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2年12月31日 星期六

回顧2022年的四大啟示

除夕日回顧一下2022年,2022年乃是「高端政治」(high politics)重臨世界舞台的一年。

所謂「高端政治」,並不局限於攸關國家安全與軍事衝突博弈的範疇其傳統定義,相對於「低端政治」(low politics),也即是民生經濟層面上的互動。經過定義拓展後的「高端政治」,也包括理想主義與現實限制的博弈、大人物與權力結構的互動、新穎科技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社會構成所帶來的根本性衝擊。這些種種現象與議題,皆是二十一世紀「高端政治」所覆蓋的領域。在此盡我所能地回顧2022年,並提出四個主題,望能涵蓋這年的重點趨勢現象,也能讓具特定興趣的博友能直接跳到該部分:

第一,地緣政治與軍事衝突的回歸。

第二,各地政府以自行方式步出新冠疫情陰霾。

第三,歷史性人物的隕落,以及結構的變與不變。

第四,新科技對社會權力與關係所帶來的衝擊。

一、燃點:地緣政治與軍事衝突

地緣政治博弈,其實從來都沒有真正地在世界舞台上消失。但自冷戰結束以來,也未曾出現過兩個以上的世界大國(global superpower)或「次大國」(sub-superpower)之間出現持久性的間接軍事衝突。俄烏戰爭因此而具備非常鮮明的分水嶺意味──其象徵着以全球化、貿易金融對接為主調、國際組織為協調及化解地緣矛盾為次調的「後冷戰共識」,在俄羅斯帝國復辟主義及美國主導的圍堵性霸權主義的交織下,有關政治形容落幕。俄烏戰爭將歐洲拖入熱戰之中,也令烏克蘭生靈塗炭。

正如我在4月當時所預測,俄羅斯在金融封鎖及猛烈的軍事反噬之下,因其年初的入侵舉動而負上極為昂貴的代價。俄羅斯因是次戰事的透支,而令其在中亞等地的權威遭受毀滅性挑戰;連原本與俄羅斯關係遠比中俄來得密切的印度,也為了討好西方陣營及地緣政治考慮,在言語上(雖未必在行動上)與俄羅斯割席。中國在中俄關係當中的話語權大漲,也因而更進一步地將俄羅斯納入自身策略循環之中。站在普京角度而言,到底這是一次成功的破釜沉舟,還是一次失敗的豪賭?答案相信呼之欲出。

另一方面,台海局勢也在此年峰迴路轉。年初西方評論界多番嘗試將俄烏戰爭與「台海戰爭」扯上關係,並嘗試以片言隻語引誘北京出手,一了百了地以武力統一全國。這如意算盤打不響後,又再嘗試通過就着「戰略模糊」的定位「二次模糊」(ambiguity over strategic ambiguity),變本加厲地引領北京立場鮮明化,嘗試通過最為低成本的挑釁,將中國引入戰場;再加上佩洛西(Speaker Pelosi)判斷自己中期選舉後必定會失去議會長地位,「臨別」之時也要「送秋波」,執意訪問台灣,以完成自己的「夢想」。其訪台於夏天中旬,把台海局勢推至危機邊緣。內地部分激進國粹派不斷向中央叫嚷,盼北京能出手,「出一口氣」;幸好國家領導人本着務實而實事求是的精神,以不變應萬變,從而為局勢主動降溫。最後,11月的習拜會,為台海問題設下底線;再加上台灣民進黨在(雖然未必直接反映意識形態的)九合一選舉嚴重失利,暫時為兩岸關係再度惡化的可能性「封頂」,讓和平得以起碼短暫地維持下去。

以上兩地的「實際」及「可能」衝突,未必直接牽涉到世上絕大多數國家,也與大多數正在爭取擺脫地緣二分化的中小國沒有道義甚至實際層面上的牽連關係。惟一旦台海爆發戰事,屆時的金融封鎖、經濟打壓、貿易鏈脫鈎等的嚴重性,將對全球經濟及金融體系帶來嚴重衝擊,這與俄烏戰爭後所發生的情況有着一種質層面上的區別,不能同日而語。

與此同時,即便國際媒體最為關注的是以上這兩塊地方,我們也不應忘記或忽略,中亞地區過去一年形勢極度不穩,過去一年亞美尼亞與阿塞拜疆之間出現嚴重軍事衝突,又或是忽視朝鮮半島、中印邊境、印巴邊境有可能出現局部熱戰的可能性。媒體告訴我們應當關注的,與我們實際應當關注的,往往有很大出入。這也是媒體控制及干預我們輿論及思想的「構建權力」最鮮明的表徵。

漸趨頻密的軍事衝突,未必會徹底打破大國之間的「和平共處」,卻也令我們從「冷」和平邁向「熱」和平。大國之間劍拔弩張的關係,再也沒有足夠資源或能耐去維持全球各地徹底和平,抑制他們盟友或夥伴之間產生摩擦,但仍具備足夠的政治底氣,將兩者之間的衝突控制在特定他者範圍內,防止不受邊際的升溫。放在俄烏戰爭之中,中美之間緊繃的關係並沒有把中國拖入戰場上──甚至因應歐盟對中西脫鈎的排斥,而令美方在11月不得不尋求與中方進行對話與妥協。

二、曙光:各地政府以自行方式步出新冠疫情陰霾

「新冠疫情不再是不治之症,也是能通過廣泛採納的疫苗所防治的疾病。」

這是2022年世界各地政府得出的初步共識。應對新冠疫情的全面封鎖、全面壓制、邊境防控政策,在過去一年內,於世界不少國家當中再也不是應對疫情的首選。綜觀全球,各地政府或是繼續一貫的「躺平」政策,或是從「防止」或「杜絕」新冠疫情邁向一種新的「共存」模式。即便是較為保守的國家,也在此年結束前找尋到自己的「脫離」疫情路,在遵守自身(官方所採納的)道德價值觀的同時,也盡量全速地步出疫情陰霾。所以在總結此一年的起伏之時,我們一定不得不提到「告別疫情」這一點,而這本身就必然關乎「高端政治」──公民有沒有自由行走、自由出入地方聚會、就着抗疫政策表示自身意見,這些都是正兒八經的政治問題,因為其本身乃牽涉到政府與人民之間的契約與談判所得來的成果。若將任何一地政府抗疫政策視為沒有政治成份的話,則反映出一種骨子裏的天真。

