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2年7月31日 星期日

書香伴暑天

  每年都習慣參觀書展,今年七月的香港,除了炎熱還有颱風,人不免思宅,越發慵懶了些,這可算是讀書的時節。一個人捧一本書,靜靜地看,慢慢地品,時而緊鎖眉頭,時而嗤嗤發笑,時而一目十行,時而咬文嚼字,時而掩卷沉思,時而棄書而去,這個時代,還有人着迷讀書嗎?我時常懷疑地自問。而每年七月的香港書展,總給我一些答案和新的感受。

  香港書展始於一九九○年,是亞洲最大型的書展之一。自開辦以來,已是香港夏季盛事之一。書展每年定出一個獨特主題,並且圍繞主題舉辦各項活動。通常開幕當日都是「爭崩頭」入場的人流。

  我是書展常客,理由有三。港台出版物,印製美觀大方,但價格不菲,在書展購書,多會獲得比平日在書店中較優惠的折扣,此其一;其二,由於香港獨特背景,兩岸三地的出版商家可同時參展,逛一次書展,極大地滿足了我對簡體字版圖書的需求,特別是內地幾大出版商及各大學出版社的出品,總會讓我滿載而歸;其三,書展還是推廣新書的平台,為讀者提供接觸新書及會見作者的機會,此外亦有部分來自東南亞和其他國家及地區的出版商參展。通常題材廣泛,可以見識當下圖書潮流,攤位繁多,多快好省一次性到訪N家「書店」。

  書展,亦讓我眼界大開,對這座城市的普羅大眾刮目相看。說實話,在日常生活裏、上下班通勤中、社交活動時,我很難感覺到這是一座全民「悅」讀的城市,但是書展從開創之初的二十萬人次到後來幾屆已是百萬人入場,可見民眾的熱情。

  現場所見人氣之高漲、愛書人千姿百態、參展商攤位設計各出奇謀,常令我驚嘆。初次見不少人拖行李箱、拉杆箱逛書展,很是奇怪,後來發現是常態,特別當我買了些書,肩背手提不負承受時,方覺實在有必要。

  書展有眾多展廳,四周滿是席地而坐、捧書而讀的小童,穿校服的少男少女在書攤前打書釘,衣着輕便雙肩背包的大學生們對心儀的書精挑細選,家有小童的家長多在補習教材類下本錢,兒童天地廳自是少兒們所愛,工具書、專業書為職場人青睞,美食、養生、旅遊、小清新、人文、社科、科幻、星座、占卜,不一而足,包羅萬象,各有眾多簇擁。

  放眼所見,不是書攤前手捧一書的人海,就是在急匆匆奔向書攤路上的人流,亦不乏老少三代書展一日觀的家庭。如有明星、名作家現身簽名,更是人頭湧動,想擠進去都難,此情此景,總讓我由衷感嘆:原來大家都這麼愛讀書。我在深圳的一些朋友,當年每逢書展就日日「自由行」,亦拉着行李箱來購書。

  近些年,網購發達、電子閱讀越來越普遍,書展我便不再去了。今年是再一次去書展,不僅如歷次一樣,狂逛書攤,合眼緣的迅速翻閱,合心意了馬上購買,還增加了聽講座、與作者問答互動、請作者簽名合影的內容。去過N次書展,唯這次全套做足,內情何在?

  月初知道今年書展如常舉辦,辦事認真的好友便預先訂了票,約好看展當日在書展門口見。擇周日(七月二十四日)如約前往,人還在途中便接他速報,今日看展人山人海,隊伍以公里計,發照片一張,果然通往會展中心的路都是排隊人流,甚至排到大樓牆外。

  心急,出港鐵站熱浪撲面,快馬加鞭往前衝,汗流浹背,旋即見去書展人潮。張頭探腦隊伍望不見頭,無奈從末端排起,心急火燎不知幾時可入場?今日進書展,不同於往年隨興所致,隨機閒看,而是有要務在身。參加飲食專欄作家徐成新書《香港談食錄》講座「疫情下香港餐飲新氣象」,要當一名合格聽眾,千差萬誤不能耽誤。

  隊伍開始移動,摻雜着四周的喧囂,心頭急上加急,身體往前竄。恍惚中似聽見有人喚,猛回頭人流無盡頭,卻驚見徐先生正站身後。茫茫人海偶遇作者,正是今日講座主角,各自驚喜自不待言。

  隊伍依舊千回百轉,龜速移動,我急得一籌莫展,除了排隊還是排隊。忽見有個優先岔口,靈感乍現:我以長者身份入。哦,不不,他以作者身份進,我道。於是乎,講明原由,魚貫而入。

  進場後急奔展廳入口,亦不見握有入場票的好友。電話、短訊、拍照、視頻,各自宣告所在位置,依然不得要領。一陣抓狂,原來我們各在會展兩翼,宛若隔着太平洋。忙亂半小時,終得進場,抓起一本書,體味一下久違的書香。

  本屆書展主題:「歷史文化.城市書寫」,有近七百個參展商參加。講座時間未到,剛好快速走馬觀花,各展攤瀏覽一遍。疫情原因,內地展商基本缺位,於我,少了一大購買慾望。補習教材、考試必備依然暢旺,展商攤位設計亦比較尋常,拖拉杆箱的人不再多見。展廳末端,發現不少國家和地區在港領事館在此設展,一張桌,幾幅風景圖,幾幀民族手工藝,圖文並茂介紹本國歷史文化、人文特質,自然亦有旅遊宣傳的用意。

  商務印書館的《故宮:國寶、宮廷生活、宮殿》,一套三本,我和友人愛不釋手,解囊購入。「香港故宮展出的國寶都來自這裏」,「就是,特展館看後,回來再翻書,一目了然」,二人捧着《故宮:國寶》,歡喜異常。

  時間到,奔赴講座現場,主辦方和主講人已準備就緒。排隊時之焦急、偶遇作者之驚喜、與好友互找不果之抓狂、發現好書之快娛,一切拋之腦後,安然入座,當好聽眾。留住七月書香,在庸常的現實裏,享受心上的風景。


2022年7月30日 星期六

《智齒》的恨與救贖

與老伴一齊看《智齒》,完場我們感到幾乎都窒息。「你們這些垃圾!」連續兩個鐘頭的黑白影像叫我透不過氣!被遺棄的人在垃圾廢墟裏打滾,骯髒、殘暴、變態、無休止的邪惡,尋斷肢、閹割的人體。有《七宗罪》的詛咒,卻沒有《無間道》的浪漫。

《智齒》震撼懾人,黑色風格Neo-noir令香港電影光譜更闊更亮。這焦慮都市,由深水埗、觀塘的舊區和後巷,堆積着腐爛萬劫不復,港鐵轟隆轟隆冷漠地劃過黑夜。金像獎十四項提名,摘兩個大獎最佳編劇和最佳女主角,我服劉雅瑟的拚鬥,因為我被她弄至幾乎窒息。

《智齒》改編自雷米的同名小說,導演鄭保瑞曾執導《狗咬狗》、《軍雞》等暴力美學電影,編劇則為參與過《PTU》、《大隻佬》、《神探》等劇本的歐健兒,二人早在2000年已合作過電影《發光石頭》。原著為短篇小說,對於部份角色著墨不多,電影改編令角色背景更豐富,加強了角色間的衝突,相比之下結局亦更震撼。

電影在2018年時曾以彩色版本發佈預告,但在參加2021柏林影展時已用上黑白版本。鄭保瑞曾在映後分享表示黑白色調更能表達混沌的狀態。如四、五十年代荷里活盛行的黑色電影(film noir)多為較悲觀的懸疑犯罪片,主角也多為道德善惡沒明確界線的人,跟《智齒》不謀而合。

