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斯德哥爾摩的諾貝爾博物館
位於瑞典斯德哥爾摩的諾貝爾博物館,展覽由一個個的櫃位組成,展出不同獲獎者的科研成果和生平故事。天花板上一條滑道徐徐劃過,逐一展示出各位科學家的頭像。
展品包括諾貝爾發明的雷管,部分科學家用過的笛子、圍棋、手風琴、登山鞋,以至洗衣液容器等。科學家們大都生性活潑,興趣廣泛,登山,踢球,下棋,唱歌,練琴,都是激發他們思考和探索的源泉。科學是深奧的,但是想不到,那些發明竟然源自生活。
經濟學博弈論的Game Theory,他的靈感在下圍棋時產生;醫學家Tasuku Honjo,他人生的座右銘借鑒於中國漢代光武帝的「有志竟成」這四個字;另有一位經濟學家,他的理論源自於在洗衣店洗衣服時與一位顧客聊天。
來過諾貝爾博物館的中國人,大都對屠呦呦專櫃和莫言專櫃印象深刻。二○一五年,屠呦呦因在青蒿素研究中取得的成果,獲諾貝爾醫學獎,專櫃裏展出了她的中文研究手稿。莫言是二〇一二年的文學獎獲獎者,他的中文版專著《蛙》《紅高粱家族》以及其他十五本著作整整齊齊地陳列在那裏。
科學家們善於思考,他們在不起眼的生活中發現定律,產生想法,進而執着地追求,探索出有益的物質。物理、化學、生物醫學,這些領域的評選指標是杠杠的,產品造福人類,也符合諾貝爾的心意,評選結果沒有爭議。
諾貝爾獎的誕生推動了科學的發展,獲獎者的思維和發明推進着人類進步,滿足社會各領域的需求,給民眾帶來好處。唯有先進武器的發明,徹底顛覆了諾貝爾旨在用以制止戰爭的初衷。另,人們對諾貝爾和平獎的評選,也因標準各異產生爭議。
最受爭議的是一九七三年的和平獎,頒給美國的基辛格和越南的黎德壽,旨在鼓勵他們為持續和平提供動力。然而結果引起極大反對聲,甚至導致評獎委員會的兩名委員辭職,最後連基辛格和黎德壽兩位當事人也婉拒到奧斯陸領獎。館內還有一個細節,當年曾經有人提議把和平獎頒給希特勒,連希特勒自己都說提名是對他的諷刺。可不是,太諷刺了。
諾貝爾是一位科學家也是一位劇作家,他的發明專利高達三百五十五項,包括炸藥的發明。一輩子沒有結婚生子,他把所得獎金全部投入獎勵基金。除了和平獎和經濟學獎是後人添加的,其它所有獎項都由他親自創建。
愛因斯坦與小提琴
1879年,有一個猶太嬰孩在德國出生,影響了整個科學界;但他的志願是想成為像帕格尼尼那樣偉大的小提琴演奏家。不過他不斷鑽研物理,成為出名的物理學家,獲得諾貝爾獎。
少時空餘時間他會練習小提琴,可是,就連他的父母都覺得這個可憐的孩子拉得實在太蹩腳了,完全沒有音樂天賦。 有一天,少年去請教一位老琴師。
琴師說:「孩子,你先給我拉一首曲子聽聽吧。」少年拉了帕格尼尼24首練習曲中的第3首,簡直破綻百出。一曲終了,老琴師沉吟片刻,問少年:「你為什麼特別想拉小提琴呢?」少年說:「我想成功,想成為帕格尼尼那樣出眾的小提琴演奏家。」老人又問道:「那你拉琴快樂嗎?」少年回答:「我非常快樂。」 於是,老琴師把少年帶到自家的花園裡,對他說:「孩子,你現在非常快樂,說明你已經成功了,對不對?你拉小提琴的目的是為了成功,獲得快樂,而你現在已經是這樣,那又何必非要成為帕格尼尼那樣偉大的人?你看,世界上有兩種花,一種花能結果,一種花不能結果,可它們同樣美麗,比如玫瑰,比如鬱金香,它們在陽光下開放,雖沒有任何明確的目的,但這也就足夠了。這才是成功的境界,一種大智慧!」
老人的一番話,讓少年恍然大悟。於是在後來的日子裡,少年不再對拉小提琴那麼狂熱了,只把它當作調節生活獲得快樂的一種活動。他做什麼事都變得從容冷靜起來,不再去刻意地追求成功了。
20年後,這個少年成了名震天下的物理學家。他就是影響世界的偉人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