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1年8月31日 星期二

茶與酒

  《喝茶三種境界》,可以使人心平氣和,神志清醒,從而“以一個冷靜的頭腦去看忙亂的世界”(林語堂語),這樣便可以令人思維活躍,雅興大發,妙語連珠。所以中外很多名人的一些振聾發聵的高論,便常常是在茶座或與朋友飲茶時發出的。中國近代的著名文學社團文學研究會,據說是在北京“來今雨軒”中的茶座上成立的。魯迅在北京時,也常常同錢玄同、劉半農、孫伏園等好友一起在茶樓飲茶,並多次“茗談至晚歸”。而一次好的“茗談”,倘記下來又往往是一篇絕佳的文章。據著名楚辭學家姜亮夫先生說,當年在昆明時,他與聞一多先生討論《楚辭.九歌》的學術問題,彼此間許多精闢的見解便都是在茶館中“茗談”時提出來的,有些已被收入了他們的文集。近年來的一些學術會議,中間也常要安排一段“茶敘”,以便學者們能更隨意地進行學術交流。據說,學界不少老先生為研究生講課時,也常常是在茶香融融中進行的。似此,則飲茶又為授課增添了一種雅趣。

  至於文人們邊飲茶邊寫作的逸事,也可以算作是一種雅興吧。唐代詩人皮日休與陸龜蒙在寓居蘇州時就曾經有過茶詩唱和,他們最後所形成的《茶中雜詠》(十首)與《奉和襲美茶具十詠》,即被譽為是一部詩化的《茶經》,至今膾炙人口。足見宋代詩人周紫芝所說的“詩味頗隨茶味長”是有道理的。直至當代,著名哲學家馮友蘭的寫作即很得益於他的“申時茶”。老舍則不但嗜茶,而且還邊寫作邊飲茶,無論在抗戰時期的重慶北碚還是後來回到北京,這一習慣都沒有改變。還有小說家兼散文家的汪曾祺,也說他的最初幾篇小說即是在茶館裡寫成的,並稱“我這個小說家是在昆明的茶館裡泡出來的”(《泡茶館》)。

  酒在中國的起源,遠在夏代以前。酒可分為三大類,即自然發酵的果酒、人工的榨製酒(如黃酒)和蒸餾酒(如燒酒)。果酒容易製作,因而產生的時代也最早。原始人類偶然吃了熟透後自然發酵的水果,產生出一種神奇的治病功效,即所謂“舒經活血”,於是便開始有意識地對含糖野果進行人工發酵,這樣,最早的酒即果酒也就是單發酵酒便產生了。距今六千年的仰紹文化遺址中出土有若干小型容器,據推測,這些容器可能就是用來飲酒的。

          其實飲酒文化普遍存在於世界各地,喝酒的人通常會認為酒精是社交的潤滑劑,或是幫助抒發壓力的方式,因此成了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國酒文化源遠流長,聞名世界。中國文化裹挾在醇酒馥郁的香氣中,飄向世界各地。四世紀的古羅馬,據說有酒杯稱萊克格斯酒杯,雖然歷史不算悠久,但令人嘖嘖稱奇的是,這個酒杯在光線向下照射到它內部時,原本平淡無奇的青綠色杯身會瞬間變成妖艷的酒紅色,如同盛滿了紅酒或是鮮血,讓人無比震撼。


    對於喜歡飲洋酒的人,法國是他們最嚮往的地方,這裏有著高聳入雲的艾菲爾鐵塔,宏偉壯闊的巴黎聖母院,迷人的小鎮,優美的街道。提起用萊克格斯酒杯盛滿的法國酒,最先想到的就是葡萄酒。關於它的起源,說法也各種各樣。

1.      傳說中的起源:在法國民間,關於葡萄酒的起源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嗜愛葡萄的國王將珍愛的葡萄貯藏起來卻忘了此事。失寵的妃子欲尋短見,誤將發酵的葡萄汁飲下。結果妃子不但沒有香消玉殞,反而愈發的美艷動人,葡萄酒因此得以廣泛流傳。

