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3年8月31日 星期四

荒唐的迎新

執法部門早前於8月28日接獲市民報案,港大護理系迎新營(Ocamp)發生懷疑吸食大麻及非禮事件;其後,更多內情浮現,消息稱,被捕20歲男子為俗稱「組爸」的活動搞手及較高年級學長,8月20日晚在玩集體遊戲期間,他涉嫌對一名18歲學妹掃背摸臀,至凌晨時分聚會時,有人講「有味」故事時,又突然捉住該學妹前臂,事主感到被人非禮。事件其後亦在網上傳開,警方稍後亦收到報警求助。

據了解,涉事迎新營於本月20日至22日在元朗一渡假營舉行,活動第一晚學生在營地進行集體遊戲,該遊戲需要後面學生搭住前面學生膊頭而行,女事主的後面原是一名女生,其間有人突插隊至女事主後面,雙手曾接觸背部和臀部,女事主初時不以為意,後來才驚覺後面的人是該名「組爸」。

至翌日凌晨2時許,他們一班人在聊天,該名組爸講「有味」故事時,又突然捉住女事主前臂。女事主連續兩次被人「揩油」。至28日警方接獲電子報案,於是展開調查,昨(30日)午在元朗區以涉嫌「非禮」拘捕一名20歲涉案男子。至於事件中新生其他指控,包括有人吸食大麻、洗手間有安全套等,據悉警方暫時未有找到證據,仍在追查中。

據了解,涉事迎新活動有知情人士透露活動期間其他「內幕」,包括在廁所地下發現大量「用過」的避孕套,亦有學生違反營地規則;在場有人吸毒、抽煙、向女生灌酒等,彷彿只要離開中學階段,獲大學取錄,哪怕在參加迎新營時是否年滿十八歲,在自由開放的高等學府,就可以任意妄為。

事實上,過去都有不少關於各大學迎新營的負面報道,例如藉遊戲欺凌新生、策劃及帶領活動的舊生要求新同學叫喊有粗言穢語的口號、集體孤立不服從「組爸」和「組媽」的營友等,美其名讓新生投入群體、互相破冰認識、建立對學系的歸屬感,實際上卻像無所不用其極在建立舊生的威信,迫新同學服從指令。新生即使有異議,在群眾壓力和考慮到未來數年在系內與同學的相處,也未必有膽量反對或中途離開。

如果要說大學迎新營的真正目的,或許不少年輕人都覺得非常老派與沉悶。誰會認真地了解學校與學系的由來和沿革?誰要嚴肅地討論大學生的社會責任?誰還需在資訊發達透明的年代仔細參觀校內的設施?事實上剛放下文憑試心頭大石的準大學生也許只想在開學前高興地玩個痛快,多結識新朋友和異性,於稚氣與成熟的交界輕鬆、放任甚至瘋狂一回,又或做些事情代表自己已經長大與自主。然而若有人行為脫序,甚至集體違法,那就絕不能視而不見,更不可縱容,因為大學生既是社會的尖子,更應曉得知所進退和守法的必要。

網上傳言港大護理系迎新營有人吸食大麻後,那不單校方要啟動調查程序,了解事情來龍去脈,警方更徹查毒品的來源,將帶毒品進校園的人繩之於法,避免毒害禍延學界。真的嫌我們老派也要說句,日後港大各學系都應要求迎新營恪守校規,玩樂歸玩樂,還須記得出自《禮記‧大學》中「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的校訓「明德格物」,提醒學生不要甘於當一名隨波逐流、善惡不分的凡夫俗子。

2023年8月30日 星期三

微表情 探虛實

猩猩能被看出感受到情緒嗎?

各位有沒有看過2009年的美劇Lie to Me(《千謊百計》)?無綫的《讀心神探》被指「參考」此劇。劇中男主角原型是美國心理學家保羅艾克曼(Paul Ekman1934–)。他聲稱:憑觀察人的微表情(micro-expressions),可以知道對方是否說謊。艾克曼曾指出,前美國總統克林頓說跟白宮女實習生萊溫斯基沒性行為,肯定是謊言。

以下是《千謊百計》第一季的劇情簡介 :

無須測謊儀,無須確鑿證據,甚至無須聲音,多數情況下只憑細微的表情變化便可判斷的一個人說謊與否,這便是卡爾•萊特曼博士(Tim Roth)的高超本領。

萊特曼博士供職於一家私人機構,該機構專事微表情的研究,對謊言的判定具有絕對的權威性。當FBI、警察或者民間機構遇到懸而未決的問題之時,便是萊特曼博士及其團隊大展身手的好時候。他們憑藉豐富的經驗和謹慎的作風戳穿一個又一個謊言,將事實真相還原。在他們面前,任何說謊者都無處遁形。

達爾文在《人類與動物的情感表達》中表示,人類面部表情所表現情緒乃普世的,即是說,所有種族憤怒或恐懼時,面部表情皆一樣。艾克曼贊成這個說法。他在1970年代在歐洲和北美做了許多調查,證實達爾文的主張。調查員在巴布亞新畿內亞,向從未與外界接觸的Fore族出示各種面部表情照片,族人認出的情緒,跟歐美人士相同。

有些人類學家在二十世紀初已反對達爾文的面部表情普世論,如長期在巴布亞新畿內亞做研究的Margaret Mead。她認為面部表情是學回來的,受文化影響,卻未能確證。2016年,美國波士頓學院的James A. Russell及其團隊,往巴布亞新畿內亞的特羅布里恩群島(Trobriand Islands)做田野調查。島民沒自來水和電、從未與外界接觸。團隊用同樣方法做測試,發現所有西班牙人認為快樂的表情,只有58%島民認出是快樂。一張上氣不接下氣的臉孔,西班牙人認為害怕或願意服從,島民覺得是憤怒或有意攻擊;西班牙人卻指滿面怒容才是有意攻擊的表情。

這發現頂多證明,面部表情普世論並非百分百準確。任何理論均可以有例外,一個孤證不足以推翻普世論。縱使Margaret Mead對,面部表情受文化影響,其影響都有限。島民不會認為滿面笑容表示憂愁,愁容滿面等於快樂。在全球化的現今,各地文化趨向同質化,現代人的面部表情只會愈來愈相似,而不會愈來愈不同。但微表情能否比測謊機更準確地測出謊言?仍有待驗證。

2023年8月29日 星期二

中元節的安魂祭祀

 

「碟中畫」《安魂曲》/《最後的審判》

明天是我國傳統的中元節,大德引《佛說盂蘭盆經》:「是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中,憶念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憶所生父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慈愛之恩。」這個源於佛教的傳統節日認為在農曆七月十五,當鬼門關會打開,亡靈可返回人間,人們舉辦祭祀活動便是為了安撫已故親友並為家庭祈福。儘管西方並無中元節,但這一傳統卻和西方古典音樂中的《安魂曲》有頗多雷同之處。在幾部著名的《安魂曲》中,首屈一指的當數莫扎特臨終前未完成的傑作。

今天推薦一張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由德意志留聲機唱片公司灌錄,「指揮帝王」赫伯特.馮.卡拉揚執棒柏林愛樂,攜手奧地利女高音威爾瑪.利普、男高音安東.特爾莫塔等多位歌手聯袂演繹的莫扎特名曲。專輯封面選用了意大利文藝復興早期巨匠安傑利科修士的《最後的審判》。

在西方美術史中,取材於聖經故事的《最後的審判》是備受畫家們青睞的創作題材。其中最著名的無疑是米開朗基羅為西斯汀小禮拜堂繪製的同名濕壁畫。不過,早在「米神」之前,多位文藝復興巨匠已經留下了這一題材的經典名作,其中就包括安傑利科修士。這幅繪於聖馬可修道院牆上的濕壁畫以一個不規則的形狀勾勒出在天國的耶穌基督在諸神的陪同下決定逝者的靈魂是登上天國還是落入地獄的場景。畫面大致可分為四個階層,最上層是天國的天使,畫面中央是耶穌基督,下層是受裁決的人群,最底層是地獄。

畫面構圖是這樣安排的:上方與天頂畫相接處兩個半圓形畫面是一些無翼天使,他們正簇擁著基督受難時的十字架等物,左面一組抱的是十字架,右面一組抱的是恥辱柱。耶穌下方八個吹號角的天使正在喚醒死者宣示審判開始。畫面正中央雲端閃電中站着身軀高大、神態威嚴的救世主基督,他正舉起有力的右臂,表示審判開始。耶穌十二宗徒和聖母瑪麗亞環繞在旁邊,聖母瑪麗亞畏縮地抓緊頭巾和衣衫,屈身在兒子的右肋之下。

左邊是基督的門徒和殉道的聖者們;左手背小梯子的,通常被認為是亞當,後面圍紅頭巾的女人,是夏娃;還有一個體格壯實的老人,被認為是聖保祿。右下方雲端是使徒巴爾多祿茂,手中拿着一張殉道時所被割下之人皮,這張皮畫的正是米開朗基羅自己。

畫面下部是善惡兩部分人正受到重生的耶穌的裁決。畫面左側描繪的人物是將升往天國的人群,右側是則將打入地獄的亡魂。右下角水面的船上向亡魂揮舞船槳的是地獄的引渡人,冥神「夏龍」,坐上船的亡魂將渡過阿克隆河打入各層地獄。米開朗基羅將他所厭惡的教宗儒略二世繪入了這幅作品,為了表達不滿他將教宗畫入下方地獄受蛇怪所撕咬。

米開朗基羅在描繪地獄風景時曾受到但丁《神曲》地獄篇的啟發。整個構圖在當時是一種全新的嘗試,形成了一個圓形的律動的以基督為中心的統一體。

米開朗基羅在揭幕這幅壁畫時,史無前例地把人物無論善惡都描繪成有醒目生殖器的裸體,有人強烈反對,認為在基督教最重要的教堂內,不能容忍如此的淫穢、「瀆神」和不道德的畫面。但教宗回答說他的裁判權沒有延伸到地獄,因此這畫像得以保留。但是米開朗基羅去世後不久,教宗就請畫家伏爾泰拉給這些裸體人物添畫了遮羞布條。這位畫家因此得了個「穿短褲的人」的綽號。安傑利科修士以最淺顯易懂的表現手法呈現出天堂與地獄的差異,為信徒們此生應做的修行做了指引。

正中修繕版本

香江第一才女

「香江第一才女」林燕妮 曾經是Ball場的花蝴蝶(剛成年父母已帶她去舞會),在昔日整容、「僭建」、喬裝、P圖還未氾濫的年代,林小姐已懂得利用身體作billboard,向全宇宙宣告《女人最重要的不是愛情,而是品味》,這成為了她的一本著作。

林燕妮生於壬午年十二月廿六日,命宮天梁化祿,與祿存同宮,會齊輔弼和魁鉞,果然本質富貴及地位崇高 。天梁是解厄扶危的星曜,也是能得祖上之蔭之蔭星。本命性質而言,利於從事解厄扶危的工作,如服務或輔導;天梁得祿,亦必同時多是非困擾,不過終能化解而已。最可惜是武曲化忌居於疾厄宮,主有較嚴重的健康問題要處理和解決。天梁化祿的解厄特性,令事情最終得到解決,但人事卻已經有幾番滄桑的感覺。

紫微是帝星,居兄弟宮本身已經表現出兄弟內藏支配和權力的意義,化權是強調用權於非常時期。不論是本命性質,還是大運行限,紫微化權都必然會上武曲化忌。很多時候,亦不會見到祿存來濟,我們可以理解,這個紫微有點像國庫資源匱乏的皇帝,要用較高、較重的權力活動,去穩定局面及解決問題,這與壬干的天梁化祿,是兩相呼應的。這種要強週「強政勵治」的局面,自然比不上輕裝的紫微來得瀟灑自如。

命主本來一家六口,但三名弟妹均死於癌症,妹妹雁妮早於1981年,在28歲盛年因淋巴癌去世,該年命宮天機運忌,兄弟宮文昌年忌,更見陰煞,大耗,天月和天虛,增加貪狼動星本性。其後兩名弟弟振強和振剛亦因淋巴癌,先後於200311月及12月去世。該年兄弟宮武曲化忌,更見大耗,天月和天虛,面對兩名弟弟在不足個星期內相繼世,「硬淨」的林燕妮獨力擔起照顧父母。

