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13年11月26日 星期二

格物致知 與 致知格物

格物致知始見於《禮記‧大學》。原是作為誠意、正心、修身等道德修養方法的命題,從宋代理學家程頤開始,把格物致知作為認識論的重要問題對待。
宋明理學與「神秘主義」mysticism關係密切;羅從彥、李侗等皆曾終日靜坐體驗,從佛道之學尋求「反身而誠」之道。朱熹亦曾學禪,卻嫌其中恍然若有可即者「何嘗依靠得?」王陽明從「日夜端居澄默」入手,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弟子聶雙江隨著證入「忽見心體、光明瑩徹、萬物皆備」,另外王龍溪有解悟、證悟和徹悟的逐步證入,又對佛學證空之說甚為嚮往。延至陸學的楊簡、葉祐之、袁燮等,皆經歷過「洞徹本真」和「樂莫大焉」的親身體驗。明儒高攀龍甚至將「參求於幾」過程逐階段作詳盡記錄,最後從誠敬主靜之未發「如脫纏縛」,邁入「如電光一閃,透體通明,遂與大化融合無際,更無天人內外之隔」。

宋明大儒之為儒,對格物窮理的「物」理仍有所執著,其中在記靜慮歸心所得時,對物的態度卻有不同體驗。例如楊簡中夜「灑然如有物脫去,此心益明」,但龍溪弟子萬延言則「若有一物胸中呈露,漸發光明」,然後明陳白沙靜坐入微,卻養出「見吾此心之體,隱然呈露,常若有物」這「個端倪來」。王陽明固然因曾格竹失敗,之後徹悟格物在乎「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其實這樣的強調離外物只屬一格物過程,例如老莊之言心齋坐忘,其後卻會耳目聰明,故物應本無內外之隔。所謂即物照物,本「所謂無在而無不在」(羅念庵),而胡直隨著便以「予乃知天地萬物非外也」,肯定了格物應稱物平施之理。
宋明雖然在格物窮理的推動下,取經於佛家禪定,但以「終日吃飯,卻道不曾咬著一粒米」為由,譏諷佛學萬物幻有的色即是空(朱熹)。朱子之與「體驗未發」不太咬弦,固然與其逐一格物和反覆窮索有關,及至清戴東原,對「道理」之學亦堅持有物有則的「委曲條分」那「中規中矩」,然後「推諸天下萬世而準」。看來理學從四書中提煉出躬身而誠的格物,延至往後以格致之學為科學之源,自有其一脈相傳之史實。然而新儒家在論及中國文化與西方科學關係時,卻可惜趕不上接收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的新物理學,故也無從得悉,原來佛家與物理學呈現令人吃驚的契合
其實佛家在「空」這點上,足以與量子物理等量齊觀,兩者均將格物致知的基本知識架構翻轉過來,改為先致力認知物即愈格愈虛無,然後才有任何機會格物即物。再者,佛學長久以來在邏輯思辨上下功夫,深入宏觀和微觀世界輾轉斷論,其話語形式本就與科學對演繹歸納、逐一格致的要求不無切合之處;而佛學與現今語言認知科學、宇宙學、生物生態進化論、心理意識等各範疇均能互相呼應。佛學又在西方科學與宗教二分這命題上,提供另一法門,將什麼叫科學、什麼叫宗教改頭換面。至此傳統科學指斥宗教乃迷信這認知,其自身早已不自覺的犯了並不科學這毛病矣,原來返身而誠之道,畢竟可供實驗性科學提供鑑證之道。
近年有中國研究學者找出了現代的、科學的方法,來顯示打坐/靜坐/禪定的功用,又是先致知然後格物。這種方法叫IBMTIBMTIntegrative body-mind training,翻譯成中文意思是「身心合一鍛煉法」。
在二零零七年十月,中國大連科技大學唐一源(Yi-Yuan Tang)教授,與美國俄勒岡大學Michael Posner教授,在國際科學會議中指出,在做IBMT打坐/靜坐法的學生,確能減低焦慮荷爾蒙,他們的抑鬱度、憤怒度和疲倦度也同樣有所降低,表現比沒進行IBMT打坐/靜坐的輕鬆。
這批學生做IBMT打坐/靜坐,只做了五天,就已取得了如此明顯效果。為甚麼會如此有效呢?唐一源說:「研究證明IBMT打坐/靜坐法改變了人體內腦電波和血液流通狀況和呼吸質素,就連皮膚導電量也有所提升,令你全身通透,所以你會感到這麼鬆弛、平和與舒泰。這就是禪定或入定狀態了。」
唐一源已在全國多次舉辦調節法研討班,他的研究工作和成果,曾被《Nature》、《Science》、《Nature Review Neuroscience》、《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等雜誌和學刊介紹和發表。唐一源著作有《神經信息學及其應用》、《人腦功能》、《向大腦要健康向大腦要智慧》和《多元智能與全腦開發》等,他的新書是二零零九年出版的《探索大腦優化人生》。