《智齒》跟《狗咬狗》均譜出社會底層邊緣人物的哀歌,而電影角色也同樣因執念而生不如死,同時又有互相依存救贖的元素。兩齣電影異曲同工多次出現鐵路列車與垃圾場的對比,如果列車象徵城市繁榮與現代化,那麼垃圾場也許代表了社會中被遺忘甚至被離棄的一隅,而列車與垃圾場偏偏同時存在於同一畫面,兩者合而為一才是城市靈魂全貌。

兩齣電影同樣出現舊區後巷追逐、為私慾對無辜市民濫用職權的警察、被社會拋棄但仍努力掙扎求存的邊緣人物、被脫掉褲子的女主角、執念太深的角色、戲份不多的孕婦,還有引申出來的生存、愛與救贖。

舊區後巷間的追逐,在《智齒》明顯比較多,也許因為這是鄭保瑞「回歸」香港拍攝的作品,特別紀錄了充滿香港特色但正在消失的一面。電影中濫用職權的警察,本該是保護市民的公僕,卻因個人情緒而危害無辜市民安全,如《智齒》中大 Sir(吳岱融飾)嘗試說服當時還很正直的任凱(李淳飾),指警察被挑釁而發洩情緒屬情有可原;斬哥(林家棟飾)不停以各種方式想置王桃(劉雅瑟飾)於死地,而《狗咬狗》中的狄偉(李璨琛飾)對目擊證人施暴,後來連隊長琛哥(張兆輝等)目擊隊員被殺後也遷怒弱女余如(裴唯瑩飾),腳踢已倒地無辜的她,也許同為一種控訴。

至於被社會視為「垃圾」的邊緣人物,與電影中的垃圾場景微妙地呼應;《智齒》中斬哥稱可樂(廖子妤飾)與山田(池內博之飾)為垃圾,任凱標籤斬手事件的一眾受害者「不是正經人」,這是社會對邊緣人物的偏見。可樂與山田,甚至王桃,也許跟《狗咬狗》的細鵬(陳冠希飾)與余如一樣,儘管被社會遺棄,卻仍拼了命用自己的方式掙扎著生存下去。

王桃與余如除了同為社會的邊緣人物外,兩齣電影都出現男主角拿起她倆因被別人性侵而脫下的褲子一幕。儘管她們努力生存,儘管女性的社會地位在近年已有所改善,但弱勢社群中的女性,終究還是相對容易受到威脅,畢竟有些事情,不是單靠努力就可以如願以償。

《智齒》與《狗咬狗》,也同樣有執念太深的角色。《智齒》的斬哥,執著於王桃毁其家庭、王桃執著於要斬哥原諒自己、山田則對母親執迷。《狗咬狗》的狄偉同樣一直執迷,電影前半段執著於印象與現實中父親的落差,後半段執著於對細鵬復仇。最終,這份執著導致他們至死方能釋懷的結局。

斬哥是火爆幹探,最能嗅出罪案與屍臭。王桃在車禍中把他妻子撞成植物人,他恨極了王桃,她坐完監仍追着她拳打腳踢。「請你原諒我!」她不斷哀求,拚死為他當線人。但他仍是剝削她羞辱她,甚至故意任由毒販追斬她。除斬哥外,可樂與山田也同樣在尋找愛,前者希望被關愛,後者則懷念母親的愛。《狗咬狗》中的細鵬因遇上余如,二人相知相愛,成為對方活下去的支柱,也化解了細鵬的戾氣。面對狄偉的殺意,細鵬為救余如拋下武器跪拜投降,余如則犧牲自己以求拯救細鵬,是二人的愛給予對方不堪的前半生救贖。

鄭保瑞曾在訪問中透露,自幼受天主教思想影響,但他認為很多宗教概念是互通的。我也曾想到,要是電影主角能以寬恕代替執念,命運也許都能改寫,偏偏因果循環很微妙,斬哥與王桃二人的受害者與加害者身份多次互換,而細鵬當初在狄偉面前把刀插進林哥(林雪飾)頸中,電影結局狄偉的刀就在細鵬跟前插進余如頸裡,彷彿是宿命般的循環。

鄭保瑞應是一名細節控,每個畫面都相當精巧,連《西遊記之孫悟空之三打白骨精》中唐僧袈裟顏色也有講究,所以我信他的電影中每個畫面也有意義。而在《智齒》中更多以電影細節表達代替用台詞說故事,又用了大量不小心就會錯過的細節去交代角色的心境與背景。除上述列車與垃圾的同框對比外,還有初次發現斷掌的神像山壁、王桃的紀錄文件、山田與母親的合照、任凱的講座單張與太太登場、三位孕婦等(例子太多不在此盡錄):

  • 王桃文件:在斬哥索取有關王桃工作地址的文件中,揭示她是在保良局長大的孤兒,服刑後在車房工作,間接交代了她成為邊緣人物的原因。
  • 十架鏈子:細心看的話,戲裡斬哥有一條十字架鏈子,暗示他或太太可能是天主教徒,而天主教信仰裡,犯罪後需要悔改、告解及贖罪,與天主和好。
  • 手機裡的名字:在王桃手機裡,斬哥名字被儲存為「Sorry Sir」,雖然只是一閃而過的畫面,卻反映了她的懊悔,也加強了她對贖罪的執念。
  • 神像山壁:電影中出現的神像山壁,應是位於瀑布灣公園的香港獨特景點;那些神像多為善信由於各種原因無法再供奉而棄置該地,然而被遺棄的神像也不等於就是垃圾,曾有有緣人到該地把神像帶回家。因此,人也好物也好,斬哥眼中的「垃圾」,任凱口中「不正經的人」,不等於就沒人愛或沒價值。
  • 母子合照:山田一直把自己跟母親的合照當成寶物看待;導演用那幀合照間接告訴觀眾,山田媽媽是沒有左手手掌的,解釋了大概有戀母情結的山田為何對左手手掌執迷;原著對疑兇犯案動機與身份背景的描述近乎零,電影雖簡單交代山田的事,但略嫌意猶未盡。
  • 講座單張:沒記錯的話,任凱抽屜中的懷孕講座單張在電影中出現過兩次,加上任凱太太(陳漢娜飾)大腹便便在街上偶遇斬哥與任凱,也許就是構成斬哥最後換槍的關鍵。原著雖有換槍情節但沒任凱太太一角,電影中她以孕婦身份出現的設定,會否令斬哥想起自己妻兒,因而對任凱產生同理心,所以幾乎是孑然一身的斬哥,決定為任凱頂替失槍罪責以保其仕途?
  • 孕婦:《狗咬狗》的孕婦余如死亡,但細鵬剖腹取出胎兒,最後嬰兒用力伸展了小手,似乎象徵了希望。《智齒》有三名孕婦,第一位是斬哥太太,可惜孩子胎死腹中;第二位是任凱太太;第三位則似是毒販太太。新生命本帶來新希望,但並非每個孩子都可以有出生機會或順利長大;細鵬跟余如雙亡,他們的孩子在荒蕪之地出生,若無人路過該地,孩子能否存活?王桃如果不是孤兒,命運是否會改寫?任凱的孩子跟毒販的孩子,出生時應該同為白紙,但毒販的孩子會否變成另一個王桃,會否跨代貧窮,又是否有向上流動的機會?

《智齒》點題文案為「活著比死亡更無能為力」,電影中多個角色貫徹這主題。至於任凱與王桃留白的結局,則令故事更有餘韻,隨電影結束,二人的人生是否由一層地獄掉到了另一層地獄?

