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5年1月18日 星期六

戴教授的抉擇

上月35+顛覆案判刑,案件源於反對派47名被告涉嫌組織及參與所謂「初選」的合謀操盤出選的圖謀,意圖在奪得立法會過半議席後,無差別否決財政預算案及任何政府提出的撥款申請,以癱瘓特區政府作籌碼,迫令政府回應反對派的政治訴求,他們均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在法庭上戴耀廷獲親友等人讚揚他在香港大學教授法律的貢獻,亦被形容為法治的堅定支援者,但法庭認為戴耀廷撰文引起泛民主派注意,他不僅是「35+」顛覆計劃的贊助者及幕後主腦,同時亦是初選的召集人,故被歸類為「首要分子」。

戴教授生於1964712日,命宮天同獨坐,會空劫和擎羊,多主空想而不切實際。天同對宮天梁在巳,易帶來是非詞訟剋害。天同與天梁相對,有惰性,故宜慎交友,易交損友,以致影響一生。天同是一顆關乎能得福樂與否的星曜,此其出發點。天同所說的福樂,精神性稍比物質性重。所以,天同可引申為精神上的滿足,有自得其樂之趣。不過,精神上滿足,自得其樂固然可喜,但今日社會普遍認為,精神上滿足,自得其樂,便是耽於理想的烏托邦。「快樂的補鞋匠」這類古典式的人生價值觀和生活態度,使見外於講求功利進取的今日社會,正好是命主的寫照。

人生最能得享安閒的時期,不一定在老年,更不直在精壯之年,除了極少數人例外,最毫無條件而得享清閒,即飯來張口,無憂無慮過日子的,一定是在襁褓嬰兒到小孩的階段。所以,久而久之,習斗數的人又發現,天同坐命的人,常帶一點孩子氣,所以將天同星比喻為天真的小孩。

天同有自我滿足,自成一國的精神世界,這種現象,最容易在小孩的身上找到。小孩十居其九都對聲音、韻律敏感,音樂、唱遊,也構成了幼兒教育的重要部份。小孩聞歌樂而起舞,識韻律而體操,動靜雖然稚嫩,進退雖然生硬,但卻不嫌忸怩,自我滿足的精神世界,表達得最極致。所以天同比喻為小孩,乃指簡單而稚嫩,simple and naive的一種情懷。

天同以小孩之身,套上一個太陽化忌做福德宮,其實不太協調。太陽光明善良,空無城府;太陽崇尚高貴情操的性格,會驅使命主任命的天同去做發射光芒,樂善好施的事,但天同畢竟是個小孩,能否力由心使,還是有心無力,便要看太陽和天同之間,有沒有其他星曜幫忙,令兩者拉近距離,互相配合。如果配搭失衡,天同的舉止,便有些像「細路仔扮大人,拿玩具劍扮大俠」的風格,除了幫不到甚麼實質的忙之外,有時還可能愈幫愈忙,甚至連自己的事情也處理得不太整潔。

甚麼事情可以令小孩子成長?被火燒過手指的小孩,被滾水燙過的孩子才會學乖。所以天同喜歡一點煞,如擎羊,如化忌,甚至陀羅去激發一下,讓他吸收經驗,訓練出能力,學識甚麼叫做智慧。

但天同卻嫌煞太重,皮膚大幅燒傷,被開水燙傷至疤痕紮漿的天同只會自卑,所以斗數書說,天同過重然而沒有吉化,便會心志卑弱,身份低下。天同尤不喜突然刺激情緒的火星和帶磨損性質的鈴星。於無吉化情況底下,人生便多沖擊,路途便倍覺崎嶇。天同是一顆需要handle with care的星曜,對於吉、煞星曜分佈的細節便很講究。

朋友稱戴耀廷為人單純,有一個目標就去做,沒有私心。亦有人讚他「為人真誠、不適合捲入政治鬥爭」,實有道理。

父母宮武曲化科將武曲的特色發揮。武曲主行動,對行動的可行性敏感,化科增加其判斷力,亦增加了武曲的現實、實際的特性。

福德宮太陽化忌雖然不與廉、破、武同會,卻也正好以變景代表去舊更新的意思。太陽主日常境況,化忌便主環境有所變化,可視為一種精神情緒的變景。變景之後,便是一種去舊更新的局面。

事業宮機巨,主一生事業多變,而且不穩定。天機帶浮蕩,巨門帶是非,以口舌之辯成就事業的變動。

子女宮廉貞化祿代表支持者嚮往新制度、新文化、新精神的建立,所以,廉貞化祿帶理想主義色彩,有理想化的想法,並且在達到這個理想的時候,能得到一定的回報,縱使回報不一定全部都是物質性的。廉貞化祿的影響較傾向精神方面,對宮田宅宮貪狼,便增加了任職機構意識形態的變化。

