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19年4月29日 星期一

情緒腦---杏仁核

早前博文《道家養生》提過泥丸(又叫做松果體)是一個位於脊椎動物腦中的小內分泌腺體。人體最小的器官。它負責製造褪黑素,一種會對醒睡模式與(季節性)晝夜節律功能的調節產生影響的激素,其形狀像是一顆小松果。說到松果體,就不得不提一下法國的哲學家笛卡兒,就是說過「我思故我在」的那位哲學家。笛卡兒是一位「二元論」者,他說:「松果體是生命誕生靈魂居住的地方!」他認為,心與腦在本質上是完全不同的東西,腦是物質的、心是非物質的(類似靈魂的概念)。而這兩種本質上截然不同的事物,是怎麼產生互動的呢?笛卡兒認為,如果我們觀察大腦的結構,其中大部份的結構都是左右對稱的成對結構,例如兩個眼睛、兩個半腦、兩個杏仁核等等,而大腦中唯一一個不成對的結構,就是「松果體」,因此,心與腦應該就是透過松果體在互動。
值得一提,研究大腦的學者關注杏仁核(雖然松果和杏仁都是坚果類,但松果體和杏仁核是不同的):沒有了杏仁核---以及它所在的情緒辦公室「邊緣系統」,人類充其量只是個計算機。沒有了它,就沒有了感情。大腦是有記憶系統,無論開心或不開心的感受,就算歷史由久,都會記憶在杏仁核裏面,至於我們應該如何面對那些不開心的事情,不可能是勉強忘記它,而是要從杏仁核釋放它。但如何釋放?最重要它具備左右大腦溝通與連結的功能。
舉個例:倚天屠龍記中有位悲劇人物叫謝遜,每逢雷電交加,會造成精神失常。當雷電交加時,他經過五官(左腦)連結到右腦唔開心的感受,以致精神失常。原來年青時,在雷電交加之夜,他的父母妻兒,弟妹僕役,全家一十三口被師父成昆所殺。因相賴師父而失去至親,必須將情緒釋放,才會釋放有關記憶。另類治療利用敲打穴位,引領不少人釋放情緒、減輕壓力、平衡情緒。亦有宗教學者利用禪定,重組不實記憶;因為人的記憶確實會無中生有,都有可能順從誘導、催眠、暗示,甚至社會期望,「我們捏造故事不全是為了幫自己脫罪,而是必然反應或難以抗拒的欲望,讓我們不計代價這樣做。有時,借助宗教力量(如坐禪、誦經或持咒)真的對病情有所幫助。
我們首先要認識「情緒腦的影響力」
一、情緒腦:邊緣系統 ( 處理情緒的辦公室)
(一)杏仁核0歲成熟,主宰恐懼感,這是一種生物本能。
在生命的一開始,當所有功能還未成熟的時候,它已經演化了一百萬年,一出生,就勇猛無敵了。它是「威猛先生」。
(二)海馬迴3歲成熟,負責「短期事件記憶」。
(三)0-3歲所發生的一切,都由杏仁核記憶,這是一種屬於感覺的、潛意識記憶。意識裡找不到蛛絲馬跡,但是,身體會記得一切。



另一例子:一旦有人大吼,突然受到驚嚇時,有人會突然當機”not boot up”(凍結反應)。也有人會握緊雙拳、抓狂失控,「轟」的一聲把對方吼回去(打/戰)!也有些人會感到異常地委屈、無助、心裡掉淚...(逃)。
值得一提殺人犯、心理變態者的腦顯示:杏仁核毫無反應。冷酷、無情。他們的杏仁核在成長的過程中,被過度嚴厲的虐待、傷害,以致麻木不仁了。
 