電影英文叫Limbo,是但丁《神曲》中地獄的第一圈,候判所。變態連環殺手,姦殺女人再斬下左手。直到王桃給殺手抓了,林家棟才猛烈醒覺自己的仇恨心會累死王桃。他叫「斬哥」,夠血腥夠狠,他致電王桃的手機,名字亮起來是Sorry Sir

這漩渦的恨,罪與罰糾纏,在觀音和聖母的慈顏底下更見頹敗,這些瓷像無非都是被遺棄的垃圾。變態犯一直緊握小時候和母親的照片,呼喊着,硬生生地把女生的手切割下來。「我和他都沒有人要。」

「你當我是瘋子?」罪與罰恨與恕在滂沱大雨中洗不清。新丁警察一直在捧着腮,智慧齒痛,忽然就掉了牙,荒謬得不成比例,彷彿一切毫無意義。但斬哥拚命尋找王桃,到打開門要救她,她卻已嚇得瘋狂開槍。斬哥愕了,最後嘴角一牽:「我原諒你。」

太遲的恕宥,救贖得了誰

 

2022年7月29日 星期五

台灣海峽會燃起戰火嗎?

在周四晚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了電話會議,習主席明言,美國視中國為最大的對手,純屬誤判。這意思是說,中美兩國合作的空間大於競爭,北京從來不打算要成為華盛頓的敵人。目前美國最大的憂慮,就是北京會發動台海戰爭。近期佩洛西計劃率領國會代表團到訪日本、南韓、馬來西亞及新加坡,訪台與否暫時未定;她的發言人哈米爾拒絕評論出訪計劃;此前佩洛西及其幕僚以保安理由多次拒絕確認行程。白宮也未對訪台一事公開表達立場,指此事由她自行決定,但國防部官員私下向她和其幕僚表達憂心。兩黨國會議員則鼓勵訪台,表示若因北京強烈抗議而不這麼做,等同屈服於對方的壓力。

華盛頓政府有戰略研究員指出,北京很可能會趁烏克蘭戰爭的機會,順勢收復台灣,故海峽戰爭或許會在一年半之內爆發。這一番推斷全無根據,卻講得像是有鼻子、有眼睛,白宮之中的愚人不少,很多人就可能信以為真,以為在未來五、六百天之內,北京就會揮軍攻台,因此,怪不得他們要急如熱鍋上的螞蟻。

其實北京不會對華盛頓抱以幻想,勢必對佩洛西的訪台採取嚴陣以待的態度,充分做好準備。面對佩洛西訪台一事,從路線、戰機攔截點都做了分析,並推測北京不排除派出殲16、殲20、殲16D電子戰機伴飛和攔截,而美軍方面或許會集結4艘航空母艦,為佩洛西可能的訪台行程護航。

早於去年119日,美國會議員乘坐一架C-40A軍機抵達台島松山機場開啟了竄訪台灣地區的行程。加上美國總統拜登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近日就涉台議題發表的挑釁言論,不得不承認,在美台不斷勾連的惡劣行徑下,台海局勢也逐漸升溫。那麼,在兩岸關係日益緊張,美國不斷插手干預台海的態勢下,台灣海峽會燃起戰火嗎?

個人認為,拜登上台後,並沒有放棄特朗普政府主張對華髮起貿易戰和科技戰的策略。相反,區別於特朗普政府時期的單打獨鬥式「抗華」路線,拜登政府不斷加注籌碼,同時大張旗鼓拉攏盟友加入「反華」陣營,試圖通過擴大「反華聯盟」遏制中國的崛起。

但是客觀來看,我認為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更加狡詐,即貫徹「對抗、競爭、合作」三位為一體的對華戰略。至於,何時選擇對華拋橄欖枝尋求合作,何時選擇對華挑起對抗,這就取決於哪種對華戰略更契合美國的利益了。很顯然,美國對華的政策中深藏著美國人根深蒂固的霸權思維與邏輯,但中國對此並不接受,中國一直以來尋求的都是合作共贏與可持續發展。

這樣一來,美國就開始瞄準中國的軟肋,大打「台灣牌」和「南海牌」。在美國的攪和下,南海地區風卷雲湧,台海局勢也日益緊張。緊張的下一步就是來自戰爭的風險,如果雙方無法妥協,事態可能就會進一步升級為軍事衝突。那麼,台海究竟會不會走到這一步呢?

我認為台灣海峽是否會燃起戰火,誰也沒有辦法斷言。但是戰爭時常就是由擦槍走火一點點引燃的。不過可以明確的是,中國大陸一直沒有放棄爭取和平統一的方式,並且中國大陸始終在為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積極創造條件。我敢直言,只要台當局不宣佈「獨立」,即使局勢再嚴峻,台海也不會爆發戰爭。

對於美國來說,拜登政府雖然採取了諸多為「台獨」分子撐腰打氣以及切香腸式的「挺獨」行動,但是美國不會去觸犯中國大陸最後一道防線。我認為美國所作所為實則在拖延兩岸統一的進程,因為對於美國來說,台海局勢維持現狀更符合美國的戰略利益。這樣一來,美國就可以繼續通過打「台灣牌」牽制中國大陸。

此外,中國大陸也不會輕易選擇「武統」的方式解決台灣問題,因為相較于「武統」帶來的諸多負面影響,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好處多多,比如可以進一步削弱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我認為中國大陸尋求解決台灣問題的策略就是保持戰略定力、靜待良機。而且,隨著美國霸權的走衰和美國國內矛盾加劇以及政治割裂態勢的日益嚴峻,美國對於台海局勢的影響力會逐漸減弱,屆時就會給和平統一創造良機。

2022年7月28日 星期四

英國相位之爭

  英國正進行保守黨黨魁之爭,由前財相辛偉誠(Rishi Sunak)及外相卓慧思(Liz Truss)競逐。目前辛偉誠於黨內民調較卓慧思落後,兩人25日進行電視辯論。辯論前,兩人爭相展示強硬的對華立場,辛偉誠表示一旦當選會視中國為英國最大長期威脅,並關閉國內所有孔子學院。卓慧思則以鷹派自居,把辛偉誠描繪成對中俄軟弱的「鴿派」。在該場電視辯論直播中,女主持人不知為什麼突然當場暈倒,電視鏡頭拍到卓慧思第一時間表現驚嚇,雙手捧臉,但很快恢復鎮定,鏡頭沒有看辯論會另一主角辛偉誠對這個突發事件的反應,辯論會即時腰斬。政治人物應對突發事件的表現,是公眾衡量其能力和素質的重要因素。卓慧思的反應流露真情性,資深傳媒人陳君第一時間判定,首相之位非卓慧思莫屬。我也看好卓慧思,不過與這組鏡頭無關,而是卓慧思與辛偉誠的相位之爭,令我想起英國一本著名小說的書名《傲慢與偏見》,坦率說,我不認為英國保守黨人已經準備好讓印度裔的辛偉誠成為英國首相。

  這場多達十一人角逐的黨魁之爭,經過幾輪淘汰賽,來到最後一節,成為外相卓慧思與前財相辛偉誠的對決,大約十八萬保守黨員將於九月初投票,勝出者成為黨魁,將於九月五日取代遭黨友逼宮而辭職的約翰遜,入主唐寧街十號。兩名對手都是出身牛津、出生於七八十年代的精英,符合英國人的期望,競選期間兩人分別被「扒糞」:一個年輕時曾經反對王室制度,一個太太身為印度富家女,被指寧向祖家交稅卻沒有在英國交稅,正所謂彼此彼此。在外交政策方面,特別是對華政策和俄烏衝突立場,兩人大同小異,都主張對華強硬和挺烏抗俄。經濟政策是辛偉誠的強項,他大打遏抑通脹牌,英國通脹高達百分之九點一,創四十年新高,民眾荷包大縮水。卓慧思就主打減稅牌,聲言當上首相第一天就會宣布減稅,總額達三百億英鎊。英國媒體指出兩人還有另一個不同,辛偉誠被指以辭職背叛約翰遜,有違政治人物的倫理,卓慧思則一直留在內閣,顯示對約翰遜的忠誠,但媒體似乎忘記,約翰遜也是帶頭向前首相文翠珊逼宮才坐上首相之位。

