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17年5月30日 星期二

止觀

前博文提到修禪進度不大,但另一方面有所得著,是已習慣簡單生活;已習慣謝絕無謂的花費,心靈比前更寧靜、更祥和,價值觀的改變,嚮往飄逸自由、無重無晦的澄空感覺,這種境界,我大膽假名為入世的靜寂。總結如下:
首先要有正常的身體,就要懂得呼吸。呼吸是代表生命,活著就會呼吸,可是我們一般所做的呼吸動作,多半屬於淺層呼吸,只用了一點點的力氣,空氣大概只到達肺葉的1/31/2深度,沒有完全發揮呼吸的功能。最好的呼吸是深呼吸,呼吸要緩、長、細、勻,讓空氣到達肺葉的最深層,身體可以得到的氧氣量就會增加。氧氣是身體活力的重要來源之一,身體裡面每個細胞的運作與修復都需要氧氣,尤其是大腦;所以當身體缺氧時,第一個感覺就是頭昏腦脹,接著就會打呵欠,強迫我們做一次深呼吸,供應氧氣。
呼吸是很簡單的動作,但有很大的學問。在一吸一吐之間,用一種細微的方式影響著我們的健康。呼吸可以提升體內消化力,活絡體內循環,也有助於心理狀態的調整,可以放鬆身體,釋放壓力,帶動生命活力。
上文的科學上的解釋,只是部分的過程:什麼都不想,放鬆身體,不起雜念,能夠集中注意力;但原始佛學的雜阿含經啟發我們進一步的修習,深刻地察照萬物的本性,以導致心靈的解脫,改變對事物及人生的價值觀。
可參考以下兩段經文:
一、《雜阿含經》經文(大正藏803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修習安那般那念,若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者,得身、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 何等為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已,身、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 是比丘,若依聚落、城邑止住,晨朝著衣持,入村乞食,善護其身,守諸根門,善繫心住。 乞食已,還住處,舉衣,洗足已。或入林中、閑房、樹下,或空露地,端身正坐,繫念面前,斷世貪愛,離欲清淨,瞋恚、睡眠、掉悔、疑斷,度諸疑惑,於諸善法,心得決定。遠離五蓋煩惱--於心令慧力羸;為障礙分;不趣涅槃。 念於內息,繫念善學;念於外息,繫念善學; 息長;息短; 覺知一切身入息,於一切身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出息,於一切身出息善學; 覺知一切身行息入息,於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行息出息,於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學。 覺知喜; 覺知樂; 覺知心行; 覺知心行息入息,於覺知心行息入息善學;覺知心行息出息,於覺知心行息出息善學。 覺知心; 覺知心悅; 覺知心定; 覺知心解脫入息,於覺知心解脫入息善學;覺知心解脫出息,於覺知心解脫出息善學。 觀察無常; 觀察斷; 觀察無欲; 觀察滅入息,於觀察滅入息善學;觀察滅出息,於觀察滅出息善學。 是名修安那般那念,身止息,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解說
我親自聽佛陀這樣說:
在某一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那時,世尊為比丘作出安那般那(出入息)念的解說:
多修習修安那般那念的人,能夠身、心安詳,思考清晰,觀察敏銳,煩惱、妄想(雜念)寂滅,純淨無疵,明(相對於無明)分想修習圓滿。 如何修呢? 如果住在村落、城市附近的郊外,早晨入村落乞食時,好好地守護六根,好好地保持著正念。乞食後,回到自己的住處,在林中、空房、樹下、空地,找一個安靜的地方,腰桿打直地端坐,拋開胡思亂想,將念頭維繫在當下(面前),斷除心中的貪愛,離欲清淨,清除瞋恚、惛忱、掉悔不安、疑惑,心情篤定自信。遠離上面五種讓慧力羸弱、障礙解脫的煩惱。 將注意力集中在屬於【身體】的呼吸上,依著呼吸,覺察每個呼吸的長、短,明白身體配合呼吸的律動順序(一切身出、入息),放鬆肌肉,舒緩心情,覺察到呼吸變得細勻(一切身行息出、入息)的情形。 隨著每一個呼吸,清清楚楚地明白心中【感受】的變化:是在進入了初禪或二禪時的喜,還是進入了三禪時的樂,或是所有的覺受(心行),都已經平息下來了。 再進一層,依著呼吸,覺察【心念】的變化:是在趨於歡悅的情況,還是已經收攝,專注於一境而入定,或是已經清淨離雜染了。 最後,依著呼吸,覺察【法理】的變化,覺察到在修習安那般那念當中,無常的變化、一階階修習的完成、一層層貪欲的消除、以及達到捨離、寂滅的情形。 這就是修習安那般那念。
二、《雜阿含經》經文(大正藏六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如實觀察。 云何如實觀察? 如實知此色,此色集,此色滅。 此受……想……行……識,此識集,此識滅。 云何色集?受、想、行、識集? 緣眼及色,眼識生,三事和合生觸,緣觸生受,緣受生愛,……乃至純大苦聚生,是名色集。 如是,緣耳……鼻……舌……身……意,緣意及法,生意識,三事和合生觸,緣觸生受,緣受生愛,……如是乃至純大苦聚生,是名色集,受、想、行、識集。 云何色滅?受、想、行、識滅? 緣眼及色,眼識生,三事和合生觸,觸滅則受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如是,耳……鼻……舌……身……意,緣意及法,意識生,三事和合生觸,觸滅則受滅,受滅……乃至純大苦聚滅,是名色滅,受、想、行、識滅。 是故,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大意
世尊告訴比丘:採用各種方便法,透過八萬四千法門,選擇一個適當的法門,選擇你比較能夠相應、適當的法門,讓你的身心靜下來。 經中世尊教導弟子:當你靜下來之後,就是要進一步的去禪思,「內寂其心,如實觀察」,原來世尊所講的,打坐不是光在那裡坐,你是要有內容的、要有體會的,修行者如果不瞭解,都只是在打坐,都是只是在修定,在觀呼吸、數息,或是專注著一境。 事實上,這只是一個過程,只是小小的一部分而已,但是修行者往往都浪費很多時間在這裡,於是這種「定」就變成「世間定」。 真正的「正定」,一定是要能夠「止觀雙運」,「禪思」就是止觀,「禪」就是有「定」,然後「思」就是有「觀」,止觀雙運、內寂其心。所謂「內寂其心」也是一種「定」,然後要如實觀察。所以,真正的禪修,是要「止觀雙運」,並且「定」與「觀」要等持。
世尊教導弟子:如實思惟五陰的集與滅是如何造成;「緣眼及色 眼識生」「眼色識」就是六根、六塵、六識,「三事和合生觸;緣觸生受,緣受生愛…乃至純大苦聚生,是名色集」這裡是要探討苦生起的原因,修行者的六根與六塵接觸之後,產生了很舒服的感受,於是就會進一步想要去擁有,想要去貪愛、想要去抓取,這樣你後續的,只看到「味」、沒有看到「患」。但是,不管有沒有看到後面的「患」,那個苦就會跟著來。
本經主題雖在五陰,其實也同時說十二因緣,十二因緣互為因果,環環相扣,一支引發另一支,周而復始。明白十二因緣後,修行者便會瞭解生死流轉的運作方式及懂得如何切斷這種迴圈。從六入之接觸外境說起,為八支說(老死←生←有←取←愛←受←觸←名色)。其中修行者可以控制而切斷者,以觸支上做工夫是最切實可行。
譬如說我們有了眼根,而又有視覺功能,現在面前有一朵花,我們的視覺感官便透過眼根與這外境發生關連了。當眼睛與面前的漂亮花朵二者相遇時,眼識便生起作用,我們便會有樂的感受;當鼻根與臭味相遇時,嗅覺便生起作用,我們就會生出苦的感受。眼若不視,或視而不見,或身外無境,都不會有眼觸。
如果問:外境很多時候要接觸的, 潘教授有另一個接近現實的睇法,就是切斷受支;如果套用「黑牛與白牛」的經文《雜阿含第二五零經》,我們也可以說,眼識是一邊,美境是另一邊,於其中間,貪愛是繫。斷五蘊,就是要從斷貪愛著手。貪愛斷,識不再攀緣色、受、想、行等,也就無從生長增廣,斷除欲貪,心就解脫了。