二、警報器:杏仁核
為什麼我老是會被這種事情激怒呢?
為什麼我就是無法說『不』?
為什麼我總是忍忍忍,忍到忍無可忍就失控呢?
為什麼某些情緒老是一遍又一遍的重複?
為了了解「情緒是怎麼一回事」,大腦神經科學發現人腦裡面真的有個管理情緒的辦公室喔,它們分工很細。其中,有一個裝置,在每個人一出生就準備開戰了,它叫:杏仁核。
這個杏仁核,在任何一個生物身上都可以看見它。無論是地上爬的蛇、蜥蜴;天上飛的鳥、或者哺乳類呀,個個都有這個配備。原來它已經演化了一百萬年了。難怪一出生就已經功能齊全,將情緒立即顯示出來!
看看非洲大草原上的小鹿寶寶,剛剛出生就懂得驚嚇、害怕,拔腿就跑!這都拜杏仁核之賜,它是演化上面很重要的一個功能:「在生命的一開始,生物就要懂得害怕,因為一個不小心就會被天敵給吃掉了!」
所以,杏仁核可以說是大腦裡面的警報器,它對危險敏感,隨時準備:打或跑!凍結!
研究人類情緒的頂尖科學家 Steven Johnson 說:「我越了解杏仁核,越覺得這個詞彙應該變成家喻戶曉的名詞。」(他有一本書叫做:心思大開-「我」在腦中顯影. 洪蘭翻譯。)由於杏仁核對危險敏感、反應過度,往往在大腦皮質(理性大腦)還沒有來得及弄清楚發生什麼事情前,就開始反應(自主反應:心跳加速、手心冒汗、腎上線素增加...)。所以它所記住的焦慮事件往往都是一團模糊不清的訊息,也因此容易模糊比對,反應錯誤。例如:草叢裡露出來的水管,就有可能讓你立刻倒退三步,以為是毒蛇!這就是為什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這麼困難醫治的原因。
921大地震的災民,即使被安置在安全的環境中,外面怪手挖地所造成的輕微晃動,也會讓他們嚇出一身冷汗,抱頭逃竄,彷彿重新經歷天崩地裂的天災一般。越戰後的老兵,總是把每一次的打雷當做是地毯式的轟炸,嚇得全身顫慄。
杏仁核沒有區辨力,模糊比對的特質,一直發生在我們心靈深處。所以,太太往往把先生的一句話,感覺成了「拒絕」。這也許不是先生的意思,但這絕對會是太太心中的夢靨。因為這種口氣、這種態度,似曾相似地被模糊比對成過去的某一個父母的身影/或某一種形象。「你就像我爸爸那樣,不聽我說....」,「你們都是一樣的,不在乎我....」這種心靈的煎熬,一次一次的透過模糊比對,投射成了一種內心確信不疑的真實。因此我們不容易活在當下。我們總是活在自己過去的夢靨當中,醒不過來。而這種惡夢,可以跨越生生世世,來到現在。
另一個個案:從小開始,某君總是不明原因的恐慌,他對很多事情敏感過度,一點點風吹草動,就緊張不安,嚇得半死。在這一世,他的焦慮是直接的進入身體症狀的:心跳加速、快要喘不過氣來了彷彿致死。
治療到最後才被發現:他的杏仁核能量是混亂的,快速旋轉個不停。這是反應過度的現象。正常人的杏仁核的能量是靜止的、敏感的。那和他上個輩子被人謀殺、驚嚇致死有關。細胞記憶,讓他這一世總是疑神疑鬼的,不放過每一個蛛絲馬跡,就是很怕死。科學家稱之為「心靈魅影」。借屍還魂地干擾著我們對真實世界的理解與判斷。
三、處遇
我們能做什麼呢?
龐大的業力能量,干擾著我們的行動。我看見恩典的力量協助了許多的人們開始改善。有些人的杏仁核漸漸趨於穩定,甚至和舊人類的裝備完全不同。舊人類是「打或跑」的系統。而我看見有些人的杏仁核散發出「慈愛與平靜」的能量,它可以接觸當下,做出友善的反應。有些人更進一步的是修復「邊緣系統」,不只是杏仁核,我認為這是最最神奇的療育方式,層層深入,自動導航。這種裝備,可以在互動的當下,就鬆動了對方舊式的防衛系統,改善人我關係,提昇彼此相愛的能力。
這些進入突破性改變的人,都有著「有意識地參與」的特質。
他們不是默默的被大自然的能量療育而已,也積極的覺察自己、認識自己,並且學習接納、呵護與疼愛這樣的自己,一次又一次地練習,讓自己參與改變。於是:天助、自助,讓一切越來越不同,突破生生世世慣性的反應,贏來一個新世紀。

2019年4月25日 星期四

天意難測

佔中九子以李永達最好運,他被判煽惑他人作出公眾妨擾罪成,入獄八個月但緩刑兩年,成為九位被告之中,毋須承受牢獄之災的少數。據悉香港法律下考慮判處緩刑涉及多項因素,包括案件的嚴重性、財物損失傷害有多大、年齡及健康情況等,若然法庭純粹以長期為社會服務作為理由決定判處緩刑,就與過往決定及一般法律法則有差別。今次各被告中獲判最長刑期的是以十八個月為量刑起點,再扣減兩個月,即十六個月,然而二零零八年一名男子攀上青馬大橋阻礙行車線約兩、三小時都被判囚六個月,上訴後才獲判緩刑,相對而言佔中案情較為嚴重,而且影響時間較長,比較之下刑期是較輕。
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講師陳偉強認為,李永達過往擔任多年公職並非輕判理由,而其他較年輕被告被輕判或會令年輕人誤會毋須為犯案負責,變相鼓勵參與大型違法社運。
李永達早於一九九一年當選立法局議員,直至一二年爭取連任失敗告別政壇。期間曾出任過民主黨主席,零五年則代表民主黨參加行政長官選舉,但獲得遠遠不及門檻的一百張提名票,因而宣布放棄參選。
李於1984年結婚,六年後離婚,1994年再婚後再「分」,原本以為今次將前妻陳樹英與李永達分隔的是鐵窗,但被判緩刑使他們不再「分」了!之前他們兩人每周至少相約一晚撐枱腳、每個早晨到屯門黃金海岸吃早餐,臨走、睡前一吻的指定動作,也許暫要告別,但陳樹英與他早有默契,不被政權以監獄摧毀意志。未知判刑前,她約定李永達出獄後播着披頭四《When I'm 64》老歌,一起遠赴北極,慶祝他的64歲。
陳樹英不信命理,但有些預言卻一直在心中。念港大時有師兄看過她的掌紋,勸她28歲前不要結婚,否則離婚,「我就26歲(與李永達)結婚,於是真係離婚,其實命相嘅嘢,我始終唔信,但我都唔知點解我會記得呢句說話」。掌紋中了一半,未有洩露愛的故事下集。聖保羅男生與庇理羅士女生1984年首次結婚,1990年離婚,2001年再婚。
兩人30年來政途有高有低,雖然近年逐一在各級議會敗陣,陳樹英仍覺二人算是幸運,從政以來沒遇過甚麼打壓,不像年輕一輩,政途充滿荊棘。丈夫爭取「民主」的結果是被指煽惑罪成而可能被鎖進牢獄,未知判刑前,陳心情難免沉重,但她為了安慰另一半,她說:「喺香港司法獨立嘅地方,可以咁樣以言入罪,仲認為咁樣係冇違反《人權法》、公民權利公約,係令人好傷感」。她本來約好另一半出獄後到北極,慶祝他64歲,一來彌補四年前未與他共赴南極,二來64歲有紀念價值,「因為我哋初初拍拖嘅時候,佢好鍾意唱Beatles嘅歌,有一首歌(《When I'm 64》)佢成日都會唱,入面有一句歌詞係咁:『Would you still love meWould you still need meWould you still feed me?When I'm 64』。一段感情、一段婚姻,如果係能夠維持到64歲,其實都係一種幸福」。未入獄便談出獄大計,所需的正能量到底有多大?現在被判緩刑,計劃有變,真是天意難測!