2.      宗教中的起源:聖經創世紀第八九章諾亞醉酒故事中,上帝發現世上出現了邪惡和貪婪,決定用洪水來洗滌一切,洪水結束後,諾亞種下第一株葡萄植株,又著手釀酒,葡萄酒便在劫後重生的世界出現。

      酒除了有舒經活血的功能外,適量飲酒對身體有好處。以下整理出適量飲酒對身體的七個好處:

1.      紅酒抗氧化預防感冒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指出,吸煙會增加感冒機率,然而適量的飲酒,反而會降低感冒的機率。美國紐約時報也曾報導,西班牙學者研究發現,一週喝進8-14杯的紅酒,感冒的機率下降了60%,科學家懷疑可能是跟紅酒的抗氧化性質有關。

2.      喝酒助「性」,別喝過頭

喝酒助興很常見,不過會不會助「性」,可就不一定了。在一項澳洲的研究中,發現適量飲酒者出現勃起功能障礙的機率,降低了25-30%。不過長期過量飲酒,反而會使性功能下降。

3.      少量飲酒可降低死亡率

根據路透社,坎波巴索天主教大學的研究指出,男性每天喝不超過4杯、女性不超過2杯,可能降低18%的死亡率。研究作者之一,喬凡尼博士提到,少量並盡量在用餐時才飲酒,似乎是較正確的做法。也就是說,可能在一餐中喝點酒就足夠了,其他時間盡量滴酒不沾,才不會過度飲酒。

4.      增加好膽固醇與減少心血管疾病

根據哈佛公共衛生研究所發表的文章,有許多研究都顯示,攝取適量的酒精,能降低缺血性腦中風、心因性猝死等心血管導致的死亡風險,約能降低25-40%。但一天喝超過4杯的酒,反而會增加血壓升高、心律不整、心臟病發和死亡的機率。

研究還發現,不論男女、老人、患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適量酒精都能起到心血管的保護效果,這是因為,適量酒精能提升身體高密度脂蛋白(HDL,俗稱好膽固醇)的濃度,而高濃度的好膽固醇,一般認為能保護心臟、降低心臟病的風險。

5. 適量酒精可降低失智風險
研究指出,適量的飲酒,能降低23%患老年痴呆症(阿茲海默症)及其他相關失智疾病,不過專家也特別指出,平常不喝酒的人,別因此就開始喝酒,如果有習慣飲酒的人,適量的酒精其實是有益的。

6. 若不過量可降低糖尿病風險

發布在美國糖尿病協會(ADA)的一篇研究指出,根據實驗觀察,適量飲酒者,患糖尿病的機率降低了約30%,不過一天若攝取超過48克酒精(4杯酒),就不會降低罹病風險。

7. 過重的機率較低

說到喝酒,可能很多人都會聯想到啤酒肚,但是根據2010年的研究指出,每天喝1-2杯酒的健康女性,體重增加的幅度,相較沒喝酒的人來得低,且在後續12年變得過重的機率也較低。

一個香港人堅決留港的故事

 

九七回歸那年,Sky為新香港求了一支本命卦,本命卦指的是出生的先天命學,香港的本命卦為家人卦,落到其中第三爻中。

《周易》:「家人嗃嗃,悔厲吉,婦子嘻嘻,終吝。」

家人,內也,會否變成禍害,要看各方能否踏實處理?若喻家為團體,甚或家國,則如各個界別有誠意,則有緣,反之則無誠意,則無緣。家人卦,內卦為火外卦為風,風乃由內吹向外,是內部有了基礎後才能向外發展;也就是說組織有了健全的內部制度與結構,才適宜向外發展。

九三動爻當一卦之中,又介乎兩陰之間,過剛而不中,為一家之主,至於家人嗃嗃,一時至於悔厲,但如此則家道嚴肅,終能吉祥;相反若治家不嚴,雖能使妻兒嘻嘻,卻反失處家之節,此則嘻笑,終則吝。或曰:煉己功勤,雜念不生,如家人嗃嗃,悔厲驚懼,不敢爲惡,自然得吉。否則有念不去,姑息養奸,恣情縱欲,如婦子嘻嘻,略無家法,焉能到得无己之時?如此修道,終不成道,取吝而已。此煉己當用剛道者也。此爻喻治家之道,當威愛並行。