  比來比去,兩個對手似乎半斤八両,但民調顯示,卓慧思領先辛偉誠二十四個百分點,而多個賭盤也一面倒買卓慧思,有分析認為,卓慧思強硬的脫歐立場令她在第五輪保守黨議員投票後來居上,突顯她有留前鬥後的實力,但畢竟選黨魁不是跑馬仔。我再上網看兩人的電視辯論,突然發現,卓慧思與辛偉誠最大的不同,不是政綱,也不是個人能力或魅力,更不是上文提及的面對電視女主持人突然暈倒的反應,而是兩人的皮膚顏色:一個是白人女性,另一個是印度裔移民的第二代。

  當然,在英國討論一個人的膚色是政治不正確,公開討論政治人物的膚色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但這並不等於英國人不在乎膚色或對其他種族不存偏見,實際上,英國人的傲慢與偏見根深蒂固,種族歧視長期而且普遍存在。記得二零二零年歐洲盃決賽在倫敦舉行,英格蘭主場對意大利,結果因為三名深色皮膚的球員先後罰失點球,英格蘭隊最後在家門口敗給意大利,輸球一刻,各種仇恨和歧視攻擊言論在網上大量湧現,其中一名黑人球員沙卡(Bukayo Saka)的社交媒體賬戶充斥大猩猩、香蕉以及各種侮辱符號和表情,事件暴露英國赤裸裸的種族歧視和種族欺凌令人震驚,國際輿論嘩然。去年有英國傳媒報道,英國學校在過去五年記錄逾六萬宗種族歧視案件,有專家批評英國政府沒有落實相關措施並試圖掩蓋歧視問題的真實情況。有英國的華人社團領袖接受媒體採訪稱,當地曾經在三天內發生九宗華人遭暴力襲擊事件。

  英國政府的態度非常虛偽,聯合國非洲人後裔工作組專家指出,英國政府去年提交的關於該國種族歧視問題的報告,「引用了可疑的證據,以通過使用總是證明種族等級合理的熟悉論點來合理化白人至上的觀點」。專家指出,儘管有大量的研究和制度上的種族主義證據,但報告顯示英國政府試圖使「白人至上的行為正常化」。

  究竟英國是否存在「白人至上」,卓慧思和辛偉誠的首相之爭對決,將是一次證明。我認為,雖然種族歧視更嚴重的美國可以選出非裔後代奧巴馬當總統,但不等於充滿傲慢與偏見的英國人,會接受一個深色皮膚的前殖民地子民的後代來做首相,博友拭目以待。

 

2022年7月27日 星期三

電車漫話

 

三等車票(分上層頭等及下層三等)

  我是在港島筲箕灣長大的,五十多年以電車為主要代步工具,對於它懷有特別的感情,至今不變。

  電車對人何嘗不是懷着感情?

  電車是用情專一的鐵漢。

  由始至終,它只為香港島的居民服務,西起堅尼地城,東至筲箕灣。電車一心一意對待沿行駛路線居住和工作的人,從來不會分心留意其他地區人事,更不怕會越軌。

  電車體現了一種文明秩序。

  在香港繁忙的馬路上,其他車輛,尤其是私家車、的士和小型貨車,似乎人人都是趕時間辦緊急事情,總是不安分,在後面的設法趕上前面,左右穿插,要越過阻礙它前進的車輛。要是前面的司機脾氣壞,免不了賣弄一下駕駛技術,盡力阻擋後面車輛前進。意外有時就是由此發生,缺乏駕駛禮儀,後果可以十分嚴重。

   電車是謙謙有禮的君子,一輛跟着一輛走,遵守秩序,永遠謙讓前輩,跟在後面,從未產生超越這非分之想,呈現祥和的氣氛。電車意外的數字,幾乎是零。我坐在電車上,覺得安全。

  電車永遠是氣定神閒的,臨危不亂。

  不管周圍發生什麼事情,它總是冉冉而行,一副遺世獨立的隱士姿態。它在快速行走的車輛中間慢條斯理,焦躁與它無關。它懂得養生之道,它永遠不會像巴士般咆哮,也不會像貨車般喘氣,只是發出清脆的「叮…… 叮」。我是一個急性子,但只要坐上電車,看着街上慢慢滑過的行人和建築物,就覺得步伐減慢,情緒紓緩下來。

  其實電車是有一股霸氣的,只是隱藏起來,大家未必留意。

  電車有專用的路軌,它像個天生的霸王,無需爭奪,自然享有專屬領土,天下在它腳下。地鐵和火車也行走路軌,但沒有其他種類的交通工具跟它爭奪土地,孤獨一方,何霸之有?它們擁有的,只是無敵的寂寞吧。

  所以,我最喜歡電車。我讀小學時,舅父間中接我放學,我總是纏住他,要他帶我去搭電車,還要坐上層。舅父不愛說話,只是點頭,就拖住我搭電車。偶然在假日,趁著空閒時間,在總站站頭看電車進出,靜靜地看電車停站,等乘客上車後,電車依時出發;聽它「叮……叮」作響,慢慢上路。看了十多分鐘,父母才拉一下我的手,示意離去。就是這樣簡單,生活就歡愉。

  每次乘電車,我都喜歡坐在上層,因為上層的座位是向前方,可以看到前面景物,而且空氣比較流通。最好是能夠坐在最窗前的位置,看著窗外的景色,模仿司機叔叔駕車,更享受着吹進來的微風。記得某段時期,我又喜歡坐單層拖卡,原來電車公司為了增加運量而減少增加路面擠塞,便嘗試在普通雙層動力車輛後方掛上單層拖卡,作為額外車卡。拖卡行走時除了嘈音過大外,我也不能看到遠景,也擔心安全,加上只維持數年就退役,我也改變喜好,坐回上層。

  當年電車有售票員,他坐在下層,有時我會坐在他的旁邊;就是沒有座位,我都會站到他側前,看他售票。小桌子放着擺放硬幣的盤子,硬幣排列整齊,有黃澄澄一片,也有銀白一片,煞是好看。車票面積小巧,有不同顏色,代表不同車費。我曾經儲車票,媽媽總是嘮叨,批評我儲垃圾,後來當然全部丟掉,現在有點後悔,為什麼不留下幾張留念。

  一些電車早已安裝空調,夏天乘客告別擠在車上汗流浹背的日子。不過我懷念沒有空調的時候,車廂窗框是木製的,上方中間位置鑲嵌有一條粗壯的長方形木條,要開窗,首先把這木條往上托,人有時要站起來才可以發力。把窗放下來,玻璃藏匿一道深坑裏面。完成這個動作往往要花上一點力氣,產生一點噪音。把窗放下後,身體稍微側向移動,手臂擱在窗緣,半張臉對着外面,清風徐來,這就是享受。

  我搬離筲箕灣後,跟電車幾乎成了陌路,改乘巴士或地鐵。偶爾有機會也會登上電車,來一段「叮叮」行程。香港人事事講究快速完成,分秒必爭,但是仍然容得下慢吞吞的電車,似乎矛盾。生活到底不可以過得太快,我們需要在適當的時候放慢腳步。

2022年7月26日 星期二

大連博物館——「神秘的西夏」展覽

  公元十一至十三世紀,在中國西北大地上曾崛起過一個由党項族建立的「大夏」政權,其疆域「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控大漠,地方二萬餘里」,與宋、遼、金鼎足而立長達一百九十年,這就是曾一度被湮沒在歷史長河中而鮮為人知的西夏王國。

  正在中國大連博物館舉行的「神秘的西夏│武威西夏歷史文物展」,共遴選一百三十九件(套)西夏精品文物,其中國家一級文物有二十六件(套)。「西夏碑」、泥活字版西夏文佛經、木緣塔、金碗、銀錠等均為內地所藏西夏文物珍品。

  大夏開國,涼為輔郡。作為西夏輔郡(陪都)的西涼府(今武威市)經濟發達,文化昌盛,在西夏興亡中佔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西涼府發現的西夏文物不僅數量眾多,而且具有鮮明地域和民族性。