2019年4月24日 星期三

佔中案

佔中案今天判刑,三名發起人戴耀廷、陳健民、朱耀明各被判囚16個月,朱耀明獲准緩刑兩年,九名被告中四人(戴耀廷、陳健民、黃浩銘及邵家臻)要即時入獄。
據聞李白有一個想像,他想像著一把詩意縱橫的孤劍;眼看時日無多,但卻始終心事未了,寫下「長嘯倚孤劍,目極心悠悠」,這是其暮年之憾。今天的戴耀廷,有人說也像一把夕陽下的孤劍,雨傘運動,以「公民抗命」之名抗爭,可惜並沒有成功,但他卻未有心息,就算明知自己即將入獄,旁人都勸他保留多點私人時間;就算佔中其餘被拖累的兩子已雙雙退下,他卻仍心事未了。「雨傘」之後,他又搞了「雷動」;「雷動」之後,他又搞了「風雲」。相信就算「風、雷、雨、電」都搞齊,他仍舊不會停下來,因為一天未有他聲稱的「民主」,一天他始終覺得心事未了。
早於上星期香港區域法院已對「佔中」案頒下判決,裁定案中九名被告全部都有罪,案件押候今日判刑。此次涉案九人全部入罪,帶出了一個十分重要的信息,就是主審法官在判詞中所強調的:雖然九名被告提出所謂「公民抗命」概念作為抗辯,但「公民抗命」不能成為辯護理由,法庭只是聚焦於控罪元素及爭議事項作出判決。
事實上, 早在2014 10 月「佔中」發生期間,大律師公會已發表過一份聲明,明確指出「公民抗命不能成為對有控罪的答辯理由。一旦參與者因在公民抗命的過程中的行為涉嫌觸犯法例而被起訴,若有足夠證明控罪,則無論行為的動機如何崇高可敬,在法律上亦不構成任何答辯理由,法庭也不會在審訊時對受審者的政治理想作出評價或裁決。」
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亦剛於本月初在香港大學學位頒授典禮上致辭時提到,雖然和平集會是受到人權法案和基本法的保障,但並非是沒有限制的,因人權法案第十七條已列明,和平集會「在維護國家安全或公共安寧、公共秩序或保障他人權利自由所必要時,可以受到限制」。
由此可見, 「公民抗命不能成為辯護理由」,在法律界來說,已屬法律常識。九名被告中不乏法律學者、大律師、大學教授、立法會議員和大學生,個個都是知識分子,到了現時仍企圖將「公民抗命」當做護身符,是否可笑?
我在「佔中」期間已提出,認為「佔中」組織者意圖為「佔中」冠上理性、民主和維護公義的「光環」,才會常常使用「公民抗命」、「和平抗爭」等名詞,試圖合理化自己的違法行為。事實上,在當年「佔中」漸呈敗象時,首被告戴耀廷等人眼見主流民意對「佔中」越來越反感,已不多提「公民抗命」等字眼,現在重提,相信目的只是想為自己的「亂港」惡行找塊「遮羞布」。
大家回想一下,當年79 日的「佔中」,累及本港多少店舖損失慘重,多少市民的日常生活受到影響,多少行業陷入困境。以致當年曾有超過150 萬市民簽名反「佔中」,多個團體一同上街要求還路於民,就連一向比較沉默的工商界人士也都積極響應。
事實上,到了「佔中」後期,多次民調已清楚顯示,絕大部分民眾都要求當局早日清場。所以在群眾的怒火面前, 「佔中」者知道大勢已去,不敢再惹事端,令到整個事件終能和平清場。「佔中」之敗,是敗於「失道寡助」,失去民心。而今9 名被告無論怎樣為自己當年的違法行為冠上各種各樣的「光環」,都無法掩蓋「佔中」對香港的經濟、法治和社會和諧等所造成的破壞和傷害,何況「佔中」事件根本是一場事先張揚、有預謀的違法行動。
可笑的是,當9 名被告遭到控告時,他們卻仍然費盡心機地為自己開脫。主審法官在判詞中指出, 「判決已充分考慮基本法所賦予的和平集會權利,惟其他人使用道路的權利同樣重要。」單是這個道理,已足以令到各被告理屈詞窮。
「佔中」可說是香港回歸以來最凶險的一次危機,因為案中首被告戴耀廷早在2013 1 月在報章發表題為《公民抗命的最大殺傷力武器》的文章,言明「由示威者違法地長期佔領中環要道,以癱瘓香港的政經中心」。試想,若一旦得逞,香港將會變成怎樣?
「佔中」最終能夠和平清場而沒出現流血場面,在國際上稱得上是一個「奇迹」。強大的民意支持特區政府清場固然是主因,而警隊的忍辱負重也功不可沒。香港警隊在「佔中」事件中的表現,可說在國際傳媒的鏡頭下為「文明執法」作了一次出色的示範,相信將會成為國際社會今後處理類似事件的參考,值得港人驕傲。
警隊前「一哥」曾偉雄最近獲委任為國家禁毒委員會副主任後,接受傳媒訪問時,談及當年處理違法「佔中」的心路歷程,仍感慨良多。「當時很多同事不理解,為什麼警察要這麼忍讓?連送飯的車都被人檢查,才能有飯吃,連十字車都開不進去(佔領區)。」曾偉雄表示,當年警隊最終肯忍受被辱罵、被挑釁、被衝擊,是因為明白到警隊要做對香港最好的。事實證明,香港警隊做到了,他們的忍辱,協助香港化解了一次大劫,且贏得了廣大市民的尊敬。
有些聲音說,這宗案件是一場政治報復,目的要引起「寒蟬效應」。此種論調不值一駁,事關當年的「佔中」既然是違法的,今次的判決只是撥亂反正,彰顯了香港的法治,亦要讓所有人明白「違法就要付出代價」,這對今後維持社會穩定和杜絕後患,可謂意義深遠。


