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17年6月29日 星期四

一對苦難夫妻

劉先生與劉女士,是近代中國令人揪心的一對苦難夫妻。劉先生一介書生,為了爭取理想的憲政民主,被判刑十一年。妻子長期遭到軟禁,丈夫在遙遠的監獄,夫婦的境遇勾勒出一幅幅自身苦難的景象。
劉先生生於19551228日,命宮破軍獨坐戌,會左輔文曲單星,亦會羊陀。戌辰乃天羅地網,一般情形下不主吉利,又沒有會祿,其本質屬偏枯,為人比較木訥。事業宮貪狼在寅主早發,但中年晚年須防破敗;本質傾向爭取理想;在寅宮者則趨向於社交、政治運動而成事業。會文昌文曲,喜愛文藝創作;見三台八座、台輔封諸、天喜天福等吉曜者,亦可從政,成為不同派系勢力之緩沖人物。這種基本性質,人生多奮鬥;轉化爲運動中爭取理想,較易生破敗,且自身亦有災病,尤忌陀羅。
廉貞守夫妻宮,絕非善星,唯主生離多於死別。雖然它會左右魁鉞吉曜,亦主因客觀環境以致夫婦分居二地。對宮貪狼與火星、天姚合宮,主熱戀,主倉卒成婚。劉生有兩段婚姻,首段婚姻在六四事件之後離婚。1996年,被關押在大連勞動教養所時,與劉女士結婚。雖然分居二地,且長期被軟禁家中,仍然多年無怨無悔地支持丈夫。整個命盤要留意是田宅宮,太陽落陷與太陰同宮,會空劫,太陰化忌主因置產而受損失,無祖業,或破收難享,夜生人,主更難自置產業。常易遷動,亦易更換工作環境,且有浮動不安之感。
現經辛巳大運,天梁獨坐的宮垣,在巳宮者較具災難性,因會合的太陽落陷,又有太陰化忌,偏枯的破軍不宜經行,最需要注意健康。2009年太陽太陰化忌守命宮,會文曲年忌;田宅宮紫相刑忌夾印,因起草《零八憲章》而成階下囚。
上日內地宣佈劉先生身患末期肝癌,剛巧命盤寅申宮貪狼與廉貞對拱,有陀羅在三方相會,亦會合宮火星,為肝腸上亢,腎水不足。肝病惡化成肝癌,因而被轉到監獄外的醫院接受治療,有人認為一位書生論政,長期被囚已屬不幸,更患肝癌,老天爺對他真的不公平!但明白「善有善報 惡有惡報」不一定只出現今世,還要看前世、前前世亦要看下世、下下世覺得無奈!

2017年6月26日 星期一

人工智能AI

人工智慧來了,她正以凌厲步伐發展,不少工種未來應被她淘汰,這樣是可怕的!早年曾發表《人工智能》,預言創造人工智能或許是人類史上最重大的事情,但亦可能是人類犯下最嚴重的錯誤。當初以為利用人工智能的機械人只不過像是取代流水線工作,最叻不過是識得機械製作的機師,殊不知,認真思考,很多工種將被「人工智慧」取代!


「人工智能」是今時今日的AI,再不限於自動化,而是真正的可以做到匹敵,甚至遠勝人腦的智慧。你看過AlphaGo在人類圍棋界,已經勝過天下第一名,我們可以想一想,在如此科技水平之下,別說建立智慧銀行(電話理財諮詢、客戶服務、櫃枱交收等)太容易,弄出三幾十個「智慧財經演員」又有何難?起碼這類「財演」不會前言不對後話,更有較少可能「選擇性失憶」。結果,股市、匯市100%操作都可由AI取代人手,莫說天災人禍、海嘯或地震都無阻開市。

AI
剛剛開始,摩根大通今年開發了一款金融軟件「COIN」,「原先律師和貸款人員每年累計需要三十六萬小時才能完成的工作,COIN只需幾秒就能完成。」有行內人不經意提醒我們︰COIN不僅在『工作』時錯誤率低,還不用放假!大家明白了吧,今天除了感恩之外,我們還有心情去怪天文台掛不掛八號風球嗎?請再留意一個細節︰整個足球場大的交易場先是「人去」,然後「樓空」,最終「廉價」出售,如果發生在香港中環最中央的甲級寫字樓,一下子幾層樓的人不見了,公司退出了,這個震撼恐怕還不止於金融業,全城賴以為生的地產業怎辦呢?