紫微化權令主星更獨斷、主觀,甚至於專橫。所以,紫微權忌入六親宮垣,或兄弟強奪、或子女剛烈、或朋友執拗,喜文曜使其柔和,輔佐吉曜使其有濟,則能提高器量並使其寬和,不致專橫過甚。若陰邪星曜同躔,則專橫猜疑成性,並且私心甚重。

天府化科主信譽,主保守潛藏。父輩長於領導,或在行頭中受人推崇。與武曲化忌同宮,為財星化忌,也主斷續。如一時的財務問題,有些則可以是一盤生意或投資的破敗;有時是失業於一時,中斷之後又可以再續。不過,不論是收入中斷,還是陷於周轉困難;是生意破敗,還是事業陷入低潮,壬干的四化都有解救的辦法。無論是左支右絀,還是度日如年,過了大運之後,常令人有當日不知道怎樣可以熬得過來的感慨!這是天梁化祿、紫微化權能解厄的表現。

武曲化忌最不喜其影響疾厄宮,很多時是瘤腫之應,它與七顆星的分佈有關:咸池,大耗,陰煞,劫煞,天刑,天月和天虛,很不幸,命主疾厄宮在午宮會羊陀,更會大耗,天月和天虛,主有意外或創傷,特別是瘤腫之症。所以,走壬干大運或流年時,應以平常心去過渡,否則即易積勞、積鬱成疾。

天機巨門守事業宮,主一生事業多變,而且不穩定。火星同度,則更增加其事業動蕩。縱有祖業亦必破敗,然後自興。空劫和火鈴皆增加天機之浮蕩,巨門之是非。然而,機巨也遇上輔弼和魁鉞,對建立事業有所幫助。

七殺於父母宮並非善曜,與父母關系疏遠。會武曲化忌,天府化科,主父母刑傷,或惡疾纏身。命主父親是北角一間汽水廠廠長, 剛成年已跟父母到ball場,養成愛美習慣,也適應交際浮華的埸合。2005年初,林燕妮的父親因心臟病去世,當年機巨坐命,父母宮會武曲化忌,合太陽(父星)年忌及太陰(母星)運忌。七殺、破、貪狼合稱「殺破狼」,皆為動星,被視為變化之樞紐。變化為人之常情,但有人變多, 有人變少,有些人甚至幾十年不覺得有甚。麼變與不變、甚麼樞紐不樞紐,關鍵點在於殺、被、狼之動與不動。殺破狼任一顆星子宮, 其他兩顆便分局申、辰, 並且都呈獨坐姿態,動星獨坐而陷於申、子、辰水局,便如將帥士卒之於戰場, 各自考驗自己的生存應變能力、而動之變化, 樞紐的變化,才有更大的變數可能。

太陽太陰守福德宮,招是非口舌,且煩躁不寧。 能忙裏偷閑,忙中得靜趣。亦有自卑感,易心誌卑弱,缺乏勇氣,僅能隨遇而安。 會火鈴和空劫,主其人過於空想,同時又主煩躁不安,易自尋煩惱。人生每覺空虛,因而既急躁,又消極,易成為不良不莠。

從整個格局來看,穩定的天梁坐命宮,遇上忽陰忽陽的日月居福德宮,處事宮為浮滑及多疑的機巨,但有時得到貴人幫助,人生變成燦爛的舞台。命宮福德宮和事業宮的星曜對比較大,成為一種頭大身小的組成狀況,命主必須找出一個平衡位置,才能應付人生中不同的挑戰。「紫相」盤的特性是矛盾的組合特多,波折、動盪的組合也多,計有:

  • 紫微與天相在戌﹒ 一為霸之潛、一為役之恭。
  • 天機與巨門在酉﹒ 一為活躍機靈外露, 一為試學潛藏內蘊。
  • 太陽與太陰在未,一為低調光﹒ 一為靜斂思慮。
  • 武曲與天府在午,一為捷而行動﹒一為三思而行。 

再看看天機巨門居夫妻宮,夫妻因性格不合或不滿客觀環境,時生改變之心。若情緒化過甚,則易引起婚姻波折,如配偶移情別戀之類;亦易與有家室的人戀愛,見火鈴和空劫,主二婚。女命夫妻宮不宜居機巨。古人云:「天機巨門為破蕩」。見火鈴或空劫,即非一婚之命。第一段婚姻始於1966年,而終於1971,當時經己酉大運 。命宮機巨與運昌同宮,會文曲運忌,天梁化祿變成運科。夫妻宮日月同宮,同樣會文曲運忌,天梁化祿變成運科。命宮更被貪狼運權及紫微化權所夾,增加其權益的變動,而以福德宮天梁運科,會大運昌曲為佳。

1966年與李忠琛結婚,當年命宮天府化科與年曲同宮,夫妻宮破軍,會文昌年科;福德宮貪狼運權及文昌年科,高高興興踏入教堂。 破和貪狼為動星,被視為變化之樞紐。

1969年於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工作,成績不錯。該年事業宮會天梁化祿與疊科,也會文曲運忌,收入未能如願。

1970年開始為《明報》撰寫專欄,該年命宮紫相祿權科會,是為三奇嘉會格。入本格者,志向弘遠,運氣極佳,有僥倖之惠,多意外好運及貴人之助,能成就大事大業。

1971年林燕妮與李君離婚,結束五年婚姻關係。該年天梁運科,會對宮文曲運忌,合文昌年忌。

1973年開展一個〈懶洋洋的下午〉專欄,該年日月同輝,亦祿權科會。

1974甲寅 年,三十三歲,開始出書,寫作散文及小說。林燕妮與黃霑合組「黃與林廣告有限公司」, 創立廣告行業,亦開始另一段感情。該年命與遷移宮皆祿科權及昌曲會,漸漸踏進才女之路,合子女宮輔佐吉曜,得萬千讀者支持。

最後講講丁未大運,福德宮天機運科,情緒比較浮動,以及巨門運忌,更招忌、招怨;1990年, 傳聞因林燕妮與黃霑因第三者(黃霑的助手陳惠敏Winnie) 的介入,結果於該年正式與黃霑分手,結束長達14年戀情。當年命宮武府,夫妻宮疊忌會凶曜,時也命也。

2023年8月28日 星期一

似是故人來

  陰天,重聽梅艷芳的《似是故人來》,天色與樂韻可謂絕配。在「俗塵渺渺,天意茫茫,將你共我分開。斷腸字點點,風雨聲連連,似是故人來」的歌聲中,思緒彷彿又重回香港流行文化的光輝歲月。那個年代,是港樂港片港劇港星風靡華人世界乃至席捲全球的大時代,以萬千璀璨星光,裝點了無數少男少女或熱烈如火或溫柔似水的青春夢境,而我正是其中一員。

  曾經,譚詠麟穿燕尾服登台,張國榮踩高跟鞋上場,陳百強着珠光衫起舞,梅艷芳晒比堅尼謝幕,巨星恣意張揚,揮灑自如。及至張學友以精湛唱功、劉德華以專業精神、黎明以俊朗外形、郭富城以動感舞步,作為後起之秀各領風騷,譚詠麟的樂天達觀、張國榮的不羈風情、陳百強的浪漫唯美、梅艷芳的妖嬈百變,卻依然耀目,星光迄今不滅。

  時光流逝,陳百強早已離世三十載,張國榮和梅艷芳亦已辭世二十載。斯人已逝,然則星魂猶存。午夜夢迴,總有熟悉的旋律不期然響起:那是走過高山低谷的《風繼續吹》《風再起時》,那是嘗遍情深緣淺的《偏偏喜歡你》《今宵多珍重》,那是見盡繁華蒼涼的《夕陽之歌》《似水流年》……

  在陳百強逝世三十周年,張國榮和梅艷芳逝世二十周年的特別年份,邂逅資深多媒體創作人司徒衛鏞新書《似是故人來》。作者因參與電影、電視、音樂、廣告,以至設計、創作、出版、時裝等流行文化不同領域的幕後工作,結識了許多成就斐然的香港流行文化代表人物,其中既有閃耀台前的多棲巨星,也有運籌幕後的鬼才推手。新書以十七位已故香港流行文化代表人物為主軸,從演員、歌者、導演、填詞人、廣告人,到作家、畫家、音樂家、娛樂鉅子等,憶舊日往事,記往昔光景,致敬香港流行文化的光輝歲月。

  新書第一章,司徒衛鏞先寫梅艷芳「夕陽下一顆恨嫁的心」,再寫張國榮「風仍繼續吹」,繼寫陳百強「既生瑜也生亮」。在司徒衛鏞眼中,陳百強和張國榮是一時瑜亮,將氣質與品味帶到另一境界,一種陰柔溫文爾雅的特質,都可以散發出不同的味道。而梅艷芳的表演則是屬於舞台的,一舉手一投足都用心演出,她在臨別演唱會的最後一首歌,也是她人生的最後一曲,將畢生的努力奮鬥及情感投入其中,演繹最真實的故事,感動場內場外每位聽眾……作為識於微時的朋友,在司徒衛鏞筆下,三人在頂着巨星的光環之外,更有着甚於常人的寂寞與寥落,令人痛惜。

  司徒衛鏞認為,上世紀六十至九十年代間,香港這彈丸之地造就了極不平凡的大時代,成為香港最多彩多姿、最光芒的年代。作為大時代的見證者與參與者,司徒衛鏞常有個心願,便是要重拾他的記憶,擦亮一塊塊的回憶碎片,將往事在流失前實錄下來,免卻人云亦云或道聽途說,以致最終被誤導或曲解。於是,除了寫陳百強、張國榮、梅艷芳,他又寫獅子山下的羅文,寫滄海一聲笑的黃霑,寫不共紅塵結怨的林燕妮,寫孤獨的洋葱頭林振強,寫影城最難演的角色方逸華,寫閒來輕笑兩三聲的楚原,寫再世黃藥師曾江,寫歡樂今宵再會的顧嘉煇,寫冷面熱心笑匠吳耀漢,寫群妹拱照的簡而清,寫難忘那碗叉燒飯的倪匡,寫人生一杯苦酒的蔡浩泉,寫耐人尋味老夫子王澤,寫只在乎曾經擁有的朱家鼎。從「春風相遇不知年」,「紅塵不迷亦不離」,到「歡聲淚影煙雨橫」,「匆匆枯筆夢生花」,彼時情景如電影回放,歷歷在目。

  陰天,讀書,憶人,似是故人來。然則回憶並非全部,正如司徒衛鏞在自序中所說:「戰後香港的流行文化是怎樣開始,是如何發揚光大?這些出色的人物,都擔當其中重要的角色,曾留下了光輝的足印。我希望本書不單是緬懷和眷戀,還帶來深層的思考和啟發,這條路,究竟應該怎樣再走下去。」

《Barbie芭比》

陪着孫輩看了真人版電影《芭比》,開場不久即是一場勁歌熱舞,粉紅色為基調的公仔世界喧囂熱鬧,美女芭比與俊逸阿肯最引人注目。影片故事展示他倆在虛幻和現實間來往,鬧出的一些笑話令影院觀眾爆出陣陣笑聲。

我問他們《芭比》的主題是什麼?十五歲EVA說:「講世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無論是公仔還是真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芭比作為玩具時永遠要穿高跟鞋,必須扮到好靚,但脫掉高跟鞋腳後跟着地,可能就不那麼靚了吧?」至於現實世界中人們身上的橙皮紋,她說自己腿上也有啊,那是身體成長過程中的不完美而已,弟弟們聽罷立即上前察看,家姐腿上果然有一道道橙皮紋……

十三歲LUKE說,《芭比》主題是講男女平等吧?「阿肯在現實世界看到男人主導一切便學『壞』了,回到玩具世界聯合男公仔領導女人,還霸佔芭比的房子。」LUKE說不出什麼,只是說電影好搞笑啊!