2019年4月21日 星期日

儒釋道 義理與實踐

老子的《道德經》內容繁雜,既有政治哲學(無為而治),又有樸素的不干預主義(我無事而民自富),亦有個人養生、避禍的方法學。第六十七章︰「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衞之。」幾千年來,國人都以儒家為義理,身體力行的卻是道家。慈可戰可守。以慈守,老子還安慰你:「天將救之。」
話雖如此,《道德經》最大的成就是建立了道家的「境界形態的形而上學」(牟宗三語)。勞思光在《中國哲學史》中認為,道家不是始於老子,而是出自楊朱。可惜,楊朱沒有作品留下來,只能從孟子罵他的話中管窺一二。孟子說當世「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可見楊朱的主張曾流行一時,信眾甚多。
孟子罵楊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淮南子》稱「全生保真,不以物累形,楊子之所立也」。生逢亂世,楊朱的自我主義,保存生命和心的「真」(性情)大受歡迎,一點不稀奇。老子和莊子將楊朱思想「擴而充之」,教人事事「讓開一步」,超越世間的好惡、美醜、雅俗、是非、對錯、善惡、生死、國家民族,達至的是個人修行的境界,而不是義理。
勉強要作個比喻:這就像佛家說的「解脫」,擺脫世俗對個人的羈絆。追求個人的自我完成,為事業、家庭、子女奮鬥,為國為民,無疑是好,但如此則個人便「以物累形」,如陶淵明說的「久在樊籠裏」。一旦「復得返自然」,便是「萬物靜觀皆自得」的境界。這個境界和禪一樣,不能用日常、科學或義理的語言來描述,因為道不可說(道可道,非常道),勉強要說,只能「正言若反」,只能用莊子在《齊物論》說的弔詭的語言。「天地不仁」,也許是「正言若反」,弔詭是也。

2019年4月20日 星期六

大自然治癒身心

都市生活壓得您喘不過氣,某天想找地方躲起來,老撾(寮國)的琅勃拉邦(Luang Prabang)是值得考慮的旅遊地方。我喜歡當地民風純樸外,還有他們的大自然,離舊城區約半小時的地方,已經可找到綠油油的遊點,以半日遊方式去踏青、放空,暫且遠離一切煩憂……
老撾素來予人的感覺是有點落後,某程度上倒有好處,意味着仍有地方保持着一種原汁原味。在Avani+酒店下榻期間,職員們提議我抽空到舊城外的地方走走,以關西瀑布(Kuang Si Waterfall)為最終目的地沿路暢遊。琅勃拉邦的治安雖好,為便捷出遊,旅客還是包車為佳。關西機場聽多了,關西瀑布就比較陌生。純粹因為譯音,但在當地可是一個必到的景點,離舊市區快約1個小時的車程就到。
導遊問我有沒有帶泳衣,說部分水池可以游泳,外國遊客到來都愛下水,可是我沒打算這樣做。瀑布要走一段小徑才到,因到訪之時陽光不太猛,沿路又有樹蔭,不至於很累。邊走始見導遊所謂的水池,其實是水潭才對,一共有三疊,最低的平靜得很,中間的一疊,水潭很大且有小瀑布,水色呈淺藍色,加上有樹景,成為不少遊客的親水地。眼見一對外國男女下水,他們挺高的,到潭中玩水,水深及胸,我這個高度,估計仍可以站在潭邊較淺地方。
如斯美景,我認為用來靜觀較適合,或許不必下水融入其中。畢竟人的身體帶塵埃、油脂,久而久之便會對環境造成破壞,而日後也未必能夠復原……逐潭而上,終於來到關西瀑布,瀑布從50米的高處傾瀉,我站在橋上,水花迎面而來,濺在我的面上,帶着微風,清清涼涼的。為及安全,瀑布一帶的水潭都被圍封了,遊客一律只能遠觀或倚欄拍照,不然也可以在瀑布附近的長椅休息、野餐。老實說,這地方的確滿有靈氣的,瀑布水聲隆隆作響,即使有遊客,也將他們的人聲完全掩蓋,為人淨化心靈。
離開時經過動物區,養有幾頭小可愛,原來是胸口有月形斑紋的月熊。時間尚早,起初牠們都慵懶地賴在竹棚上,及後聽到有大批遊客走過,漸漸動起來。其中有一個棚架,住了兩隻月熊,上方的不斷在自己的地盤轉圈,下方的卻一副甚麼都懶理的狀態,強烈的對比,教人都忍不住駐足看看。月熊之所以在此,原是跟野生月熊昔日常被人獵殺及提取膽汁有關,園方希望教育旅客保育野生月熊,在現場放了一個籠子,遊客可走進去,親自感受月熊被困時的無助。
離關西瀑布不遠,有一個蝴蝶公園,導遊着我有興趣就去看看。反正順路,看看也不妨。職員簡單地介紹園區後,就讓我獨個兒逛。蝴蝶園沿河谷而建,小溪的水大抵是從關西瀑布一方流過來,到處都種有很多蘭花,挺有規劃的。蝴蝶都在溫室內,一進去,已經有蝴蝶飛向我。我對飛蟲不反感,可是面對這「突襲」,還是有點吃驚。溫室內有導賞員為遊客介紹蝴蝶的生長過程,眾所周知,蝴蝶從小毛蟲破繭而出,從來只在書本上看,沒想到這裏竟有個真實版。
可怕嗎?不,只是看到小毛蟲不斷扭動,有點醜。蝴蝶吸花蜜為生,且生命短暫,為使牠們不用到處尋找花蜜,園方種了大量鮮花外,還在部分角落放了吸水海綿。蝴蝶除吸花蜜外,也會喝大量的水,因溫室沒有水,只好用這樣的方式給牠們「喝水」。
園內的蝴蝶,大大小小的,約有10多種,色彩未算很鮮艷,粉蝶居多。在您面前飛舞時,還是有一種夢幻感。蝴蝶們實在太佻皮,想拍牠們好不容易,看準牠們定好在花兒上,正準備按下快門之際,牠們很不負責任地就飛走了。愛拍蝴蝶的,大抵會知道是一個挑戰耐性的過程,及後我在想,既然導遊給我1個鐘時間暢遊,何不好好在此打躉呢?我放下趕緊要離開的心態,蹲在同一個位置守候蝴蝶,最終拍得幾張蝴蝶美照,算是一個大收穫。
另一個很大自然的遊點,我會想到Pha Tad Ke植物園。千里迢迢來看大樹花草?我起初也是這樣想,但到訪過後,終於明白為何當地人會對此地推崇極至。植物園位處於湄公河畔,遊客前往都要靠小艇進去,隱世且寧靜,也較我想像中舒適。該園佔地2公頃,曾為皇室御園,至去年整修完才重新開放。園區按分類種有大量熱帶植物,薑、竹、蘭花都是獨立類別。後兩者有多個品種不足為奇,但薑類竟然有過百個品種。這裏指的薑,除了吃的那種,還包括薑花,常見的都是白色,但這裏卻有橙色和紅色,形態各異,教人大開眼界。
老撾人都愛用草藥作養生或日常食療,園內除劃有專區介紹,餐廳還用植物沖泡茶品,逛完園區在餐廳歇一會,或參加免費興趣班,大抵會令您感覺到遊植物園原來可以如此精采。