當然,新冠疫情某程度上仍未在生理藥理層面上「結束」。長新冠、重新開放社會時所帶來的嚴重衝擊及染疫死亡人士,以及新變種出現的可能性,不能不防。但從政府能否合理合情地就着新冠疫情,向民眾出入聚會、工作及自由生活的權利這層面出發,明顯疫情已在一種政治含義的層面上結束。隨之而來的,則是「然後呢?」這道問題。究竟政府能否有效地推動更多更強的疫苗接種、將免疫力低或弱的人士所遭受的風險減至最少,以及如何能有效地讓民眾較為合理而理性地看待新冠疫情,這確實是過去一年各地政府──尤其是本地及基層政府──所面臨的難題。

「復常」這句話,很容易說,但發展中國家與已發展國家之間的落差,不能輕易帶過。對於不少處於地球北方(Global North)的國家而言,他們擁有着充沛的疫苗、民眾絕大多數(除了美國為例外)接受疫苗接種為恢復社會秩序的唯一選項,以及成熟的醫療配套。面臨新冠疫情餘波,他們游刃有餘──即便是在疫情初期表現非常乏善足陳的意大利、法國和英國等地,也在過去一年「扳回一城」,以較為快的速度迎來開放。反之,疫苗接種率較低、基建配套較弱、整體衞生狀況欠佳的發展中國家,則在復常過程當中付出代價,也要應對民眾對醫療系統質疑懷疑的心理後遺症。

最後,即便2022年確實是「告別」新冠疫情所帶來的限制性措施之年,但世界離真正的復常,仍有一定距離。過去一年讓不少「疫情晚期」的後遺症表露無遺,當中包括藍領工人供應短缺、部分依賴面對面為主調的服務性行業面臨結構性淘汰、白領辦公室工作人員在環球經濟轉差之時面對失業危機;重視勞動力的行業,普遍在西方諸國中出現工資漲升的情況。反之,包括法律界、金融界在內的「高技能」行業,則面臨嚴重的生存危機。不少發展中的國家人口雖然因老年中年人士在過去數年的死亡而迎來更進一步的「年輕化」,但如何化解青黃不接、經濟年齡斷層等問題,仍沒有解決方法。整體而言,新冠疫情也許某程度上已成歷史,但其後遺症眾多,「問題未解決」!

三、更替:歷史性人物的隕落,以及結構性的變與不變

生死有命。但這年世界各地不少標誌性人物,也乘風西去。當然,世上每一年也必然有舉足輕重的名人巨匠去世,2022年又有何特殊之處?

特殊之處是,今年逝世的有不少曾是世界大國的最高領導人,或是實際掌權人,再加上他們所提出及象徵的管治模式,其隕落也因而象徵着一個時代、一種精神、或是特定的意識形態之落幕。在這裏必須提到的,必是我國前最高領導人國家主席江澤民。江主席帶領中國延續鄧小平老先生的改革開放路線,通過海納百川、統一各陣營陣線的「三個代表」思想,通過體制化及集中化的市場經濟,讓中國在國際化道路上從厚積薄發,邁向急速增長的年代。

無論是江澤民能屈能伸的處事作風、針對對象而對症下藥的外交政策,或是堅守底線同時也能容得下新社會中出現的不同「同路人」胸襟,這些種種價值觀及優點,正讓其能在風高浪急的世態中,化干戈為玉帛,讓中國得以在國際舞台上抬頭。無論是當年進入世界貿易組織、把國內高漲的愛國主義適度調控,避免與美國北約擦槍走火,還是對私有化經濟的扶持,這些種種都是江主席為中國所帶來的政績。江主席相信把西方優勢與中國本身的體制糅合,必能將中國變成一個同時能遊走在已發展及發展中國家之間的連結者,也能將經濟體制規模「做大做好」,從而增強中國綜合型國力。

當然,江澤民的逝世,不應成為一種漫無目的對歷史浪漫化的藉口──1990年代的中國,與2020年代的中國所面對的挑戰有其根本性區別。貿然把當時與現代比較,然後產出各種各樣影射性的結論,這非但是有違歷史,也是有愧政治操守。唯有精益求精,方能推陳出新,往前走下去。

不浪漫化,不盲目推崇領袖,這一點也應套用在英女皇上。英女皇伊利莎白二世在位超過70年,任內見證大英帝國在歷史舞台上的衰落,也見證了15任首相。固然其象徵及統領着的皇室,與大英帝國殖民地歷史之間的關係密不可分,但其以獨特的處事待人方式,讓包括敵對勢力及反英脫殖者(包括曼德拉、聖人甘地)也對其有頗高讚譽。英女皇並非完人──其對戴安娜皇妃及孫媳婦梅根的處理手法,被不少媒體詬病,也被視為皇室內對改革的反對聲音之一;但在英國經歷大風大浪之時,女皇能為民眾帶來安撫穩定民心的效果,也能在關鍵時刻跨越政治立場地團結各方政治梟雄勢力,這本身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如今女皇隕落、查理斯三世登基,迎接着他的卻是一個愈加四分五裂的皇室、對皇室制度愈加反感及質疑的英國民眾,以及正在威脅脫英的北愛與蘇格蘭。時代變遷、人物變化,到頭來也造成了權力分配的結構性演變。

最後,安倍晉三被暗殺,印證着日本國土上的政治暴力化趨勢。雖則行兇者是一名信奉極端主義的教徒,未必來自於什麼特定政治勢力,但二戰後長年維持和平管治權更替的日本,卻在安倍遇刺的槍響下正式告終。如今執政首相岸田文雄能否平衡黨內虎視眈眈的派系,以其雷聲極大(雨點卻很小)的外交政策為其政府帶來復興?安倍死後為政府所帶來的「光環效應」,似乎早已耗盡,並不足以讓岸田文雄維持支持度。在內閣官員接連請辭的狀況下,對其民意支持率不足35%,足以反映出日本政治在派系分贓與紛爭不已、經濟停滯不前所帶來的後遺症。

對於國際和平局勢而言,安倍無疑是一名具爭議性的人物,但對日本民眾而言,其強悍創新的經濟改革、對日本國際地位的鮮明捍衞,無疑讓其管治期間為日本衰落之勢帶來喘息空間。但即便是多麼能幹的個人,也敵不過身體健康問題,以及盤根錯節的利益關係。英女皇也好,安倍也好,都印證了一點:在結構當前,「大人物」及個人也許能扳動鬆綁一部分的制衡,卻不能扭轉整體時代大勢最終趨勢。個體與結構,永遠都是一種對立統一的關係。

四、蛻變:新科技對社會權力及關係所帶來的衝擊

科技樂觀主義者(techno-optimists),乃是原教條式地深信,科技發展必然會讓人類整體而言具備更多選擇,生活水平能獲得提升。較為謹慎的樂觀主義者,則會表示,科技增長為我們創造選擇的可能性,若要改善整體社會生活水準,則是必須但並不足夠的(necessary but insufficient)。反之,科技悲觀主義者(techno-pessimists)則認為,科技發展必然會令我們自我消耗,甚至最終令人類全軍覆滅,為文明帶來不可逆轉的衝擊。較為進步或相對正面的悲觀者,則會說從一個大概概率層面上去說,往後的科技發展,整體對人類弊大於利。