似是預期,香港主權交移後,雖然內外處處強調「香港為家」,社會事無大小,若不能威愛並行,則紛爭不斷。卜卦準確。

「香港像個不太共融和睦的家,政制爭論影響了長足發展,別的地方努力上揚,香港的能量卻因內部問題由盛轉弱,發展停滯。」敗像生,鳥獸散。Sky說,島上激起移民潮,這年每周至少一夜,他都前赴吃親友的離別飯,他的大半朋友都決定在這幾年移民別港。

岑生說:「大半都是因為恐懼,不少朋友從事文化工作,也涉及教育體制,所以面對整頓,很難再教下去;也有些基於下一代,他們的子女是剛出生不久的幼孩,想為他們找更自由的學習環境;又有些是不得不走的,這裏就不多說了;再而是認為走了才做到想做的事的人,他們可能早便在國際間有一定的角色,或早在海外有他們的計劃和工作;最後是跟隨公司離開的朋友,外資撤資是這年頭的尋常事,也不見怪──當中覺得香港完全沒有希望而走的人,說真的,我覺得佔小數,大部分人其實把這當成契機,雖然事實令人心生恐懼,但那些恐懼仔細想來其實仍是出於實際,考慮到家庭與工作前景,覺得在外發展更好。」

他還記得上一波移民,舊機場送別的場面,那陣時的風風火火,他還歷歷在目,不過那時離開的人心裏大概沒有準繩,只當是買個保險,只要主權無事過渡,就會回流香港。「那時,香港人所說的艱難時刻其實盡是些未知的東西,文人說活好當下,做好自己也是因為那些年頭尚有廣大的空間,但這次的改變來得清晰,國安法是一道不可見的清晰,存在或不存在,也不知何時會關及到你我,現實也不停有各種案例,我們失卻了許多空間,所以這代人和當時的不同,是時候思考到底還要不要住下去。」他說當年走的人,九七大關未到,看前方是未知,心中沒有多少傷悲,只是摸霧前進,但現在事情已經發生,留下還是離開,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一一投映進人的內心,清晰的答案就在眼前。

「但走的人多,留下來的也不少。許多年輕人更渴望留在香港,因為這裏時時都面對挑戰性,你猜想不到,有人就是喜歡活於亂世,而且現在正是時候,社會終有洗牌的機會,許多工作原有的管理位置都被上代人霸住,現在人走了,對年輕人而言未嘗不是一個機會。而且,說真的,情感上,年輕人比上一代人對香港有更深的感情,這些人年輕人覺得留下來,無論做什麼都比離開強。離開是打開新的未知的未來,一旦去了,目標失焦,而留在香港,雖然受苦受難,但至少是在為家付出,走了反而惘然不知所措。」他在大學的電影學系做講師,學生多數年青有夢,兩代談起家國,總給他很大的感觸。

「留下來,人會不會變呢──一個人成長 了,步進社會,連想法都可能會變得很不一樣,誰知道呢?因為香港如此令人營營役役,這裏有一些很叫人痛苦,磨蝕人心的價值觀,使人在工作過後可能變得建制。」

對於留下與離開,移民與留守造成的撕裂,Sky說其見怪不怪,他在六十年代出生,看到香港無論在什麼議題上,陣營從來都分割,內鬥原是人性,香港人尤其好鬥。

「人總會借不同的原因再鬥一次,喜歡透過鬥爭去反映自己的獨特不同。於是陣營一直分裂,無論在什麼立場也一樣,都有小數人圍爐,然後又因其他原因分化,但只要遇到更大的議題與利益時,便什麼都可以放低。人有共同的敵人,我們就可以成為朋友。」