2019年4月19日 星期五

賞櫻之旅

上星期跟子女到日本賞櫻,櫻花盛開正正象徵著春天到來。在諸多賞櫻名所中,有的因歷史悠久而聞名,也有因一棵矗立的櫻樹而吸引著眾多慕名而來的訪客。全日本範圍內,關西地區的櫻花在三月底到四月中旬開放。櫻花綻放一般只有兩三週左右,所以能夠賞櫻的時節也變得有限而寶貴,在櫻花樹下和家人一起賞花觀景和品嚐美食,是多年與家人共聚的心願!

我們賞櫻之旅是日本中部,沿著昇龍道。它位於日本中心的中部和北陸區域,總共涵蓋岐阜縣、福井縣、富山縣、石川縣、長野縣、靜岡縣、愛知縣、滋賀縣及三重縣等九個縣,因為最北邊的石川縣能登半島的形狀看起來像是龍頭,而最南邊的三重縣形狀像是龍尾,整體看起來就像是一條飛向天空的巨龍,也因此這個區域又被稱為昇龍道。其中我們到過岐阜、富山、石川等多個縣,包括高岡古城賞櫻、 金澤兼六園、金澤城石川門芦城公園回遊式庭園、福井足羽川櫻並木、三方五湖觀景台、彩虹之路戀人聖地、伊賀上野公園和名花之里800萬個彩色燈飾。
第一站是高岡古城公園,它位於富山縣高岡市中心的公園。高岡城跡由加賀前田家第2代藩主前田利長所建造。外圍幾乎保留原有的樣貌,而古城周圍的護城河佔了城內三分之一的面積。在護城河的四周,種植有櫻花、楓樹、櫸木和松樹等等。園內的櫻花被評選為「日本櫻花名所100選」,有染井吉野櫻、山櫻等23種,約2,700棵的櫻花盛開。
跟著是金澤兼六園,它是世上獨一無二日本櫻花的三大名園。建於1676年江戶時代的回遊林泉式的大名庭園,是日本三大名園之一。約40種櫻花從4月上旬開始開花,其中有300瓣花瓣的兼六園菊櫻與兼六園熊谷櫻等,是只有這裡才有的珍品。

到達足羽川・足羽山公園:它號稱全日本第一規模的600多棵足羽河畔的櫻花林!此外,足羽山上約3500棵的染井吉野櫻花使整座山的顏色都與櫻花一樣。

 

名花之里,感受被燈海圍繞的夢幻景緻,可欣賞溫室中上萬株海棠集結的美麗花海。沿途種植不少奇花異草,還可通過夢幻的燈光隧道。

三方五湖是即是指分布於山谷間的三方湖、水月湖、菅湖、久子湖、日向湖這五個湖,是一處充滿不思議幻想的著名景點。湖水顏色隨著季節改變,形成一番神秘的景象。展望台上更可暢快地飽覽到環山湖泊的震撼全景。位於梅丈岳山頂公園的「戀人聖地」,被日本公認為戀人的聖地景點,可在此掛上願望物件,十分有名。在這裡有販售鎖頭,情侶一起在公園內將鎖頭鎖上的話即能成就永遠的愛情。

上野公園是伊賀上野觀光旅遊的中心。園內除了可以觀賞到四季變化不同的景觀之外,還聚集著芭蕉翁紀念館,伊賀忍者博物館流,上野城等旅遊景點。

 今次賞櫻之旅,算是天時地利人和的一次旅遊,天氣不下雨,不太冷也不會曬。櫻花處處是滿開,導遊和團友相處和睦,一家人高高興興地渡過數天假期!



信定唔信?!