中央的底線


       上周六北京舉行紀念香港《基本法》實施二十周年座談會,負責香港事務的人大委員長張德江在會上表示,香港要把握一國兩制的根本宗旨,香港高度自治是由中央授權予特區政府,並非分權,香港不能與中央對抗。張德江這些言論激起泛民的激烈反應。
        
張德江在會上說,對宣揚「本土自決」、「香港獨立」,這對危害國家統一的港獨行為,需要打擊,絕對不能視若無睹、熟視無睹。他又強調要堅持行政長官為核心行政主導,香港不是三權分立,立法及行政機關需要支持行政長官的施政。
  
前日剛好遇上「六四」遊行,遊行人士炮轟張德江的言論,說他公然違反「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希望香港人要站出來。也有遊行人士說香港怎麼會不是三權分立?根本沒有可能。形容內地踐踏三權分立,等同「搞我屋企,肯定同佢搏過。」
  
張德江這些講法,部份港人覺得「唔啱聽」,的確是事實。但如果說這些講話是公然違反「一國兩制」,甚至質疑香港為甚麼不是三權分立,卻偏離了歷史事實。我在八十年代已經留意《基本法》的起草,很清楚中央對《基本法》的整個框架設計和基本思維,如今記憶猶新。可以分開兩方面去討論。
  
第一,香港權力是中央授予的。《基本法》是香港的小憲法,在起草《基本法》的時候,英國人提出一個所謂「剩餘權力」的概念,即是說《基本法》沒有寫的權力,就是剩餘權力,歸香港所有。英國人透過它支持的草委,在起草委員會中推動「剩餘權力」的觀念。當時中央很明確地反對,理由是中國是單一制國家,不是聯邦制國家,所有地方權力都是由中央授予的,不存在剩餘的概念,所有的權力都在中央。
  
聯邦制國家像美國,就存在這種「剩餘權力」。美國的全名是「美利堅合眾國」,由五十個國(state)組成,州其實是國家的意思,即是由五十個國家聯合起來組成一個聯邦國。州授權予聯邦政府,州沒有授權的,就由州保留。所以,美國不同的州有不同的法律,例如在某些州,吸食大麻是合法的。聯邦的設計也保障了州的利益,例如每個州不論大小,都會派兩名代表做參議院議員,所有法案都要參議院和眾議院通過,以保證較小的州的權力不致被剝奪。
  
中國不是聯邦,是單一制國家,香港只是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香港的權力好像比其他內地城市大很多,其實只是中央授予香港多一些權力而已。例如授權香港實行資本主義制度,容許香港不用將部份財政收入上繳等等。然而,這些權力並不是香港固有的,而是由中央授予的。
  
中央如今把這些等如單一制國家的「ABC道理」講出來,主要是針對港獨派說香港與生俱來擁有民族和權力的講法並無根據。
  
第二是三權分立的問題。年輕人大大聲聲說香港從來都是三權分立,並不奇怪,也可以理解,但年紀較大的人,都應該知道事實不是這樣的,但他們卻「不講出聲」。一九八七年四月十六日,前中國領導人鄧小平會見了香港草委,他具體地講到三權分立這個問題。他說中國需要發展,就需要政局穩定和政策穩定。他直接地說,「香港制度不能完全西化,不能照搬西方的一套。現在就不是實行英國的制度、美國的制度,這樣也過去了一個半世紀。現在如果完全照搬,比如搞三權分立,搞英美議會制度,並以此來判斷是否民主,恐怕是不適宜的。」
  