但雙方所忽略的,則是科技的多樣多變性,以及個別科技對人類控制能力與誘因不同程度或方向的影響。有些科技,可能為我們創造龐大殺傷力的武器,既能用以停戰,卻也可導致戰爭一發不可收拾(例如原子彈);有些科技,可能會為我們日常生活帶來表面上十分微不足道的改善,到頭來卻積少成多,締造量變成質層面上的飛躍進步。最後,某些科技所剩下的後遺症可能在數年,甚至數十年後方會浮現──就好比一架飛機,可能在十年前出現一個微型事故,十年後此事故卻足以導致其在空中解體。這些種種因素,皆讓我們沒可能可以輕易地就着科技發展軌跡蓋棺定論。我認為我們必須當個「科技務實者」(techno-pragmatist)。

2022年,正正印證了科技務實主義的重要性。加密貨幣並非是一個只會升值、在跌市中「保值」的穩當投資──以為其能擺脫與現時流通貨幣與股市間接掛鈎的樂觀主義者,此年迎來一次又一次的夢碎。同時,以SBFDo Kwon為表表者在內的梟雄,試圖以比特幣構建自身的「空中城堡」,結果一敗塗地。但這是否代表加密貨幣一無是處,毫無可取性?不──隨着地緣政治崛起、金融貨幣系統出現局部性脫鈎、貨幣成為政治制裁工具的一種,加密貨幣的長遠角色只會逐步增加。固然我認為「流通貨幣必然會貶值,所以我們必須用加密貨幣」的前設站不住腳,但加密貨幣絕對在未來金融世界佔有一席。我們不能一竹竿打一船人,將所有加密貨幣交易所皆定性為「騙案」──這未免過於武斷了。

至於今年末出現的人工智能Chat GPT,固然彰顯了智能演變對人類社會所構成的衝擊,證明AI在模仿人類寫作及組織資訊層面上,有出乎意料的能力及精準度。但同時,也有不少網上評論指出,Chat GPT即便組織能力強,卻缺乏將複雜繁瑣概念抽絲剝繭,與現實做出對比及間接套用,在較為複雜的運算題目當前,與人類專家高下立見。我們毋須過慮──離開科幻小說中所謂的能自我思考及運作的「強AI」(Strong AI),我們仍有非常大的距離。無論是實體硬件運算速度及所耗用的空間、軟件要獨立於人類所輸入方程式的不可能性,這些種種約束皆令包括Chat GPT在內,最為先進的「弱AI」(Weak AI),也不能跨越自我思考及自由意志的鴻溝,更甭論完全取代人類。與其擔心機械人取代我們,倒不如擔心極為強大的機械人,落入侵略性或威逼性持份者(包括恐怖分子)手中,從而為我們帶來災難性的衝擊。科技並不可怕──科技背後的操控者,才最為可怕。

五、結語

2022年,可算是一個「劇變」之年。在此,也必須自我檢討。過去數天,我回顧了去年底對2022年的預測,發現了自己判斷對錯參半。

錯的,乃是我高估了新冠疫情所帶來的威脅、低估了部分發達國家在爭取及落實經濟復常的裝備與能力,反映出我當時對疫情的整體利弊掌握尚未精準。同時,我也錯誤地估算阿富汗會出現內戰內亂──此點並沒有完全兌現。

但其餘不少預測,卻(不幸地)一一兌現。我當時認為,俄烏戰爭一觸即發、俄羅斯定不會在囤積大量軍隊在烏克蘭邊境後「退縮」,結果2月底俄羅斯大舉入侵烏克蘭,令歐洲陷入戰火與能源危機。同時,也確實令北約暫時將重心從亞太區重新轉移去歐亞大陸西部地區。我也估計到伊朗爆發動盪,但原因卻未必與我所指出的「最高領袖的身體急速轉差」有太多關連。最後,如我所料,至今台海沒有爆發衝突──對於熱愛和平、堅持多邊主義與國際秩序者而言,這無疑是一大好消息。

同時,我當時預計全球暖化必然會在這些種種意識形態主宰下的國際博弈,而遭受冷處理。關於誰對誰錯的口舌之爭,正是第 27 屆聯合國氣候峰會裏面所出現的一幕幕。在政治經濟動盪當前,管治者持續地與民眾訴求脫節,難以將異見容納在體制或選舉以內。這也是為何我當時推測各地政府,無論是威權還是民主體制,皆要在2022年面對種種基層發起的民眾運動。這一點,也在今年應驗。

說實話,作出以上這些預測,毋須什麼的「專業資格」或「國際關係」認知。其需要的,乃是對地緣政治基本定律的掌握,也就是我接下來於明年將會集中資源探討的問題。面對地緣政治的「凱旋回歸」,我們應當如何自處?未來一年,世界又會出現什麼樣變化?且讓我們日後再談。在此,祝願博友新年快樂,望行善者能得福是也。

2022年12月30日 星期五

香港要變


一年將盡,上文提到《中國來年大勢》,今天也探討一下香港應如何面對新的一年。香港的發展,若只是回歸為內地大城市,一是比不上上海、廣州、深圳。香港的競爭力不足與內地大城市同等競爭。二是香港這麼多積累的條件資源,乃至制度文化,都不是為發展內地城市功能而設,二者之間有相當的矛盾衝突。按內地城市發展的模式,這些矛盾衝突會惡化,打擊香港本地的發展,也妨礙香港與內地的融合與合作。
三是香港回歸,採的是一國兩制,若只回歸為內地城市,不用這樣周張創新,可簡單地與廣州整合,也不用另設深圳市,回歸的代價與成本會較低,也不會在回歸前後香港形成內地資金外逃,外來政治勢力入侵的缺口。
四是倘香港回歸為內地城市,有助於防禦外來的政治攻擊,不僅是顏色革命式的暴動,更重要是防制度文化、價值觀念的輸入,衝擊內地體制,造成內部逆變的潛在威脅。不過,若中國的發展,不是故步自封,不是極端的民族主義、民粹主義,而是立足世界,要求與世界同步演變,且可以中國經驗帶動世界的變動。一如改革與開放那樣,甘冒風險,也敢創新求變。但當然不是把英國留下的制度政策不變,也當然不會把回歸初期的政治選擇和決策當作一成不可變。