他笑道,這波走的大部分人都不算得上年輕人,因為他們用的仍是舊思維──莫如九十年代那一波,有事發生,愈早走愈好,而這些人同樣覺得如若香港民主,都會回流。

「這其實是很香港人的想法,舊香港人的思維。但這次走得很前,想建設新東西的年輕人最後終因而明白發展與結局都非想像,那是很沉痛的成長,會教他們很失望。」他說這些年輕人盡管憂心忡忡地到了外國,也未必能夠快樂,因為他們是被時代磨難,並毀去一代的年輕人,唯一能補償他們的是讓香港自黑夜中重新亮起光明,讓他們看到轉型的正義。

Sky說,移民是舊香港人的做法。

新香港人呢,是奧運金牌得主劍擊運動員張家朗。「我很難忘張家朗說的:『不要放棄得太早』。舊香港人不會那樣說的。在他們的哲學中是最好盡快放棄,愈早放棄愈好,愈早放棄就是最大贏家。」

「香港人嘛,好聽一點叫識變通,適應力強,但其實中心思想是『執輸行頭慘過敗家』,最好凡事都先人一步,投資如是,走佬如是,打針如是有着數就要先拎,行要行得最快,走要走得最急,早着先機,有事快閃,勢頭不對,拔足就跑。但這沒有貶低的意思,這是香港多年來的成功之道,一種聰明、滑頭、機靈,反應快速的致勝之道。」舊人走,他說,新的便會迎上去,新的香港人覺得不能再退下去,要向前衝,迎上前,不能放棄得太早。

舊香港人總被說就像浮萍,哪裏能生活,就往哪裏去,但說實在的,有許多香港人其實不是無根的植物,他們終歸是香港人,就算在外國還是住在香港人的社區之中。「他們不是去到任何地方都得的,都是借口來的。」Sky說道。

「但我信奉老派的自由主義,任何人都能選擇自己想過的生活和人生的方向,不過你問我的話,對香港而言,走一定不是一個好的方法,尤其對我這一輩人而言,眼前這個爛攤子是我們有份做成的,要由我們去亡羊補牢的。」

許多人經兩年時光,身心疲勞,看眼前殘局,心靈潰傷,自覺失去自由,無事可做,不想多留下去。Sky卻終日叫人扣問內心,他覺得留下來非完全無事能做。「像作家去創作,學者做研究,原本我們都有其社會責任。太平盛世的時候,人們可分心去吃喝玩樂,但不那麼太平盛世的時候,難道不應該更努力做原本要做的事嗎?像明代滅亡,士大夫轉而做考據,考據照樣都有其意義。就算你不想做考據,也可以做些和當下社會有關的事。」

他說,簡單如找張白紙,寫首詩也有其意義。如果覺得難寫,更不能擱筆,要努力鞭策自己,找個方法在不自由的空間,書寫自由。

「就像戰爭中找個方法生存一樣。留下來的人要讀一下歷史,學習做亂世的人。仔細思量後,如果你說,你不想留低,你真的決定移民,那也是可以的但你要走出那一步,千萬不要逃逸,什麼事都不做,到哪裏去都照樣吸收知識,操練身體,給自己樹立意志,找一個人生的價值。」

他在港島一間茶餐廳呷着熱咖啡,後而走向海傍,一艘郵船駛過,擋住一角藍天,摩天高樓在周未薰眼的太陽下,閃爍利刃一樣的光。

他個性坦蕩蕩,他說不走,因為眼前的事不足以令他走。

「什麼事能令我走?我有標準的,被拉都不走。幾時走?就是台山漏核,大亞灣漏核囉,那不到我不走。」他說笑着道。這些年,他時常為香港卜卦,結果總是不同的卦,卦義卻都模稜兩可,但卦與卦之間卻常有微妙的連繫和關聯,每每應驗了,他方覺曉。

「但人不能迷信,把命運交放在術數上是消極又愚蠢的做法,就算是不易出錯的科學,要驗證一件事前都要做上好幾百次,甚至幾千萬次的重複實驗,算數會錯,那麼卜算也有出錯時,所以我叫人不能太信卜算,太信便是迷信,世事常有例外,再準的神算也不會鐵口定生死。」