他又有提到,「還有一個問題必須說明,切不要以為香港事情全由香港人來管,中央一點都不管,萬事大吉了。這是不行的,這種想法不切實際……特別行政區是不是也會危害國家根本利益的事情呢?難道就不會出來嗎?那時候,北京過不過問?」
  
重述這段歷史,只想告訴大家,香港權力由中央授予,北京從來都反對香港實施三權分立,這是他們三十多年以來一直公開表述的立場,並無改變。強調這些說話,比較「唔啱聽」,所以中央過去比較少講。但是,當有香港人激烈反抗中央,甚至聲言使用暴力爭取獨立的時候,中央就覺得不能不講了。
  
我覺得這是一個惡性互動,香港人愈激,中央只會愈強硬回應。這就像銅牆鐵壁一樣,你很難將它撼動。我覺得無論是香港想爭取民主也好,希望中央少些干預也好,一定要明白這個現實。應該要用很有技巧的方式,用有商有量的手法,將中央帶到談判桌上,慢慢傾談,而不是迫她揭開面紗,講出底線,強調對香港所擁有的權力。
        
我相信張德江這些說話,告訴的不只是泛民和本土派,也包括候任的特區政府班子,要他們明白,中央對很多問題是有底線的,切勿行得太遠。

洗滌塵心


八大人覺懈怠墜落;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
退休兩年多,修禪on & off,進度不大,只怪自己懈怠墜落,沒有常行精進。翻閱筆記,載有亭老一次止觀講座,與上日博文《佛學與科學有部份關連,稍作說明。
談錫永止觀講座
     全息原來是研究人的大腦,我們把大腦分成一片片,每一片都有它的特殊功能,可是全息呢,就說,大腦裡邊的一個細胞都有整個大腦的功能(註1)。這樣的研究是為了在大腦受損的時候是不是能用全息的理論把壞掉的部分用別的地方來代替壞掉的功能。現在已經開始有人擴展全息的理論,不過反對的人很多,最要緊的是宗教原因。假如說每一個個體都可以周遍法界的空間(註2),那就沒有上帝造人了。再說一個法界都在他的身裡邊,那麼上帝也在他的身裡邊了,那他就等同上帝了。因此基督教天主教猶太教等等強烈反對,拿研究基金就有很大的限制。霍金說所有世間跟人的生命都是根據物理學來成立的,絕對不是上帝造出來的。所有宗教的頭頭都出來反駁他。
    如果他們曉得霍金最後又這樣的結論的話,當年大概也沒人支持他研究了,大概連坐的輪椅都沒有了。全息,跟佛家的理論,特別是如來藏思想,完全相同。霍金首先提出一個弦論,一條弦在震動,先出現的是能量,這個能量有可能變成品質,是根據機率來變的,有些能,有些不能(註3)。到底有多少轉換為品質要根據機率。那麼我們首先要研究的是能量變成品質的機率,把這個研究清楚了,我們就可以建立一個統一的場,把能量場與品質場統一起來。這個能量等於我們講的如來法身功德,他的機率就是我們的相礙了,能夠適應相礙你就成為品質。(“礙”是局限,是條件,一切生命、一切世界都要適應它的局限、適應它的條件才能成為“有=1”,否則成為“無=0”。)你們都是品質,都是物質,因為你們都能適應那個相礙。如果不能適應就不能成為物質了。所以他的弦論,由弦的震動,根據機率來成立物質世界,這幾乎就是用如來藏思想來思考了。佛家的哲學是到目前為止的所有物理學都沒法子推翻的,沒有矛盾。其他宗教不是。
    牛頓物理學的時候他們說等於證明有上帝了,因為都有一個統一的物理法則,這個物理法則其實就是上帝的法則,沒有例外。相對論找出例外了,量子物理學也找出例外了,牛頓物理學的例外太多了。現在霍金的弦論等於把上帝徹底推翻了。上帝造人絕對不是機率,他造一個就成一個,沒有機率可言。全息如果跟霍金的弦論配合,我們可以看到在這個世界裡邊我們其實並不是一個個體,你們的身是周遍法界的,不過顯現出來就是你們這樣一個身。佛周遍,我們也周遍,這才是絕對的大平等。所以我們修道的理論,修止觀的理論,越來越得到科學上的證明,寧瑪派所傳的教法的的確確是法界的真實。把本尊擴大到整個法界用光明來擴大,可以說光明中每一點都是你的法身,你不要以為你不是佛就沒有法身,只不過你的法身被障蓋住而已,我們不認識這個法身。因此你的修道你的止觀有相無相,其實就是看我們施設不施設。我們施設到什麼程度,我們的自我就大到什麼程度。其實日常生活你們都是這樣。你施設你是一家之主,你就把家當成是自我。我是這個社會的領袖,我關心到全人類,關心大自然,那個全人類大自然就是自我。因此我們在這裡也可以說是全息。
(註1)大腦裡邊的一個細胞都有整個大腦的功能」:大腦裡邊每一個細胞都由子組成,子的工作原理與量子電腦一致,它有三種意識資訊,我們稱之為“量子比特”(qubits,量子資訊的基本計量單位,可以以1 0”和不確定“又01”的狀態存在)。一位數學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聲稱意識是神經元細胞微管中量子引力效應的結果。不同的量子比特通過量子糾纏(entanglement)的方式連接起來
(註2)每一個個體都可以周遍法界的空間生命創造宇宙,有個人意識才有宇宙的存在,實質上的生命與生物是真實世界的中心,接著才有宇宙,宇宙本身並不會創造生命;意識使得世界變得有意義,時間與空間只是人類意識的工具。
3)「能量有可能變成品質,是根據機率來變的,有些能,有些不能」:粒子(量子)可以用多個波函數疊加而成,身體既可視為很多粒子組成,也可視為許多波函數疊加而產生。波函數是用機率描述其存在,量子糾纏處於一種非常脆弱的狀態,周圍環境中任何一絲輕微的擾動(被觀察或動念)都可能使其消失無蹤:哪怕只有一個光子無意中撞上了一個量子比特,整個量子糾纏就會因為發生坍縮而分崩離析,徹底摧毀整個系統的量子特性。但有些量子資訊以量子比特的形式,可以儲存足夠長的時間,大腦一定需要一些其他的特殊機制———比如多個量子比特間的糾纏機制,以及將這種糾纏體現到神經衝動上的化學機制。此外,在大腦中傳輸以量子比特形式存儲的量子資訊,也需要一定的機制來實現。