事實上,香港回歸一國兩制的道路,與內地改革和開放一樣,都是摸着石頭過河,不能不過,也不能不摸着每個石頭找出道路來。沒有成規、沒有禁忌,以人民大多數的利益為依歸。香港與內地的發展只要在一國的大框框內,可以競爭,不怕矛盾,這才是中共尊崇的辯證法,也已從中共革命上百年痛苦經驗中論證出來。
令人擔心的是,黑暴之後,政策傾向有矯枉過正的來回搖擺。一方是情緒化的民粹主義、民族主義,或還有政治投機。另一方是回歸政治掌控的統戰工作,返回幾十年不變的模式與格局。二者結合起來,大有使香港的發展緊按內地政策,亦步亦趨。說得好的是引進內地先進經驗,不好的話是官僚主義。無論怎樣解說,都與國內外形勢急變帶來的挑戰不相應。內地的經驗是肯作試驗,用不同方式作良性競爭,堅持多元創新。
香港為甚麼不可以在一國框架之內,試驗不同的制度政策以應對本地、內地與世界的挑戰呢?世界變,中國變,香港亦要變。在「一國兩制」的框架內,政治要變、經濟要變、行政要變、立法要變、司法要變、教育要變、甚至愛國者的定義也要變,重點是要變得合理,符合全港市民,無論民生經濟就業...的利益;最重要變的不是回歸中國的城市,而是堅持與內地城市不同。

2022年12月29日 星期四

話說中國來年大勢

2022年對整個世界而言,都是困難的一年,但我們跌跌撞撞便度過了。展望明年,中國仍要面對幾個重要挑戰,但破局力量逐漸形成,國運會又再騰飛。

美國挑起禍端

美國挑起的新冷戰,以為可以先打敗俄羅斯,然後再對付中國,可是計算全然失敗。一是打不敗俄羅斯。二是俄羅斯反制,東聯中國,南下則與伊朗、沙特阿拉伯、印度合作,迫使俄羅斯全力走出歐洲。三是打不敗俄羅斯,對中國的挑釁卻無以為繼。四是美俄、中美關係惡化的發展,俄羅斯更靠近伊朗,伊朗與沙特阿拉伯尋求和解,伊斯蘭教之敵再不是教內什葉與遜尼派任何一方,而是美國,特別是美國支撐的以色列。五是美國打擊俄羅斯、中國,破壞了二次大戰後的國際體系乃至資本主義的價值。
這樣一系列的連鎖反應變化,雖說結構因素早已逐步發生,但引發點是美國以新冷戰攻擊俄羅斯與中國而起。美國是機關算盡,可惜對中俄都未能真正認識,也高估了美國自身的強勢和霸權。烏克蘭戰爭是整個連鎖反應的關鍵轉折點,而正在冒起的中俄政經協作、俄羅斯與伊朗的合作、俄印的關係、中東的變化,都會是新格局發展的重要因由和後果。
俄羅斯前總統梅德韋傑夫訪華後,若中俄公布合作開發俄遠東地區,中國與伊朗25年長期合作協議公布細節內容,兩者都將會視為烏克蘭戰爭後國際大勢變化最大的里程碑。假使上述合作成功在2023年出現,以此將會作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10年的重大發展。

三年穩控疫患

另外最大的困擾仍然是疫情。歷史上,瘟疫與戰爭一向是威脅着人類生存的兩大要素,若是等閒視之,只會自招災禍。以現時形勢看來,中國苦扛了3年,終於等到病毒殺傷力大幅減弱,可以開放。不過,以香港的數據作參考,中招後的平均病死率仍遠不是我們所企盼的0.1%,即流感病死率,而是0.2%以上,在天氣寒冷時尤為高企。我們屈指一算,便可知將要付出多少代價。此病毒傳染力驚人,看看身邊朋友,「楊過」、「楊康」、「王重陽」、「陽頂天」之多,便知防不勝防,擋無可擋,我雖打了5針,也只能「久陰真驚」,不敢做「五散人」周圍癲。也許不久的將來,中國感染人數會多達10億,若是內地致死率與香港今天的相若(已遠低於年初之時),那麼死亡人數便是200萬了。中國人口是美國4倍,以人口比例而論,中國的200萬已勝於美國的100多萬。中國的組織力厲害,應尚有能力將死亡人數壓至100萬或甚至50萬以下,若能如此,已等於救回了幾百萬條性命,情勢使然,要接受現實。但此種態勢,對來年第一季的經濟,終會有所拖累。明年本是經濟可以發力之年,應有7%8%的增長,但起步維艱,最終全年或只有6%左右的增長。

對台灣做兩手準備

戰爭風險仍存在。俄烏戰爭尚看不到盡頭,雙方都在拖下去。歐洲是中國的重要出口市場,歐盟雖愚蠢,使自己陷入泥沼,脫身不得,但其衰退對中國經濟也不是好事。中國主張人類命運共同體,大家互相貿易,一起賺錢,但西方世界不懂此智慧,我們只能無奈。

更直接的戰爭風險是台灣。雖說時間在中國一方,甚麼時候解放台灣的決定權,北京要拿在手中,但美國並非無法搶奪主動權。美國早已明白軍事上及外交上阻不了中國統一的進程,所以已經變招。現時的策略是掏空台灣,例如把台積電的人才挖走,又在那裏盡可能埋下動亂的種子,增加北京將來在台管治的困難,至於台灣人民的福祉,並非美國需要考慮。若美國認為時機對其有利,可以挑明美國在台早已派駐的軍事人員,也可容許台當局宣布獨立,那麼戰事便難免,而時間選擇權在美一方。對美而言,這非上策,但也是可行之策,所以中國一方面要爭取和平統一的機會,一方面亦要準備隨時打仗。

戰爭以外,美國要遏制中國發展的圖謀雖一直起不了多大作用,但美國仍會變本加厲下去。王毅向布林肯說,美國不能一邊談合作,一邊捅刀子,是說中美國戰略的核心。有一個超級大國不斷找中國麻煩,總會耗掉部分中國經濟增長動力。

經濟增長的動力有兩大類,一是無可避免的商業周期帶來的起伏,上文所說的全都是可帶來衰退的負面因素。但除了商業周期本身也有復甦期,自動走出衰退外,中國還另有重要的長期而且強勁的增長動能,其中我最感樂觀的是中國人民的幹勁與企業精神隨處可見,有點像而且超越7080年代的香港。正因為有拼勁,中國擁有的正面因素也能更突顯。