涼州畜牧甲天下

  西夏經濟以農牧業為主,手工業和商貿也很發達,特別是冶金鑄造業、皮毛加工和釀酒業遠近聞名。西夏瓷器品種、釉色豐富多彩且獨具特色。西涼府因亦耕亦牧的良好自然條件,便捷的交通,發達的農牧業,興盛的工商業,為西夏源源不斷地提供着軍需、民用物資。其「府庫積聚,足以給軍需,調民用,真天府之國」,成為西夏右廂地區的經濟都會。

  畜牧業是西夏重要的經濟來源。西夏建立前,党項族長期從事畜牧業,有豐富的經驗。西夏建立以後,由於地域擴大,草原地區增多,畜牧業有了進一步發展,朝廷設有群牧司統管畜牧業。涼州地區,「善水草、益畜牧」,素有「涼州畜牧甲天下」之譽,源源不斷地為西夏提供着馬匹、牛、羊、駱駝等軍需和民用物資,成為西夏對外貿易的大宗商品。

  西夏建國以後,在原有的皮毛加工業的基礎上,逐步建立和發展了紡織手工業、紡織業生產,除傳統毛織品外,也出現了羅、績、錦等絲綢織物,這些產品滿足境內需要外,還進行對外貿易。此外,如木刮布刀、石紡輪等紡織生產工具,以及雙魚紋團花、繡花鞋等絲紡織品,均反映了西夏紡織業高超的工藝水平。

冶煉武器質地精

  在繼承前代和吸收漢族先進的生產技術基礎上,西夏社會生產力迅速提高,手工業生產也隨之迅速發展起來。西夏冶煉技術,當時已採用較為先進的雙扇豎式風箱來提高火爐溫度。製造出的武器質地精良,甲冑「皆冷鍛而成,堅滑光瑩,非勁不可入」;「夏國劍」聞名遐邇,被譽為天下第一,就連宋欽宗也隨身佩帶。國家設立「鐵工院」專門管理鐵礦的開採冶煉和鐵器製造,文思院專門管理金、銀、玉等高級用品的製造,以滿足統治階級奢華的生活。

  一九八七年,武威東大街署東巷發現了一座西夏窖藏,出土了一批金銀器。其中銀錠二十一枚,十枚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這些銀錠大部分有銘文及戩記符號,銀錠上不僅刻有銀錠重量、成色,還刻有「李舖記」或者「趙舖記」的字樣,這是經營銀錠的店舖或者作坊。

  此次展覽中的國家一級文物「刻花折枝牡丹紋金盞」,兩件金碗含金量達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體現出西夏精湛的冶煉工藝。金碗沿及內底部繪有的牡丹紋和牡丹纏枝紋,是用針一樣細的刻刀刻出花紋,反映出當時精湛的金銀手工雕刻技藝。

  武威出土的銅火炮、銅錠、銀錠、金碗等證明西夏工匠已掌握了製模、澆鑄、焊接、拋光和鎏金銀等高超的金屬冶煉鑄造技術和工藝。

瓷器製造承中原

  宋代是中國製瓷業的繁榮時期,西夏受其影響,也有較為發達的製瓷業。西夏瓷器,不僅是西夏人的日常生活用品,而且是西夏人的民族特性、生活習俗、科技文化、藝術風格的載體和展現。

  燒造西夏瓷的窰址主要集中在寧夏一帶,武威古城塔兒灣也發現西夏古瓷窰址,這是目前發現中國西北邊陲最遠的一處古瓷窰址。武威塔兒灣遺址出土西夏瓷器釉色主要以黑(褐)、白釉為主,也有少量青、紫、茶葉末及薑黃釉色,其中白瓷質量較高。剔刻釉扁壺、四繫瓶、帳鈎、紡輪、牛頭塤、高足碗盤等器物獨具特色,這種造型設計與党項人的遊牧生活密切相關,特別是扁壺,產品數量大,製作精美,是西夏瓷器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

  隋唐之交,雕版印刷出現,北宋時畢昇發明活字印刷,比西方的鉛活字早了四百年。從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是人類印刷史上的一次飛躍。此次展品中的國家一級文物《維摩詰所說經》,就是迄今發現的世界上最早、保存最完整的泥活字印刷實物,也是研究少數民族科技史的珍貴實物資料,被收入第一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維摩詰所說經》的發掘,證明了活字印刷發明不久就傳入了西夏,成為西夏出版書籍、佛經和雜字課本的主要印刷方式,為中國是活字印刷術發明國家提供了直接的實物證據。佛教對西夏影響有不少重要內容。從吐蕃文直接譯為西夏文的藏傳佛經也有不少。亭老曾翻譯藏文或梵文,在藏傳佛教大藏經當中,也有《維摩詰所說經》,據悉亭老曾受國家邀請,協助學生翻譯經文。其中有一篇《文殊真實名義經》,說是由他翻譯的。

三代畢世謀涼州 大夏開國定輔郡

泥活字版西夏文佛經《維摩詰所說經》

  党項族原居住在今川、藏、青交界地區。唐末,因鎮壓黃巢農民起義有功,酋長拓跋思恭被封為定難軍節度使,爵號夏國公,並賜李姓,逐漸形成一支強大的地方割據勢力。北宋時期,党項族首領李繼遷、李德明、元昊歷經三代「西掠吐蕃健馬,北收回鶻銳兵」,擴大割據範圍,佔領了整個河西走廊,為西夏王朝的正式建立奠定了基礎。

  公元一○三八年,元昊即皇帝位,國號大夏,定都興州,升興州為興慶府、涼州為西涼府,並定為輔郡。元昊即位後,首先去掉了唐宋封賜的李趙姓氏,又下令改革服飾,創製西夏文字,目的是為了突出党項民族特點。為鞏固統治,元昊還仿照中原宋朝,建立了一套完備的中央行政制度,設立尚書省,總理全國事務,還設立了中書、樞密、御史等十六個中央行政機構管理國家。

  公元一○八七至一一九三年,乾順、仁孝統治時期,也是西夏歷史上的中興盛世。乾順天祐民安年間,皇帝、皇太后發願,動用大量人力物力修建了涼州大雲寺,並將其更名為護國寺,成為西夏皇家寺院。完工後,舉行盛大的佛事活動並立碑慶讚。這篇碑文也是迄今為止保存最完整,內容最豐富,收錄西夏文字最多的西夏碑刻。

  然而,就在中興盛世後的短短三十餘年,由於西夏皇室內部發生宮廷政變,夏、金關係破裂,相互征戰,社會經濟凋敝,西夏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激化,國力削弱。乾定三年(公元一二二六年)七月,蒙古軍圍攻西涼府,守將斡扎簀率領軍民拚死抵抗,後力屈而降。至此,涼州為蒙元政權統治。

創製文字興儒學

西夏銅火炮

  西夏建國後,由於西夏文字的創製和廣泛使用,使西夏文化得到了進一步繁榮發展。西夏文字仿照漢字製成,多採用漢字的會意法,也有和漢字相同的以類相從法(按類別各相歸屬),有的則直接借用漢字。

  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基礎上,西夏借鑒漢族儒學,實行蕃學、漢學並重,後又建國學,以教授儒學。公元一一四四年,仁孝皇帝頒令州縣設立學校、教授儒學,並奉孔子為文宣皇帝,令州郡立廟奉祀。三年後,仿照中原科舉制度開科取士,儒家思想成為西夏統治的主導思想。西涼府文教興盛,蔚然成風,西夏時期就建有文廟,也足見對儒學的尊崇。

  除了教授儒學,西夏夙信佛教。在統治者的大力扶持下,境內寺院廣布,塔廟林立。從元昊到乾順五十多年時間,西夏共譯成三千五百七十九卷西夏文大藏經。作為中國最早的少數民族文字大藏經,它帶頭把大藏經由漢文推廣到了少數民族文字。據武威出土的佛經題款記載,天梯山石窟寺、涼州護國寺都是西夏重要的佛經譯場。

 

年輕一代想要什麼

DSE剛放榜,大學聯招開始了。雖說「求學不是求分數」,但在本港八大收生來看,很難不追求分數。畢竟,分數除了影響繼續升學選科的權利外,還關乎父母的期望。但分數背後,追求的是什麼?