學友間的聚會,偶爾會談到風水命理或斗數八字之說。每當支持與反對的朋友爭持不下之際,總會有人報以一句「信則有不信則無」以解困。但到底「信則有不信則無」是什麼意思?又有何根據?坦白說,這句說話也許比風水命理更需要解釋,下文將嘗試分析其意思。
如果從字面意義分析,「信則有不信則無」大概是指某人相信某東西,就是它能夠存在的既充分又必要的條件,或曰人類的主觀信念可以直接創造或消滅事物的存在。換言之,如果你相信外星人存在,就可令外星人存在;你不相信的話,就會令他們不存在。這種想法合理嗎?我們可從「信則有不信則無」的不同對象來分析。
如果「信則有不信則無」當中相信的對象是指外在物理世界的事物,則很明顯這是無稽之談。人類的心靈何時變得如此厲害,可以直接改變物理定律,創造事物?難道電腦能夠正常運作,是根據我們的信心?不相信它就會失靈?外星人能否存在就在我們一念之間?這想法其實不只自比上帝,神說有光就有了光,狂妄不已。退一萬步而言,就當信念可以決定外在事物的存在,但如果某信念對象X,同時有人信與不信,到底X 能否存在?比方說,A 君相信外星人或鬼神的存在,B 君反之,那麼外星人或鬼神存在還是不存在?還是既存在又不存在?就好像薛丁格貓一樣,半生不死的狀態;又抑或由相信人數多寡決定?
m i n d  t o  w o r l d   Vs   w o r l d  t o  m i n d
其實「信則有不信則無」的支持者或許對人類心靈與外在世界兩者的關係有多少誤解,於此心靈哲學上有所謂direction of fit 一說可供參考。按此理論,信念(例如知識)的特性是mind to world,即信念旨在符合外在世界的實况,信念的目標是真理,而其真假取決於它的內容是否與世界相符。比方說「我相信香港有一千萬人口」,要判斷此信念的真假,就看香港人口是否剛好達一千萬。反之,慾望的特性是world to mind,即慾望是要求世界的情况改變來符合自身。例如當我有慾望擁有世上最大的鑽石,意思就是希望現實世界(而不是夢中)中最大的鑽石為我所有。由此可見,信念本身不但不要求改變客觀世界(但信念所引發的行動可以),信念本身的真假倒要根據客觀世界的狀况而定。相信「信則有不信則無」,從根本方向上就不太合理。
個人層面「信則有」: 安慰劑效應
但我們也許不宜過於輕視信念的力量,倘若把「信則有不信則無」當中相信的對象限制於只是個人精神層面,那麼這想法就並非毫無根據。從個人經驗出發,我們都知道信念能夠影響人的精神情緒,甚至生理狀態,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就是最有力的實例。簡單來說,安慰劑效應是指病人雖然獲得無效的治療(例如服用無效的藥物,也就是安慰劑),但由於他們「相信」治療有效,其症狀仍然得到紓緩的現象(要注意的是只有一部分的人有此效果)。
研究認為,病人「相信」治療有效能讓他們產生放鬆反應,從而促進身體的自我療癒,並紓緩一些主觀感受性質的症狀,例如頭痛、胃痛、壓力等。根據《心靈更勝藥物:科學證明你可以療癒自己》一書所載,信念的心理效果不止正面,也可能有壞的影響,這正是所謂的反安慰劑效應(nocebo effect):病人不「相信」治療有效,可能會令病情惡化。而更有趣的是,在某些案例中,即使明知自己服用的是安慰劑,仍有一部分病人會有正面的安慰劑效應!哈佛大學曾有一實驗,隨機把慢性背痛患者分成兩組,同時接受傳統疼痛治療,其中一組會再服用安慰劑,並會於事前直接告知他們這措施。結果安慰劑小組依然比另一對照組獲得額外的療效!從以上研究可見,信念雖不能影響外在物理世界,卻能於個人精神層面上左右某些東西(例如痛症)的存在,因此「信則有不信則無」於此意義下似乎仍有一定道理。
水星逆行影響「信則有」心理影響心理
雖然以個人精神層面詮釋「信則有不信則無」或許比較合理,但這終究不是「信則有不信則無」的一般用法。以現在相當流行的「水星逆行」(簡稱水逆)一說為例,很多人相信「水逆」期間會影響人們的情緒與人際關係。設想小強不是「水逆」客觀效用的忠實支持者,而是說「水逆」是「信則有不信則無」,他到底是什麼意思?一般而言應該是以下兩點:
1)如果你相信「水逆」能影響你的情緒與人際關係,它就能影響你的情緒與人際關係;
2)如果你不相信「水逆」能影響你的情緒與人際關係,它就對你毫無影響。
1)和(2)兩者都是指出「水逆」這「客觀現象」能否影響某人的條件(信與不信),但如果我們按上文從個人精神層面詮釋「信則有不信則無」,即信念只能於個人精神層面有所影響的話,那麼即使小強真的感受到「水逆」對他的影響,其實也不會是「水逆」這「客觀現象」影響了他(因為信念其實不能控制水逆這「客觀現象」是否存在,或能否影響人類),而是:
3)「你相信水逆會影響情緒與人際關係」這「主觀信念」影響了你的情緒與人際關係;
4)「你不相信水逆會影響情緒與人際關係」這「主觀信念」令它對你毫無影響。
1)和(2)這一組與(3)和(4)的一組,其因果關係完全不同——前者是現象影響心理,後者是心理影響心理。因此嚴格來說,小強「信則有不信則無」的想法仍然是錯的,因為最終影響小強的就只是他自己(3 4),而不是他的本意:水逆可有其影響(1 2),換言之這其實不過是自我應驗預言罷了。當然,那些能夠接受或本意是(3 4)的人,則不在以上批評之列。
上文或許並未窮盡「信則有不信則無」的所有意思,但希望借以上分析,能帶出清晰與確當思維的重要,不要被一些時常掛於口邊但意義不明的說法蒙混過關。