叫他為香港人算算好不好走,移民他國,他搖搖頭,說太空泛,而且這個問題由不得他去問,因為他不打算移民,卻去問這個問題多數不靈。

「因為就算卦象說走好,亦不會應驗到我身上。」海邊天橋下,拾荒者用木板搭了一張牀,牀邊是天邊,牀角是海角。

他說學易卜不是要把命運放到最大,而是借天機學會把握人生的時機,千萬別執迷不悔。

「學命理第一件事,就是把它放在該放的放置,沒錯,就是放到最低。因為傳統裏卜卦是九流十家,末流之術,最好明白有時信,有時不信,不好太過認真,當是無事玩詞,談的是卜卦中的義理,不是怪力亂神。」

「這年來,為香港前途,卜卦太多次了,如真有神,大概也早已擺手不答。人們說多卜則不應,答案其實我們都心知,現實就在我們眼前,明白的事其實早已毋須再問。」

在這之前,他向上天祈問香港,問過媽祖,也問觀音和黃大仙,四方諸神都給差不多的答案。

他說自己後來終於明白,想到〈卜居〉一文,古文紀載屈原被流放,三年不見君王,仍竭盡忠心希望進言救國,然而處處受讒言小人所擋,心思煩亂,不知何去何從,便找上詹尹。詹尹為古卜筮者的稱呼,屈原於是對鄭姓的善卜者訴說心中疑慮,希望其能指點一二。高人於是問屈原想知道什麼。

屈原吐出重重問句:人應堅持作為忠善誠懇的人,樸實地忠於理想,還是當個迎來送往,不至窮途的人?是寧願當個以勞動除草耕作的人,還是遊說於達官貴人並換取名利的人?人應直言不諱但處處使自己身處危難,還是巴結權貴偷生逸樂?是應該超脫自身以保住純真丹心,還是變成那種阿諛逢迎,戰戰兢兢地巴結婦人的人?是寧清白自身,還是做圓滑求全的人,諂言獻媚?

「人的志向應似千里馬,還是應似鴨子隨波逐流保全性命?」

「是要與天鵝比翼而飛,還是跟雞鴨同住爭食?」

屈原說眼下的世界渾濁不明,有人看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被毀壞後扔棄,鍋具被認為能發出雷鳴的聲音,讒言獻媚的人位高名顯,賢明忠良的人卻默默無聞。高人聽之,放下原本用作求卜的蓍草,說道:「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數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龜策誠不能知此事。」

Sky抬頭,翻動花了三年寫下對易經的解義。「卦象不能指導一個人的行動,它只是讓你領悟當中的道理,讓你跳出局外去看看。我正因為這樣想,更捨不得走,這裏有大量的數據,香港並未走到最後,我一旦走了,卜卦就沒有那麼到位,我要留在這裏看卦應驗。」

他在九七年為香港卜得的家人卦。他說:「但我信奉老派的自由主義,任何人都能選擇自己想過的生活和人生的方向,不過你問我的話,對香港而言,走一定不是一個好的方法,尤其對我這一輩人而言,眼前這個爛攤子是我們有份做成的,要由我們去亡羊補牢的。」

獅子山下,離去還是留下?他不怕把留下的決定說死,說是實在想不到為什麼要走。


2021年8月30日 星期一

喝茶三種境界

  上文《》,寫了一些潮州人飲茶的特色。記得魯迅說過:「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喝茶》)。我們從《魯迅日記》上看,魯迅也確實是經常買茶並飲茶的。而他所謂「清福」,實際是一種飲茶的最高境界,即「清」。具體說,當有以下三方面的含義:

  一是清靜。魯迅身處紛亂的社會,一杯茶在手,自然可以使他暫時忘卻周圍的世界,從而獲得片刻的清靜與休閒。就是在今天,那些心情浮躁的人們,還有那些為工作和各種事務所煩心的人們,倘能坐下來喝一杯茶,也是可以使自己的心靜下來的。正如唐代詩人韋應物所說,茶之功用,「潔性不可污,為飲滌塵煩」(《喜園中茶生》)。看着茶杯中冒出的縷縷霧氣,聞着茶水中散發的陣陣清香,人們的心情便會好了許多。此時,城市的喧囂不聞了,工作的繁忙擺脫了,心中的煩惱也沒有了,所有的只是心清與氣爽。

