用無人機、無人艇、中短程導彈、火炮和還未全力推行的無人戰車作戰。人員躲在防線,用武器互轟,但除非可以大規模地毀滅對方的火炮、導彈、無人機基地,否則互轟互毀,只是破壞陣地,損及有限的軍隊,於是進攻者難有寸進,寸進之後亦會被炮火擊退或消滅。

在此之外,便是遠程轟炸城市與軍事基地、基建設施、交通系統,同樣是互轟互毀,可炸範圍愈來愈擴大,最終只會把烏克蘭變成廢墟。俄羅斯國土縱深廣大,美國亦不敢放任烏克蘭侵襲,轟炸的便主要是俄控的烏克蘭國土,俄羅斯反炸的仍是烏境之內。

最近,俄烏之間爆發「無限制無人武器系統戰」,面對俄羅斯近期利用無人機大規模空襲糧食出口設施,烏克蘭連續兩天派出無人艇反擊,繼上周五重創俄軍一艘大型登陸艦後,翌日擊中俄方一艘為軍隊運送油產品的油輪。

最新一宗烏克蘭無人艇攻擊當地時間上周六凌晨發生,現場是克里米亞半島以東的克赤海峽南部海域、靠近海峽入口處。根據無人艇視角拍攝的畫面,可見它原本駛近一艘不明船隻,之後改變航行方向撞上一艘油輪的右邊船身,畫面隨即中斷。英國傳媒引述烏克蘭官員指,今次行動由烏克蘭國家安全局與烏克蘭海軍聯手策劃。

俄羅斯傳媒報道,遇襲的油輪SIG號上周五從土耳其抵達俄羅斯,當駛至距離海岸約48公里時遭無人艇擊中機房和泵艙,機房天花塌下。油輪11名水手中,大多數人遭玻璃碎割傷,他們報稱油輪能夠浮起,但無法航行。俄羅斯新羅西斯克海上救援協調中心表示,油輪船身出現一個洞,但沒有沉沒的危險,已經派出拖船拖走它。

可是,縱使烏克蘭全國毀壞,美國與北約仍可不斷地提供軍事人員大作戰,俄羅斯亦不敢攻襲烏克蘭在北約地區的後勤供應和美國、北約的武器生產與儲存轉運基地,戰爭便變作單純的武器消耗,用烏克蘭的土地人口作為平台。

陣地戰無寸進,雙方只是鬥消耗,且在國際上拉攏夥伴,擴大軍火生產,把烏克蘭之戰演變成涉及不少國家的軍火生產與消耗競爭,一直拖延下去,看哪一方挺不住而要停戰和談。但在這個過程裏,烏克蘭的國家與民族和文明便大部分被摧毀了,戰後談判也未必可保得住烏克蘭戰前的疆土,大有可能走上波蘭以往的命運!

美國已動員北約與日本、南韓等支持,投入龐大,但靠的主要是美國的美元霸權。可戰爭消耗巨大,美國靠印刷美元就能支付繼續的戰爭消耗嗎?歐盟與日韓不會替代出錢,美元轉弱,國內的金融危機便可打消美國對戰爭的堅持。俄羅斯損失巨大,但中國還未支援,也未借助北韓的武器供應。普京以衞國戰爭名義出戰,國內反對勢力自可被鎮壓,俄羅斯堅持戰爭至美國力竭求和的能力更強。

只可惜第聶伯河上下無數生靈塗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