2019年4月17日 星期三

靜觀 禪修

科學的進步逐漸為大眾揭開未知領域。早前大埔慈山寺一連兩天舉行了《禪.生活應用研討會》,其中《禪.應用科學觀》邀請心理學教授及醫學界代表分享,透過種種臨牀科學研究,說明宗教不一定等同盲目信仰,而是有關生活的實踐,透過禪修,對身體和心理健康發揮正面影響。我認識中大心理學系陳瑞燕教授,亦曾參與她舉辦的工作坊,今次有緣再聚,獲益良多。
傳統智慧具科學性 佛陀在《葛拉瑪經》說道,不要因為他人,甚至佛陀本人的論說而相信任何事情,必須經過自己的體驗驗證。
陳瑞燕教授自2008年研習禪武醫,近年積極推廣和就此進行臨牀研究。「甚麼是宗教?我所理解佛陀的教導,並不是全然相信他,只是說出自己的覺悟,讓世人自己驗證,講求實踐,禪武醫是其中一個法門。」
禪武醫包含的是一整套有關調節飲食、練習內養功和禪修的具體生活方式,講求的正是個人實在的體驗。研討會上,她演示了「沐鼻法」,並帶領觀眾在空靈的音樂下,以雙手搓揉鼻子兩側。「禪武醫第一個階段是使人感覺舒服一點,改善情緒、心境和睡眠,佛教稱之為輕安。接下來遞進探問生命意義的層次──我是誰,我在做甚麼,我和世界的關係,這是在自利之後,個人如何面對世界的思想層次。有關與人分享,願意布施,禪武醫始終不離佛教本義。」
她介紹,少林禪武醫包含中國傳統養生文化,「所以不止盤腿而坐,還加入了許多動功,參考經絡學、血氣學、陰陽學。這些方法我們稱為內養功,不但能使人靜下來,還對五臟六腑起着正面影響。」此外,它亦提倡均衡的素食飲食,「這很傳統,其實也很科學。經過歷代傳承,到了我這一代,我的責任就是將中國傳統智慧與西方認知結合。」她舉例說,佛家「過午不食」的飲食法所指午餐以後空腹至翌日,實際上是讓身體有大量時間消化。「不過我不認為每個人都適合,所以更要藉着科研,客觀看待古老哲學,了解如何幫助不同人。」
陳瑞燕教授視禪武醫為一種生活醫學,作為腦神經學家的她,面對患上自閉症及腦退化症等腦部疾病的病人,坦言暫未有藥物能有效根治,然而加入禪武醫作為治療方案,臨牀觀察所見,發現有助改善自閉症患者的語言能力,提升輕度智障者的智商,和延緩腦退化症病患的迹象。
研討會另一位嘉賓,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學部主管及教授黃仰山教授,指禪修中的靜觀在外國已被正式納入醫療系統──科學家Jon Kabat-Zinn早於1979年,在美國麻省大學醫學院創辦靜觀減壓課程(MBSR),及後學者在課程基礎上創立「靜觀認知治療」(MBCT),針對減少抑鬱症復發。黃教授指,現時英國的醫療指引中,當病人患上三次或以上抑鬱症,醫生若判斷合適,會向他們轉介免費的靜觀認知治療。
黃教授形容自己對靜觀課程的體驗,感覺與EQ訓練相似,「學習如何回應世界給個人帶來的幸與不幸。」他指,許多抑鬱病患經常反覆回憶不開心的事情,心理學上稱為Rumination,靜觀訓練有助令人跳離這種思維。
靜觀認知課程結構已成熟建立,英國許多大學都提供相關的培訓,並就執業導師的經驗,以及每年必須進行哪些持續訓練作出明確指引。黃教授指香港公共醫療資源緊絀,然而不少私人機構和非牟利組織,如新生精神康復會和香港心理衞生會均提供相關治療。他任職的中大家庭醫學教學診所,舉行的社區健康計畫,在心理輔導範疇中包含相關課程。他期望藉量度病人的指數,觀察焦慮及抑鬱病患的好轉情況,持續進行並發表研究,將靜觀進一步向香港大眾推廣。
設立於2002年的心靈綠洲(個人成長及危機處理中心),是醫院管理局為醫護員工提供心理服務的部門。由醫管局總部臨牀心理服務高級臨牀心理學家羅淑兒博士主理,透過心理診治和工作坊等活動提供輔導,後來她更積極引入靜觀課程。「與宗教有關必定會敏感,所以必須貫徹醫管局要求,以有實證的治療方法,例如靜觀課程幫助面對壓力、焦慮、抑鬱等問題的同事。」
羅博士於1994年轉職大型全科醫院,「當時我反思,人有那麼多苦難,會想自己如何才能面對這些困境。」在面對現實中極端處境時,她自感病人及家屬面對的已不止是心理問題,「是有關存在和人生觀的問題,我開始對修心和靈性上的探討感興趣,具體方法包括禪修,透過練習學習專注,面對內心冒起的各樣念頭與感受,不要一下子跳進裏頭。」
在羅博士的多次禪修體驗中,最叫她印象深刻的是第一次參加為期十天的內觀禪。每天三次,要求參加者坐下後一小時保持相同坐姿,「有一陣子我痛得甚至懷疑自己的腳會斷掉。過程中,我觀察到如果體認痛苦是負面感受,只會更痛。學習如實觀察情況,會更有心力面對痛與不安。」她認為這個方法可以應用在個人面對問題之時,「當我們面對問題,看法上容易有偏差,無法跳出來觀察到自己有這個傾向,有靜觀的經驗和培訓,可以嘗試跳出來,靜心觀察自己的反應,才有空間適切處理面對的問題。」她認為代入病患和死者家屬處境之時,自己必須先懂得跨越,才更能支持和輔導他們。
目前,心靈綠洲正推行多種靜觀治療,羅博士期望透過靜觀治療為同事減壓以外,亦能減低發生醫療事故的風險,「靜觀可以令人專注而放鬆,才可能達到Peak Performance。」
慈山寺首座和尚釋衍空法師也是研討會嘉賓之一,他在會上分享有關念佛法門可以減輕負面情緒對人的影響,根據數據仔細分析說明。他指從佛陀開始,佛法的弘揚一直不離當時人們關心和接受的概念與思想,「佛陀在生時會講如何離苦出輪迴,後來人們喜歡理論,就衍生了《阿毗達磨》,及後人們喜歡念咒,佛教就加入了咒,因應社會需要發展,不斷演變,與社會互動。現代社會崇尚科學,我們就有責任去和科學建構關係。」
他指佛法對身心的幫助,佛教徒都能夠領會,只是概念難以言傳,必須透過親身體驗才能領會,然而科學研究的數據則有助客觀清晰地說明,期望能因此接觸到更多不認識佛教的人。
慈山寺近月正式成立慈山學院,住持洞鈜法師認為學院更側重實踐和普遍性,可以廣邀不同領域人士進行研討與對話,並成為與學術機構合作的窗口。
慈山寺顧問吳志軒博士指出,經過一年策劃,今年將推出僧伽培訓課程,邀請佛學、心理輔導及各界專才任教,協助法師將佛法智慧落實為大眾能夠運用的日常生活方式。此外,稍後亦將開設供大眾參與的課程,就佛法心靈輔導、靈性健康、應用佛學及綜合生活應用等範疇,為任職醫護人員、教師、社工等專業增值,更盼望日後學院頒發受政府認可的證書。