  倘能約上二三好友一起品茗,那更是可以敞開心扉,促膝而談,而且越飲越感到心情的愉悅,越談越覺得友情的綿長。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在《春夜啜茶聯句》中說:「泛花邀坐客,代飲引清言。」入口清茶,出口清言。飲茶時那份幽韻如雲,不絕如縷的感覺是會令人陶醉的。茶座上總是安靜的,飲茶者也總是沉穩自若的,不見有人激動。這種精神似乎也傳到了國外。日本茶道的「和敬清寂」不消說是在造成一種清靜的境界,就是英國議會的開會,據說為怕議員們吵起來,也要備茶以創造一種紓緩的氣氛。

  諸葛亮在《誡子書》中曾說:「澹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諸葛亮是否飲茶不得而知,但飲茶的確可以促使人的心境寧靜。而這種「靜」,實際是一種不含任何雜念的精神境界。正如諸葛亮所說,只有達到了這種境界,才能「靜以修身」,靜以治學,靜以致遠。而一旦時機到來,又可以靜中寓動,以靜求動,動靜相輔而相成,幹出一番成功的事業來。後人所謂「萬物靜觀皆自得」(程顥《偶成》)、「每臨大事有靜氣」(翁同龢聯語),所說的便是這樣一種境界。即使是僧人的飲茶吧,除了驅趕瞌睡的因素外,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要除去雜念,從而使心情沉靜下來,以利修行的緣故。

  二是清淡。飲茶本來就是一種清淡的生活方式。正如周作人所說:「喝茶當於瓦屋紙窗下,清泉綠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飲,得半日之閒,可抵十年的塵夢。」而他所理解的茶道便是「忙裏偷閒,苦中作樂,在不完全的現世享樂一點美與和諧,在剎那間體會永久。」(皆見其《喝茶》)。其所謂「美與和諧」,即是一種清淡的美;所謂「在剎那間體會永久」,即是以清淡為永久。飲茶者看見眼前那杯清澈的茶水,自然會產生一種清淡的美,並願這種美會永遠地駐留於自己的生活之中。

  《淮南子.主術訓》說:「非澹薄無以明德,非寧靜無以致遠。」這應是諸葛亮「澹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之所本。而兩者所共同強調的「澹」,既指恬澹寡欲,也有對名利的不刻意追求和對統治者的不趨炎附勢之義。這是一種高尚的情操。而飲茶的清淡,那「不令人醉,微覺清思」(唐代呂溫《三月三日茶宴序》)的感覺,當會有益於這種情操的養成。

  三是清雅。飲茶既是一種清淡的生活方式,同時又寓有一種高雅的趣味。即使飲茶的條件簡陋,也可以使人產生雅興。而這種雅興,首先是來自對茶本身的賞心悅目,即發自內心的對茶的色、香、味之美的體驗與欣賞。一杯好茶,往往能令人產生許多好的聯想。當年的蘇東坡即將好茶比作佳人,並說「從來佳茗似佳人」(《次韻曹輔寄壑源試焙新芽》)。這大概是因為茶的優雅習性、可人氣質,與佳人的美好韻致有些相似的緣故吧。

2021年8月29日 星期日

「民意」代表

  回顧過去三年,2019331日,「民陣」發起第一次遊行,反對政府修訂《逃犯條例》。主辦單位指有12,000人參與遊行,警方則表示最高峰時有5,200人。616日,「民陣」再次發起示威遊行活動。事後,「民陣」宣稱遊行人數達200萬人,創了歷史紀錄。而香港警方表示,最高數值為33.8萬人。

  那一天,所有主腦現在已被刑判、已經潛逃、已在懊悔或依然靜默的反中亂港分子留在街上,透過電視螢光幕,來一副得意洋洋的樣子,以為就要迎來屬於他們的「偉大勝利」。

  2021815日,「民陣」正式發布公告宣布「解散」。公告書中,「民陣」儘管欲以浮誇的口號、煽惑性的文字遮掩其徹底失敗的真相,但香港社會早已讀懂其怯懦,識破其陰謀,預見其潰敗。