中國對外恢復通關是重要的一步。或許在開始階段,中國的企業家仍要修補或重建對外的商貿關係,但當今世界太需要中國價廉物美的商品,中國的貿易額總會持續向上。

科研投資正在收成

中國近20多年來加大了科研及教育的投資,現在已在收成。中國每年理工科的畢業生,多於歐美的總和,量變到質變,中國科技創新的成果,日新月異,非是無因。美國在芯片等領域上卡中國脖子,大大損害了美國的商業利益,但只可能對中國的科技發展拖慢一會,改變不了方向,反而刺激中國更加把力建設一個更牢固的創新科技體制。科技成果除了有助國防力量外,對經濟也大有助力,拼多多、抖音等程式在國外大受追捧,正反映中國的企業家有能力把科技商業化。

在外交上,近月中國屢有突破,與東盟關係進一步發展,打通中亞地區,與中東產油國的互動,使人民幣有可能成為石油的交易貨幣,就算是歐盟,也不敢不倚靠中國的市場與資金。這些成就等於替中國經濟打通任督二脈,中國發展的功力自會不斷增長,前途不可限量。

從大歷史的角度看,中國的發展策略與西方確有大不同。中國以建設生產為核心,一帶一路也是以建設為主。但美國用的方法卻是製造破壞,發動政治力量推翻別國政權,或乾脆軍事入侵。哪一個國家選擇了與中國合作發展,被美國策動政變的風險便增加。從前美國也不是都這樣,二次大戰後她也對一些國家提供過援助,但近年她用炮彈與顏色革命用得熟練。美西國家本有宗教文化,其中教化萬民的思想退化為強迫世界屈從,對人類的愛心也湮沒在戰爭的聲音中,悲乎!

 

2022年12月28日 星期三

怪 圈 -- 罷工潮

  英王查爾斯三世早前發表了繼位後首份聖誕文告,除了悼念亡母,他還提到英國民眾面臨的生活成本危機,而該危機眼下正如火如荼地以罷工形式爆發出來。以下為12月主要罷工日期:

       全國鐵路、海事與公路運輸工會鐵路工人:13–1416–1724–27日。

       運輸業受薪員工協會(TSSA Union)阿萬蒂西海岸(Avanti West Coast)鐵路工人:13–1416日。

       歐洲之星(Eurostar)鐵路保安人員:161822–23日。

       國家公路(National Highways 交通官員:16–1722–2530–31日。

       門齊斯(Menzies)公司希思羅機場地勤人員:16–18日。

       各大機場邊防部隊人員:23–2628–31日。

       郵差:14–1523–24日。

       皇家護理學會護士:1520日。

       救護員:2128日。

       北愛爾蘭醫護人員:12日。

2023年一月罷工日程表

  此次英國的罷工潮幾乎涉及了交通、醫療、郵政等許多關鍵行業,輿論引用莎士比亞的名句「不滿之冬」(Winter of discontent),來形容罷工的風起雲湧和聲勢浩大,若從參與規模和影響程度來講堪稱歷史之最,超過了上世紀初和七八十年代以礦業工人為主的著名大罷工,這些大罷工直接導致了保守黨和工黨政府的垮台,並以暴力和慘烈深植英國人的記憶。對於當時罷工者的憤怒和社會混亂,不少影視作品都有描述。

  像二零零零年上映的電影《舞出我天地》(Billy Elliot),便是記錄上世紀八十代英國罷工潮的代表作,雖然影片講述主人公比利不畏艱難追尋舞蹈夢,但罷工作為貫穿全劇的主線,也是整部電影的靈魂。比如,生活在英格蘭北部煤礦小鎮的比利,之所以被父親逼迫學習他不喜歡的拳擊,原因是父親和哥哥都是礦工,為了和警察對抗,他們希望比利變得強壯。在辛酸的聖誕夜,家裏因煤礦工人罷工而沒有煤,比利父親一怒之下砸了母親去世前留下的一架鋼琴,劈成木頭燒柴取暖。儘管礦工們仍飢寒交加,但依舊為想着要到倫敦學習舞蹈卻沒錢搭車的比利募款,等等。在曠日持久的經濟蕭條和工人失業中,觀眾看到礦工父親和哥哥暴躁而易怒,他們將血性爆發出來的方式是罷工,背後是作為底層小人物的困苦、掙扎和無奈。

《奏出新希望》(Brassed Off)劇照

  另一部在一九九六年上映的電影《奏出新希望》(Brassed Off),也是描寫罷工潮的佳作,對平凡礦工生活的窘境表現得尤為充分。故事發生的英國北部約克郡煤礦小鎮,有一群勉強餬口的礦工組織的業餘銅管樂隊,他們雖然在全國比賽中獲得了冠軍,但同時傳來了煤礦倒閉的噩耗,影片以喜劇的形式呈現,可笑中帶淚。比如,吹長號的兒子一個人坐在只有電話和板櫈的空蕩蕩屋子裏,他失去了妻子、孩子、房子、工作和自尊,自殺的方式竟是穿着小丑服吊在空曠的礦場架子上,而且最終還選擇了放棄喊救命。當比賽結束之後,樂隊成員們走在倫敦空曠的大街上,未來對他們來說是一個未知數,勝利的歡悅過去後依然是無盡的迷惘。影片結尾時茫茫夜色下駛過泰晤士河的巴士頂上,緩緩奏起了小煤礦的輓歌。

  英國的文學作品也不乏罷工主題。像左翼作家劉易斯.瓊斯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創作的系列小說《庫瑪地》(Cwmardy)和《我們活着》(We Live),都是以威爾士山谷裏的一個煤礦為背景,講述了礦工們通過罷工來維護自身利益,他也關注到大規模的失業給礦工帶來的精神危機。瓊斯本人曾在諾丁漢郡煤場參與罷工並被捕入獄,因此小說具有明顯的自傳色彩。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約翰.高爾斯華綏在小說《天鵝曲》,也描寫了上世紀二十年代英國工人的總罷工,通過揭露資本家的醜惡本性,反映了資產階級走向墮落和腐朽的歷史必然。

  至於蘇格蘭女作家薇兒.麥克德米德的小說《黑暗領域》(A Darker Domain),故事亦發生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大罷工的蘇格蘭礦區,時任保守黨首相戴卓爾夫人強制關閉煤礦,大批礦工失業成為罷工的導火索,在持續近一年之久的罷工中,礦工們未得到任何補償,家庭陷入極度的貧困,隨着聖誕節的來臨,這種艱難愈加突顯,兩起案件由此發生。對於大罷工期間工人生計的艱難,書中寫道:這些日子她已經習慣了,起了床,步行送米莎上學,學校門口每個孩子都能得到由礦友協會分發的一個蘋果、一個橘子、一袋脆餅和巧克力餅乾,確保每個孩子不會空着肚子開始新的一天。