一直以來,社會有一套既定的「成功方程式」:入讀名校,考取優異成績,選讀專科學系,成為專業人士,買樓,結婚,生仔,並認為只要這樣,一生就會一帆風順。或許對上一代來說,這方式的確能成就舒適安穩的生活;但時代已轉變,這一代想要的是自我實現,家長即使心存好意,也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擇。

隨着科技發展,不少產業已由人工智能輔助或代替,就以法律為例,已有電腦軟件可草擬、修訂和檢閱合約文件,大大減省律師的工作負擔,亦即日後行業對人手的需求也可能減少。取而代之的是創意工業,年輕一代能夠接觸的資訊多元化,配合科技、電腦和社交媒體的運用,有無限潛力在不同產業發展,讓社會不再單一化。

因此,比起追求分數,更重要的是給予空間和機會讓年輕人了解自己、建立自信、發掘自己的興趣、培養對學習的熱誠,從而確立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只要找到自己喜歡的,便會有動力去進步和成長;比起勉強修讀不喜歡的學科,更有意思。

然而,關於科技發展對於年青一代學習的影響,大部份老師有同一觀點,就是互聯網和搜索引擎對於學生研究能力的影響是「利大於弊」。而且他們還表示,這些工具讓學生們成為了更為獨立的研究者。但是亦有部份的教師表示,數字科技正在創造「注意周期下降、容易分神的一代」。

同樣,在常識項目中接受調查的教師中,大部份認為科技對注意周期有「一定的」影響或「很大的」影響。大約60%的人表示,科技不利於學生培養寫作和面對面的交流能力,而且近半數教師認為科技有損學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和做作業的能力。

常識媒體專家說,「是否這就意味着推廣健康、平衡的媒體膳食已成為當務之急?」他補充道,「作為父母,你應該意識到,家庭中科技媒體的使用會影響學習成績。」

在採訪中,教師們描述了所謂的「維基百科問題」。學生們已經習慣於通過輸入關鍵詞來快速尋找答案,因此一旦找答案時碰了釘子,他們很可能就會放棄。另一方面,懂得自學的學生亦會覺得,學習知識並不是一定從課堂,透過老師轉述而得到,更甚的是,他們獲得的知識,要憑著記憶,在考試時重新默出來。

一位 48歲的高中教師說,「學生們應該掌握真正的技巧,而不是快、快,快說答案。」她還表示,學生的專注能力和挑戰學術難題的能力出現了「大幅度下滑」。她說,對於那些家長允許無限制使用電視、手機、iPad和遊戲機的學生們來說,這種能力的下降尤為明顯。

一位高中教師表明不會降低對學生的要求,亦不會調整她的教學方式朝娛樂性方向轉變。但她補充道,她確實在個人輔導環節花費了更多的時間,為的是教學生們如何完成富有挑戰性的作業。

其他的教師說,科技既帶來了方法也帶來了問題。另一位高小教師說,教育視頻遊戲和數字演示對學生來說都是非常好的教學方式。教師們還說,他們正在使用更為動感靈活的教學模式。她補充說:「我一直在圍着教室打轉。如果我一動不動地站在教室前面,學生們就容易分神。」

她說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難度越來越大,但是一旦他們融入進來,他們會和往常一樣善於解決問題,善於創造。她仍希望學生在家少用娛樂性科技媒體,但是她認為這一教學難關還是可以攻破的。

研究中心不僅調查了科技對學生注意周期的影響,還觀察了互聯網對學生學習習慣的改變。作為對比,常識媒體的調查主要研究了老師們如何看待娛樂性媒體對各種課堂技能的影響。

調查中的有些結論是相互矛盾的。例如在常識媒體的報告中,一些教師表示,即使他們注意到學生的注意力下降,但學生們在數學、科學和閱讀方面的成績有所提高,取得高分,也獲益良多。

但是研究人員說,衝突的觀點可能源於主觀性和偏見。例如,教師雖然認為他們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大,但是他們仍相信自己能通過有效的教學方式來克服困難。負責人表示,其調查體現了教師們對科技影響「複雜並且時而矛盾」的看法。

基於不一致的研究結果,家長能夠讓其子女追尋夢想、快樂和心靈的滿足,源於熱情而不是恐懼去學習,是幸褔和文明的進步,希望家長們能夠支持和成就。


2022年7月25日 星期一

詩聖的仁愛之心

《望嶽》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

  月中在上篇博文《從杜甫詩看中國文字的至高藝術》,文中指出「欣賞杜詩,不應僅僅着眼於字、詞、句,應從整篇感受當中的情志事義」,而杜詩的「情志事義」,正是他被許為「詩史」、「詩聖」的真正原因。上段引出《望嶽》,就是描繪出泰山雄偉磅礡的氣象,抒發了詩人的凌雲壯志和寬廣、博大的胸懷,給我們要有向上的精神動力。

  經歷大唐由盛轉衰

  杜甫經歷大唐帝國玄宗、肅宗、代宗三個王朝,他出生於玄宗剛即位的先天元年(712),卒於代宗大曆五年(770)。這五十八年正是唐帝國走向最繁盛,而又步向衰落的時候。度過這一段滄桑的歲月,杜甫以他生命的全副精神進行創作,流傳下來的一千四百五十八首詩歌,組成一幅又一幅生動而寫實的畫卷,將「安史之亂」前後的親身經歷,通過詩的各種體裁敷寫出來;他的詩集,儼然成為一部記錄社會變動帶給各階層變化與痛苦的寫實著作,既可印證正史的記敘,也可補正史的不足。由此,我們稱杜甫是「詩史」,杜詩是「史詩」,也就不難理解。

  談到「詩聖」,《說文解字》:「聖,通也。」杜甫在詩歌創作藝術的高度,雄視百代,後世詩人極少不受其影響。白居易讚揚杜詩貫穿今古,盡工盡善,元稹更指杜詩「上薄風騷,下該沈宋,言奪蘇李,氣吞曹劉,掩顏謝之孤高,雜徐庾之流麗,盡得古今之體勢,而兼人人之所獨專,詩人以來,未有如子美者」(《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誌銘序》),可謂推崇備至。杜詩之「聖」在此。然而如果因杜詩之能集大成而稱「詩之聖」則可,尊杜甫為「詩聖」則不可。「詩聖」是含有「詩界中聖人」的含義的。杜甫被尊為「詩聖」,主要在於我們從杜詩中體悟出一位公忠體國、仁民愛物的人物形象。

  蘇軾在《王定國詩集敘》中說:「古今詩人眾矣,而杜子美為首。豈非以其流落飢寒,終身不用而一飯未嘗忘君也歟?」杜甫一生落魄潦倒,歷盡坎坷,但他始終保持着儒家最推崇的仁者襟懷,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他公忠體國,關注社會現實,關懷民族命運,關心蒼生疾苦。「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登樓》)「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詩中,處處表現詩人本於性情,以天下為己任的家國情懷,所以能引發不同時代讀者的共鳴,特別在中華民族遭到外患衝擊之時,杜詩竟成為無數仁人義士和愛國詩人的精神支柱。

  仁愛之心 廣及蒼生

  天地之間,人物並生,各得其性。杜甫的仁愛之心,由親愛家人、親友,推而廣之而及於天下蒼生,甚至於宇宙間的一切無情之物。「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春望》)「天風隨斷柳,客淚墮清笳。」(《遣懷》)「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月夜憶舍弟》)「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天末懷李白》)「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春夜喜雨》)「江山如有待,花柳更無私。」(《後遊》)「白魚困密網,黃鳥喧佳音。物微限通塞,惻隱仁者心。」(《過津口》)那些風雲月露草木蟲魚,在杜甫的筆下,都成了有情之物,而逗人可愛可親可愁可怨!