第二代AI的代表人物,當年他在語音辨識方面很有成就,連微軟老闆蓋茲都對其躬身傾聽,作為AI人(比IT人還要神),他要小心維護人工智慧的形象,但不敢太過神化人工智慧,甚至有意把AI的威力有意無意的淡化。目前人工智慧是第三代,再發展下去就會到達超人智慧(Superintelligence)的階段。「假設電腦程式通過不斷發展,可以比世界上最聰明、最有天賦的人類還聰明,那麼由此產生的人工智慧系統,就可以稱為『超級人工智慧』。」超級人工智慧還有一個定義︰「在科學創造力、智慧和社交能力等每一方面,都比最強的人類大腦聰明很多的智慧。」這已不是科幻電影的情節,你看看被AlphaGo逼到喊的中國天才圍棋天王柯潔,就知道人工智慧已擺開要我們當「二等公民」的姿態。不過,當未來學家Jerry Kaplan談到超人智慧問題時指出,人類離(超人智慧)威脅相當遙遠︰「之所以會有『人工智慧威脅論』的疑問,根本上是因為大眾習慣把人工智慧人格化,這是問題的根源。」那麼說,是大眾的「美麗誤會」那麼簡單?絕不,著名物理學家霍金的憂慮,早在AlphaGo出來橫掃天下之前,他已警告大家︰「完全人工智慧的研發,可能意味着人類末日的到來。」原因是人腦是生物進化,速度非常有限,AI的自我發展速度則無可限量,一旦「人工智慧來了」,連聰明的霍金也不知所措。

2017年6月19日 星期一

量子力學概念說因果論


普賢菩薩懺悔偈:「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在佛前求懺悔。」
量子力學是用位能場(V(x, t))和波函數(Ψ(x, t))的模型來處理問題,例如找到粒子的可能性,是用Ψ的平方來找出其機率密度分佈。如果用傳統的物理學,它是客觀絕對的,舉一個例子:如果用牛頓運動定律來計算物質的能量和位置,不存在有機率的不確定狀態,但在量子物理中,則是以機率方式存在之不確定狀態;不過比較神秘莫測的是,當它被觀察或測量時,其狀態被觸發而將能量凝聚為物質。
數學史上,機率理論正是源自賭博。行動最實際,賭注代表賭客相信的機率。心中的機率越低,賠率就要越高才能吸引下注。課堂教育以擲毫或輪盤描述的頻率派概念來理解機率,只能觸及狹義特例。現實中,不確定的事情大都不重複,機率不會因人而異及更新。至於貝氏機率論(Bayesian Probability)則有所不同,它的始祖Bruno de Finetti強調:機率並不在客觀上存在,全屬個人信念,機率更因人而異及不斷更新,因此貝氏機率亦稱為主觀機率。
不過,實際運算上,頻率派和貝氏機率遵守相同的機率數學,差別只在於頻率派無視主觀出發點,以及難以透過機率運算更新。貝氏思維不但正確詮釋量子力學的機率,更可安置被希臘哲學驅逐出物理世界的主體,「將科學家放回科學當中」。「量貝論(QBism)」的量子貝氏論(Quantum Bayesianism),已大致上能夠透過重整個人體驗和物理世界的關係改寫「量子怪誕」的詮釋,甚至有望以機率為本建立新量子學說,不用透過波函數進入微觀世界,從而簡化令人費解的概念。
量子力學中的波函數涉及位能場和能量的凝聚,其中生命能場的訊息結構和型態千差萬別,各自攜帶著宇宙無量世以來,既龐大又複雜的能場訊息。然而在宇宙虛空更深層的量子意識能場裡,生命萬物完全是相互緊密相連,間不容隙的形成一個體系更大亦無始終的意識本體。
當今21世紀對量子力學的探索與研究,讓因果業報已不獨是宗教的語言,而是自然科學、物理學乃至微觀粒子世界所遵循的宇宙定律法則。從最新物理量子力學來看,不只可以支援業力果報這論點,也能證明這說法是宇宙運作的法則與共性。
量子力學把研究對象及其所處的環境看作一個整體,它不允許把世界看成由彼此分離的、獨立的部分組成的。關於遠隔粒子關聯實驗的結論,也定量地支持了量子態不可分離性的觀點。
因果法義是佛法要義,非常廣大深遠,佛法說明的是因緣因果,宇宙世間萬類生滅變化,離不了因緣因果,法界眾生世間、出世間也離不了因緣因果,佛弟子能理解因緣因果,自然能找出箇中原因。
量貝論(QBism)與機率論的概念,最大的不同是如何測量和是否基於主觀及客觀的分別。量貝論是根據個人的閱歷和信念,利用某種介面在週遭環境量度,得出的結果是實質的,是可重覆的,是因人而異及不斷更新。例如用數碼相機拍到的人體氣場,或長年坐禪而有成就的得道高僧,前者相機拍出影像,有不同的顏色(波長或度數),後者是指可以用儀器量度他的腦電波(EEG),能否達到深層靜態,繼而經他觀察得出的結論(氣色)。
虛空中的各種意識靈能,由於振動的頻率差距的緣故,一般我們很難以肉眼看到。但數碼相機攝像的頻率,較容易拍到意識能以不同顏色(波長或度數)的物理形態出現,也稱氣場。
常言道,人臉不同,其命各異;兩方訊息能場相互對應交勁下來,業報的結果也會全然不同。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果報來得很快,而有些慢,甚至可能二、三十年甚至下一世業報才顯前的原因。但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不是不報,只是時辰未到而已。
 綜觀時下社會,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物質享樂,讓許多人陷入物慾而不能自拔。往往為了蠅頭小利,不惜代價行騙做惡,更用盡奇計歪想來欺瞞詐騙以圖得利益。佛經所說的不是教理,是說宇宙定律法則。說的既是佛理亦是量子物理,名相雖異,理則同歸。