相對於不完美主題,我對影片中的性別議題更有感觸,幾千年來女性看似是弱勢一群,但此片演繹出她們不屈不撓,進步的速度遠勝男性。

電影芭比賣座

初時,真的以為電影《Barbie芭比》,會是暑假久不久就會有套多啦A夢大冒險之類的大電影真人版,誰料它原來給成年觀眾看,用夢幻喜劇包裝,卻是探討非常嚴肅問題的荷里活片。

電影由被認為完美女性典型的芭比,提出女性如何被定型,在父權世界中,女性在家庭、感情與社會上遇到的困難,已被潛而默化成習以為常,所謂女權進步,原來充滿虛偽,性感亮麗芭比走到現實世界街上,隨即被男士公然調戲,製造芭比的玩具大廠Mattel,高層竟然無一個女性。

一套充滿女權主義的電影,觀眾賣賬嗎?根據Box Office Mojo,上映 至今,《Barbie芭比》全球票房已突破十億(美元.下同),暫時排名今年全球票房亞軍,遠超同期上映、全球票房超過五點五億,講述原子彈之父的《奧本海默》(Oppenheimer);以及製作費高達二點九億的《職業特工隊:死亡清算上集》(Mission: Impossible—Dead Reckoning Part One),全球票房才四點九億。

可是,無論社會價值觀如何改變,我們的「 大台」 仍然秉承一貫傳統。王牌綜藝節目,遊戲設計不時要女藝人與男藝人有身體接觸;周末一個旅遊節目,由總經理帶隊一男二女藝員去遊日本,四人在一個私人包廂浸溫泉,穿着性感女藝員,不住在幫總經理淋溫泉水。

其實不用物化女性,也可以好有娛樂性,很喜歡內地著名喜劇演員賈玲和沈騰的綜藝節目,他倆既非俊男美女,只用精湛演技表演有口難言,已讓人捧腹。黑黑實實的胡慧沖遊泰國YouTube頻道,有二十萬多追隨者。旅遊節目都不再以大哥哥帶性感小妹妹去旅行做賣點,反而愈來愈多旅遊節目以一個女性去旅行出發,更反映現代女性獨立自主。

九運芭比

都說二〇二四年便轉入「下元九運」,有人快活有人愁。八運是二〇〇四至二〇二三年,九運是二〇二四至二〇四三年。每個運之數與卦相配,八運是艮卦,代表少男,年輕男性較易出頭,姜濤就是一個典型例子;九運是離卦,代表中女,未來二十年,是中女世界。

《易經》以巽卦為長女,離卦為中女,兌卦為少女。中女介乎長女與少女之間,也就是一般所說中年女性。「中女」曾一度指歡場年紀較大妓女,後延伸指未結婚並踏入中年的女士。電視節目《星期二檔案》曾指中女為沒有愛情的中年女性,但這說法在網上引起不少爭論,認為帶有歧視。

如今,嫁不出的女性叫「剩女」,並非中女。中女須斟酌的倒是年齡。過去多指中女介乎三十至四十九歲,時移世易,女性在社會上影響力愈來愈大,以六十歲為退休年齡,六十歲以後才算長者,那麼中女年齡該修訂為三十歲至六十歲。

九運既以中女為主角,究竟中女該扮演什麼角色,發揮什麼作用?真想不到,美國導演也懂的;電影《Barbie芭比》正是談這個主題。本來芭比一向是小女孩玩具,替代了嬰孩造型的娃娃。一九五九年由露芙漢德勒(Ruth Handler)推出第一隻芭比,於美國玩具展亮相。

開始時,露芙發現她的女兒芭芭拉喜歡玩紙娃娃,並且常讓這些紙娃娃扮演成年人角色,讓她意識到市場上可能有發展空間,於是向丈夫提出一個成年人體型洋娃娃的點子。

露芙所創造的原型芭比,是一名金髮性感女郎,一個明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且不擇手段的職業女性,而電影裏的芭比,提升了更高層次,貌似胡鬧卻存有深思,在書寫女性主義之餘,不忘鞭撻父權。表面上說女權,其實是藉着不同世界設定,道出現實兩性之間平權爭議,值得今日的中女一看。 

2023年8月27日 星期日

夜讀《古詩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相去萬餘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

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反。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

  在深夜的時候想要讀詩,最先想到的是漢朝《古詩十九首》。記得五十多年前,為了報考中大,自修中文科,範文有一篇就是《古詩十九首》。說起來令人感慨,這樣經典的詩,居然連作者是誰都不知道,甚至連作者是同一人,還是多個人,都無法準確判定。幸好被南朝蕭統選錄編入他著名的《文選》,從此得以流傳後世。

  翻開《古詩十九首》,人生的悲歡離合,雖然時過境遷,但是人類的情感依舊是如此一致。你讀《行行重行行》,女子和即將遠行戀人離別,依依不捨,不知何日再見,最後一句「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仍舊不忘叮囑對方路上好好吃飯。多麼體貼,多麼生活化,簡直就像發生在今時今日一樣。《青青河畔草》中,寫的是一個婦人,對在外丈夫的思念。這句「昔為倡家女,今為蕩子婦。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坦蕩而直接。我覺得中國文學早期的詩歌,從《詩經》以降,特別是先秦和漢朝的詩歌,在抒情上都是大膽而直接的,對於愛情都是勇於表達的。以前我讀唐詩宋詞的時候,還不知道這些思君戀君的閨怨詩、閨怨詞是從哪裏冒出來的,直到我讀《詩經》,才知道先秦的人,遠比唐宋時期還要直接和大膽,而創作的時間比唐詩宋詞早了快一千年。或許正因為《詩經》和《古詩十九首》來自於民間,沒有處廟堂之高的忌諱,所以更好地表達了人最樸素的本能、思想和追求,譬如,愛情。

  甚至還有哲學,特別是對生命和生死的思考。《今日良宴會》中「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飆塵」,不知是否影響了後世「人生如寄」的思想。要知道魏晉時期曹丕的《善哉行》中直接寫出:「人生如寄,多憂何為。」其文字上,恐怕受到這首漢朝詩歌的影響。更重要的是,人生如寄,更像是佛家的思考,而佛教恰好在漢明帝時期傳入中國。《驅車上東門》中同樣有「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的表述。而且,作者通過對於墓地蕭瑟的描述,發出了人生在世,應該珍惜此生,不需要妄求萬壽無疆的感慨。「服食求神仙,多為藥所誤。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與其像秦始皇求拜仙丹,終究不得,不如珍惜眼前的生命。這人生觀,特別是對生死的看淡,還真是通透。

  還有《生年不滿百》,值得專門提及。在很多年前我還未通讀過《古詩十九首》的時候,就曾看到這句「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初讀的時候,受到了極大的震撼。這就是文學的力量,用短短十個字,恍如醍醐灌頂一般,給你一個直接的心靈震撼——應該說不是給你直接的道理,而是給你直接的震撼,先震撼之後,才讓你自己從中慢慢悟出道理來,或許這道理,已經是文學震撼的「餘震」了。

  是啊,人生在世,不過百年,有什麼好憂慮的。想起現代人常說的精神內耗,真應該再去讀一遍兩千年前的這幾句詩:「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或許讀後對人生諸事的態度會通透許多。

2023年8月26日 星期六

新全球化

上周在南非舉行第十五次金磚國家峰會,具有里程碑意義,會上接收阿根廷、埃及、埃塞俄比亞、伊朗、沙特阿拉伯、阿聯酋為新會員,6國將於明年元旦成為金磚正式成員。由於之前傳出金磚五國對擴員存有分歧,今次金磚一舉由5國擴至11國出乎外界預料。這次擴員體現了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的意願,符合新興市場整體利益,亦為金磚合作機制注入新活力。更重要的是,今次金磚擴員,反映出中國首創「金磚+」努力的成果,彰顯了中國在發展中國家中影響力正日漸擴大。

由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組成的金磚機制(BRICS),原是經濟學家奧尼爾(Jim O'Neill2001年提出的金磚四國「BRIC」(當時尚未納入南非)概念,他當時預測,到2050年,這4個新興市場國家將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2006年,4國開啟金磚合作,4年後南非加入。5國人口佔全球總人口逾40%,在全球經濟分量愈發顯著,2001年,BRICS在全球GDP所佔比重約8%,七大工業國(G7)則佔65%;今天,5GDP已佔全球26%G7則降至43%。以GDP購買力平價計算,金磚五國已超過G7(佔全球總量為31.5%30.4%),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期,到2028年,這一差距將達33.7%27.8%

金磚擴員,反映「全球南方」(The Global South)國家正發出愈來愈強烈聲音。過去20年,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達80%,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全球佔比由40年前的24%增至今天的逾40%。「全球南方」國家經濟增速普遍高於西方國家,這標誌着世界經濟重心正向發展中國家轉移。這也是所謂「東升西降」理論的重要依據。

金磚五國之間的雙邊貿易也強勁增長,今年前7個月,中國與另4個金磚國家之間貿易額約3257億美元,按年增長近兩成,顯示金磚國家之間經貿關係不斷加強,已成為全球經濟復蘇的重要動力。金磚對南方國家的最大吸引力當然是其經濟引領力,特別是其設立的「新開發銀行」(NDB),已成為由發達國家主導的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替代選擇,雖然兩者規模仍相距甚遠。NDB迄今已向逾100個項目貸款330億美元,並吸收了孟加拉、埃及和阿聯酋3個非成員國。

雖然金磚否認自身是與G7抗衡的「反西方組織」,但正如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金磚國家一直是獨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倡導者、踐行者,「說公道話、辦公道事,不拿原則做交易,不屈從外部壓力,不做別國的附庸」。今年2月,中、俄與南非舉行了聯合海軍演習;在俄烏戰爭爆發後,一項調查顯示,80%的印度人和79%的中國人仍認為俄羅斯是「盟友」或「必要合作伙伴」;明年的金磚年度峰會將在俄羅斯喀山舉行,主題就是「安全合作」。

在此背景下,金磚組織確實被視為新興市場的機遇、南方國家代言人。因此,已有40多國有意「鍍金」,其中22國已提交申請。今次成功「鍍金」的6國,政經方面都有相當實力:阿根廷是南美洲第二大國;沙特與阿聯酋是能源富國,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和海灣合作委員會(GCC)主力;伊朗是地區大國,年初剛加入上海合作組織,外交上捷報頻傳;埃及為阿拉伯世界人口與軍力第一大國;埃塞俄比亞則是非洲首個獨立國家,非盟總部所在地。6國都與中國關係良好,其中沙特與伊朗剛在中國斡旋下復交。種種迹象顯示,中國是此次擴員的重要推手。中國在金磚組織內影響力日增。22年前,中國的經濟體量約為五國總量的一半,現已升至70%左右。中國一直主張,金磚組織不是封閉的俱樂部。2017年廈門金磚峰會首創「金磚+」合作模式,邀請部分非成員發展中國家代表出席對話。此後,這一模式不斷拓展,今次南非的「金磚+」對話會,有約60國代表出席。中方力主金磚擴員「水到渠成,勢在必行」,雖然金磚五國內部對擴員仍有分歧,但從最終結果看,中國取得重大外交勝利。

近年,中國日益意識到南方國家對大國博弈的重要性,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額去年首度超過對美日歐盟的出口總和。中國下月將出席在古巴召開的「77國集團和中國」(G77&China)峰會,習近平在南非宣示,中國「永遠是發展中國家的一員」,宣布成立40億美元「全球發展和南南合作基金」,中國金融機構即將推出百億美元專項資金,落實其「全球發展倡議」。這些舉措,加上力推金磚擴員,都被解讀為令中國成為南方國家「領頭羊」角色。

有分析認為,與G7國家意識形態一致、美國領導角色突出不同,金磚各國經濟水準、政治體制、意識形態差異巨大,特別是中印矛盾較深,今次因南非是國際刑事法院成員國,導致遭通緝的普京無法親臨峰會等,都顯示金磚機制更像一個新興國家間高層交流平台,是「不統一的聯合陣線」,總目標一致,卻各自為戰。必須認識到,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從一個為第三世界發聲的論壇,發展到一個去西方化的經濟互惠圈、政治互助組,金磚推動的國際秩序變革,遲早將會發生。