  推理女作家約瑟芬.鐵伊在小說《時間的女兒》中,更提出一個與罷工有關的現象—湯尼潘帝暴動(Tonypandy)。這是發生於一九一零年底南威爾士湯尼潘帝的真實事件,當地礦工進行罷工,遭到政府派出的軍隊鎮壓,據說雙方只是爆發了一兩個人流了鼻血的衝突,卻被傳成軍人對罷工者瘋狂射殺,這種傳聞隨着時間流逝變為人們寧願相信的事實。此後湯尼潘帝暴動泛指事實被任由過度誇大,知情者卻無人出來辯駁。

  麥克德米德在《黑暗領域》中也提到罷工帶來的身份困惑:以前我總感覺自己是這片社區的一分子。可是這些天,我感覺那些罷工的人站在柵欄的一側,而其他人則站在了另一側。我不知屬於哪一邊。這與一九八四年英國ITV電視台製作的礦工大罷工紀錄片如出一轍,在一個工人俱樂部裏,一名礦工對着大批圍觀者大聲質問:「你站在哪一邊?」

  正如英國歷史學家所說,罷工潮折射的不僅是煤礦等產業的興衰變遷,更是英國階級對立、經濟困境和社會矛盾的縮影,儘管時光跨越了一個世紀,但人們爭取更好薪酬及改善工作環境的訴求依舊,這既是罷工永無休止的根本所在,也注定了英國走不出罷工潮周期上演的怪圈。

 

2022年12月27日 星期二

書信的意義

中國歷史上的思鄉懷人詩歌,數不勝數,但當我第一次讀到張籍的《秋思》時,還是被擊中了,他寫道:

洛陽城裏見秋風,

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

行人臨發又開封。

我不驚訝張籍有此柔情,因為此前我最熟悉的,是他同樣動人的,描寫愛情的詩句:「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一種人生的錯嘆躍然紙上。兩個人都是對的人,兩眼相對,郎情妾意,可惜名花有主,只能抱憾終生。

張籍的詩歌取材,其實是比較平衡的,既有理想和愛情,也有現實和苦難。正因為張籍給我留下印象的詩多為送別,思鄉,愛情,遊記題材,所以當我看到他有《野老歌》《征婦怨》《築城詞》這樣現實主義題材,反映民間疾苦的詩,還略感意外。

說回《秋思》,從秋天和秋風開始想到家鄉,秋日大雁南飛,正是遷徙和思鄉的時節。而擔憂信中內容言而不盡,將信託付給了他人,臨行前又開封檢查。最後那句「行人臨發又開封」,最是動人,難怪俞陛雲點評:「此類之詩,皆至性語也。」這種文字只有至情至性的人才能寫出。

有時候我在想,古代的人,固然是行人臨發又開封,不過現代人如何。自從有了網絡的興起,似乎寫信也不再是一個流行的事情了。有什麼事情,發個短訊,甚至視頻聊天,就能將遠隔萬里的家人聯繫在一起。對此,我頗有體會,因為我在外的時候,經常和家人視頻語音。所以,同是唐人的王維那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樣的感慨,這樣的遺憾,似乎可以用科技發展來彌補。張籍《秋思》中臨行恐忘言的情形,似乎也可以避免。說到這裏,好像古老的書信,可以被新的通訊手段取代。

然而,我又常常在想,這種寄託思念的情愫,這些在心中說不出來的話,其實未必能夠被完全替代。很多時候,見了家人的面,反而說不出心中所想。一則簡短的短訊,總不如書信來得得體和鄭重。甚至語音視頻,也常常只是涉及近況,而無法抵達靈魂深處的交流。誠然,科技手段讓遠隔重洋的人得以通訊,但與此同時,很多深層次的內涵,還是需要書信,以及寫信的那個具有思想的人,來承擔這個重量。

記得是西方哲人的觀點,大意是說日常的言談常常是比較膚淺的,閒聊也常常是浪費時間。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感。但是在這背後,其實折射了一個觀點,那就是當人們比較認真地寫作和閱讀的時候,他是嚴肅的,認真的,言談的內容也較為有質量。相比於言辭,寫作的時候人總能更好地理清思路,尋找更加得體的表達,傾聽靈魂深處的聲音,再付諸於筆端。當然寫信也是如此。

更何況,現代通訊手段,聯結的往往是熟悉的人。書信可以抵達你並不熟悉的人,讓他從信中的內容初步了解你。縱使是網絡,要聯絡一個陌生人,寄出信息以前往往也要寫幾句附註,做下簡單的介紹。這些其實都是短小而精悍的書信。書信,作為古老的通訊方式,從未被真正遺忘。

所以,不論如何,我總覺得現代社會中的書信,看似古老而費事,實則莊重而自有意義。而這意義,常常是書信背後的人和思想。我對上一封信是給女兒,因為她初入職場;同樣兒子畢業後也給他一封信。兩封信內容差不多:

我之所以想寫這封書信,是因為妳將要踏入社會工作,成功與否,要看看妳是否努力。

以前老師要我處理事情,我只要一開口或面有難色就會被唸一頓,他總說:「事情只要你開始認真去做,因緣就會有變化。」這麼多年抱著的態度是不怕吃虧,堅持到底。

我以前跟妳說過:「快樂是不需要準備的。」所以,成功的快樂要見好就收,快樂一天就好了,但,我要妳記住那些不確定、挫敗的感覺,因為將來這些會佔滿妳更多時間,成功的基礎就是建立在能將這些負面感覺,化為正能量。

我為什麼要跟妳提這些艱深的用語,因為這跟妳的將來息息相關。

舉個例子,一個人如果受老闆賞識,就會產生貪,貪什麼?貪愛。想要擁有更多權力、金錢、老闆關愛的眼神,這些會引發嗔。

嗔是什麼?簡單說就是生氣,因為貪愛,所以會心生忌妒,因為忌妒,在態度與語言上會對人沒有忍耐,又因擁有權力,可以隨便發脾氣,又讓人對妳保有距離,而這些又會引發痴。

痴是「自以為是、無明、沒有智慧」,就像一些爆紅名人有大頭症,做人處事往往不經意得罪別人,這些會引生慢。

慢就是「驕傲、不可一世」的樣子,覺得全世界我最行、多半人都是笨蛋,在這基礎上開始會做錯事、說錯話,這會引生疑。

疑就是猜疑、懷疑別人都是要來跟妳搶功勞,說話做事都是有目的,別人做得好就會心生忌妒,這些引發「不正見」,就是沒有正確的想法和念頭。

仔細觀察我們的心念,每個煩惱中其實都包括了這五項(貪、嗔、痴、慢、疑),但是,煩惱的源頭是因貪而起。小偷是因為貪、政客是因為貪,我們都貪,只是貪愛的東西不同;父母貪愛子女,所以離不開子女;男人貪愛美色,所以有外遇;女人貪愛容貌,所以姿整要整形太多生活上可以舉的例子,如果我們能覺察煩惱是從什麼事情生起,就會知道該如何阻斷產生更多煩惱的因