2017年6月15日 星期四

Wonder Woman

上日睇完《神奇女俠》(Wonder Woman),本來對美國超級英雄片期望不大,目的只想欣賞這位以色列小姐(Gal Gadot)的女神容顏。除了她的名函和身材,對她實在別無所求。今回看電影,才發現原來超出預期。首先Gal Gadot都算不過不失;另外女導演(Patty Jenkins)講故事,亦有其特色。她是一位女權主義導演,《神奇女俠》裡面從頭到尾都是女權主義隱喻及明喻:
電影開首Batman (Bruce Wayne)送給現代版主角Diana的舊照片,是她和一眾僱傭兵打贏第一場仗的合照(上圖),她企中間,成班男人靠邊站。由於拍攝的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戰,Jenkins開宗明義要講一個男女地位大挪移的故事。Diana一直以為自己是由母親Hippolyta女皇用泥塑而成的,從小教導她戰鬥的是阿姨AntiopeDiana非常主動、堅持、串咀、囂張、目中無人。當男角Steve Trevor不停阻止她上前線打仗,她會直接說:「What I do is not up to you.」、「You're right... But it's what I am going to do!」然後就會直接出擊,殺個片甲不留,顯示主導權全在女人手中。除了Antiope留給她象徵驍勇善戰的頭箍,Diana不戴配飾。在倫敦潛行時她穿中性skirt-suit,她行街不拿手袋,只拿盾牌和繩索。到德軍舞會中暗殺Ludendorff,她唯一的外露的裝飾,是藏在背後劍柄。
故事提到古希臘文化,神奇女俠是宙斯女兒,由戰鬥民族亞馬遜人撫育,這亞馬遜民族全是女性,神奇女俠在Themiscyra長大,而根據古希臘典籍,亞馬遜人確實居於Themiscyra
《神奇女俠》電影有一幕,DianaSteve孤男寡女共處一船,相識不久,Diana已讓Steve跟她一起睡,對性沒什麼禁忌,而據古代史所說,亞馬遜女人每年春天,她們有兩個月留在山上,跟素未謀面的加加爾男人交配,形式是隨機交歡,「朦朦朧朧,在黑暗中」,目的只為播種,亞馬遜女人一懷孕,加加爾男人就會送走她們。生下的若是女,亞馬遜人就留着;若是男,即送到加加爾族,由其中一個男人當作親生子撫養。
神奇女俠不但武功高,也是語言天才,電影中能說多國語言,懂得用古希臘文背誦蘇格拉底,又能破譯用蘇美爾文寫的筆記。
故事亦提到一些哲理,人類自作自受,不值得Diana打救:神奇女俠的母后一直清楚女兒使命,卻千方百計阻她認命,表面上是怕她被戰神殺害,其實母后根本不希望世人得救。Diana離開母后時,母說:「阿女,人類不值得你救啊!」這句話確實暗藏唏噓。後來「大奸角」阿里斯說:「我不是戰爭之神,而是真理之神。」奧林匹克諸神中,只有他一個能夠看透、夠膽揭穿人類的真實本性———自私、懦弱、好鬥,根本是宙斯(創造之神)失敗之作,只有毀滅他們,方能把世界還原為樂土。於是阿里斯給人類靈感製造武器,但沒操控他們打仗,戰爭是人類本性造成的。阿里斯不但在「真理繩套」的影響下說這番話,電影更同時呈現他孤單無助的畫面,不管神奇女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神奇女俠的世界觀simplenaive,一直活在霧中,只因母后那講半唔講半的神話上了腦,理智又受愛情蒙蔽,結果便莫名其妙幹掉理想主義的哥哥,救了根本不值得她救的世人,把Gal Gadot變成凶手。
本片無論在導演風格、義理挖掘、動作場面,都談不上有太特出的表現,特別是武打,分鏡、擋拆,拳腿往來太過刻板,常用慢鏡頭展示動作也在中國功夫片很常見,但超人類的誇張搏鬥場面想像力倒還可以。
有些人不喜歡最終決戰,我卻認為拍得不壞——相信愛,可以打倒「大奸角」,就可以「拯救」人類(神奇女俠最初的天真想法)。倒也不然,「愛」總是變動不居(只有時間才能證明感情的真偽、長短,何況人類以「愛」為藉口執行的殘忍行徑從來不缺),人類也不怎麼「可愛」(神界亦相同),但「相信愛」的信念在此亂世卻是比「愛」的情感更強烈更重要。即使值得愛的人都不在了,信念仍可不滅,將「信」提升成「愛」,就像耶教的基本道理。當然,《神奇女俠》對白中一句「我愛你」就可以改變現在和未來的世界,畢竟是過於美好,在現實中,無疑有時算是一劑神丹妙藥。




