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5年1月27日 星期一

我愛年卅晚

  博友請勿以為標題有誤。明天是農曆年廿九,甲辰龍年並沒有年三十,故此明天便是大除夕。古人的智慧確是非比尋常,曆法計算流傳至今仍然甚有價值。龍年將盡,蛇年將至,明天又是新的開始。

  今個年廿九原來有一個特別之處,從今開始連續五年都沒有年三十,年廿九將會成為壓軸歲晚。香港俗話常說:「人生有幾多個十年?」其實人生也沒有多少個五年。有些社會學研究認為現代社會每五年可分為一個周期,一些計劃、項目,以至國家發展大計亦以五年為階段目標。香港的小學、中學教育學制都是六年,有幸升讀大學就要四年,即是大約五年多便會遇上學習轉折期。由是,五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五年之後才再有年三十晚,令人有點失落,卻亦更加期待。

  195060年代,香港缺乏公共休憩場所,市民沒有休閒消遣的地方。維園面積約19萬平方米,園內有泳池、緩跑徑、足球場、籃球場及兒童遊樂場等設施,又種滿各種樹木和花卉,加上交通便利,很快成為不少一家大小平日或假日遊玩的首選地點。

  1960年起,維園成為農曆年的年宵市場之一,規模是全港最大。那時,香港經濟正值起飛階段,但娛樂活動並不多,去維園逛花市、行年宵便成為港人「去舊迎新」的好節目。

全家出動行年宵 維園愈夜愈熱鬧

  吃過除夕年夜飯,全家出動去維園辦年貨、買年花,在鮮花檔挑選到心水賀年花,再跟檔主講價討兆頭,是不少人每年逛年宵花市的目標。單身男女一心買桃花想覓好姻緣,也有三五成群的年輕人趁熱鬧逛遊。

  以前的年宵市場,以賣花為主,賣乾貨的攤檔不多。想當年未到十歲,父親在維園租一個攤位賣西藏香,接近年卅晚要速銷,大叫「好靚西藏香!」果然賣光過肥年,當年一到年初一八時正,爆竹聲齊響,非常震撼!一個甲子後,現今年宵市場成為不少年輕人和中學生們「小試牛刀」搞生意的試驗場,貨品亦很多元化,不再限於傳統年貨,也有緊貼潮流的玩物產品。

  踏入除夕凌晨到大年初一之間,維園年宵市場是愈夜愈熱鬧,人潮不斷湧入場內,大家都不介意逼得水洩不通,只想感受場內熱鬧新年氣氛,在熙來攘往的年宵市場內一起迎接新歲降臨。

  香港是東西文化交會的城市,人們都習慣過着兩個新年。先是從西曆除夕至一月一日,市民都會歡天喜地迎接新年來臨。另一方面,我們都是中國人,農曆新年仍然是每年最重要、最珍貴的節慶。年三十就是總結全年的日子,一家人在這個晚上能夠聚首一堂吃團年飯,感覺特別溫馨。我們當然可以在年廿九晚吃團年飯及守歲,但說起來總有點不順口,大部分人都習慣說是年三十晚,迎接新年的感覺才更強烈。

  世事似乎有得便有失,得失亦只是觀念問題。去年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春節」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令我國總共有四十四個項目列入名錄當中,成為世界第一。春節與每個中國人都息息相關,實在可喜可賀。春節的習俗實在多姿多彩,香港傳統基本就是大掃除、吃團年飯,接着互相拜年、派利是,大家喜氣洋洋。雖然五年後才再有年三十晚,但是第二天必然會是大年初一,香港人慣說「恭喜發財」,我更盼博友「身體健康、新春快樂」。

1 則留言:

  1. INTESTING! 父親在維園租一個攤位賣西藏香。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