兄弟宮破軍化權是一種變化,破軍的冒險,原本有較強的反叛性或破壞性,在化權之後,變得行動的力量較有焦點,行事方向有比較集中的目標,而化權使破軍增加了開拓力。

由於子女宮廉貞化祿主理想,兄弟宮破軍給它有方向感和目標性的衝刺力,父母宮武曲化科給它判斷力和執行能力,所以便合成一種創新的意圖,有改朝換代、棄舊更新的意欲,成功得失要看時機。

戴耀廷是香港法學學者,政治人物,曾任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副院長和副教授。中學畢業於拔萃男書院,1980年代於香港大學獲得法律學士學位,當時擔任香港大學學生會的外務秘書,及後取得法律深造證書,及於倫敦大學獲得法律碩士學位。當年太陽年祿,陽梁昌祿,少年得志。

2006年,戴以學者身份協助教育電視製作面向全港中學生的「認識基本法」公民教育節目。當年命宮破軍化權,會事業宮貪狼與文昌年科同宮,以文彩出眾成名。

戴耀廷於2013年提出以「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而聞名,他認為香港若未能有「真正普選」,應該參與佔領行動以爭取2017年香港行政長官選舉得以有「真正選擇」。當年命宮天梁,齊會祿權科忌;及後,戴耀廷繼續成為民主派的意見領袖,曾提出雷動計劃、風雲計劃及民主派35+初選等行動,屢遭中央政府、親建制派人士及媒體批評及攻擊。

2021年1月6日,戴耀廷與其他2020年立法會選舉民主派初選參與者因涉嫌根據國家安全法「串謀顛覆國家政權」被捕。當時行經戊辰大運,命宮刑忌夾印,時也命也。2024年5月30日,47人案中45人被裁定罪成。戴耀廷、區諾軒、趙家賢、鍾錦麟、吳政亨被指是初選組織者,即「首要分子」,5名被告求情過程中,控辯雙方就戴耀廷是否為該案「首要分子」做出爭辯。

2024年11月19日,戴耀廷於西九龍裁判法院被判處「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成,判處10年監禁,該年剛巧行到紫相,大運和流年命宮同是刑忌。交友宮三重化忌,神仙難救!

今次顛覆國家政權案,是本港迄今涉及最多被告的一宗國安案件,由拘捕至判刑,歷時3年多,多名被告都曾任立法會議員。2020年,戴耀廷提出「攬炒十步」,首先透過初選,協調民主派陣營參與立法會選舉,實現立法會「35+」(即奪取過半數議席),之後再以無差別否決預算案,令特首下台,最終目標是迫使權力當局接受「五大訴求」。同年6月底,港區國安法生效,民主派初選之後舉行,參選人連同初選組織者合共47人。該年財帛及福德宮皆貪狼運祿會廉貞化祿,有財閥協助實踐理想,但可惜田宅宮會疊忌,機深禍亦深;此事之後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當中31人認罪、16人否認控罪,法庭審訊後裁定其中兩名被告罪名不成立,其餘14人罪成。

國安法第22條提到,「首要分子」可判處終身監禁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積極參加者」可處以10年以下、3年以上有期徒刑。45名罪成被告,有人表示悔不當初,更有被告獲多名前局長寫信求情,惟亦有人堅持當日立場,選擇不求情。那次法庭判刑,究竟是輕是重,言人人殊,既有泛民同情者認為判刑過重,亦有建制派支持者認為判得太輕。保安局長表示,判刑整體反映了案件的嚴重性,但不排除就個別被告刑期提出上訴,當然戴就是不會上訴。

港英時代,本港公民社會長期受到遏抑,1980年代中之前,只有一些壓力團體,沒有多少論政空間,直至1990年代才逐步放鬆,雖然這跟港英當局的政治盤算有關,惟多元開放的社會氛圍,無疑也是港人所樂見。1997年香港回歸,實行一國兩制,雖然沒有全面普選,但公民社會發展蓬勃,不同意見紛陳,中央對港政策也相對寬鬆,一大原因是各方都接受「一國」與「兩制」的分際和局限,然而踏入2010年代,香港政治環境劇變,港獨、勇武等激進力量抬頭,無視一國兩制的分際和局限,中央也收緊對港政策。反修例風暴、「35+」攬炒計劃將政治鬥爭推向極致,卻未有換來支持者所相信的「勝利終局」,反而對民主派造成致命一擊,公民社會幾近覆滅。

也許有人覺得,反對聲音少了,政府更易辦事,然而多元自由開放正是香港獨特性所在。近年議會內外的確變得比以往「和諧」,可是不少人確也覺得難以像昔日般暢所欲言,遏抑的社會氛圍,似乎也總是揮之不去。一國兩制是矛盾統一體,「一國」必須堅持,「兩制」也要維護。香港由治及興,需要讓公民社會有恢復元氣的空間,在一國兩制框架之下重拾朝氣與活力。