2017年5月27日 星期六

佛學與科學

死亡對人意味著甚麼?一了百了?還是一個新的生命旅程的開始?佛教認為不存在傳統所說的『靈魂』,但相信六道輪迴;當人死後,他過往所作的業,以各種方式,被保存下來,在輪迴時重新進入新的個體。最近科學界已找到證據『靈魂』不死,他是美國科學家羅伯特蘭薩教授(Robert Lanza);根據量子力學證明『靈魂』不死的全新論述被全球媒體廣泛報導,受到人們普遍關注,也間接證實了修煉界對生命的固有認識。
量子力學是自然科學史上被實驗證明最精確的一個理論,量子力學指出意識不能被排除在客觀世界之外。一定要把意識加進去。以下是一些具體的概念。
量子力學其中一個詭異現象叫做態疊加原理和坍縮:為了解釋量子力學觀念,我先說說普通人的日常經驗。一般人認為客觀物體一定要有一個確定的空間位置,這種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是客觀的。但根據量子力學:理論上同一粒電子可以同時在兩處出現。如果電子在沒有觀測的時候,沒有確定的狀態,可以在兩處、甚至多處地方出現。反之電子被觀測時,它的狀態就被確定。因此量子力學離不開意識(被觀測或佛家說的動念),意識是量子力學的基礎。量子力學認為粒子可以用多個波函數疊加而成,身體既可視為很多粒子組成,也可視為許多波函數疊加而產生。
意識是能夠改變客觀世界的,意識改變客觀世界就是通過波函數坍縮,就是使不確定狀態變成確定的狀態,這樣來影響的。所以波函數,也就是量子力學的狀態,從不確定到確定必須要有意識的參與。自然科學總是自詡為最客觀、最不能容忍主觀意識的,現在量子力學發展到這個地步,居然發現人類的主觀意識已是客觀物質世界的基礎。
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維克森林大學醫學院教授羅伯特‧蘭薩通過研究發現,量子力學中有足夠的證據證明,人死後意識並未消失,死亡只是人類意識造成的幻象。蘭薩說:「人在心跳停止、血液停止流動時,即物質元素處於停頓狀態時,人的意識訊息仍可運動,亦即除肉體活動外,還有其它超越肉體的『量子訊息』,或者是說俗稱的『靈魂』。」
根據大乘佛教的八個識,前六識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而第七識與第八識稱末那識及阿賴耶識。實際上,八個識的主體只有一個,由於功用的劃分而給了它們八個名字,因為前七識的為善為惡,都會把賬目記在第八識的名下;第八識是一切業種業因的倉庫,這個倉庫的總管(執取自我)是第七識,搬進搬出是第六識(起分別作用),製造作業是前五識。因此第八識的功能,是在儲藏,與俗稱『靈魂』的境況,死後並未消失。
蘭薩還提出了生物中心論(biocentrism)支持他的觀點:生命創造宇宙,有個人意識才有宇宙的存在,實質上的生命與生物是真實世界的中心,接著才有宇宙,宇宙本身並不會創造生命;意識使得世界變得有意義,時間與空間只是人類意識的工具。這種對宇宙的看法很接近宗教和修煉界對宇宙的認識,即創世主的意識創造了宇宙和生命。雖然佛家是主張無神,即不認為有創世主,但佛家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自己的心識所變現的,謂之“唯心”。《華嚴經·夜摩宮中偈贊品》謂:「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空間、時間也不例外,所謂“三界唯心,三世唯心”。
蘭薩的這一發現使得長期以來「唯物論」和「唯心論」之爭變得毫無意義, 從一個側面證明「物質和精神是一性的」修煉界這一說法的正確性。
哈默羅夫博士進一步認為,『靈魂』是由宇宙的最基本的物質構成的,可能與時間同時出現。而人的大腦只是原意識(固有空間的內在結構)的接收器和放大器。哈默羅夫的這一認識也比較接近修煉界的說法。修煉界認為,大腦只是一個加工廠,本身並不產生思想意識,它的主要功能就是接收來自宇宙的信息並加工成語言,再表達出來。那麼『靈魂』到底存在哪裏?蘭薩教授認為,『靈魂』不但能存在於我們這個宇宙,它還能存在於另一個宇宙。『靈魂』意識的能量可能在某一點上被招回來放入另一個身體。而與此同時,它存在於物質身體之外的某種真實世界中,即很可能是另一個宇宙。這一說法從科學角度論證了輪迴轉世的真實性。
西方人所說的『靈魂』,在東方修煉界被稱為「元神」。在修煉界都認為元神不滅。一個生命死了,只是表面肉身的死亡,而其元神則會再次轉生,進入其生命的另一個旅程。而且不止人有元神,萬物皆有靈(元神)。這一點也早已為科學發現所證實。
修煉界與科學家在探討生命時最大的不同在於:修煉界是從微觀到宏觀整體地看宇宙,看其整個層面,而不是某一個點。而科學的方法論則是從一個點(如:分子)開始,縱深研究下去(分子、原子、原子核、質子……)。所以,修煉界認為,整個一層分子就是一個空間,組成分子的原子是另一個更大更微觀的空間。因此,當一個生命死亡了,只是構成其表面身體的分子結構解體了,其更微觀的那層身體(原子構成的)在其原子空間裡依然存在。
至於元神『靈魂』,修煉界認為他才是真正的永恆的生命,人體也好,其它動物或植物也好,只是元神『靈魂』的載體,是其完成其生命過程的依託。這就是人們所說的輪迴轉世。修煉界認為,一個元神『靈魂』是下地獄受罪還債,還是轉生成人或動物或植物,也是更高級的生命依據其前一生的善惡表現決定的。
佛學在數千年前成立,經科學理論不斷的完善,終於得到其證實,難怪愛因斯坦說:「未來的宗教將是一種宇宙宗教,而佛教包括了這種宇宙宗教所期待的特徵:它超越人格化的神,避免教條和神學,涵蓋自然和精神兩方面,它更是基於對所有自然界和精神界事物作為一個有意義整體的體驗而引發的宗教意識。 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Albert Einstein:The religion of the future will be a cosmic religion. It should transcend personal God and avoid dogma and theology. Covering both the natural and the spiritual, it should be based on a religious sense arising from the experience of all things natural and spiritual as a meaningful unity. Buddhism answers this description  If there is any religion that could cope with modern scientific needs it would be Buddhism”