金磚國家組織擴容,形成足以與發達國家G7抗衡的新興國家集團,有論者稱之為再全球化。但今次它們開啟的全球化,與歐美發達國家早一輪的全球化大不相同,絕對不是舊全球化的重新啟動,而是屬新的全球化。
二次大戰後的全球化,實際只是由美國一統歐美殖民帝國,替代歐洲殖民帝國。1956年蘇彝士運河之役後,歐洲殖民帝國陸續瓦解,美國全面接收歐洲殖民地的勢力範圍。即使殖民地獨立,還是困於美國為首歐美國家的政治、經濟、社會的控制底下。冷戰結束,蘇聯東歐變天,代表着美國式的全球化進行全球一統化。世界貿易組織在21世紀的發展,正是讓美國和歐洲的跨國企業把全球各國經濟歸納於它們的企業控制之內,美國歐洲政府借國際機構推行全球的美國化,不僅限於經貿,而是政治、社會、文化同時的一體化、全球化。
這樣的全球化,是把各國不同的體制全部統一於美國制度、歐洲或西方的價值之內,國際機構與跨國企業(製造業、礦產資源、科技與金融)主力推行,美國歐洲政府以軍事政治意識形態來迫使各國接受。或許比起19世紀殖民主義的全球化,沒有那樣的強暴,更多着重經濟、法律、政治與意識形態,但強制改變別國的體制、價值,用政治支持的市場力量掠奪別國資源,性質沒變。現代化的全球化實際代表了政治、經濟與文化的剝削、搶掠,追求的只是發達國家裏企業與精英的利潤利益最大化。
正因如此,美式全球化是靠戰爭武力驅動,也因此,被全球化的國家與民眾長期反抗。即使美國強大,被全球化國家反抗引致的戰爭此起彼落,沒有間斷。也正因如此,掠奪式的全球化被迫作了不少讓步。武力反抗與經濟競爭使這樣的全球化堅持不下去,一方面,反抗的國家反全球化,以對抗美國西方的欺壓;另一方面,美國等經濟競爭不了,便開始用畫地為牢或脫鈎方法來抵銷反抗國家的競爭優勢。
但金磚國家的擴容,顯示新興國家的團結,聯手推動以它們為主的全球化,響應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和全球發展倡議,用平等開放貿易和經濟合作來替代美國主宰的全球化,排斥美國歐洲的經濟勢力。這種全球化是新的全球化,真正的國際貿易自由化、一體化,今後世界便是去美國式全球化與建立新全球化的替代過程。

2023年8月25日 星期五

學會跌倒的藝術

在我的書櫃中選了一本書---「當代中國文學」,是龍應台女士的《目送》。《目送》是一本 感人溫暖的散文集,它收錄了龍應台的73篇散文 ,其中字裏行間透着龍女士熟練的詞鋒──能在不訴諸任何理由的情況下,以情感與細節「說服」讀者,而受其深深打動。

《十七歲》充滿着異鄉中母子溫情的滋潤、《愛情》裏面的情感描述總是那麼的動人、《山路》的隱喻是那麼的直接卻新穎。而《山路》每次讀起來都總覺得跟余華《活着》裏面的「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滿了鹽」的那個明喻有一種相映成趣的感覺。龍應台文筆細膩入微,余華的則粗獷中帶有巧妙分寸,兩者之間卻是異曲同工地具感染力。2023年,我們走的路上,既有過客,也有土匪;既有歸家人,也有離家出走的漂泊者。誰的路走得更容易?若問路上人,恐怕難以說起。

終於翻到《跌倒──寄K》那一頁。「K,在我們整個成長的過程裏,誰,教過我們怎麼去面對痛苦、挫折、失敗?它不在我們的家庭教育裏,它不在小學、中學、大學的教科書或課程裏。」我腦海中頓時泛起一段回憶。

兩年多前有兩位親友以家長的身份來找我,他們孩子天資聰穎、學術成績不俗、體育出眾,本應是大有可為的大好青年。唯獨是性格懶散,從來對命令與指引毫無服從性,當時的幾個月以來更沉迷於網上遊戲、社交平台(TikTokSnapchat),不願做作業,甚至厭倦上學。平常最喜歡的,是到寄宿學校旁邊的購物勝地買衣服、鞋子、電玩與唇膏。

這位孩子的父母本對他沒有太高要求,反而他卻認為自己「必能進入」牛津,修讀政治、哲學、經濟。但其懶散的性格、暴躁的脾氣,為其父母帶來極大困擾。當然,最大問題是其在最近兩次測試本應擅長的學科中考了個「B」與「C」回來。父母於是焦急地找了我,望能「望聞問切」,替他們分析一下孩子的學習情況。

我立馬答應了來一場面對面見面,跟孩子聊天。聰明伶俐的他跟我在解說他的心路歷程時對答如流,更一度表示,世界「太辛苦,太多痛苦」,倒不如「活在當下」,又表示自己其實從來都不需要勤奮,便可輕易拿到「高分」,那又為何要「愚笨工作」?

他更指出學校內的同學們普遍水平不高,「難以想像跟這些人溝通」,所以寧願在網上跟更年長的朋友交談,也不願意早睡,不願回學校去上課。

從他身上,我看見曾經的我──曾經孤傲而自負的我,自認為學海無涯、只要永遠都走在身邊的人之前,便能「安逸」地不花任何力氣、過長時間,成功抵壘。曾經的我,後來學會了世界不是這樣運作的。

如眼前我面前這位青年一般,當年的我與今日的他沒試過跌倒。他們沒嘗試過挫敗。而從來沒有經歷過跌倒的人,可能原因主要有兩個:

一,自小在一個類似溫室的環境中長大,毋須承受任何違反自身意願的挑戰與艱難。

二,本身天賦極高,在如中學(尤其是初中)教育般「照辦煮碗」的刻板教育系統中,並沒有需要耗用過多的精力或工夫,便能獲取表面上的成功。有些人也許會將這些年輕人稱為「學霸」,但「霸」的前提是要有自主性。只懂得靠小聰明及溫室環境獲取勝利的,不能稱為「霸」,頂多是一個「機械人」。同時,過度看重表面成績,忽略內涵與內在能力培育,到頭來只會出產香港常被人掛在口邊的「高分低能者」,懂得考試,不懂做人。

當然,這裏的「能」指的,並不局限在技術層面的「硬知識」,也包括處理人事關係博弈的「軟實力」。個人也要提升軟實力,國家要提升軟實力!年輕人的「軟實力」,一來取決於其能否兼聽則明、虛心學習,二來也取決於其可否在大眾人云亦云之際保持清醒,不被看似滿腔熱血,實際滿懷心計的煽動家被忽悠與騎劫。

可惜的是,當今世界不少國家與社會中,有「能」者被無「能」者所驅逐,本應有「能」者被洗腦成長遠無「能」者,而在某些情況即使有能但無運,結果悲劇收場。套用在這位十四五歲的孩子身上,他活得也許比他人為好,但別人有一樣東西他是沒有的,他沒有經歷過,也因而不知道為什麼。

他沒經歷過「跌倒」,也沒承受過「痛苦」,難以洞悉何謂真正「失敗」。於是我問他,「你既然對政治抱有如斯強烈的興趣,你可以告訴我,政府為何具備管治權?」

他輕佻地說,「守法的政府自然有權管治我們。不守法的政府則沒權管治。」

我反問,「那假若法律本身的存在便是有違公義的呢?違反道德公義的政府,又有沒有具備管治權?」

他表示,「道德豈不就是法律,法律豈不就是道德?」

我續道,「種姓制度及黑奴制度是法律,卻違反道德。婚姻出軌有違道德,卻未必一定違法。政客跟實習生發生關係有違職場倫理,卻並沒違法。戰爭是殘酷的,卻是由自身那一套法規去監管。你確認法律就是道德,道德就是法律?」

我繼續:「沒有內在機制或外在條文約束的政府,沒有公民認證──姑勿論是否透過選舉還是選賢與能機制所產生──的政權,又何來管治權?能執行管治權力,不代表應當執行此一權力。你實際富有,是否代表你應該富有?」

此刻他被問到啞口無言。接下來三十分鐘,我用了兩杯espresso的時間,透過種種例子,跟他解釋為何現實世界中壟斷武力的政權,未必必定應當是掌控武力者。有些事,不應該是,卻實際上是;反之亦然。這就是政治哲學中「應然」與「實然」的區別。說完後,這位年輕朋友跟我說了一聲,「為何這些知識我在書本上找不到?為何你沒有接受我最初的說法,而堅持着不斷挑戰我?」

我跟他說,我可以介紹他去讀各種各樣的政治理論書籍,跟他去解釋當代「政權」的構建過程與所謂的道德論證。但問題核心其實不是他的知識面有多廣闊或狹窄,而是他的思考模式。問題在於,他到底是怎樣去看待這個世界。

若他認為,這世界「是這樣的」,所以「應當如此」,這當然可能是因為他深諳人情世故,因而安於向現實「妥協」。但我倒是認為乃因他這一路走來,並沒有經歷過明顯的不公不義、毫無邏輯或倫理可言的荒誕、徹底而難以置信的挫折。誠然,當年的我也沒有。在一個財富愈來愈不平等的世界中,有不少年輕人幸免於物質缺乏、機會貧瘠、教育失衡、社會失序等的制度性挑戰。

新冠疫情間,家中上學變成新主流。擁有良好學習環境的家庭能給予他們下一代更多的精神與支持,反而雙親皆在工作、手停口停地為口奔馳的,則難以投放足夠資源去確保孩子不誤入歧途。但即使具備足夠資源,也不是成功教育的充分條件。跌倒,是前提。跌倒,是必須的。

沒有跌倒,很自然會以為這世界一切都是美好,任何偶然的不足或不如意都是「值得憤怒」的。

他辯稱,「跌倒有很多種,你又怎知道我現在很快樂呢?難保我現在其實很不開心?你看不見我跟我父母關係很差嗎?」

對,對不同人而言,跌倒乃具備不同的定義。因性格不合而離婚、因經濟蕭條被解僱而失業、因政敵抹黑與攻擊而被冤枉、因老師與同學欺凌而心裏鬱結,都可以是跌倒的一種。但不開心不一定是跌倒。相對於簡單的不如意、不順利,甚至短暫的辛苦與心酸,挫敗所構成的「跌倒」,是令人發痛而深刻的。就好比腳板布滿傷口而赤腳在撒鹽的月光路上蹣跚前行。

就好比你呼吸的空氣永遠都是不足不夠。就儼然你身上中了一箭又一箭,卻不能拔出來,只能繼續留在體內一般。這些感覺可以是短暫而一瞬即逝,也可以是圍繞不散。其可能是將你的弱項短板公諸於世,也可是將你本來的長處扼殺抹去。

跌倒的價值有三。一,其能讓我們謙虛。過長時間生活在順境,只會讓我們認為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心理學上有一個偏差,名為自我歸因偏差(self-attribution bias),將一切的成功都會視為自身的努力與能力所帶來的成果,並將所有的失敗皆歸咎「運氣不好」、「環境不好」、「別人針對我,對我不好」等外在性因素。

曾有一位辯論學生常跟我說,說評判太「愚蠢」,不懂得他在說什麼。我倒問他,「為什麼你覺得辯論是一場智力比賽呢?你覺得若一名政客在外面公開演講,民眾聽不懂他在說什麼,這是一名具說服力的政客嗎?」在改變自身與否定身邊環境之間,我們應當選擇前者。當然,若環境惡劣程度已到達一個不容我們去改變自我、又或是要埋沒最基本的道德原則的情況時,那自當另計。但沒有入肉而深刻的「跌倒」經歷,我們是難以看清自己的毛病,對症下藥,從而處理不足的。

二,其可告訴我們,我們現存的標準不切實際,有必要修正。一個不斷在轉三十隻碟子的人,終有一天會拖垮自己。可能是其中一隻碟子脫軌「飛了出去」,也可以是一碟撞兩碟,從而層層疊加起來引起連鎖反應。有時候,適當的挫折與失敗可能是警號,提醒我們去注意局限與界線,不要將自身如扯得很緊很緊的橡筋繩一般,否則若如胡克定律(Hooke's Law)中超出屈服強度得金屬材料一般,難以恢復原貌。跌倒時要重新站起來,必須選擇有哪些東西是可以攜帶,有哪些必須放下。若對自身過度自滿而自信,自以為百毒不侵,卻大有可能因「一次擊破」而徹底崩潰──愈認為自己必須及應當完美的,愈不能承受自身的缺陷,因而選擇躲避現實。跌倒及後面臨「逆境」,其實是增加我們反脆弱的最佳辦法,因為其能讓我們獲得在「順境」時難以捕獲的資訊,並發展出化失敗為動力與竅門的「轉化能力」。

沒嘗試過考「B」與「C」的滋味,我那位學生又怎會在一個小時對話結束後向我請教,「到底我如何才能尋回紀律與動力,讓我去複習?我從來都沒有複習的需要,現在這樣做法是不是很奇怪?」

沒有嘗試眾叛親離的作家,又怎能在大風大雨之時勿忘初衷,堅持自己的原則與立場,而不受民眾與民粹主義所動搖?