2013年11月24日 星期日

曬知識鹹魚的人


很欣賞嚴浩,不管他的文章或電影,本人太座更天天含他介紹的椰子油(油拔法);今天報章有一篇文章寫得很好,轉載之:

曬知識鹹魚的人

自從《半畝田》介紹椰子油的好處之後,椰子油以火箭速度佔領香港,在這之前,大部分人連椰子油長甚麼樣子都不知道,椰子油在夏天與冬天長得不一樣也不知道,在甚麼地方買更不知道,包括我自己,以為除非自己做就無處買。現在過了一年多,椰子油成了很多人的生活必需品,餐桌上、廚房中有它,藥櫥裏、化妝箱當中也有它,但是,還是有一部分人堅持椰子油是不健康的油,罪名是「屬於飽和脂肪酸」。
陳立川先生是台灣的一位博士,我在搜索關於椰子油的資料時發現了他的網站,這位獲得美國肯塔基大學毒理學博士學位的先生說:「內子與我食用椰子油的時間有十年以上。過去對椰子油的負面評價是因為過去的研究使用了氫化過的椰子油飼養動物,動物於是患上心血管疾病,這是錯誤的科學研究產生的偏頗意見。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三十多年來認為最安全、無膽固醇的人造奶油(反式脂肪),現在被證實是最醜惡的油,頓時反式脂肪變成人見人打的過街老鼠,可是大家都忘了這個黑心油是當初被學院派科學家極力護航的『安全食品』。」
要尊重科學,也要不斷地更新科學知識,要知道:每一個時期的科學只能達到當下的高度,隨着新知識的發現,科學本身也在不斷自我否定、不斷自我更新。一個強調科學的人如果連這一點自我要求都做不到,也就不要把過時的知識當鹹魚一樣在太陽底下曬了,這種人每一次閉上眼睛否定一個新的科學知識,就誤導和耽誤了一群人的健康。
 
 
 

很同意他對科學的尊重,科學就是不斷的改進,今天對的,明天可能証明錯,只要證據確鑿,無人會有異議。

2013年11月12日 星期二

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06年開始寫網誌,到現在已七年,網誌很像日記,只是不是天天都寫,但算是個人的隨筆,當過了幾年,回頭一看,自得其樂。本來的網誌寫在雅虎,可惜快要停止服務,惟有搬到這裡!

作為退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

 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

 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與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在為謀食而辛勞的職場上,我們可能在某一時段遇見了不錯的同事,在某位有品有識的上司麾下工作,我們的才能得到了施展,我們取得的成績得到大家及社會的承認。但是,幾年、十幾年之後,如果我們調換了工作崗位,或是單位來了新的上司,一切也許都變了模樣。有些同事表面客氣,其實是陰險小人,有機會便欺負你、坑害你,而上司是那種自私狹隘、又專斷剛愎之人,你每天從事的工作從此成了折磨,你的職業前景一片灰暗。

 現在轉了網站,除以前一些博友,也許有另一段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