  杜甫雖曾任官,總是屈居下僚,政治上無所作為,對當時的社會也沒有什麼豐功偉績,但他始終秉持儒家「仁者」的道德情操。我們看到的,就是在普通百姓中的一位沒有憑藉,卻能「超凡入聖」的人物;這位人物,用他畢生從事的詩歌創作,真實地反映出人格的偉大之處,光照古今與未來,成為中國人效法的典範。這點,正是我們認識「詩聖」的現代意義!

 

2022年7月24日 星期日

倡建DSE的中國文化科

 

  DSE剛放榜,又是產生狀元的時候。DSE中的科目設計,並沒有設立一些具體和中國文化相關的科目,諸如書法、剪紙和篆刻等,一些實用性的如茶道、琴棋和中藥也欠奉。香港近年推動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認識,理應是DSE文化科的檢討。

  其實要推動中國文化,必須植入DSE學科裏,例如中文課程應該加強文化部分。而代替通識科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也應該增加中國文化部分,從而加強年輕人對中國文化的認識。這應該由小學開始,所以目前的常識課程如何引進介紹中國文化,更加是重中之重。

  若要建立一個好的文化基礎,要由小學開始,中文科應該設立書法科。以前我在小學要習字,雖然最終成不了書法家,但其內容也影響我對中國文化的認識。其實每一間學校應有駐校書法家,可從一些試驗計劃開始。舉例說,邀請全港小學有興趣參與的學生報名,之後透過香港書法學會等組織他們的會員到校參與教學。又或者讓香港的著名書法家,例如大學幾個校外課程也有許多優秀的書法導師,由他們設計書法課程。還可以有書法開放日,讓公眾了解書法發展。舉辦書法節亦是另一個方法,其實日本辦這些書法節和書道節,有不少成功的經驗,可以參考。日本全國有書法比賽,雖然香港聯校比賽也有,但都被邊緣化。

  DSE課程應該開拓一個以中華文化為定位的系列,讓學校可以引進,建立具體的考試模式和一些指標,較實在的是把從前的通識教育演變出來的主題:包括「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及「互聯相依的當代世界」,用作中華文化國民教育的具體用途。同時還應該設立一些特色科目,如中醫藥科目,這些比較容易引進,因為它需要的教育配備不多。如果創意一點,DSE課程何不設立以《易經》為本的學科呢?

  目前的問題似乎是把西方變成了「唯西獨尊」,中西文化並不對等。所以要改善,要提升香港人的國民意識,首先由文化着手,而且要從小學開始。小學設立書法科是必需的,而DSE高中考試課程更應該考慮設立以書法為本的書法課程,並銜接到相關的藝術院校,如中文大學的藝術系等,讓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已經打好基礎,之後進一步提升其中華文化的學術能力。

 

2022年7月23日 星期六

天宮環控升級 90%水循環再用

        中國空間站即將迎來新的艙段——問天實驗艙,該艙段也是我國迄今為止發射的最重載荷。問天實驗艙即將搭乘長征五號B遙三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此前,718日,問天實驗艙與長征五號B遙三運載火箭組合體已轉運至發射區。

  據報,問天實驗艙已經做好發射前的各項準備。問天實驗艙對接完成後,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也將進入艙內啟動生命維持系統,完成8個科學實驗櫃的組裝,並開展交叉科學實驗。近日,「神十四」乘組完成了二氧化碳還原系統的組裝和測試,空間站環境控制與生命保障系統進一步升級,實現90%水循環再用。

  備受矚目的問天實驗艙總長17.9米,是當今世界上長度最大、直徑最大的單體載人航天器。其中,艙內航天員自由活動空間近50立方米,這為神舟十四號乘組迎來更多的在軌工作活動空間。問天艙裝載8個實驗機櫃,可以開展空間科學、空間材料、空間醫學以及空間探測等多個領域的試驗。此外,問天艙升空後,將與核心艙對接形成一字構型組合體,在夢天實驗艙發射前1個月,問天轉位建立L構型組合體。

  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即將成為首個在軌迎來實驗艙交會對接的飛行乘組。在問天艙即將發射之際,央視日前公布了神十四乘組的最新狀態。視頻顯示,早餐後,乘組分別行動,陳冬、劉洋正在操作儀器,蔡旭哲則是在鍛煉運動,三人狀態良好。在最近,航天員乘組正加緊整理從天舟三號轉移出來的物資,還進行了後續手控交會對接備份方案的訓練。此外,這期間,他們還完成了二氧化碳還原系統相關的重要任務。

轉化二氧化碳 水源生生不息

  二氧化碳還原系統,是空間站環境控制與生命保障系統的一部分,主要能夠實現把人呼出的二氧化碳,通過子系統再進一步充分重新利用,轉化成可供航天員飲用的生活用水。今年510日,天舟四號貨運飛船運往中國空間站的貨物中,就包括一套二氧化碳還原系統。65日,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進駐空間站開始執行一系列重要任務。623日,三名航天員在地面人員的配合下完成了二氧化碳還原系統的組裝和測試工作。719日,航天員執行系統操作任務,獲得了22升水。

  「這22升水不能直接喝,它們是二氧化碳還原子系統生成的還原水。」中國空間站環控生保系統主任設計師李森表示,這些中間水,後續經過水處理系統淨化以後就可以喝了。科研人員在地面上進行過充分測試。從神舟十二號返回下行了在軌產生的再生水,然後在地面進行了全指標的測試,所有指標都是合格的,水質完全符合飲用水要求。航天員在地面上也經歷過喝再生水的過程,他們是可以坦然面對的。不管是尿液還是汗液處理後產生的再生水,還是二氧化碳氣體還原轉化後產生的再生水,口感都是一樣的。

圖看「神十四」設置空間站供水系統

2022年7月22日 星期五

M+和故宮怎樣賺錢?

M+和故宮文化博物館相繼開幕,成為城中熱門景點,兩座博物館我都參觀過。故宮開幕頭一個月,門票速售罄,M+開幕半年,至今仍人頭湧湧,固然令人欣慰,但也不免擔憂熱潮過後,人流能否暢旺;更重要的是,兩座博物館能否盈利,或至少自負盈虧,不要成為政府的負擔?

香港故宮開幕時,首年除周三外,都要收費,有人因而質疑,M+首年不收費,故宮卻收費,不利推廣中華文化,實則故宮展品達國寶級,有麝自然香,較能吸引人,即使收費也不怕冷場,而收費,目的當然是賺錢,以維持經營。即使如此,仍要好好盤算,熱潮過後,如何持續吸引來客。同時,也要在門票收益外,尋求別的收入來源。

至於M+,現時人流暢旺是可以理解的,首年香港居民免費參觀,誰都願意先睹為快,甚至不只去一次,可是一旦收費,且收上百元,是否能吸引人?城中不乏收費低廉甚至免費的場館,所辦的展覽也向具口碑,M+如何競爭?