三,跌倒乃是一個社會的集體構建過程。社會通過個體的跌倒,從而分辨出「冤枉路」與「可行的路」兩種,再經世世代代的記憶繼承下去。固然,人類總是有犯同一個錯誤的衝動,卻正是前任或我們曾經的跌倒告訴我們,路不是這樣走的。

在《跌倒》一文中,龍女士提問,「誰教過我們,在跌倒時,怎樣的勇敢才真正有用?怎樣的智慧才能度過?跌倒,怎樣可以變成行遠的力量?失敗,為什麼往往是人生的修行?(……)我們沒有學過。」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確實沒有人教我們。我的長輩常跟我說,「我們當年都沒有人這樣提醒我們……」但他們還是這樣一路走來,在錯誤中「打江南走過/那等在季節裏的容顏如蓮花般開落」(鄭愁予)。我們能否從跌倒中學習,取決於的並非他人的指撥。

最主要的,還是我們能否有沒有退一步去將我們片刻的痛苦與煎熬「外在化」,然後以相對客觀而抽離的模式說,「這告訴我們……」。唯有我們方能告訴自己聽,我們「學會了什麼。」但這也並非一個必然「孤獨」的「修行」,因為我們處於的這個人類社會載體中的無數人,也是無時無刻在思索着,「我怎能從谷底爬出來?」、「我還可以生活得更好嗎?」、「我怕別人發現我的過失,所以選擇只將我最好的一面呈現出來給別人去仰慕」。

當我們「發現」跌倒,在一個社會中,是一個再也尋常不過的事物之時,跌倒便不能再如過去一般,約束着我們的行為,讓我們為了逃避失敗,而迴避未來與現實。有些事,變得平凡後也許不會將其「痛」抹去,卻起碼能將「痛」的時間性縮短,讓我們再也不恐懼。

不信我?試想在夏日炎炎之際去跑半馬拉松──到達終點線時(以及及後那十二小時內)那種大汗淋漓、雙腿酸痛、上氣不接下氣的痛苦,你我相信也能感受到──但卻是值得的。

為何我們要學會從「跌倒」的地方重新站起來,當中理據,龍女士言簡意賅地道了出來。但相對於她,我可能對「跌倒」本身的正面性更為樂觀──我認為一個沒有「跌倒」,不將「跌倒」恒常化而去污名化的社會,是一個可悲而沒有進步動力的社會。我們不只要學會站起來,更要學會多跌倒,學會迎接挫敗、同時追求可行的成功。我們要敢於跌倒,而不只是在跌倒後忽然「勇敢」起來。

而說實話,我們大家都在學習的漫漫長路上。沒有說誰更資深,誰更有說教的權威與能力。跌倒是日常我必須面對的可能性與難題。我很喜歡的一首歌,是許巍的《曾經的你》:

曾夢想仗劍走天涯 看一看世界的繁華

年少的心總有些輕狂 如今你四海為家

2023年8月24日 星期四

金融之戰

在烏克蘭打的是消耗戰,消耗的從武器到後勤,乃至人員,在在需錢。武器愈是先進,生產(不計研發)的成本愈高。烏克蘭戰爭已不是傳統的陣地攻防戰,而是立體戰,包括雷達電子戰、衞星設施,消耗的金錢便不僅只是戰場上的死傷、武器銷毀,而涉及眾多的產業供應鏈、生產鏈、價值鏈,覆蓋國家經濟的大部分,戰爭便是整個經濟的戰爭。經濟轉變成戰爭經濟佔了大部分。戰爭便是整個經濟的戰爭,拚的從根本上說便是經濟,整個國家經濟,軍事只是經濟的一個較小部分。

此所以美國從開戰時的意圖是希望以戰爭消耗俄羅斯的經濟。一開始並沒有考慮在戰場上打敗俄羅斯,而是寄望於戰爭消耗拖垮俄羅斯經濟,不戰而勝。可惜,美國低估了俄羅斯的生產與資源能力,高估了西方金融和經貿制裁的效果,也低估了俄羅斯應對的政策智慧。

俄羅斯以一敵北約30國,即使雙方都未盡全力,但消耗的程度已比以往幾場美國參與的戰爭為高,且未知伊底。俄羅斯是傾全國之力,特別是石油天然氣資源收入。其國防工業生產規模仍在,生產成本遠低於美國歐盟,庫存積累也不少。

早些年,俄羅斯已調整經濟,貿易順差擴大,即使積累的外匯儲備被美國歐盟等凍結,餘下的力量仍可支撐戰爭現時的消耗。只要俄羅斯與沙特阿拉伯合作,把國際油價維持在較高水平,以折扣價出售給中國、印度,乃至輾轉返售給美國歐盟,應可有足夠收入堅持下去。縱使盧布受壓,亦不會釀成金融危機。此外,俄羅斯還有不少方法繞過美國歐盟的金融制裁,美國歐盟亦未至把俄整體排除在SWIFT體系以外,留有不少漏洞。

相反地,美國表面強大,但國內金融財政問題嚴重,美國已不是越戰之前的富裕強盛。現時30多萬億美元的國債,仍在急增,已構成金融的巨大隱憂。美元備受各國排斥,一旦去美元化成氣候,美元匯率大跌,用發行美元來支付戰爭經濟的消耗便不能維持下去。

美國根本的問題是入不敷支,資不抵債。經濟政治都擴張過度。烏克蘭戰爭的消耗百上加斤,更依賴掠奪國外資金補它的缺口。因而,美國在烏克蘭戰爭中不會怕死多少人,消耗多少武器,浪費多少資金。但終極的弱點卻是金融,金融泡沫一穿破,全盤皆落索,即時要戰敗求和。

2023年8月23日 星期三

尋找水怪

在人類的未解之謎中,英國尼斯湖水怪(Loch Ness Monster)無疑名列前茅,數百年來人們圍繞水怪是否真實存在一直爭論不休,英國蘇格蘭尼斯湖中心宣布要在八月底啟動半個世紀以來最大規模水下搜尋活動,將動用從沒在尼斯湖用過的新科技 ,希望能揭開真相。

尼斯湖水怪是否存在,一直都是謎團,不少科學家和愛好者多年來努力尋找牠存在的證據。

尼斯湖中心於本月2627日一連兩日,在水深230米的尼斯湖展開五十年來最大規模搜索,將會用到以往從未在尼斯湖使用過的科學測量設備,包括用無人機的紅外線鏡頭在空中拍下水面的熱能感應圖,以及用水聽器探測水中的聲音信號。

團隊又邀請志願者加入搜索行列,預計屆時有數百名愛好者將親身或線上參與搜尋。

行動負責人說,希望藉活動啟發新一代繼續追尋水怪真相。

尼斯湖水怪最早在公元七世紀就有紀錄,到1933年有當地報章報道,有人聲稱看到怪物,之後一年有最著名的尼斯湖水怪照片曝光,其後證實造假。

2018年有國際團隊在尼斯湖展開DNA調查,尋找不明生物,最終認為湖裡沒有與水怪有關的大型動物。

發現水怪的尼斯湖是蘇格蘭高原北部大峽谷中的一個內陸湖,面積不算太大但卻很深,平均深度達二百米,最深處有近三百米。作為終年不凍的淡水湖,這裏偏僻幽靜,魚類資源豐富,在地理條件上確實適合水怪生存。雖然早在公元七世紀,就有流傳尼斯湖中有巨大水怪襲擊人類,故事也講得繪聲繪色,但都屬空口無憑,人們將信將疑。直到一九三四年,英國著名外科醫生羅伯特.威爾遜拍攝了一張黑白照片,上面赫然有水怪模樣,不僅轟動了世界,也讓尼斯湖水怪變得似乎確有其事。

流傳在湖中的「尼斯湖水怪」

對於威爾遜拍照的經過,法國學者戴維斯.西蒙在《消失的動物》一書中有所描述,當時他正駕車沿着湖北岸行駛,突然注意到水中有東西在移動,於是連忙停下車用相機拍下了水。照片不十分清晰,但還是顯出了它的大致特徵:伸出湖面的脖子長長的,頭部扁小,完全不像任何一種水生動物,倒是與七千多萬年前滅絕的巨大爬行動物蛇頸龍十分相似。由於二十世紀正值「恐龍潮」在全球瀰漫,「水怪就是蛇頸龍」的假說佔據了主導,有的科學家甚至推測,這隻水怪就是蛇頸龍的後裔,是逃脫地球大災難遺留下來的恐龍家族中的一員,後來目擊者所描述的水怪形狀,也幾乎沒有脫離水棲恐龍的樣子。

此後數十年間又不斷有人拍下水怪出沒的「證據」,比如一九六零年,英國航空工程師丁斯德拍攝到的照片,可明顯地看到一條黑色長頸的巨型生物游過尼斯湖,英國軍方分析的結論是:「那東西大概是生物」,被視為尼斯湖水怪存在的最有力證據之一。二零零九年,有人宣稱在谷歌地圖上發現尼斯湖水怪,身長約二十米,身後尾隨着一些細繩狀物體,與侏羅紀初期蛇頸龍的形態一模一樣。二零一八年,有遊客在尼斯湖拍下的照片顯示,離岸邊約十五公尺的水下有東西存在,有頸部,頭部呈鈎狀。有趣的是,有多少人相信水怪的存在,就有多少人表示懷疑,而那些質疑也是有道理的,比如威爾遜那張照片裏的水怪,若干年後便被揭穿就是一艘配有海蛇頭的玩具潛艇,其他許多發現也是惡作劇,迄今為止還沒有人能提供一個實打實的證據,哪怕是一片鱗甲或一塊糞便。

人們也曾對尼斯湖進行多次搜索,比如上世紀七十年代,英美等國聯合組織大型考察隊,派出二十多艘考察船排成一字長蛇陣,在尼斯湖上拉網式地駛過,企圖找到水怪,但除了錄下一些聲吶資料之外,一無所獲。近些年使用潛水艇和自動攝影裝置,同樣無功而返。有科學家猜測,所謂的水怪可能是巨型海鰻、水獺等生物,或者純屬視覺誤會,例如由於光線的折射,形成類似水怪的陰影,抑或尼斯湖底斷層在地震活躍期從水底釋放出的氣泡所導致的幻覺效應。

英國歷史學者大衛.沃克在《簡史:世界隱秘知識博庫》一書中,引述一位英國工程師的觀點,指尼斯湖水怪並不是動物,而是古代的松樹。一萬多年前,尼斯湖附近長有許多松樹,冰期結束時湖水上漲,許多松樹沉入湖底。由於水的壓力,樹幹內的樹脂排到樹體表面,而由此產生的氣體排不出來,這些松樹有時就會浮出水面,在水面上釋放出一些氣體後又沉入水底。這在遠處的人看來,就像是水怪的頭頸和身體。

蘇格蘭古生物學家艾爾莎.潘奇羅利在《地球:生命傳記》一書中也認為,雖然我們喜歡把這些生物想像成中生代海洋爬行動物的後代,但事實證明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沒有化石表明海洋爬行動物在七千多萬年前的大滅絕中倖存下來。一個物種延續到今天需要幾百萬代的努力,所以它們的存在是很難被忽視的。從地質特徵來看,尼斯湖形成於最後一個冰期,這個冰期在一萬年前才結束,顯然這些傳說缺少科學依據。

那麼是什麼讓人類對尼斯湖水怪傳聞樂此不疲?按學術界的說法,在某些文化中,水怪被認為是神聖的存在或具有神秘的力量,因此人們願意相信並傳承這些傳說。例如斯堪的納維亞神話中的水妖、日本民間傳說中的河童等。此外,人類對未知的渴望和探索慾望,也常常促使他們相信超自然或神秘的存在,水怪傳說則提供了一種幻想和想像的空間。如同著名的英格蘭「麥田怪圈」現象,起初以為只有不尋常的智慧生物,以非常遼闊的視野,才能製造出這樣巨大而神秘的圖形,但事後證明不過是人們用木板、繩子和一個用金屬絲製成的瞄準器製造出來的騙局。另外,相信水怪等傳說也可以滿足人類的一些心理需求,在某種程度上填補人類對未知和不可控制性的恐懼感。

不管怎麼說,尼斯湖中心此次將使用頂尖設備和儀器尋找水怪,包括從空中拍攝水域熱圖像的無人機等,而近期全球高溫令水位下降,也給搜尋提供了便利,至於結果如何,不妨拭目以待。


世界亂局 始終混沌

乾坤闢卦,天地初開,屯卦首先出現,代表天地一片混亂,人類的文明就從混亂中產生,同時也在混亂中完結。

或許說,人類文明從來未開始過,故談不上完結,因為《易經》最後一卦為「未濟」,代表未完結。也許,人類只是在意識中曾經有過文明,而人類文明只是一個模糊概念而已。

由於人類世界對文明的概念非常模糊,以至人類弄不清楚世界是在進步或是在倒退,更分不清何謂是與非、苦與樂。

故此,經常以苦為樂,或誤將極苦視為極樂,有些人甚至行為顛倒,有如野豬般喜歡在泥濘中打滾,在極骯髒的地方尋找歡樂。

史前災難

屯卦:「雲、雷,屯;君子以經綸。」雲為雨,雷為電,天地初開,即見雲雨雷電,水火交侵,卦象表示險難在前,考驗當時有識之士如何避免這場災難,是否打造方舟渡過洪水,抑或乘坐飛碟逃離地球?