2019年4月5日 星期五

太歲入卦法

上文提到斗數如何看姻緣,其中需要索取雙方家長資料,以便幫助處理婆媳關係等多方關係,其實際操作是應用太歲入卦法,這方法使紫微斗數在推斷某些關聯時間,可以加入參數,配合一些條件、狀態,裝入正在推命的命主命盤中,然後根據相關的規則加以推算。例如,推斷某人與配偶、老爺奶奶等關係狀況。做法有如數學的代數一樣,在一條方程式,加入a、b或c的數值。所不同者,代數是加入數字而得出不同結果,太歲入卦法是加入別人出生的年干年支,裝人命主的命盤中,以推斷其交會後是吉還是凶?例如某人交異性朋友,只需要對方的資料,就可以預測相互交往以後,是否容易相處,是得益還是受損。運用太歲入卦法的具體方法是:
1.
查看對方出生年干對應的四化星進入某人正在的使用的命盤中(有可能是本命盤、或大運命盤、或流年命盤、或流月命盤)哪一個宮,然後從四化星進人後產生的關係進行推斷。
2.
查看對方的出生年支在某人命盤中對應的宮位,然後從該宮位與當前使用的命盤中的命宮之間的關係(星曜、三方四正等)進行推斷。前者主要用於推斷對方與某人之間的關係;後者主要推斷對方的個性、特點。此外,還要從四化星所進入的宮,與原來的命盤中哪一宮來推斷相互關係。這就是太歲入卦法。
紫微斗數之太歲入卦法以下舉例說明:
例如,某人其中一個弟弟生於戊申年:
: 首先査看戊干四化:貪狼化祿、太陰化權、太陽化科、天機化忌在某人的命盤中進入的宮位是什麼宮。如果貪狼化祿進入命宮或命宮之三合宮,或是某人的命宮形成雙祿夾命格,則說明某人的弟弟對他有幫助,而且不求回報;或對他有好處。若天機化忌進入命宮,則其弟弟對他不利,甚至會妨礙他。
: 至於其弟弟的性格,因為生年為戊申,要看申宮與某人命宮的位置之間的關係,假如申宮在命宮的三方之一的位置,說明其弟弟與他的個性相近。
: 查看戊干引發的四化:貪狼化祿、太陰化權、太陽化科、天機化忌對某人命盤中兄弟宮(事項宮)的作用:若化祿對兄弟宮的作用強,或會照兄弟宮,則彼此感情不錯,反之,則不行。若化權的作用強,則彼此之間有支配的現象,反之則弱或無權力支配;若化忌的作用強,則雙方感情不佳或有其他不利之事。
對於六親其他人的推斷規則類似,只是按照對方的不同身份查看相應的宮位(事項宮)。這種方法也可以用於推算大運或流年運。從以上論述可見,太歲入卦法的關鍵在於掌握兩個宮位彼此之間的關係。一般來看,不同角色的事項宮位不同,吉凶自然有別.例如某人的上司,可查看命主的父母宮或遷移宮,某人的商業對手,可查看他的事業宮、財帛宮或交友宮。

影響某人的一生要算是他的配偶,有人利用合婚法來推斷。舉例有一個拜倒某君石榴裙下的男士,但她未必會領情....為什麼?就是太歲的作用。將出生年支輸入後, 或許煞忌在她的命宮三合,但卻充份吉化她的太歲,那雖然從小打架口角不斷,而她對此人也不會心生怨懟!追求者的資料輸入,或許充份吉化她的命宮三合, 但煞忌交沖在她的太歲,那就算她明知追求者的條件很捧,又有誠意,但就是無法接受他的追求!所以,一對真正登對的戀人,必然要有相關吉曜會照命宮三合、夫妻宮和互動的太歲。
比較全面的步驟如下:
先以傳統的方法,看看雙方命盤之命宮格局是否相似,如相似就表示兩人性格相近,這點佔了合婚的頗大比重。跟著看看兩人命盤的先後天夫妻宮的吉凶。繼而看看兩人結識年份,結婚的年份,其先後天夫妻宮的吉凶。
最後才輔以太歲入卦法:
一:入卦的人物及事件必須與命主有密切互動.
二:互動關係越密切,則入卦吉凶越準確,例如兩人是事業合夥夥伴,就比純粹是朋友的關係密切得多.入卦為吉象或凶象也就更明顯.
三:同年次的入卦物件,若兩者為不同角色,例如上司與朋友,則事項宮位不同,吉凶自然有別。
四:若同年次,且角色相同,例如有兩個同年次的好朋友,則因為不同的吉凶應驗亦不同;吉曜會應驗在命主較有喜歡感覺的那一位。
五:若是對於兩者的喜歡程度也一模一樣,則吉凶應驗在出現先後的次序,吉凶應有所不同,即需要配合流年或流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