  歷史的真相沒有湮滅。「200萬人」的「民意」,「毋忘初衷」的「民陣」,在陰霾被驅散、陽光透射後,都現出了其本來的模樣,在撥亂反正中、市民覺醒後,被扔到了時代的垃圾堆裏。

  827日,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向傳媒表示,法庭上周在審理一宗有關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的案件時,案情披露有主腦人物付款誘使他人犯案,並利用所持媒體鼓吹對國家和特區政府的憎恨。他說:香港社會各界會清楚看到2019年的修例風波「並不是單純一些年輕人出來『發聲』」,而是有一些主腦人物存心危害國家安全,實施類似「顏色革命」的有組織犯罪行為。修例風波只是一場陰謀的實踐。

  香港過去的「亂」,香港過去反中亂港分子的囂張,皆因這被綁架的「民意」。1997年回歸後,香港社會總體平穩。作為一個多元社會,又因舊有的社會制度被完整繼承,缺乏一次系統調整和整體革新,眾聲喧嘩與嘈雜注定是其常態。

  社會多元,政治光譜亦廣泛。「藍絲」「黃絲」,「建制派」「反對派」,歷經一次又一次的社會政治事件,大部分市民被加上了政治的標籤。不同的社會政治力量,通過一個個合法或非法的團體、一次次有序或無序的選舉,將市民推搡着擠壓到政治的跑道上,逼迫着他們一次又一次作政治上的「選邊站隊」。於是,香港政治持續升溫;於是,多元社會走向「二元對立」;於是,香港「泛政治化」,墮入了政治泥沼的深處。

  當政治過熱,包容在香港便成為稀缺的品質,成為反對派眼中最大的「政治不正確」,那些「民主、自由、人權」曾經無比鮮亮的口號和理念,全部被異質,注入了反中亂港的基因,成為香港反對派刺破香港繁榮穩定的「兇器」。民主變了質。基本法規定的循序漸進的民主進程被反對派視為障礙,他們開始不顧歷史、不顧港情地提出了更激進、極端的主張。他們無視香港回歸後實質性的民主進步,反而污衊這種進步為倒退,用不停的挑戰和挑釁,釋放出社會和人性中「惡」的一面。於是,香港已經取得的民主進步被消解,將要發生的民主進步被壓制,2015年走向普選的政改方案被「夭折」。香港反對派過去想要的「民主」,已經不是民主,而是「民怨」。

  自由變了質。在國際組織所有有關「自由」的地區排名中,回歸後的香港都名列前茅。而在香港反對派所有有關「香港自由度」的評價中,香港都代表了「落後」的一派。一年發起萬餘場遊行,他們說沒有示威自由;政團社團野蠻生長,他們說沒有結社自由;當《蘋果日報》天天發表反中亂港文章時,他們說沒有新聞自由;2014年非法「佔中」後,他們又喊出「違法達義」的口號,要徹底打掉自由最後的底線。乃至2019年修例風波,他們打砸縱火傷人,嘴裏喊的還是「自由」。香港反對派過去想要的「自由」,已經不是自由,而是「自決」。

  人權變了質。《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明載:法律應禁止任何歧視,並保證人人享受平等而有效之保護,以防因種族、膚色、性別、語言、宗教、政見或其他主張、民族本源或社會階級、財產、出生或其他身份而生之歧視。而撥亂反正前世人所看到的是,內地人因說普通話被反對派打壓歧視,建制派因政見主張被反對派打壓抹黑,「香港人」被他們踢出「中國人」的內涵,「本土」在一個國際大都會裏竟成為他們主張「不平等」的理由。香港反對派過去想要的「人權」,已經不是人權,而是「奪權」。

  他們將真實的意圖放在陰暗處,將鮮亮的幌子置於最前端,用所掌握的媒體工具和輿論手段長年累月地煽惑市民、誘導市民,刻意營造出一種荒謬的「危機感」、不實的「壓迫感」、虛偽的「神聖感」,以此塑造社會認知、製造社會撕裂、營造中央和特區所謂的緊張關係。