易卦指出,天地初開就是雷雨交加,眾生遭遇大災難,人類縱使能夠逃離災劫,但遺留下來的人對於前事已經迷糊,只有從新開始學習智識,因而在乾坤和屯卦之後,第四卦便是蒙卦,蒙卦乃蒙求或接受啟蒙的意思。

乾坤兩卦隱含着人類史前的迷思,並非神祗創造萬物那麼簡單,其實,是一場史前浩劫,天翻地覆,水火交戰。

乾卦代表「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其實是為了應付戰爭,《說卦》一語道破,指出「戰乎乾」也。

當時或因有高科技物體不知從何而來,亦不知從何而往,或是否來自外太空,不得而知,這些高端科技物體既能隱於九幽之下,亦能動於九天之上,只有用龍字來形容這些不明物體,當其潛伏於水底伺機而動時,稱之「潛龍勿用」,若妄用之則有戰爭。

乾.九二:「見龍在田」,即見高科技物體降落地面,同時會見擁有高端智識的大人物(是否指巨人族?)從此人類世界產生憂患意識,朝夕不忘發展高科技武器和終日備戰,即如乾.九三:「君子終日乾乾」也。

若是乾.九四:「或躍在淵」,即嘗試躍下深淵或往地心及海底探險,直至成功發展高科技世界,一飛沖天和衝出外太空時,即是乾.九五:「飛龍在天」。

乾卦乃代表人類文明的開始,所謂「大哉乾元,萬物資始」,即高科技之發展也,當高科技發展走到極端時,人類便因精神過度亢奮而失控,釀成災禍,產生懊悔,故乾卦最終結論是:「亢龍有悔」。

文明浩劫

坤卦初爻「履霜堅冰至」,說明地球開始便是冰天雪地,進入寒冬時期,後人劃分此時為冬至,卦象為冬至一陽生,代表人類劫後餘生,文明漸漸復興,但時間是漫長的,經過艱苦學習及建立深厚文化後,才懂得錦衣禮節,如坤.六五:「黃裳元吉」。

坤卦的最終結論還是「龍戰於野,其血玄黃」,即人類文化及文明發展至高峰時,也難免互相交戰的命運,自古以來山河大地都是以血淚交織而成。

乾剛坤柔,陰陽交錯,雖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彼此都在矛盾衝突中磨合,一旦利益失去均衡,仍然是殺機四伏,天地反覆。

故此屯卦認為天地由始至終都是一團亂象,人類各自策馬揚鞭,各奔前程,從未步調一致,故說:「乘馬班如,泣血漣如」。

「屯,難也,選準事業的突破點。剛柔始交而難生,初相逢遇故云屯…」,這句解說最能體現所謂的難,就是老話說的萬事起頭難。這樣說來,莫非占得屯卦問任何事情都難以成功嗎?這當然不是,不過對於很多平常事來說,如求財問生意,出門遠行,投機賭博性質的事,甚至求子嗣等都難得到利益。

但若所問的事具有開創性、突破性的話,經過長時間的努力後可獲大利。約十六年前左右,我的友人陳兄,從事微型地產中介兼投資舊房翻新出租和轉售的買賣,因當時地產價格未起飛,所以多年經營只積得薄資。時其獨子外地學成歸港,不肯接手父親的生意,執意要開辦一家科網公司,開發網絡支付系統和相關軟件。陳兄為人穩健保守,只因愛子,便給年輕人出資開業。

經營之初,入不敷支,實在是意料中事。然而轉眼快三年,公司仍然沒有什麼起色,陳兄注資數目日增,經濟上開始不勝負荷,乃求我替其子的生意占卜,看看到底會不會是個無底洞。得知事情的來龍去脈,便為他卜筮,結果得屯卦。

考慮到有關的生意性質、階段狀態等,我建議陳氏父子必須堅持到底,而且有兩點要特別注意:

第一,據家師說,漢代易學家對屯卦在時間資料上的界定,用了一個漢胡決戰的故事來解釋。據說,時漢兵貪勝不知輸,深入匈奴敵陣,結果因缺乏後援補給,七天後要斷糧草。是故要知道屯卦的應期,必須考慮七這個數字。

第二,卦辭曰:「勿用有攸往。利建侯」,俗解一般都說不利出門遠行,且宜於身邊建立勢力。這說法當然沒錯,然而參考過漢代易學家的看法,可以把「利建侯」演繹為尋找有力的後援。具體來說,做生意的便要注意自己是否有銀行或財團的支援,如穩定的信貸額度或備用資金等。如果沒有,還要「出征」(如過度擴張),則必如漢軍之被困,斷糧兵敗。

陳氏父子結果接受忠告,堅持艱苦經營,並專注於支付系統的開發,未有染指其他較具吸引力的項目,如網絡遊戲,購物平台等。未幾,其子覓得一大型公關公司,替他們公司尋找投資者。結果於經營起計的第五年有了好消息,有一財團投資者有意入股,經過一輪討價還價,以及待發展及業績達到協議水平後,他們公司已經開業了七年多。據陳兄親口透露,財團以半新股半現金為代價,收購他們公司,總出價在三億港元以上。

上來占例,已充分表達出屯卦之德,總而言之,若所問之事,本質正當,問者又能堅毅不拔,迎難而上,則只需找到合適的援助,終能獲吉,應期方面當然是以「七」數為依歸。

2023年8月22日 星期二

「三高」人生

       一位朋友在社交媒體上載相片,乃是一種以錫紙包裝的西方口服藥。朋友輔以說明:「入門版,終於開始要食了……」看到圖片,我已知那是什麼藥,然後作出回應:「我近年每天跑步三公里,但仍要服用兩款該類藥物共二點五粒,另外晚上還要吃降膽固醇藥。老友,你漸漸便會習慣。」按照社交媒體的習性,我在句末當然附上一個哈哈笑符號,藉此表示自己只在說笑。

        看到相片,我已知那是降血壓藥。新冠疫情爆發之後,我按照特區政府的防疫政策接種疫苗。二零二一年底,我前往社區中心預備接種第一劑疫苗,醫護人員為我先做基本檢查,怎料量度血壓之後,竟然發現我的血壓嚴重超標,因此我只能改期接種疫苗。就是該次機緣巧合,令我繼續看醫生再作身體檢查,發現我的確患上高血壓。自此之後,我需要每天定時吃藥,好好控制病情。

  「我是素食者,間歇亦有運動,為何會高血壓?」我的太太是護士,我向她提問是合適不過。「這是現代都市人的通病,沒有什麼必然理由。定時服藥便可予以控制,減輕誘發其他嚴重病症的機率。」太太果然是專業護士,把我當作是普通病人般解說。

  我知道日常飲食習慣必然影響健康,尤其是外間的食肆,香港的「齋舖」(即素食店)的食物較之一般餐廳可能更油膩,故此我便難逃高血壓社群。現在我每隔四個月覆診和取藥,最近一次覆診發現膽固醇亦超標了,於是要服用相關藥物,猶幸血糖尚算正常,暫時仍未患上糖尿病。此外,由於腸道機能隨年齡增加而降低,因此醫生建議可適時補充益生菌促進營養消化吸收,且幫助排便順暢,藥物又因此每天增加兩粒,早晚各一。

  香港不少中年人士都會患上「三高」,即是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膽固醇。這些「三高」不會令人馬上出現嚴重疾病,但卻是計時炸彈,控制不好便會引致身體出現其他問題。我望望兩個兒女,希望他們能夠成為另類「三高」人士:志氣高、職位高、收入高,越高越好。

2023年8月21日 星期一

閒話七夕

 過七夕


《七夕》 唐代 權德輿

今日雲駢渡鵲橋,

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

月下穿針拜九霄。

  吟誦着這優美的詩句,又一個七夕佳節,明天將至。

  舉凡年節,往往大都承載着某種特定的文化傳承,七夕亦然。七夕的由來雖然淒美,卻無疑是所有傳統節日中最柔情蜜意的一個。

  早在懵懂少年時,媽媽就不止一次地向我描述過那個經典的神話故事。有一年,聽着聽着,突然下起了綿綿細雨。媽媽說,這是牛郎織女積攢了一年之久的相思淚,落在未婚男女的身上,將來就一定能討到那個生命中最有緣的伴兒。

  媽媽的說法其實與七夕的「乞巧」習俗有點類似。其實七夕的重頭戲主要在女孩的身上,因為傳說中,織女的手藝極巧,能織出雲彩一般美麗的天衣。為了使自己也能擁有織女一般的巧手,在少女之間,遂發展出了一種「乞巧」的習俗。乞巧的習俗大約早在漢代就已形成,後來又跟牛郎、織女的故事相結合,便越發地鮮活生動起來。僅乞巧用的針就分雙眼、五孔、七孔、九孔之多。七夕晚上,手拿絲線,對着月光穿針,看誰先穿過就是「得巧」。

  家鄉還有一種習俗叫丟針卜巧。就是在七夕的中午,放一盤水在太陽下暴曬,過一段時間後,空間中的塵土就會在水面上結成一層薄膜。這時把針丟在水裏,有了薄膜的支撐,針會浮在水面上。再看看水中呈現的針影,如果成為雲彩、花朵、鳥獸之形,就是得巧。反之,若呈現細如線、粗如槌的影子,則是未能得巧。最有趣的當屬竊聽哭聲之說,在夜闌人靜之時,悄悄走近古井旁,或是葡萄架下,屏息靜聽,隱隱之中如能聽到牛郎、織女對談或是哭泣的聲音,此女必能得巧。

  後來才知道,其實七夕這天男子也是有事可做的。俗傳農曆七月七日乃魁星的生日,魁星主管人間文事,所以想求取功名的讀書人特別崇敬魁星,一定在七夕這天祭拜。魁星也叫魁斗星,廿八宿中奎星的俗稱,為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乃魁首。古代士子中狀元時稱「大魁天下士」或「一舉奪魁」,皆源於此故。兒時住在天台,仰望天邊,不辨那顆是魁星,幸好都能得它眷顧,雖不是狀元,但勉強也算學士弟子員。

  既是節日,又豈能少了吃的。七夕的應節食品中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麵、糖、蜜(意指柔情蜜意)。《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靨兒」、「果食花樣」。宋朝時,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銀河雖寬,無非盈盈一水,兩情相悅,又何須萬語千言?被王母強行隔開的牛郎織女,雖有「歡盡夜,別經年,別多歡少奈何天」的悲憐,但也有「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的地久長天。「終不羨人間,人間日似年」所以,他們並不在乎朝朝暮暮,歲歲年年。

  儘管是一段淒美的愛情神話,但千百年來,兩顆星的隔河守望,卻正像凡俗間的婚姻堅守。我們不是神仙,所以我們做不到「終不羨人間」的那份灑脫,我們的愛情需要朝朝暮暮、歲歲年年的相守相伴,更離不開柴米油鹽、兒女繞膝的煙火之歡。

  所以,在這個柔情蜜意的日子裏,無論你是牽手多年的老夫老妻,還是初涉愛河的少女少男;無論是兩鬢斑白的銀婚夫婦,還是剛入圍城的新婚燕爾,都不妨暫時停下匆匆腳步、忙碌身影,雙雙依偎於朗朗星空下深情對視,這時,你會驚喜地發現,活色生香的愛情原來一直都在我們身旁,時時刻刻,從未走遠。

七夕那口甜

  今時不同往日,比起「找個好人」,在當下的價值體系中,「善待自己」顯然成了更主流的觀點。本來在我心中,所謂的中式或西式情人節就不該局限於花前月下,有一個人執手相看固然不錯,適時提醒自己人生苦短,莫忘加一點甜,不是更切實際?