2017年6月9日 星期五

萬般帶不走 只有業隨身


與友人談起業力,記得電影「大隻佬」中的劉華,他的金句「萬般帶不走,只有業隨身」。人生生世世輪迴,都是被所作所為牽引,如是因如是果。戲中一幕,大隻佬指著一碟墨魚併滷水鵝,笑說是前生做壞事的報應,今生仍要糾纏在一起上碟!
男人女人,絕對是「無怨不成夫婦」,今生走在一起,肯定前生有甚麼恩恩怨怨未了,餘愛餘恨未消,轉世重來,又被業力莫名其妙牽扯在一起,雙併成一碟又一碟的菜式。
觀察世上「男女雙併」,真的精彩百出,最叫人眼紅的,是那些卿卿我我恩愛纏綿夫婦,出入如影隨形,相看幾十年仍眼波傳情,手拉手漫步沙灘數星星,若經「天眼通」一看,即洞悉乃「鴛鴦蝴蝶雙併」一碟。
床頭打架床尾不和,互咬得滿身牙齒印,日夜家嘈屋閉,人前人後刀光劍影唇槍舌劍,她怨「嫁了你是最大的不幸」;他恨「娶到你是後繼無窮」,但互毆互殘半生,仍千絲萬縷纏縛在一起,這種因緣格局,明顯就是碟「狗咬狗骨雙併」。
有些夫妻情侶,開口閉口都涉錢銀,買樓買車,投資借貸,柴米油鹽,傢俬電器,生兒育女供書教學,總之一切涉及金錢都算盤精有數拗,這種關係,屈指一算便知是「金銀雙併」無敵銅臭組合。
兩個男子愛得難捨難離,不理俗世眼光,不管父母想法,排除萬難也要「正式結婚」,這種宿世因緣,明眼人觀之,若非「腸仔雙併」,還有甚麼可解釋?
多咀同學靈機一觸講了個爛gag:「白人跟黑人結婚,就是『切雞油雞雙併』;印度人跟黑人結婚,就是『叉油雞雙併』!」
男女關係又豈止於「雙併」的單調?還有加入小三的「三併」和不限人數的「雜錦併盤」,現代人愛「拚」也愛「併」,現世,真是場熱鬧!
輪迴的定義很簡單,卻又很複雜。要用最簡單方法來解釋輪迴,可以這樣說:當你死後,你的「靈魂」會到另一個身體重生,這個過程就稱為「靈魂性」的輪迴。
輪迴概念的起源是模糊的。據專家推算,這個概念似乎源於鐵器時代(約公元前1200年)。 我們可以從大約公元前六世紀,印度的哲學傳統討論的文獻找到接近輪迴概念的主題。另外,在鐵器時代,希臘的哲學家和賽爾特人也有關於輪迴的記載。有趣的是,古代的薩滿巫師和世界各地的部落一直都認為,有業力存在,而輪迴亦隨業力有不同程度的體現。印度佛教哲學對「靈魂」輪迴論有一套自己的見解。輪迴是永恒生死循環的「宗教」概念,「靈魂」會從一個身體轉移到另外一個身體。
無論人或動物,每個身體狀態,都是「靈魂」在之前的經歷所直接帶來的結果。因此,一個「好」的生命會導致重生時有一個更高質量的結果,而「壞」的生命則導致重生時遇到一個低質量的結果。
這種向前和向後的發展,是基於印度教和其他東歐為基礎的哲學的核心基礎,即業力法則。眾所周知,業力教導我們行善會有報酬和惡行會受到懲罰。這種因果報應循環最終目標是為了令「靈魂」進步到最高水平,成為宇宙一部分。
輪迴是教導我們相信一切都是「神」,「神」就是一切。輪迴和多神論是印度教和神秘主義的核心教義和變化,這些思想最近幾十年風靡西方世界。
輪迴對西方的「宗教」思想,和新紀元哲學影響深遠,生死循環概念為人們提供無限機會,令我們活出正確的生活態度。雖然輪迴不能令我們對生命的意義提供直接信服的理由,但我們可以通過生存方式感受到,並且令我們對未來的生活充滿希望。
2010年,美國耶魯大學一項調查顯示,近60 %美國人相信輪迴是可能的。事實上,輪迴不僅通過各種新時代的教導進入西方思想,輪迴的概念已在基督教教會和某些「基督徒」的變種組織,續漸被談論。