2017年5月26日 星期五

輪迴

《八大人覺經》: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有朋友問關於輪迴(梵文samsara)問題,我們為何不斷生生死死,投胎又投胎在六道中迴還,不同生命類型在其中升升沉沉。佛學認為人的生命不是一期生死,而是循環無窮,輪迴的直接原因在於業,更深層的原因在於無明,在業報的基礎上,生命在三世的時間中從過去走向將來,又在六道的不同生命類型中升沉。佛教徒相信因果、相信輪迴,相信有業力牽引,相信有「前世」;但不特別看「前世」,我亦沒有必要原因追溯「前世」。佛學更認為靈魂或不是輪迴的主體,只有儲藏在心識中,它就是剎那不息地變動...
中國民間的傳説,往往把人的生死之間,用不變的靈魂作為橋樑,生是靈魂的投胎,死是靈魂脱離了肉體,把靈魂與肉體的關係,看同房子與屋主一樣,老房子壞了,搬進新的房子,房子經常在太舊換新地搬進搬出,住房子的人,卻是永恆不變地來來去去。這也就是説,人是靈魂套上了肉體的東西,肉體可以換了又換,靈魂是一成不變的,以為靈魂就是我們生死之流中的主體。
佛教主張‘因緣生法’‘自性本空’,佛教看物質界是因緣生法,看精神界也是因緣生法。因緣聚合即生,因緣分散即滅, 大至一個星球一個天體乃至整個的宇宙,小至一莖小草一粒微塵一個原子,無一不是假藉了內因與外緣的聚集而存在,除去了因與緣的要素,一物也不可能存在,所以,從根本上看,是空無一物的。這在研究物理化學的科學家們,可以給我們正確而正面的答案。
至於精神界方面,佛教雖不承認靈魂的觀念,但決不是唯物論者。佛教的精神界,是用一個‘識’字作為命名,小乘佛教只講六個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是以第六識作為連貫生命之流的主體,大乘佛教增加兩識,共有八識,是以第八識作為連貫生命之流的主體,我們把小乘的放在一邊,單介紹大乘的八識。
大乘佛教的八個識,前六識同小乘的名稱一樣,只是將小乘第六識的功用更加詳實的分析,而分出了第七識與第八識(末那識及阿賴耶識)。實際上,八個識的主體只有一個,由於功用的劃分而給了它們八個名字,因為前七識的為善為惡,都會把賬目記在第八識的名下;第八識是一切業種業因的倉庫,這個倉庫的總管(執取自我)是第七識,搬進搬出是第六識(起分別作用),製造作業是前五識。因此第八識的功能,是在儲藏,但不等於只進不出的守財奴。不斷地由外面藏進去,也不斷地從裏面搬出來,藏進去的是行為影響心理而印入心田,稱為業因或種子,搬出來的是心理促成行為而感受行為,稱為業果或現行。就這樣進而出,出而進,種子而現行,現行而種子,在一期生命之中是如此,轉生到二期三期乃至無數期的生命中去也是如此,由現世今生的因果對流,到無數過去和未來世的因果迴還,都不出于這一種子而現行與現行而種子的律則,因此而構成了生命的連貫與生死的相續。
正因為種子與現行的經常乃至剎那不息地進進出出,所以第八識的本質,也在經常乃至剎那不息地變動不已,不要説這一生的第八識的質量與前後生是不同的,即使前一念到後一念也就不同了,正由於念念生滅念念不同,我們才會有浮沉生死而至越超生死的可能。所以,第八識的存在, 便是存在於這一剎那變動的業因與業果的連續之間,除了業因與業果的變動連續,也就沒有第八識的本質可求;正像水的潮流,是由於水的連續而有,離了相續不斷 的水性,也就沒有潮流可求了。佛教教人修持解脱道的目的,就是在於截斷這一因果相續的生死之流,等到第八識的作用完全消失,既不藏進去什麼,也不拿出來什麼,那就成了涅槃寂靜,那在佛教稱為‘轉(煩惱)識成(清淨)智’,不受生死的支配,而能自由於生死之中。
可見佛教的第八識,並不等於永恆的靈魂,如果迷信有個永恆的靈魂,那麼超凡入聖的解脱生死,也就成為不可能了。佛教在觀念上否認有靈魂,在目的上也在否定第八識,唯有否定了由煩惱無明接連而假現的第八識之後,才是徹底的解脱。不過,第八識被否定之後,並非等於沒有,乃是非空非有的智體的顯照,而不是無明煩惱的纏繞不清。