  七夕其實距離處暑只有「一步之遙」,絕佳的過節方式就是打開冰箱,捧着一盒冰淇淋放縱到底,吃一口夏末出霜的清涼,像親了一口秋天的臉蛋,淋漓也痛快。

  按說,吃冰淇淋永遠是單一味道的更經典純粹,但這一勺,很多時候也不止一種口腹慾,它就像燥熱中從天而降的奇跡,濃縮了似曾相識微妙的感受,每個層次下都有一頁記憶被翻開、激活,兒時的遊樂場、運動會後放學的夕陽、第一個月含蓄的工資,和大腦在低溫刺激下,天馬行空閃過的念頭。所以如果有一天,可以專門靜下心來吃冰淇淋,確實也是件勇敢而奢侈的事。想了片刻,我還是把手伸向了那一罐鳳梨椰子,十年前的邁阿密,第一次喝到如此熱帶氣息濃郁的雞尾酒,後來驚覺,它竟然跟冰淇淋有夢幻聯動,就此一發不可收拾,有它的地方,我必捧場。

  椰子這水果,不妖艷卻「極有手段」,最擅長抓人心,通常經過二次加工都會「昇華」。冰淇淋開盒就讓人欲罷不能,菠蘿的酸甜明亮開胃,融合椰子的柔嫩悠長,在夏天延展出一股奇妙的觸感,絲滑清爽。前一秒還眉頭緊鎖,後一秒就立刻被「熨平」,熨而不燙,絲綢一樣自然地展開。這一口,吃下去是單純的開心,沒有花裏胡哨的東西搶味,就像睡了場過癮的午覺,或運動後的溫水浴,這難以匹敵的治癒感,是挖到了平凡日常中最大的寶,可不就是生活在對你表白嗎?

太極耍走排尿緊迫感

太極有很多力量

一名病人因前列腺疾病求診,他一直接受西醫治療,但因不想接受手術治療而轉向中醫。雖然治療前列腺疾病不是余醫師的強項,但憑着多年臨牀經驗,既然病人信任,余醫師就嘗試治療。

數月後,他的前列腺症狀改善,同時患有胃酸反流也慢慢好轉。一年後,他大部分症狀消退,唯獨排尿緊迫感依然存在。於是余醫師請他站立,講解太極拳術中鬆直背部及鬆胯動作姿勢練習。經過幾次練習,他的排尿緊迫感大大降低。

鬆胯鍛煉——太極的鬆胯鍛煉,能提高胯各關節抗拉能力和穩固度,改善脊柱姿勢和骨盆肌肉。

「鬆胯」助控制膀胱尿道

鬆胯為何有幫助呢?人體機能實在有很多奇趣之處,內經說下盤「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胯,指股骨上節、大腿摺疊下陷處、腰和腿之間部位;由骶髂關節、髖關節、髖骨與脊柱的韌帶、恥骨、骨盆等部分組成。要輕鬆靈活,通過關節、肌肉、韌帶合理收縮舒張,胯的各關節能靈活轉動。胯的縱向運動相對較多,亦有橫向運動的轉胯,還有縱向兼橫向運動,因此需要鬆沉穩固。通過鬆胯,有助腰腿協調,以及與腰脊帶動四肢。「胯根」是軸心,帶動各關節運動,「襠勁」轉圈由外達內,或由內達外,渾然一體。

鬆胯動作對膀胱尿道控制有益效。首先需要良好的脊柱姿勢和良好骨盆肌肉,而恆常的鬆胯鍛煉,可使胯範圍諸如骶髂關節、髖關節等軟骨、肌腱、韌帶增厚增粗,令骨附着處直徑變大,膠原纖維增加,從而提高胯各關節的抗拉能力及穩固度。鬆胯有別於骨盆肌肉鍛煉,但兩者配合一起鍛煉,效果更好。

病人另一個問題是胃酸反流,大多數人以改變生活方式和使用藥物治療。病因除了局部的食管裂孔疝或發炎外,整體身體狀况不佳也會引起。壓力、飲食不健康、焦慮、憂鬱等影響身心的症狀,久而久之,腸胃機能改變。這名病人在舌頭對應胃部的地方有明顯凹陷,接受中醫藥治療後,凹陷慢慢減輕,最後幾乎消失,胃酸反流情况亦不再出現。 

2023年8月20日 星期日

慢跑哲學

 

  前陣子與一位老朋友交談,說起彼此都已屆中年,如何保持身體健康至關重要。 『早年驗身,並沒有什麼大問題,但間中感到身體有些異樣,例如頭暈、失眠,而且開始容易疲倦,腰酸背痛……一次偶然機會,我陪兒子到籃球場打球,然後我自己在場邊跑步了幾分鐘,翌日感覺很舒服,接著便開始緩步跑。我覺得跑步重啟了一些以往躲懶的肌肉和身體機能,現在可以重新燃點希望。』朋友一口氣如是說。

  我也開始跑步……』我在交換心得後說。現在科技發達,人們都能用電子產品作出運動紀錄。我將自己的跑步數據發送給朋友觀看,他的第一個反應是:『你每週跑步次數不少,而且數據不差,顯示你的身體狀態不俗。』『正正相反呢。就是自覺身體開始退化,故此我才每天跑步。』我不好意思地回話。

朋友給我很多有關跑步的寶貴意見,當中最重要是慢跑,最理想是保持每分鐘一百七十至一百八十的步頻,即是近似急行的狀態,藉此減少腳跟受力之餘,亦可做到一定程度的消脂功效。我根據朋友的指示練習,但每次步頻都維持一百五十至六十之間,即是我沒法收窄步幅,仍然是大步向前。跑步速度方面,我當然不能與跑手相比,但也沒有慢下來。

  前陣子讀報得悉,周潤發(發哥)雖然意外受傷,但仍到香港大學與學生交流面談。學生當然提出很多問題,發哥一貫有問必答。其中有關跑步之事,發哥認為:『最好跑慢些,跑長些,跑得舒服些……』我不肯定年輕時期的發哥是否都會如此推動慢跑哲學,但同樣已屆人生的中後階段,現在我當然明白發哥所說的道理。只是知易行難,慢跑其實比快跑更加困難。如何能夠控制自己的速度?怎樣才可不與身邊的跑步者互相比較?更重要是,如何找到自己的終點目標?我只有繼續嘗試,尋找慢跑的答案。

2023年8月19日 星期六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孟子.離婁上》

政府統計處公布,2023年年中香港人口臨時數字為7,498,100人,較2022年年中增加152,000人,上升2.1%。據聯合國人口基金會於早前發布的《2023年世界人口狀況》顯示,香港生育率屬全球包尾,每位女性平均只會生育0.8名子女,低於韓國 (0.9)、新加坡 (1)、澳門 (1.1)、中國內地 (1.2)及日本 (1.3)等地。

2022年年中至2023年年中人口上升,主要由於其間錄得174,000名香港居民淨移入,包括31,000人持單程證來港,以及143,000名其他香港居民淨移入。同期有32,600人出生,54,600人死亡,自然減少22,000人。

政府表示,本港疫情防控措施2022年下半年開始穩步放寬,香港與內地及世界各地逐步恢復正常往來,不少在疫情期間留在外地香港居民返回香港,也有內地及海外人士透過各項計劃移入香港,致使2023年上半年錄得大量居民淨移入。

總人口中,常住居民佔7,249,300人,流動居民則佔248,700人。

全球發達國家和地區,不約而同面對生育率每況愈下的難題,最新統計顯示,南韓2022年每名女性生育率由0.81降至0.78,創下1970年有紀錄以來新低,亦已連續10年敬陪全球末席!

南韓政府早已正視「低生育率陷阱」,自2006年起分階段推出「刺激生育」計劃,2020年第4階段就有「3+3」假期,規定父母能為未滿1歲子女申請3個月育兒假,每人每月最高可獲300萬韓圜津貼。

可惜,即使南韓迄今狂燒280萬億韓圜呼籲「生多啲」,國民依然充耳不聞,生育率遠低於2006年的1.13

由賣金救國到韓流襲地球,南韓輸出的軟文化可媲美荷里活,奈何換來國民「軟對抗」,反映雕欄玉砌繁華背後,依然暗湧處處,尤其當一個地方生活成本高、社會壓力大,生育政策往往治標不治本。清朝無名乞丐遺下《絕命詩》有云:「飯囊傍晚盛殘月」,政府想提升生育率,唯一辦法讓人看見希望。

2019年南韓政府調查顯示,當地女性在2530歲參與經濟活動比率有75%3040歲下降至58%45歲以後再升回70%,顯而易見,女性為了生兒育女而暫停工作,當兒女慢慢長大才重返職場。像日本一樣,南韓依然存在嚴重性別不平等,哪怕受過高等教育,女性要上位仍然難過登天,又或被迫在事業和家庭之間二選一。

回到香港,不少網民曾為政府出謀獻策,認為只要生兩個就能免費住居屋10年、每月派2萬育兒津貼、優先聘請外籍僱傭,或者多多舉辦像台灣早前的「國際成人展」,相信也能刺激港人生多幾個,是耶非耶?《82年生的金智英》有一金句「生個孩子又不會改變什麼」,也許是時代女性心聲,卻讓人倒抽一口涼氣。

2023年8月18日 星期五

反思當代華裔人的抉擇

上文探討了奧本海默的故事,以及背後所衍生出來的道德哲學問題。這期,我們將探討被譽為「中國航天計劃之父」的錢學森先生之傳奇故事。他在祖國的航天科技與機械工程方面作出了舉世無雙貢獻,也是當代中國科學現代化之主要先驅之一。

一、從錢學森的一生看當代中美關係

1911年,錢學森生於當時仍為租界的上海。上海以外,辛亥革命正在進行得如火如荼,見證着一個新時代的誕生,也意味着中國從全面封建社會中局部地解放過來。錢父親錢均夫擔任北洋政府教育部視學。錢學森小時候便是在北京街頭上活潑蹦達地穿梭、串門子,順利地從北師大附中畢業,進入國立交通大學修讀蒸汽機車工程。一場大病過後,錢在當時「後五四」崇尚西方科學觀之下的中國,發展出相對罕見對中醫與氣功的興趣,並從此對國學發展出畢生的追求與好奇心。

三十年代時,到包括美國、英國、法國等「先進地區」留學,乃不少頂尖中國學子夢寐以求的機遇。錢學森也不例外。1934年,錢學森成為20名被挑選出來的清華大學庚款留美公費生,並於1935年抵達麻省理工學院,並在翌年碩士畢業。身為為數不多的在美華人留學生之一,錢學森卻沒有因自身作為「異鄉異客」身份而選擇循規蹈矩,「安份守己」地完成課程然後回國。反之,求知欲極為旺盛的他,主動地到加州理工學院研究院,並要求跟隨空氣動力學泰斗西奧多.馮.卡門(Theodore von Kármán)學習,並與其發表多篇合作論文。卡門日後回憶他們初次見面時,形容錢學森的答案「罕見地準確」("with unusual precision")。兩師徒跨越種族與文化代溝,共同研發並提出包括錢-卡門公式(Kármán–Tsien equation)在內,廣為後世流傳的著名學說。錢隨即在31歲之齡,成為加州理工學院副教授;一年後,再接受美國國防部邀請,加入美國戰爭部科學顧問小組。當時錢依然以為,憑着自身才華及專業的貢獻,應當能立足於這個看似尊重實力與才華的先進經濟體,為美國作出貢獻。