2022年12月26日 星期一

亢龍有悔

《周易》:「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

國家衛健委最新發布對新冠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的總體方案,將「新冠肺炎」更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自明年18日起,解除對新冠病毒感染採取的「乙類甲管」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方案提出取消入境後核酸檢測和集中隔離,逐步恢復水路、陸路口岸客運出入境。疫症由「甲類」降為「乙類」疾病管理後,對染病者不再實行隔離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觸者等。

「新冠肺炎」改名「新冠病毒感染」

央視新聞報道,國家衛健委在方案中表明,以國家主席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疫情防控,全面加強對防控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為防控和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指引。經綜合評估病毒變異、疫情形勢等因素,中國具備將新冠病毒感染由「乙類甲管」調整為「乙類乙管」的基本條件。據中國傳染病防治法,「甲類傳染病」(甲類甲管)是需要採取強制管理、隔離治療、衛生檢疫,控制疫情蔓延的傳染病,包括鼠疫及霍亂。

不劃高低風險區 不判定密接者

衛健委方案提到,明年18日起,對新冠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感染者不再實行隔離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觸者;不再劃定高低風險區;檢測策略調整為「願檢盡檢」。出入境方面,方案提出不再對入境人員和貨物等採取檢疫傳染病管理措施。來華人員在行前48小時做核酸檢測,結果陰性者可來華,毋須向中國駐外使領館申請健康碼,並取消入境後核酸檢測和集中隔離。健康申報正常且海關口岸常規檢疫無異常者,可放行進入社會面。

取消「五個一」(即國內每家航空公司經營至任一國家只能保留1條航線,且每周不得超過1班等),取消客座率限制等國際客運航班數量管控措施。各航機做好機上防疫,乘客搭機時須戴口罩;進一步優化復工復產、商務、留學、探親、團聚等外籍人士來華安排,提供相應簽證便利。逐步恢復水路、陸路口岸客運出入境。根據國際疫情形勢和各方面服務保障能力,有序恢復中國公民出境旅遊。

撤航班管控 有序恢復出境遊

而據25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會議聽取國家疾控局關於對新冠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的總體方案及相關配套文件解讀,方案經1222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審議通過。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李強會上強調,要準確理解實施乙類乙管時機選擇恰當,絕非躺平或者放開。

早前中共中央政治局開會,回顧2022年,認為是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年;展望明年,提出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大力提振市場信心,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最新對新冠病毒感染實施總體方案,因而應勢而生。

過去這一年極為重要,應主要在於召開了中共二十大,確立推進民族復興的中國式現代化路向。年底前的事態發展,更還增添重要意義,因為揭示了存在的矛盾、缺點和問題,觸發猛然醒悟,如果能夠正確看待和處理,可確保現代化新征程開好局、起好步。

內地防疫策略作出了重大調整,短時間裏,調整管控的「二十條」、「新十條」、「九不准」以及上節發佈新的防疫方案接連出台,節奏快得令人瞠目,放寬措施贏得廣泛歡迎,也有不少人忐忑不安,覺得官員和專家前言不對後語,信任度打折扣。

有解說稱抗疫努力沒有白費,不應該以近期狀況否定先兩年的成就。內地早前嚴防死守,抵禦了殺傷力強的新冠原始病毒株以及德爾塔變種,把疫症和病歿人數控制在最低水平,經濟維持運轉。相對於許多發達國家和發展中的國家,中國成績突出,內地人士曾經十分自豪於本國抗疫模式。

改進訊息反饋系統

新冠病毒在傳播中不斷變異,到了Omicron,變得對人類殺傷力下降,但傳播力提升,追蹤圍堵再難奏效。內地堅守既定目標,採取大面積封控,愈來愈妨礙民生與經濟活動;時間拖長,民怨累積,終發洩出來。

中共二十大報告強調人民至上,要求把握人民願望,聚焦實踐遇到的新問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民眾先前對抗疫的高度共識已起變化,社會多元利益和觀點紛呈。中央領導層系統謀劃大局,回應民眾訴求。

二十大報告說到要「完善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年底回顧,總結經驗,在完善決策議事協調機構方面,倘能改進訊息反饋系統,及時掌握社會脈搏,工作便可以做在事態演變的前面,更為積極主動。

中共有數百萬個基層組織,遍及街區、鄉村、企業和社會組織等,負有責任密切聯繫群眾,經常了解群眾的批評和意見。二十大報告申明「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基層組織正是決策系統的「神經末梢」,可及時反饋訊息;更不用說全國各級人大代表應該發揮的作用了。

掌握和應用訊息的前提,是認識正確。二十大報告堅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指出「不能刻舟求劍、封閉僵化」。當病毒已經變到Omicron,豈能繼續執着對付原始病毒株的辦法?

還需要辯證的態度,事情並不非黑即白。內地有調侃說,「127日以前,只有新冠是病,其他都不是病;127日以後,其他病都是病,只有新冠不是病。」先前一些片面化的宣傳,使部分人陷入固定思維,對於變化調整欠準備。

提醒警惕自身不足

內地強大的組織力顯現優勢,不必因此妄自尊大、貶損別人。不久前,內地官媒還在指外國放寬抗疫管控是「躺平」,發文標題稱《「躺平」不可取,「躺贏」不可能》。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制度具優越性,但仍是發展中的國家,在多方面包括醫療領域都還有值得向外國學習的地方。何況Omicron首先在國外流行,數據資料必須參考外國。

《易經》講變,比喻由「潛龍」升至「亢龍」。「亢龍有悔」,物極必反,提醒事件到達極點,必須警惕,切勿自滿,以致事件出現不可逆轉的後果,那就不好了。

2022年12月25日 星期日

陰陽之道,盡在筷子

筷子是東方人使用了幾千年的餐具,作為東方的象徵之一,它在一日三餐中給了無數人方便。

我們偉大的祖先發明了筷子,它本身就是兩根「小棍子」,但是這兩根小棍子可不簡單,它能夾起各種食物:雞腿、雞蛋、蔬菜、排骨……

筷子體現了東方人的智慧:用簡單的工具,做複雜的事情。這也是西方人覺得東方人神秘的原因之一吧。西方人的餐具複雜多樣,使用方法簡單。很多外國人都無法理解神奇的筷子是如何夾到食物的,那我們就用物理知識來解釋一下筷子的正確用法。請看圖:

筷子是一種槓桿

筷子在初中物理的簡單機械裏面屬於費力槓桿,從圖中可以看出,筷子在使用時,握在下方的那根筷子的支點在虎口上,無名指和小指向上抬起這根筷子,這個力是動力,食物對這根筷子產生一個阻力,由於動力臂比阻力臂短,根據槓桿的平衡條件,這是一個費力槓桿。上面那根筷子是要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抓牢的哦!