2017年5月22日 星期一

金庸先生與阿含經

金庸先生除帶給我在餘暇時欣賞武俠小說外,還給我學習哲學的方向:易經和佛學。當然還有中文寫作、太極、歷史等。
記得金庸接受訪問時曾說過:『中國的佛經卷帙浩繁,有數萬卷之多,只讀了幾本簡單的入門書,就覺得其中迷信與虛妄的成分太重,不符合我對真實世界的認識;但還是勉強讀下去。後來讀到《雜阿含經》、《中阿含經》、《長阿含經》,幾個月之中廢寢忘食、苦苦研讀,潛心思索,突然之間有了會心:「真理是在這裡了。一定是這樣。」不過中文佛經太過艱深,在古文的翻譯中,有時 一兩個字有完全歧異的含義,實在無法瞭解。於是我向倫敦的巴利文學會訂購了全套《原始佛經》的英文譯本。所謂「原始佛經」,是指佛學研究者認為是最早期、最接近釋迦牟尼所說佛法的紀錄,因為是從印度南部、錫蘭一帶傳出去的,所以也稱為「南傳佛經」。大乘佛學者和大乘宗派則貶稱之為「小乘」佛經。英文佛經容易閱讀得多。南傳佛經內容簡明平實,和真實的人生十分接近,像我這種知識分子容易瞭解、接受,由此而產生了信仰,相信佛陀(印度語文中原文意義為「覺者」)的的確確是覺悟了人生的真實道理,他將這道理(也即是「佛法」)傳給世人。我經過長期的思索、查考、質疑、繼續研學等等過程之後,終於誠心誠意、全心全意地接受。佛法解決了我心中的大疑問,我內心充滿喜悅,歡喜不盡———原來如此,終於明白了,從痛苦到歡喜,大約是一年半時光。』
近日也讀到《雜阿含第二五零經》,與博友分享:
黑牛與白牛
經文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時,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訶拘絺羅,俱在耆闍崛山。 尊者摩訶拘絺羅,晡時從禪覺,詣尊者舍利弗所,共相問訊已,退坐一面,語舍利弗言:「欲有所問,寧有閑暇見答與不?」 尊者舍利弗語摩訶拘絺羅:「隨仁所問,知者當答。」 尊者摩訶拘絺羅問尊者舍利弗言: 「云何尊者舍利弗!眼繫色耶?色繫眼耶?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意繫法耶?法繫意耶?」 尊者舍利弗答尊者摩訶拘絺羅言: 「非眼繫色,非色繫眼,乃至非意繫法,非法繫意。尊者摩訶拘絺羅!於其中間,若彼欲貪,是其繫也。 尊者摩訶拘絺羅!譬如二牛,一黑、一白,共一軛鞅縛繫。人問言:為黑牛繫白牛?為白牛繫黑牛?為等問不?」 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非黑牛繫白牛,亦非白牛繫黑牛,然於中間,若軛、若繫鞅者,是彼繫縛。」 「如是,尊者摩訶拘絺羅!非眼繫色,非色繫眼,乃至非意繫法,非法繫意;中間欲貪,是其繫也。 尊者摩訶拘絺羅!若眼繫色,若色繫眼,乃至若意繫法,若法繫意,世尊不教人建立梵行,得盡苦邊。以非眼繫色,非色繫眼,乃至非意繫法,非法繫意故,世尊教人建立梵行,得盡苦邊。 尊者摩訶拘絺羅!世尊眼見色,若好、若惡,不起欲貪;其餘眾生,眼若見色,若好、若惡,則起欲貪。 是故,世尊說:當斷欲貪,則心解脫。乃至意、法,亦復如是。」
解說:「六根」接觸到「六塵」,緊密吸引而不能分離,就像是繩子綁著(繫)一樣。那麼,到底是「六根」(眼、耳、鼻、舌...)吸引著「六塵」,還是「六塵」吸引「六根」不放呢? 都不是!這緊密吸引的力量,是欲貪。 譬如,讓一頭黑牛與一頭白牛並肩拉車,不是黑牛去綁白牛,也不是白牛綁著黑牛,而是擔在黑牛與白牛肩上的軛鞅,使兩頭牛並在一起拉車的。 世尊之所以能教人修行,從苦迫中解脫出來,就是因為「六根」與「六塵」不是自己必然要互相吸引的。如果兩者必然會緊密吸引在一起,那麼,就沒有辦法經由修行而獲得解脫了。 世尊在「六根」接觸「六塵」時,不論所遇到的「六塵」是令人喜歡的,或令人厭惡的,都不會起欲貪。而其他凡夫眾生,就沒有辦法不起欲貪了。 所以,世尊說:應當斷除欲貪。斷除欲貪,心就解脫了。
回首年輕時,不少煩惱皆因執著,如能斷除欲貪,心就可以得到解脫,煩惱自然減少。