與此同時,錢學森也開始對自身家國的政治發展感到特別關注。通過與當地華裔留學生的聯繫與討論,其注意到國共內戰對中國所帶來的嚴峻撕裂,也看見了新中國成立之時,是如何地為滄桑百年後的中華土地帶來久違的安穩與相對穩定。當然,五十年代及後所發生的種種內憂外患,作為知識分子一員的他並非視若無睹,但這卻無阻他對新中國願景投射一定的憧憬與期盼。也許也正因如此,即便當時反共產主義在美國本土早已抬頭,即便美國人對華裔人與中國人的歧視冷眼也正從「白人比華人高尚」的族裔歧視主義拓展成一種受抗共政治渲染的「敵我矛盾」思維,這位科學家卻並沒有刻意「迴避」去隱藏或減少其與共產中國的接觸。其對貢獻家鄉的執念,也賦予充滿妒忌猜疑的不少小人一個千載難逢去攻擊他的機會。也許這就是其獨有的情意結。

早在四十年代初,美國聯邦調查局便從當地共產黨內部文檔中看到錢學森疑與來自中國領導層的特派密使有所接觸,並懷疑他為中共間諜。錢學森在美國期間,與羅伯特。奧本海默(Robert Oppenheimer)的弟弟、曾為共產黨員的法蘭克.奧本海默(Frank Oppenheimer)有短暫接觸與交集。錢日後也表示,奧本海默是他極為敬佩的科學前輩之一。1950年韓戰爆發,正值盛夏之際,司法部吊銷了錢學森的機密工作許可,並將其拘禁十五天,期間錢受到了聯邦調查局的嚴厲問話。早生去意的錢在經歷這一連串事件後,公開表示打算回國。當時美國海軍次部長金貝爾(Dan Able Kimball)還打趣跟他表示,「我不覺得你是一個共產黨員啊!」

錢學森則坦然回答,「我是中國人。我不想我發明出來的武器,被用作屠殺我的同胞的工具。就是那麼簡單。」("I'm Chinese. I don't want to build weapons to kill my countrymen. It's that simple.")氣急敗壞的美國體制,反覆地刁難準備回國的錢學森,並於19514月宣布其不能離開加州。不服此一決定的錢學森,一來得到了加州理工學院正直同僚的鼎力支持,二來也難以嚥下這口「莫須有」指控的氣,嘗試以法律渠道爭取自由。此一戰未必如奧本海默政敵斯杜拉斯(Lewis Strauss1959在參議院就着其任命的聽證那般為人所知,但關乎的不止是錢學森能否重新在機密機關中工作,更是在美的華人科學家,以至所有傑出華人,在刀光劍影的「抓間諜」思潮下,能否及應否在美國待下去這個問題。

1954年,中美兩國開始摸索破冰,嘗試破除韓戰以後出現的僵持,並就戰俘與平民返國的議題嘗試取得共識。時任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Dwight Eisenhower)批准了錢學森回國的申請。加州理工學院杜布魯奇(Lee Alvin DuBridge)語重心長地預測,錢回國不是為了「種蘋果」("wasn't going back to China to grow apples")。1955年末,錢學森回到祖國。當時的中國,正在經歷肅反運動下的另類杯弓蛇影。幸好錢獲得了毛澤東、周恩來、陳毅等領導人的賞識與支持,並在1956年創建及牽頭主管中國科學院的力學研究所,並參與了國防部第五局(及後併入的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也為錢所主持)及中國科技技術大學的組建。1960年,東風短程彈道導彈成功發射。1964年,中國試爆了第一枚原子彈。1967年,中國試爆了第一枚氫彈。1970年,中國首次發射人造衛星。「兩彈一星」工程中,以錢學森、鄧稼先等為首的科學家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約莫十年後開始的文化大革命中,反「反動派」的思潮席捲全國——錢卻被包括在《一份應予保護的幹部名單》之中,因而幸免於難。晚年錢老依然為着中國創新科技發展焦急費神,並於2005年向當時訪問他的總理溫家寶提出「錢學森之問」,指出中國「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沒有自己獨特的創新的東西」。十四年後,中國爬過美國,成為了全球專利申請數量第一的國家。2005年的十七年後,中國發表的所有科研論文數量(number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apers)與「高影響因子」(high-citation impact papers)研究論文數量,皆超越了美國。

有的人可能會指出,錢學森當年在文化大革命之時,並沒有更積極發聲,為其被打壓的同僚挺身而出,讓他們被橫蠻無理地批鬥受難,是一種過失。這種說法,是一種事後孔明,也是站在道德高地的空泛說教。也可能會有人為當時針對華人的美國政治體制行為「開脫」,認為錢既然確實對共產主義抱有好感,美國對其的迫害也似乎無可厚非。這些人的觀點,不可取也要不得。錢學森年輕時有沒有申請加入美國國籍,大眾莫衷一是。但肯定的是,他在2009年離開人世時,是一個徹底而愛國的中國人,也是一個為祖國能在國際舞台上於綜合實力層面上抬起頭來,作出巨大貢獻的知識先驅。

二、從新舊麥卡錫主義看美國軟實力的衰落

當日的錢學森,也是今時今日無數在海外進修的華裔留學生的映照。新冷戰來臨之際,中國到海外留學的年輕學生,正面臨前所未見的嚴峻格局。「嚴峻」的原因不單指普遍全球也出現的經濟隱憂、勞工市場與大學畢業生技能不匹配、戰爭與暴力在大國博弈中的抬頭升溫。也包括了隨着西方諸國對中國態度的排擠與壓制之意日益鮮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諸國政治建制對華裔留學生的針對逐漸白熱化,露出了猖狂的面孔。

這種針對是泛社會性的,也彰顯了凡事政治化、上綱上線、讓意識形態凌駕於務實主義,絕非任何一個國家獨有的現象,而是二十一世紀全世界各地也浮現的嚴重問題。在美國,從最高層而受新麥卡錫主義支配的政府機關與體制菁英,到最為「基層」而對華人持有種族歧視眼光的特朗普與「白人至上主義」支持者,這些各營各派,正在以他們自己的方法告訴一、在美國留學的中國留學生、二、在當地扎根橫跨數代的華裔美國人家庭,以及三、從中國移民過去的人才:「你們必須歸邊,而即使歸邊,也要接受我們時刻的審查。」

二戰結束後美國浮現的麥卡錫主義,起源可追溯至1910與二十年代的「第一次紅色恐慌」(The First Red Scare),也即是當時美國舉國體制對世上出現一個與其意識形態如斯對立,並具備分庭抗禮一戰之力的蘇聯的原始反應。同時,總統杜魯門在從任上逝世的羅斯福手上接過白宮之時,正嘗試透過鮮明而強硬的外交手腕去論證自己為羅斯福的「合適繼承人」,因而選擇以強硬反共產主義的主義(Truman Doctrine)為對內對外政策。再加上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的軍工複合體正需要一套完整論述去尋找贊助以支撐自身龐大的生產與經營支出(也包括奧本海默引導的曼哈頓計劃裏面的不少菁英,尤以愛德華.泰勒(Edward Teller)——「氫氣彈之父」——為甚)。這種種結構性條件促進了野心勃勃的參議員麥卡錫(Joseph McCarthy)成功崛起。韓戰期間,數百名疑似共產黨員(當中有不少亞裔華裔人)被美國當局監禁,而超過一萬多人因「懷疑與共產黨有聯繫」而喪失了工作。直至麥卡錫向美國軍隊開火,在一系列高調的聽證會(Army-McCarthy Hearings)上醜態盡出,那一股狂熱的浪潮方暫時平息。

曾幾何時,美國為了自身的經濟與地緣政治利益,在中國與蘇聯之間選擇了「聯中抗俄」。中國也自然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摸着包括美國在內不同的「大石頭」過河,從而走出了自己獨特的發展路。中美經貿與金融關係在九十年代始變得更為密切,並在柏林圍牆倒下後的三十年,成為世上最關鍵而核心的貿易夥伴關係。

麥卡錫主義出現的七十年後,美國依然是世界經濟一大強國,在軍事與武裝實力上遠超任何世上其他一個國家或跨國聯盟(包括歐盟與東盟)。美元仍然是世界上最為流通的貨幣,也是最主要的儲備貨幣(即便俄烏戰爭下世界正呈現金融多極化趨勢)。美國的人均生產總值乃中國的五倍。但無論是其在國際社會(包括全球南方國家)中的觀感,或是在國際政府與多邊機構中的話語權,還是對不少來自於東亞人才的吸引力,美國面向世界的「軟實力」正在下滑。對於經濟相對發達的全球北方國家來說,美國依然是他們相對接納而選擇相信的合作夥伴。但對於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南方人民來說,美國不再是唯一的選擇,更不是需要無限仰視與渴望的對象。

對於華裔人士來說,這點事實尤為鮮明。新冠疫情間,美國當地出現各種各樣針對東亞人的暴力「仇恨罪行」(hate crime)。為了混淆視聽,特朗普公然將新冠病毒荒謬而惡毒地稱為「武漢病毒」,讓無知大眾將病毒與中國人畫上等號。2018年末司法部推出的「中國行動計劃」(China Initiative),打着「防中國人盜竊美國科技」的名義,明目張膽地針對華裔教職員與學者,行種族排斥之實。2021年,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陳剛被拘捕,被指控為「未有申報與多個中國教育項目的聯繫」。一年後,聯邦檢察官終於撤銷了指控,卻至今仍未有正式反思或作出實際賠償。直至2021年末,受此一項目所牽連的五十名學者當中,只有三分之一是干犯了欺詐行為或未披露與中國大學的關係,而沒有人被發現為間諜。有受這些行為行動影響的華裔學者與專業人士,當中包括不少從中國到美國的移民;而且有不少本身就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也被無端無辜地捲入漩渦之中。原來只要你的名字「聽起來」非白人,樣貌「看起來」非他族裔,同時也不受到集中於黑人與拉丁裔人士權益的「少數平權」運動關照,無論你文化還是語言上是多麼的「融入當地」,你始終都是一個外人,一個不受待見的外人。

早前一份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PNAS)刊登的調查發現,在1304受訪的現職在美華裔研究人員當中,三成半認為自身在美國「不受歡迎」,七成二認為作為一名學術工作者,自己在美國並不安全。有六成半人對與中國合作感到抗拒,而有超過八成半人認為現在相對於五年前,2023年的美國更難以招攬學生。

我有不少朋友與前輩,在過去數年間,哪怕疫情與嚴厲的檢疫措施,也紛紛回到了祖國。事實上,西方社會對中國人才的大門正在逐漸關上。依然對美英等地抱有不切實際遐想的朋友們,有必要正視當代的政治現實。我在英、美,以及受美所帶領的「全球北方」諸國等地當然有着不少好友,但也必須重申,我們必須將社會性的宏觀現象與個人化的微觀現象分隔開來。不是說美國當地再也沒有願意與中國溝通與合作的正面朋友,卻是說他們短中期內不再能在權力核心去主宰政府決策過程。就好比前國務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乃受到美國政界廣泛推崇備至的「智慧老人」,但其對中國的看法卻只獲得當中極少數人的認同與關注。正所謂,今非昔比,時代在變,而我們不能等,更不能白白地忍。

三、 從當代中國留學生的處境看香港的特殊角色

當代有不少在海外留學的中國同胞,也有不少在外國出生與長大的華裔人,如今在地緣政治的壓迫下,發現自己難以再在美國繼續生存或找到發展空間與潛力。在這前提下,他們有意回國(或移居到中國去),在一個相對安全而穩定的環境中,毋須再為自身膚色感到焦慮,毋須再受人白眼或針對。可與此同時,他們也未必能適應內地各大小城市的獨有文化與習俗、氛圍與輿論空間。這些留學生與學者需要的,是一個在中國土壤上,同時具備與國際社會接軌以及獨有多元性、兼容性、動態性的大都市。

有不少人問我,香港的未來在哪裏?依我所看,香港未來必須是成為一個能包容及採納、轉化及昇華來自於五湖四海的人才,尤其是生於內地、台灣,而又曾在海外留學工作的同胞。普通話、英語,必須成為在香港的主要語言。粵語與香港文化,也必須同時貫徹地保育下去。真正地兩文三語是一個「基本要求」。我們更要懂得西班牙語、印尼語、阿拉伯文。

要立足於天地,必須勿忘初衷,同時與時並進。香港特殊的角色,便是要為世界各地的華人提供一個避風塘,讓他們站在曾建設當代香港的巨人肩膀上,為祖國出一分力。同時,美國也應當意識到一點:當你對別人落閘時,不要怪他們對你也同樣落閘。因為這個世界有很多事,是對等而對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