大家對輪迴的見解,大都眾說紛紜,部分西方學說相信:你的身體雖然死了,但你的「靈魂」依然存在;你的「靈魂」會回歸上帝身邊;你的「靈魂」會回歸到一個不同身體。
很多西方人認為,通常「靈魂」的演變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去體驗並經歷成長,直到「靈魂」已學會所有它在計劃內應該學習的東西為止。有些「靈魂」選擇回憶前生的生活,天賦或技能,以協助今生成長。例如人稱的神童,他們總是帶著前生的技能,意識或者潛意識來到今生。輪迴時,無論個性,性別和長相都可以有所不同,但「靈魂」的本質始終是一樣的。
輪迴過程通常分四大部分:出生,經歷,死亡和回歸。明顯地,由於我們至今都沒有任何實質科學驗證,死亡和回歸這兩部分,多年來都引起人們激烈討論。有些人認為,輪迴周期不是由「靈魂」引導而是由心靈滿足和積累的業力所引導的。
許多人認為,除人類形態,「靈魂」回歸亦可以是動物和植物的形式出現。即是說,我們下一生亦可以變成動物和植物。
業力僅僅是因果過程,有人相信業力本身沒有好(獎勵)和壞(懲罰)之分。
我們所知道業力的好壞其實是信仰(宗教)體系內以另一種形式來解釋善惡有別而已。 深入細想這個概念,你必須問自己:如果神創造萬物,所有東西必須回歸到神,那神是如何創造邪惡的?這就是為甚麼我們的自由意志,能夠解釋和起著重生周期的最重要作用。
古挪威人,土著美國人和賽爾特人都不約而同相信有輪迴論。
17世紀以來,很多人認為科學就是真理和事實的量度器,科學家嘗試把「靈魂」和輪迴量化,去證明「靈魂」是否存在。如今,科學家認為科學已經充分解釋了瀕死體驗( NDE)無非就是大腦的化學反應。雖然現今科學對這些物理反應背後的力量或許有所解釋,但一般人覺得匪夷所思。如果「靈魂」是存在的,它會用身體作為一種載體,來體驗生活和獲得更多經驗。
要解釋瀕死體驗不外乎物理及化學反應,就好像說一部汽車如果停止行走,是因為它安裝了煞車系統一樣荒謬,因為它沒有解釋車內有人駕駛,因此這個人啟動了煞車系統。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比喻人體是一輛車,司機就是「靈魂」。
轉世過程中最重要的精髓就是「靈魂」如何在這個旅途中成長和不斷發展,直至它不再感到有轉世的必要。
在古埃及的《死者之書》(The Egyptian Book of the Dead)提到人死後,「靈魂」會到另一個世界,而且不會重返地球。 眾所周知,古埃及人把屍體作防腐處理,目的是令身體盡可能被保留,並希望身體隨「靈魂」進入那個世界。
這個做法已證明他們相信復活多於輪迴。同樣地,許多古部族宗教都相信「靈魂」在我們出生前已經存在,或者人死後「靈魂」能夠獨立生存。
這些思想,對我們今天的輪迴論有直接影響,據客觀分析,當時這些信念與業力是無關的。
在東方哲學和宗教信仰傳統上,我們可以看到人們是否相信有「自我」,對輪迴論有直接關係。
在哲學信仰中有關「靈魂」之間的法緣宗教,如佛教和印度教的性質差異較大。 前者否認「自我」存在,反之後者相信有永恒的,個人的自我的存在。這些信仰卻有直接有關於輪迴的概念,包括輪迴、解脫、涅槃和奉愛,我們有權自由信奉,甚至兩者皆否。