戴耀廷多次強調民主是多元的,雨傘運動後的民主分裂狀況,正是多元的表現。對於退聯,他不擔心會削弱爭取民主的力量,因為學聯的架構本身就存在問題,更在雨傘運動中體現無遺。他認為學生對學聯失去信心,要求退出亦無可厚非。對於本土,戴不反對,亦不批評,只覺得本土派的論述不清晰,而且排他性很強。現在排斥其他民主派別,將來甚至可能會出現內部排斥。

戴耀廷在意的,是怎樣將多元的民主連繫於一起,壯大民主的力量。他希望自己可以成為一道橋樑,聯合不同派別。「但聯合不是統一,各方意見充分表達才是正常,因為民主就是多元。」

在2014年的雨傘運動中,佔中三子被批評為「拖後腿」,甚至有參與者希望他們退場。戴坦然接受批評,他相信參與民主運動,不是要得到光環,只是希望能帶來改變,能建立橋樑。「走,或不走,是由大家自己決定,但起碼橋已經建造好。」

回憶雨傘運動,戴耀廷最難忘的是目睹人潮衝出馬路,他從未想過香港人會有這麼大的勇氣,形容那一幕就如「摩西過紅海」一樣震撼。

曾經在社交網絡上撰文,寫到「現在的確是到了退的時候」,戴耀廷因而受到各方指罵。被問及曾否後悔,他坦言有認真回想過,但現在仍相信根據當時的資訊,呼籲退場的決定是最合適的,「即使重頭來過,我都會作出一樣的決定。」

一年前的決定,他不後悔;一年後的路,他選擇用另一種方法爭取民主。「我一直不喜歡走上街頭抗爭,因為我的性格就不喜歡站太前,但佔中是由自己的文章引起,所以我才會走上街頭,其實在背後工作才最適合我。」在民主運動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功用和限制,他希望以自己的法律知識支持運動,做爭取民主的香港人的後盾。

香港民主路上,港人試過對話、集會、遊行,甚至佔領,戴耀廷和部分香港人一樣,已經稍感疲憊。但他認為民主是一場漫長的戰爭,棋局亦不只一盤,戴曾說:「爭取民主是要講耐力的,雖然有疲累的時候,但我一定會繼續走下去。」

3 則留言:

  1. 「違法達義」始作俑者戴耀廷睇嚟,似乎仲覺得市民未夠慘、香港未夠「甘」。今日佢又喺《生果報》寫咗篇題為嘅文章,繼續宣揚戴副教授嘅「流血抗爭」歪論,我睇完篇文,有個建議,就係請全港家長都不妨睇下呢位「法律系戴副教授」所描繪嘅景象,然後再諗一諗,係咪願意自己嘅仔女受呢種人煽惑、係咪願意香港係呢種「宿命」!
    戴耀廷嘅所謂「攬炒十步」,基本上可以視為佢臆想之中,香港未來一兩年裡面,可能會發生嘅事件。簡單嚟講,包括中央、特區政府會「打壓」民主派參選人,但喺香港人「反抗之下」,民主派依然可以立法會議席過半(「35+」);跟住就可以逼使政府停擺、特首辭職,但亦因此可能導致中央「宣佈香港進入緊急狀態、大舉拘押民主派領袖」,而香港人「抗爭更激烈,鎮壓也非常血腥,港人發動三罷,令香港社會陷入停頓」,最後就係「西方制裁中國」……大家又明唔明,戴耀廷其實究竟想講咩?
    到底 還是反中、謀「獨」!
    其實只要抱住戴耀廷「凡事必有政治目的」嘅態度,大家就自然睇到佢嘅狐狸尾巴。廣男認為,戴耀廷今次想講嘅第一個「重點」,就係幫盲反派奪取立法會造勢。戴耀廷想話俾大家知,如果盲反派可以主導立法會,就可以做到「好多嘢」,包括否決法案、癱瘓政府甚至逼特首辭職。第二樣嘢,就係想繼續煽動香港人(廣男認為主要係年輕人)要流血「抗爭」,面對「血腥鎮壓」,要更加「激烈地反抗」,而一切一切,就係為咗「終極目的」,即係引西方「制裁」中國。原來戴耀廷講咁多嘢,主旨都離唔開「奪權」兩個字,奪立法會嘅權、繼而奪特區嘅管治權,講到尾,又係謀「獨」!

    回覆刪除
    回覆
    1. 黎智英、戴耀廷以及黃之鋒,都是香港泛民主派最知名的領軍人物;黎智英睇準戴耀廷的天真無邪,與他合作,利用彼此社會不同身份,幹出互惠互利,目前分別面臨不同罪行的檢控,而黃之鋒因前年6月參與包圍員警總部案,早前被判入獄13個半月,目前正在石壁監獄服刑。

      刪除
  2. 可參考以下連結:
    https://www.hkwisdom.net/blog/55a208cd99b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