在眼前的熱潮下,有關當局實應保持清醒,未雨綢繆,為日後故宮和M+的財政籌劃一番。

辦博物館的初心,是收藏具價值的文物,並向公眾展示,藉以提升公眾的文化素養,帶動文創氛圍。由此看來,教育實是博物館的一大功能。館方不妨由此着墨,思考如何提供文化藝術教育給公眾。現時,已不乏免費講座,供公眾參加。博物館方面是否也可考慮進一步搞一些收費的遊學團,提供文化藝術課程,例如讓公眾掌握一門藝術製作、介紹某一流派的演變歷史等等,讓公眾參加?近年,坊間有不少文創坊,學童經常上繪畫、音樂興趣班,成年人也喜歡透過文創活動紓解壓力,若以M+和故宮的口碑,舉辦這類活動,應該大有市場。

館方還可每年舉辦全港性的藝術創作比賽暨拍賣籌款大會,一方面選出優秀的作品,給予獎勵,為後晉提供表現的機會,同時也可拍賣他們的作品,所得由創作者和館方分成。館方還可拍賣部分館中藏品,供公眾收藏,所得可作博物館的經費。館方也應該有不少收藏項目,可選出其中精采的項目,由公眾投票認捐,選出年度最受歡迎藏品,以增加公眾的投入感,以及創造收入。

曾有一個設想,就是建立一個全港性的藝術網站,透過網站或手機應用程式(Apps),讓中小學生乃至一般市民網上收藏畫作(可買實物,或在網上畫廊收藏NFT),提倡把收藏畫作和NTF當成一種遊戲和娛樂,未必好專業,但志在怡情,同學、師生、朋友間可互相收藏對方的作品,又或收藏名家的作品,成為一種習尚。這個網站也搞遊學團和比賽,同時鼓勵會員組成群組、社團,定時聚會,舉辦展覽,開辦ZOOM或實體課程。以M+和故宮的號召力經營這樣的網站十分適合,而經營所得,也可用來維持博物館的開銷。

在此拋磚引玉,只希望想出更多幫助兩座博物館增加收入的方法。

2022年7月21日 星期四

中俄美戰略變化, 左右台海局勢

美國的反華政客總是閒不下來,近日又有新點子,說在8月份,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可能會率團訪問台灣。如果當真成行,便是對「一個中國」原則的嚴重挑釁,更在台海局勢引起變化。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早在6月上旬警告,俄羅斯出兵烏克蘭的情景可能在台海發生。岸田的擔憂有戰略根據嗎?以下嘗試探討中美戰略距離收窄,以及中俄戰略合作對台海局勢的影響。

美軍力已失超然性

今年5月下旬,美國總統拜登在東京表示若然北京以武力犯台,美軍必定捍衞台灣,但白宮隨即澄清美國堅守「一個中國」和「戰略模糊」政策,並非「戰略清晰」地一定會揮軍捍衞台灣。拜登說法前後矛盾,已是去年初上台以來第三次。

美國智庫學者分析,拜登試圖平衡國內「戰略模糊」與「戰略清晰」兩派之間的張力,希望以自相矛盾的言論阻嚇北京,亦阻嚇台獨。然而,他說美國會保衞台灣,並不代表美軍真有能力這樣做;恐怕「戰略模糊」及「戰略清晰」學派已脫離當前中美戰略距離現實。

哈佛大學國際關係學者艾利森(Graham Allison)研究團隊去年引證有關說法。他認為1996年台海導彈危機爆發,北京以試射導彈威脅台海穩定。當時美軍隨即派兩艘航母到台海,美國軍力的超然性成功使台海回復平靜,但如果事件於今天重演,恐怕美軍航母會被解放軍的「東風-21」和「東風-26」彈道導彈擊沉,美軍或會戰敗收場。艾利森提出幾個主要研究發現,作為有關研判的依據。

首先,美國已失去在台海的軍事超然性。拜登政府亦接受這事實,放棄昔日以「超然性」(primacy)和「支配性」(dominance)為本的戰略方針,轉向以「阻嚇」(deterrence)為策略。

第二,中美之間的戰略距離已大大收窄,美軍無法肯定在台海打勝仗。美國是全球軍事超級大國,擁有超過50個軍事盟友和大量境外軍事基地。至於北京,雖然核彈頭數目遠不及美國多,但已足夠達到「相互確保毀滅」(mutually assured destruction)效果,有效阻嚇美國向中國發動核戰。近年中俄軍事合作增強,也使美軍失去在中俄周邊地區的支配地位。

第三,若然台海和中國周邊於未來發生戰事,美國被打敗的可能性甚高,美軍將被迫考慮把台灣戰事升級,擴大到其他國家和地區,屆時美軍將處於被動地位,被迫打一場「光復」台灣的逆境戰,大大增加戰敗風險。

澳日抗拒「戰略清晰」

第四,北京於2000年成功阻礙美軍介入西太平洋的「反介入/區域拒絕」(anti-access / area denial)系統。今天解放軍的「反介入/區域拒絕」力量已覆蓋東亞第一島鏈,包括離大陸100英里的台灣和離大陸400英里的琉球群島。20213月,美軍印太區海軍前總司令Philip Davidson向國會作證,認為中國的「反介入/區域拒絕」力量的覆蓋範圍將於2025年延伸到距中國大陸1800英里的西太平洋第二島鏈之上,包括關島美軍主要基地,他研判台海軍事衝突在2031年前發生的機會很大。

最後,中國的軍費與美國日漸拉近。1996年,中國軍費總量只是美國的三十分之一。2020年,已拉近到四分之一;若包括軍事研究發展和其他未申報開支,中國軍費估計是美國的三分之一。若以美國中央情報局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方法計算,中國軍費更達到美國的超過一半,假以時日可能追至接近平手。

更重要的是,美軍在全球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有駐軍,造成高昂軍費開支;相反,中國的軍事費用只集中花在東北亞。當中美在台海發生武裝衝突時,中國所投入的軍事資源將比美國為多,原因正是美國要兼顧的軍事基地和戰場實在太多,大大分薄了美軍可投入台海戰事的力量。

由此可見,美軍在台海戰敗的機會不容抹煞,北京當然知悉美國弱點。有美國智庫學者便指出要加入經濟、外交和其他手段構成一套「綜合阻嚇」(integrated deterrence)方略,美國才可有效保衞台灣。而日本和澳洲便成為補救美軍弱點的主要盟友力量。澳洲學者Peter Lloyd認為,澳洲政圈對台海問題未有清晰共識,大家只希望兩岸能找到和平解決方案,主要原因是澳洲跟美國所簽訂的兩條安全條約「AUKUS」和「澳美安全條約」(AUZUS),都沒有要求澳洲協助美國防衞台灣。

再者,兩岸關係在歷史和法律層面頗為複雜。1945年中華民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創會成員和5個永久成員國之一,但在1971年退出聯合國舞台。退守台灣的國民政府在1947年頒布的憲法,當中提出「一個中國」政策,宣稱大陸是其領土並一直沿用至今。

基於台灣已在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後終止其殖民地身份,如果澳洲以軍事方法阻止大陸統一台灣,可能會違反國際法,故澳洲政界有人覺得軍事介入台海問題,不符合該國核心利益。

日本政壇對台海問題的立場也未見清晰,本月遇刺身亡的前首相安倍晉三,去年底似想提出「戰略清晰」方針,多次宣示「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雖然岸田去年10月上台以來,未有公開偏離安倍路線,但日本政圈仍有很多人認為現時不宜「戰略清晰」。最近安倍中槍身亡事件,也許間接警惕了支持「日本以武衞台」的勢力。

中俄合作增美戰敗風險

由於烏克蘭戰事,美國今年向台軍售的武器要延遲交付。事件反映美國的軍工產能未能同時滿足歐亞邊陲地帶的戰事需求。換言之,當美軍要介入歐洲戰事時,未必能兼顧台海衝突。在中俄戰略合作愈趨緊密下,美軍在歐亞邊陲地帶的行動隨時失敗。

北京已於烏克蘭戰事中成為得益者和學習者,積極研究西方制裁措施的限制與弱點,為未來可能被美國制裁作好準備和謀劃,以防美國制裁破壞中國和其他國家的經濟相互依存關係。中國未來的反制措施不但可望緩減造成的衝擊,亦可增加實施制裁的國家之代價。

總括而言,中美戰略距離的收窄和中俄戰略合作的加強,已使美澳日等對台「戰略模糊」和「戰略清晰」之間的辯論失去部分意義和阻嚇力。然而,兩岸未爆發衝突,證明兩岸政府和人民都想尋求和平解決問題的方案。我認為訴諸武力並不合乎兩岸和歐亞各國的集體利益,和平統一才是大家願意耐性等待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