2017年6月7日 星期三

東邪黃藥師

朋友問:「金庸小說人物中,誰是您的至愛?」我話最令我神往的是東邪黃藥師。他多才多藝、痴情專一、他聰明絕頂,文才武學,書畫琴棋,算數韜略,以至醫卜星相,奇門五行,無一不會,無一不精。讀書時看《射鵰》,是從報章「追看」的,很吊癮!黃藥師最初出埸已很弔詭,像鬼魅般跟著梅超風,她完全察覺不到。在陸家莊,黃老邪現身,雖然徒弟受到很大的懲罰,但他們對師父的尊敬,是出於害怕抑或發自內心?黃藥師更對久已殘疾的陸乘風好言勸慰,還授他內功心法以治療傷腿,並且允許他將本門武功傳授給兒子陸冠英,同時對梅超風的異樣懲罰,都令人覺得他教徒弟的方法,異於一般庸師。在桃花島上所有的啞僕,都是死有餘辜的奸惡之徒,被俘之後刺破耳膜,刀割人舌,令他們變聾變啞;雖然比較殘忍,但就是他令人難忘的地方。說到他的能力,知道他的武功是假的,不必深究,但那個按「奇門五行」布下的桃花陣,令我想起歷史記錄的八陣圖,出現在小說似乎有點根據。《三國演義》寫陸遜入了諸葛亮擺的石陣,飛沙走石,無路可出,幸得孔明岳父黃承彥指路,方能脫險。黃承彥解釋,這是「八陣圖」,「反覆八門,按遁甲休、生、傷、杜、景、死、驚、開,每日每時,變化無端,可比十萬精兵」。八陣圖有沒有這麼神,不得而知,但歷代很多人描述過它的遺跡,如干寶、蘇軾等,可見石陣確是有的,只是近年學者推測,那不是孔明布陣,只是鹽灶,真殺風景。
姑勿論真假,我當年確曾興致勃勃研究奇門遁甲,其後更著迷於術數,皆因小說寫得出神入化。奇門遁甲相傳始於黃帝,由風后推演,俞正燮在《癸巳存稿》推斷,張良所學的黃石公兵法,就是奇門遁甲。但我翻了幾本書,分明是預測術,排天地人神盤,參以三奇六儀、九星八神,哪裏有教人布桃花陣?我懷疑奇門還有法術一派,如《秘藏通玄變化六陰洞微遁甲真經》所載那類。《閱微草堂筆記》有一則直言:「奇門遁甲之書,所在多有,然皆非真傳。真傳不過口訣數語,不着諸紙墨也。」紀曉嵐隨即轉述宋清遠的故事:宋訪一精通術數的友人,友人卜得當晚有小偷,於是「取凳十餘,縱橫布院中」,是夜果有人逾垣而入,但見他「環轉階前,每遇一凳,輒蹣跚,努力良久乃跨過」,兜了一夜圈,結果筋疲力盡。友人告訴宋清遠,這是奇門法,問他想不想學,宋沒興趣,友人歎息:「願學者不可傳,可傳者不願學,此術其終絕矣乎!」又未必,今天商場設計,千迴百轉,也許就是後現代桃花陣,令顧客留連忘返。