斷愛

李莫愁在小說中重覆唱出: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為誰去。」
情者,感情也。 人對生物可以有感情(例如情人、寵物),對死物也可以有感情(例如珍貴的古董),對虛無的、不實在的事物也可以有感情(例如一個信念、一家離職的機構)。
且看佛法如何克服情愛:
《雜阿含經》經文(大正藏五六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俱睒彌國瞿師羅園。尊者阿難亦在彼住。時有異婆羅門,詣尊者阿難所,共相問訊,慰勞已,於一面坐。問尊者阿難:「何故於沙門瞿曇所修梵行」?尊者阿難語婆羅門:「為斷故」。復問:「尊者!何所斷」?答言:「斷愛」。復問:「尊者阿難!何所依而得斷愛」?答言:「婆羅門!依於欲而斷愛」。復問:「尊者阿難!豈非無邊際」?答言:「婆羅門!非無邊際,如是有邊際,非無邊際」。復問:「尊者阿難!云何有邊際,非無邊際」?答言:「婆羅門!我今問汝,隨意答我。婆羅門!於意云何?汝先有欲,來詣精舍不」?婆羅門答言:「如是,阿難」!「如是,婆羅門!來至精舍已,彼欲息不」?答言:「如是,尊者阿難!彼精進方便籌量,來詣精舍」。復問:「至精舍已,彼精進方便籌量息不」?答言:「如是,尊者」!阿難復語婆羅門:「如是婆羅門!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說四如意足,以一乘道淨眾生,滅苦惱,斷憂悲。何等為四?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精進定、心定、思惟定,斷行成就如意足。如是聖弟子修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依離,依無欲,依出要,依滅,向於捨,乃至斷愛。愛斷已,彼欲亦息。修精進定……。心定……。思惟定斷行成就,依離,依無欲,依出要,依滅,向於捨,乃至愛盡。愛盡已,思惟則息。婆羅門!於意云何?此非邊際耶」?婆羅門言:「尊者阿難!此是邊際,非不邊際」。爾時婆羅門聞尊者阿難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去。
解說 :本經內容是尊者阿難與某一異婆羅門的對話,尊者阿難為他解說「四如意足」的修習方法。佛陀所說的「四如意足」,是運用這個修習方法讓眾生清淨,滅除所有的苦惱,斷除憂愁惱亂。「四如意足」包括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簡稱欲如意足)、精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簡稱精進如意足)、心定斷行成就如意足(簡稱心如意足)、思惟定斷行成就如意足(簡稱思惟如意足)。「欲」是欲求、願欲,是『想要』的意思(正面的稱為善欲),與負面的貪不同;「精進」是勇猛發勤而不止息;「心」是心意專念;「思惟」是觀照、抉擇於法。
彼時,尊者阿難與佛陀都住在俱睒彌國瞿師羅園中,有一位異婆羅門來到尊者阿難的住所,向他請問為什麼跟佛陀學修清淨梵行?尊者阿難答道:「是為了斷除的緣故。」婆羅門進一步問:「是斷除什麼?」尊者阿難答言:「是為了斷除愛欲的緣故。」
婆羅門接著又問:「依什麼而能斷除愛呢?」尊者阿難答:「是依於欲而斷愛。」婆羅門聽了覺得很奇怪,於是問:「如此一來,不就沒有盡頭?沒有邊際嗎?」尊者阿難答:「是有邊際,有盡頭的!怎麼會沒有邊際呢?」
因為婆羅門聽得一頭霧水,所以尊者阿難就以引導答問的方式說明:「我先問你,你如是回答。」「請問,在你來精舍之前,是不是有先生起一個『想要』來精舍的欲求?」婆羅門答:「是啊!」尊者阿難說:「如是!那麼,到了精舍以後,你的欲求停止了嗎?」婆羅門答:「是啊!我用各種不同的方法前來精舍,比如說,坐車啊,或騎馬、走路啊,等抵達之後,想要來的欲求就止息了。」於是尊者阿難就說:「如是!如是!就是這樣子的啊!」
跟著進一步說明什麼是欲如意足、精進如意足、心如意足、思惟如意足:
此中,「定」主要是心不散亂,專念不雜,即攝心一處;「斷行」是殊勝行,是增強力量以斷除煩惱的行為;「如意足」是指所有的願欲都能得到滿足。如是,即透過對善欲,不貪不嗔不痴,然後生起勤行不息的精進,並攝心於一,得心一境。修持如此的殊勝行,能增強斷除煩惱的力量,當這些力量生起之後,一切的善欲都能得到滿足。所以,依於欲與依於精進、心、思惟等,佛陀說這四個透過攝心專一的殊勝心行,能夠成就我們所想要達到的圓滿目標。
佛陀的聖弟子依於欲定斷行如意足,乃至於其他三個如意行法,遠離五欲、惡,與不善之法,就能夠依於無欲──斷除欲貪,進而依於出要──出離生死的要道,乃至依於滅──即向於滅,趨於寂滅;向於捨,乃至於不著一切;以至於究竟斷愛。從此一過程,而得斷愛,斷除一切的愛欲;愛欲斷,則欲息。修學精進、心、思惟定斷行成就,亦同樣能依於離,依於無欲,依於出要,依於滅,而向於捨,乃至愛盡,愛盡已,思惟則息。如燃點中的蠟炬,終會銷融殆盡。最後婆羅門不得不同意這是有邊際,並非無邊際。
我在禪修的過程中,不時也要生起這勇猛精進的力量,綿綿密密而持續的用功。當修行者能夠綿密而持續用功的時候,身心就會出現因禪定、依正念正知而生起的輕安力與法喜,而也就能夠慢慢覺知並經驗到這種禪悅之喜。透過輕安與法喜的力量,我們就能夠持續不斷,永不懈怠地走在這條清淨的道路上。如是,無論是樂欲、精進、專念、還是思擇,對每一善欲都能做到專精深入、住心一境;除此之外,還能同時加意修持殊勝行,以為增上、斷行的力量,進而達到煩惱永盡,所學圓成,乃至一切善法都能如意滿足的終極境界,這就是佛陀所說四如意足的要義。

