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3年8月9日 星期三

怎樣面對批評?

沒有人天生想要被討厭!人人都想要受人喜歡受人歡迎,但生而為人,難免會遇到批評、總是會遇到不合的時刻,如何正確且健康地「面對批評」,值得我們深思。

順耳的,多甜言蜜語。批評說話,通常帶刺,讓人心痛。

被批評的人會說,批評人容易,出口術比落手,哪樣比較輕鬆?更何況,馬後炮評論,誰不會?

批評帶有否定意味。即使用意不在此,聽者心裏或有感到脅迫:衝着個人而來,而且挑戰個人自尊。也有一個間接的訊息傳遞──否定對方能力、努力或心意。

因為有這些漣漪般效應,因此,對批評的理解,是文明社會中很微妙的相處。高高在上的情操、如尚方寶劍般傳統說法,每個人,都不應對此有負面反應或憤怒怨恨。忠言逆耳故事不絕於耳,事實上有誰心底裏不會感到煩膩或討厭?

品德高尚,內心齷齪;對批評感到煩厭,品格低下嗎?現代文明的批評,更因批評的複雜性而「昇華」:批評可以成為某種攻擊武器,讓對手暴短、讓對方孭鑊、或八婆般「單打」、「唱衰」。

批評的句法也有既定格式,來一個簡單肯定或讚美,然後用「不過」、「But」開句,引申之後一大段戲肉,這才最想說的。

為什麼要接受批評?天底下最痛苦的事,莫過於無法決定自己人生。不論做什麼事,都要獲別人許可,言聽計從。在這種狀態下生活,哪有樂趣可言?別人說的話,終究只是意見。既不是事實,也並非正確解答,算一種參考。

另一方面,小朋友生活在沒批評的無塵真空狀態成長,怕負面評語毁了他們一生,只會在真實社會焦頭爛額,無他,真打就是痛。

我們無法滿足每一個人,記住:「與批評你的人常相左右,能保你不誤入陷阱。」

以下提供「面對批評」的五個正確心態:

1. 「被討厭」不一定是壞事,那可能同樣意味著你有所堅持。

有時候,會被人所討厭,那正是代表著,你有所立場有所堅持,只要認清你選擇站穩的觀點與立場,是正確的,是你一直以來想堅持的,那被討厭又如何?

2. 釐清別人跟你的內心社交距離,被不熟的人討厭請別在意。

你不會在意同一個捷運車廂上的乘客對你的評價,也不會在意不同部門的同事,對你懷抱什麼印象?既然如此,你為何要去在意網路上陌生人的留言,或是不熟的朋友對你的評斷。

掌握內心的社交距離,如對方與你並不熟識甚至毫無交集,那遇到惡意批評,就請你保持距離無須往心裡去。

3. 有些「討厭」是沒有理由的,縱使你如何討好都無法改變。

認清有些人對你的評價,就是天生沒好感且厭惡的,總是對你講話十分不客氣、行為惡質,甚至刻意排擠,只要理解到,這世上有人會毫無原因地喜歡你,就會存在著有人沒來由地討厭你,懂得轉念,便能讓你跳脫「被討厭」的心魔影響。                  

4. 學會懂得「過篩」他人評論,留下良性建議刪除惡意詆毀。

遇到批評時,要做到不受到他人影響,不第一時間就較真地走心;但同時,也請你要開始學會「過篩」批評,懂得釐清對方的批評是立基於良善的建言,還是單純情緒上的惡意詆毀,如此才能避免一接受到負面評論或被討厭時,就此被影響情緒或壞了你整天心情。

5. 與其追求「不被討厭」,你更應該接受你真實的喜好想法。

擔心被人討厭?所以做人做事,便不問是非對錯,總一味地依循主流觀點、大眾喜好,老想著怎麼做「不被討厭」、怎麼選「跟大家一樣」就是最佳選項,長期下來,這反而會讓你喪失自我且沒了中心思想,甚至流於爛好人的形象,得不償失。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