2017年6月5日 星期一

不知歷史的年輕人

  作為大專校友,對於一些年輕的大專生,多少有點痛心;他們把「六四」說成是「鄰國歷史」,不認同這是香港歷史的一部份,又說「關注本土抗爭比o依家睇『六四』更重要」。本土主義抬頭,就連愛國民主運動的悼念活動也要靠邊站,皆因本土主義已經在某些年輕人的群體中,取代了家國觀念,沒有家國,只有本土,這是甚麼思維?
  把中國歷史的一部份,說成是鄰國歷史,是徹底否定自己是中國人的血緣事實,是將自己說成是自成「一國」的群體。在他們眼中,本土歷史便是「六七暴動」、「香港保衞戰」,以及「佔領運動」,這些事件便賦予了香港的身份、背景和發展。但縱使要不切實際地切除中國與香港的血緣和歷史關係,香港的歷史最重要的一章,難道不包括一百五十多年的英殖民地統治的始與終?這些學生口講歷史,但心中不見歷史,只見鬥爭,只見權力的搶奪,而不見成就今天本土香港的種種情況、事實和背景。這些同學大講立身本土,本土從何而來,他們有認真思考過嗎?
  反悼念的學生們,對支聯會的「六四」悼念活動,有不留情面的批評「建設民主中國」綱領依舊,「平反六四」訴求遙不可及,支聯會不思進取,行禮如儀的悼念,意於消費「六四」,利用民眾之道德感情,換取政治本錢。這些批評,有值得支聯會反省的地方,但不等於同學們說的全部都理直氣壯。
  同學們說,支聯會利用民眾之道德感情,但事實是參與燭光晚會者,是珍惜有這一年一度的晚會去表達他們的心情,不管支聯會內不同人的動機是甚麼,有很多人仍然覺得應該有這種集體式的悼念,同學們憑甚麼說參與者被人利用?
  同學們說「建設民主中國」綱領依舊,即是他們不同意這個綱領。有學生會領袖說欣賞「六四」死難者的付出,但沒有當年他們為我們犧牲過的感覺,這些同學沒有歷史感,沒有見證「六四」如何發生,當然也不知道如果不是「六四」,香港民主進程絕對是另一個模樣。當年《基本法》最後定案,讓香港在一九九一年開始,有接近三分之一的立法會議員可以在港英治下透過地區直選產生,是全因為「六四」帶來的震盪。當年港英政府夠膽向中國政府提出,加速香港民主化步伐,北京因深感「六四」帶來的震撼性的後遺症,最終妥協接受。沒有「六四」這一段歷史,《基本法》會是一份在政治上更保守的憲法。大言不慚的同學們,毫無歷史觀,為反叛而反叛,除了反映他們的膚淺之外,還有甚麼?
  上不知本土歷史,下不識本土情懷,這些人還妄言要為本土搞一番大事業,除了不自量力,更是一群井底之蛙!

2017年6月2日 星期五

從科學詮釋佛學

佛法其實與生命科學相應。可以說,把好的方法(法門)應用到生命問題的解釋與解決上,就是佛法所說的「相應」。佛法有所謂有相法、無相法與空性。如量子力學講的物質現象,就是有相法,如水、土、木等,物質有密度、由顆粒連結所組成。但物質的連結,則要靠信息與能量,信息與能量的傳達,即是無相法;但所有的有相法及無相法,必須在因緣俱足之下,透過智慧,達於空性。滅,即空性之轉化。上文提及的業果、業滅、阿賴耶識和空義,或許與量子力學相應。
佛法是從空性中產生。在因緣俱足下,由變產生因,由因產生果,再由果成因,循環不已。由此所產生的生命與空間,就是佛法所說的三千大千世界,也就是俗稱的宇宙,若包含宇宙中不可見的暗物質,弦理論所說的多次元空間,佛學所描述的地域,理論上是存在的。宇宙既然是由因果所構成,則人要透過修練,才能到達本性的不生不滅。凡夫大眾即使修到四聖眾,仍要繼續修練,才能到達本性。
從空性到因果,從因果到三千大千世界,在大千世界中有六道凡夫與四聖眾、十法界;這一切法界,有其運行的規律,在不同規律下產生由各不同因緣所構成的生命,這些生命因而有其次第。
佛了解這些規律,也有能力運用這些規律,上文亦有所提及。究竟輪迴轉世的科學根據何在呢?美國弗吉尼亞大學的精神病學、神經行為科學教授塔科(Jim Tucker)認為,唯物主義者不相信人的意識可以脫離身體存在,但量子力學之父普蘭克(Max Planck)曾提出意識不需要依附於大腦。重生記憶或許就是潛意識,如果屬實,可能就是意識及潛意識的(量子)信息與能量脫離老身體,進入另一個宇宙(俗稱異度空間),在因緣俱足下,透過量子糾纏的方式,可以連接新大腦的例子。他聲稱自己的初衷不是為了證明任何東西,而是正好發現身體死亡後,意識依舊存在的案例。可見,物理現實不能涵蓋宇宙的一切,死後復生不再是純粹幻想。
對事物本身的頓悟能力和直覺思維能力。量子力學之父普朗克認為,富有創造性的科學家必須具有鮮明的直覺想像力。靈感思維往往表現為一種潛意識過程,由於思維過程和概念運動都不是連續的和一致的,在很大程度上只能任其自然,人們很難對它進行控制與引導,尋找出思維對象的來龍去脈。但許多科學家、發明家和藝術家都認為,靈感出現在長期的緊張工作與思索之後的暫時鬆弛狀態。成功人生沒有定式,單靠成文的理論是解決不了實際問題的,還得需要悟性,需要靈商的閃現。修煉靈商,關鍵在於不斷學習、觀察、思考,要敢於大膽的假設,敢於突破傳統思維。

業果、業滅和空義


月稱在《入中論》有一首頌:「如見夢中所緣境,愚夫覺後猶生貪,如是業滅無自性,從彼亦能有果生。」

龍樹在《中論》有兩首頌:

汝謂我著空                而為我生迫

 汝今所說過                於空則無有


 以有空義故                一切法得成

 若無空義者                一切則不成
第一首頌意說明業果無自性,因此業滅亦無自性。業不失壞以及業果間存有關係,是佛教所承認的。然而,業如何不失壞?業與果到底存在何種關係?業若在果還沒產生前就存在,那麼業便是常法,業若是常法,則因與果就沒有分別,而業就成為是有自性。再者,若造業之後,在第二剎那時就馬上消滅,直到果產生,應該不算有業的產生,若業已經消失,則業便是斷法,又怎麼會有果產生?以上都是重要的問題。基於業不失壞的道理,對於已造業第二剎那謝滅之前,業將滅時,為了要保持業的功能問題,除了中觀宗之外,主要有四種說法:
1.毗婆沙師說分別部宗主張離二業外有餘不相應行,稱為「不失法」,就像債券一樣,雖然暫時把錢借給別人,只要持有此債券,到時候是可以收債,能保證借出的錢不失。
2.另一毗婆沙師主張的離善、惡二業之外,存有其他的不相應行,稱為業的「得」,在業滅之後,「得」不失壞,由「得」的力量使業感果。
3.屬於經部宗或迦濕彌羅毗婆沙師所主張的二業習氣所薰習的心識相續者。
4.承認有阿賴耶識的唯識宗。
以上前兩種主張,都是說除了業之外,還另有一個------「得」或「不失法」,來保持業的功能,使他到時受果。然而「得」或「不失法」本身也是有為法,也同樣有生滅,它是怎樣保持著自身不滅的?顯然是很難得出圓滿的答復。因此,就有第3種經部宗許業有「種子」的主張。他們說當造業的時候,就把業的功能------即種子,薰在相續之中。業造成後雖亦謝滅,但它的功能寄存在身心之中,直到因緣成熟而受果報,是不會失滅的,故而雖沒有另外的東西來保存它,但它依著身心相續而延續不壞。第4種是大乘唯識宗,也是為了安立業果的問題,而承認在第六意識之外另有第七末那識和第八阿賴耶識。唯識宗認為阿賴耶識具有許多合乎受薰持種要求的條件。唯識宗說由阿賴耶識保存著業的種子,造業之後雖經多劫,業的種子也不會失壞,終能感果。但是種子的寄存處又在哪裡?寄存處或阿賴耶識是否是常法?還是有為法?都是難以自圓其說的主張。以上四種主張都是基於業的生滅皆有自性的觀點出發,而中觀宗是主張一切緣起法都無自性,緣起性空。
在《中論》第十七品<觀業品>裡說﹕「諸業本不生,以無自性故;諸業亦不滅,以其不失壞。」說明了業是無自性,雖沒有阿賴耶識等受薰持種,但已作之業也不會失壞,因為可以許業滅能感果之故。但這種「業不失壞」與一切法無自性的論述,是否有矛盾之處?如果沒有矛盾,則將如何建立,都成為中觀宗思想家的重要問題。這些問題在佛教界一直是為人所探討。

龍樹首頌意說,別人以為我執著於空,由是破壞因果,其實你指責的過失,於空義中實無有。蓋正唯建立空義,諸法才能成立,若無空義,則諸法反而沒有建立的可能。
釋迦說過「以有空義故, 一切法得成」,因識空而有識,因業空而有業,因生死空而有生死。
初接觸佛學的人,可能難以理解「空」反而能令「一切法得成」的道理。其實這道理卻不難理解。
香港人喜歡說別人「阻住地球轉」。「阻住」便是不空,因為不空才使地球轉動碰到障礙,這便是「不空」而令「法不成」。由此作相反理解,我們便知道,只有將口袋空掉,才能載東西,只有將概念空掉,然後才能接受新的概念,此即所謂「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 還可以舉些例,死執著牛頓的運動三大定律,便不能有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死執著萬物由造物主造的概念,人類就不可能發明電視機以及人造衛星。
如果依佛家的理論來解釋,「不空」那便等如是常,既然是常,則不能產生變化,由是生便是永遠的生,死便是永遠的死,是故必須理解生死沒有永恆的本質,然後才能說一切有情有生死流轉,生死循環機不息,至解脫為止。
因此,「業滅無自性」這個概念便非常重要。倘有自性,業滅便是永恆的滅,無自性,則「業滅」尚有力用,能於有情命終時,剎那悉皆現前。由是說「業滅」本身即能感果。
中觀應成師對安立業果,即說業本身就無自性,是故其生滅亦無自性,故業從造成之後直到未感果報之前,已可自類相續不斷,根本不必建立甚麼作為其所依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