2017年5月14日 星期日

武功十五強

金庸小說的主角們,最強武功係邊個?
入選三甲當然是蕭峰、虛竹和段譽,這三位主角的水準我覺得是不相伯仲,千軍萬馬擒首腦,實力非凡。
先說段譽,他先吸得了無量劍派七弟子的全部內力,後來又吸得了段延慶、黃眉僧、葉二娘、南海鱷神、雲中鶴、鍾萬仇、崔百泉竺高手的部分內力,這一日又得了保定帝、本觀、本相、本因、本參段氏五大高手的一小部內力,最後還吸收了鳩摩智的全部內力,這個到底有多少我算不出來,反正很高就是了。此外他習得史上最強的神功六脈神劍,再加上吸取上述高手的功力,完全可以當個大魔頭。跟著是虛竹,他的內力都是來源於別人,無崖子七十年,李秋水天上童姥全部內力的九成,內力是何其的強大啊!還有生死符真的很強。跟著就是蕭峰,他躲不過虛竹的生死符,敵不過段譽的神劍,但他能夠單挑丁春秋和莊聚賢,慕容複,可見他的武功真的是最強!為免不公道,三個都奪冠。
第四:楊過沒有學什麼強大的內功心法,卻吃了很多增強內力的蛇膽,其內功之強大比郭靖強,內力渾厚,能夠自創招式,就是跟段譽差不多,最強招式變化很大。
第五:郭靖主要內功心法九陰真經,九陰真經為金庸小說裏面比較厲害的內功心法之一,又喝了增加內力的蛇血,所以能排第五,當然還有降龍十八掌,本來能更高的,但為國事家事操心太多,還有就是楊過能打敗金輪法王,但郭靖打不過。所以郭靖比楊過低一位。
第六:張無忌,學習了至剛至陽的內功心法九陽神功,除此之外,還有乾坤大挪移和師公傳授的太極拳。九陽神功,提高內功的好方法,乾坤大挪移是慕容複的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減弱版,張無忌和剛學會九陰白骨爪而且內功低微的周芷若打鬥時,一分心還是會被她所傷,而且他們還打了一會,周芷若的爪肯定不如梅超風的,郭靖當時的功力,一招就能打敗梅超風,所以,張無極還是嫩點。
第七:石破天,別的什麼都不說,他光靠內力能自動護體,也就是一般內力沒到達一定程度,他讓你打你自己累死了他都好法無傷,試問有幾人達到了這種境界?太玄神功,單是憑空揮掌就可以震落石雕,好像吹吹氣就可擺平少林妙締,武當愚茶。即使掃地僧、東方不敗等高手遇上他怕也要跪下。
第八:阿青, 别看她容貌清秀,弱質纤纤,却是金庸小说中武功和實戰能力最强的人物之一。她的越女劍術很利害,能夠瞬間擊敗一支軍隊…當然,就跟華佗的五禽戲一樣,地位高,表現少,戰鬥力算是很強。
第九:令狐沖,獨孤九劍、吸星大法及易筋經,吸星大法是北冥神功演變而來的,已大不如前,令狐沖受過許多次內傷,又喜歡喝酒,身體不行了。獨孤九劍招式是精妙,但破掌破氣的不濟讓他局限在第一流水準,無法超凡入聖。
第十:胡斐,胡家武功加上過人天賦,更得趙半山指點太極精義,但就武功描述也已是一流水準。
第十一:袁承志,其實我認為九難能接近超流的,光是那手淩空讓火折來回飛就能嚇死人,而據說跟她平級的袁承志照計也應該很厲害…但畢竟兼收三家不見得比專精一家好多少。
第十二:陳家洛,武功由頭弱到尾,到最後才稍稍有點出頭的樣子,但可惜又沒表現機會。
第十三:李文秀,太遲習武,學的也不見得是上乘功夫,也就欺負一下三流好手。
第十四:蕭中慧夫婦,本身就是三流了,武功給他們加了一級,但跟韋小寶打是五五波…
第十五:韋小寶,如果把背心跟匕首算上還是很有威脅的,對上三位來說,加上計策的話,韋小寶應該排第十三四左右吧,不用排十五末位。

2017年5月10日 星期三

好郭靖


本周三色台開始播出內地制作《射鵰英雄傳》,作為金庸FANS,必定捧埸。記得最初看射鵰劇集,是黃日華演郭靖,得到很多觀眾讚賞,說他演出到郭靖的資質魯鈍,真的嗎?若郭靖真的資質魯鈍,最後怎麼又武功蓋世呢?恐怕不是將勤補拙那麼簡單。《射鵰英雄傳》描述郭靖小時候「呆頭呆腦,直到四歲時才會說話」,江南七怪、黃藥師、洪七公等,幾乎人人罵他笨。我們認定郭靖蠢,是因為作者不斷描黑他,但細心看看小說,倒覺得是金庸先生誤導讀者。小時學語慢,不等於蠢,愛因斯坦學語亦慢,清代大學者戴震,讀書過目不忘,相傳十歲始懂說話。郭靖一開始好像很蠢,問題在老師。他受教於七怪,他們性格偏執,而且採用輪流操練,還有射箭、摔角等動態活動,編排設計得太亂了;而郭靖本身是大才,以七怪的水平,根本不足以教他。後來遇上道士馬鈺,馬鈺一語便道破郭靖的根本性問題:「教而不明其法,學而不得其道。」
很多人以為「聰明」即什麼都一學即曉,神速到達「大師」級別,實則不然。世上聰明人多,大師很少,因為在某領域要登峰造極,需要的不是聰明,而是心理學家所謂「審慎練習」,即有計劃不斷改善某範疇的技能。《射鵰》曾說郭靖「身手之靈活,實勝於頭腦十倍」,因此傻郭靖與人過招,憑熟練的招式已經打死人,還不是武學奇才?只是他的「聰明」不合傳統標準,所以他的老師們,甚至作者,都把他看輕了。
此外郭靖守信,細細個已能言出必行,不透露師父哲別行蹤;勇救義弟拖雷,令鐵木真對他刮目相看;寧願重情義,棄王蓉,重華箏的義,算是拘泥於禮節之上,循例重俗。 在我眼中,郭靖是一個較為傳統的中國人,他與世無爭,當仁不讓,對榮華富貴都不貪慕,只是希望做福百姓,假如武功蓋世,會令他殺害無辜的話,他寧願武功盡失,對於皇帝的昏庸,狗官的無能,他是痛心疾首,而對於成吉思汗,東征西討,傷害人民,他是極不贊同,這反映了郭靖主張孟子的王道,以仁政統一天下,以德服人的性格,以武力建立霸業,是與郭靖的思想相違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