無名指向下推筷子,中指向上推筷子,筷子就可以張開了,然後就可以去夾你想吃的美食啦。

古藉中筷子有多種名稱,最早稱為“箸”。先秦時期筷子稱“挾”;後來到了明代,吳中船民和漁民特別忌諱“箸”,因為他們最怕船“住”,船停住了,行船者也就沒生意,他們更怕木船“蛀”了,漏水如何捕魚,故見了“箸”反其道叫“快子”,以圖吉利。

《説文解字》:箸,飯攲也。從竹,者聲。飯攲,顧名思義就是吃飯的工具呀,但是你知道嗎?這個“攲”字可真的不簡單!我們看這個字的小篆體,左上面一個大字,左下面一個可字,右上面一個木字,右下面一個手字。

左下面的手和右上面的竹字代表手裡拿的工具,但這裡要注意的是“竹”子一節一節暗藏木氣新生的寓意,象徵我們的二十四節氣中天的節點。“句”代表我們需要用筷子把食物送到口裡,多麼像我們張口吃飯的樣子。左上面的“大”,好多人都是在這裡解釋不過去的,原來這裡“大”就是“太”字,甲骨文中沒有太極的太這個字,所以用大來表示,那麼太就是太極的宇宙萬物的規律的寓意啊!所以合起來看,就是我們在吃飯的時候,吃進去的每一口東西都是符合天地萬物宇宙生命之道的,而這些道理每天都在產生新的繁衍。

在這裡我們需要注意一個視角,當我們看筷子的時候,它是方頭面向我們的,是一種從上而下的視角。那上面的視角從之前的文中已經不難看出,這是古人在有意識地提醒後人天道的重要意義。這也說明了我們要從一切實物的本源角度來出發。

我們繼續注意,我們拿筷子的時候不是垂直向下看的,而是傾斜的。這其實就代表了我們的黃赤交角的由來,說明了地球的地軸不是正南正北的,這個從我們的後天八卦當中的坤艮東南東北西南西北中可以看出答案來,在這裡不再詳細說明。總之把筷子和手當成一個整體,看它也是天道模型,對不對?而此時代表我們是能掌控宇宙的。

我們繼續看筷子的造型,從有形的狀態當中去看一下。

筷子的尾端是方形的,寓意地道。

筷子的尖頭是圓形的,寓意天道。(天圓地方)

而為什麼方頭在上圓頭在下呢?因為天地之間的能量要相互交融,運動起來。所以地氣要上升,天氣要下降,這是一個運動的過程。當我們夾動筷子的時候兩根筷子相交,這代表陰陽兩種能量不能孤立存在,需要相互融合。易經稱之為地天泰卦。

我們總發現老外對用中國筷子非常頭痛,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其實最大的困難就是筷子用起來的時候需要一個動一個不動,在確切一點說呢,是上面的動而下邊的不動。這看似非常簡單的動作,其實和東西方人的認知思維有關係。這是因為陽在外主動,而陰在內主靜的緣故呀!

一陰一陽謂之道,我們的筷子就是一陰一陽的化身,它是天地道的教具。所以我們從最早的寓意中可以看出,從讀音上可以看到它“新生”的力量,從字義上可以看到它因何而設計出來,從器物和使用方法上可以看到它“道具”的使命。

原來這又是我們老祖宗的智慧,我們就連吃飯的時候都有天地宇宙的道理存在了。筷子看似平庸卻又能承載萬物。當吃飯在我們當代很多人看來是浪費時間的時候,當我們每天都拿過這一雙再普通不過的筷子的時候,你可曾想過,它是有生命的、有來歷的、有內涵的、有深度的。這也許就是經歷數千年長生不衰的最偉大設計的力量吧!

筷子哲學:天地陰陽的太極定理,筷子為其完美的濃縮體現。

天地陰陽的太極正理,筷子為其完美的濃縮體現。

筷子古稱箸,古籍《韓非子·喻老》載:「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紂王為商代末期的君主,可見早在西元前11世紀我國已出現象牙精工製造的筷子。也就是說,有史記載的用筷歷史已有3000多年。薑子牙受神鳥啟示發明絲竹筷,妲己為討紂王歡心而發明用玉簪作筷,大禹治水時為節約時間以樹枝撈取熱食而發明筷子的也成為民間的美傳。 

筷子直而長,兩根為一雙。為什麼明明是兩根筷子,卻叫一雙筷子呢?
這裡面有太極和陰陽的理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出自《易經》,而兩根筷子的組合正是仿照太極生兩儀而來,一陰一陽,在上的一根為陽,在下的一根為陰,這就是兩儀之象。

陰陽互動,可得用矣;陰陽分離,此太極不存。而陰陽並無固定的主次之分,因此兩根筷子也可以進行互換,主動的不是永遠主動,在下的不是永遠在下,此為陰陽可變。

太極是一,陰陽是二;一就是二,二就是一;一中含二,合二為一。筷子在使用的時候,講究配合和協調。用筷子時並不是兩根同時運動,而是一根主動,一根從動,才能夾得穩。兩根都動,或者兩根都不動,就夾不住。這是易經的陰陽原理,也有西方力學的槓桿原理。

筷子就是兩根棍,隨處可見,這就是簡易。筷子有木也有竹,有金又有銀,筷子的種類多樣就是變易。儘管筷子多變化,但筷子直而長,兩根為一雙的情況始終未變,這就是事物的本質屬性是不易。

華人的宗教什麼都合在一起:何仙姑、鐵拐李、呂洞賓、孫悟空、豬八戒這些神仙也是人,他們就在茫茫人海中;華人的理想和現實、靈魂與肉體也是合二為一的,每天用的筷子裡面就有信仰,舉手投足都是理念。這是一種通達和智慧。從小就有長輩告訴我們,如何做人做事,做好了人才能做好事——這兩者也不能分。青松有挺拔美,鮮花有嬌艷美。西方文明和東方文明是花開兩朵各有特色。不能厚此薄彼,也不能顧此失彼。東方的文明融入在黑眼睛黃皮膚中,從文字到語言,從音律到舞道,古老的東方哲學智慧,不僅停留在書經文字中,其所蘊含的宇宙自然大道,需要我們用心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