  香港社會的「泛政治化」恰恰是他們的作品,把民眾裹挾進來恰恰源於他們的威逼利誘,讓社會二元對立恰恰是他們的手段和目的。修例風波以來,上萬人因參與非法活動被捕,其中近四成是在讀學生,恰恰是市民被他們綁上戰車、被他們綁架的惡果。

  「民意」在哪裏?在他們嘴上,在他們所掌控的反中亂港媒體上,只在他們實踐的各種陽謀和陰謀中。反對派煽惑民眾,亦直接製造「民意」。中聯辦前副主任楊健在今年7月出版的新書《風雨香江情與思》中,用一篇《民調的「玩法」》的文章剖解了相關問題:香港反對派民調機構,通過「操控樣本」「自創標準」「偷換概念」「改變方式」「暗置傾向」「調整權重」等手法,放大了他們想要的「民意」,呈現了他們想像的「民意」,不科學、不負責、不真實、不足為信。

  在直接製造「民意」上,反對派的手法還有很多:

  1、利用在特區政府、立法會等政權機構中的位置,代表「民意」;

  2、利用所掌控的傳統保障和網絡媒體資源,渲染「民意」;

  3、利用其所培植的輿論領袖KOL和網絡寫手,鼓吹「民意」;

  4、利用西方反華勢力及其反華政客活動及言辭,歪曲「民意」。

  用被設計的「民調」鋪墊反中亂港活動,用被包裝的「民意」動員反中亂港活動,再用被織造的「民情」施行反中亂港活動,一個個的事實與真相就在他們的大言炎炎中被漠視、被掩蓋、被絞殺,讓香港更顯得波詭雲譎了。香港社會過往的一切亂象與亂局,都與此有關,都因此發展。

  當社會和市民被「代表」,選舉以及管治都被置於這巨大的謊言之上,失去了真實性與權威性,陷入了「劣幣驅逐良幣」的惡性循環。於是,世人才看到了反中亂港分子的登堂入室,看到了反中亂港活動的肆意橫行,看到了他們對特首的不恭、對法庭的不屑、對香港固有的憲制秩序和維護國家安全責任的不以為然。當真相決定上場的時候,虛假只會步步怯退。

  20206月,中央履行全面管治權,全國人大常委會開始就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立法。立法消息一經傳至香港,香港反對派的政治版圖就已經出現裂痕,顯出要崩塌的跡象。而在香港國安法生效的前一天,許多反中亂港組織宣布解散,許多反中亂港頭目宣布退休。

  自香港國安法頒布實行,香港在中央支持下有力撥亂反正,選舉制度亦得以完善,補上了漏洞和短板,香港的形勢、情勢、趨勢已然明朗。《蘋果日報》猝然停刊,教協一夜崩壞,「民陣」終於解散,「支聯會」也隨之一同走進了歷史的角落。

  香港一年巨變所呈現的,不僅是香港止暴制亂、恢復秩序,不僅是撥亂反正、由治及興,更是社會政治生態的凈化、社會輿論環境的改良、社會發展方向的明朗,更是一種久違了的「安靜」與「協同」。

  市民會突然發現:香港電台的節目由極端走向持平了,反對派KOL的聲音微弱了,那些一直用數字踐踏特區政府的民調機構「低調且慵懶」了。他們所謂的「民意」的聲音已經降噪,正在消失了。

  一種「民意」在黯淡,一種民意已彰顯。邪不壓正,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香港繁榮穩定的「民意」終於露出其作為主流、主線的本來面目,把反中亂港分子所宣稱的「民意」擠出了香港社會的舞台。

  市民才突然發現:民意原來在自己心裏,不在反對派的嘴上;民意原來在有序的社會生活中,不在《蘋果日報》的版面裏;民意原來在守法的大多數人一邊,不在違法的少部分人一邊;民意不在西方政客和媒體的說教裏,不在佩洛西那暴力肆虐的「美麗的風景線」裏,只在發展的信心和希望裏、在2047年的光明前景裏。

  市民曾經被綁架的「民意」,不過是反中亂港分子注入香港社會的一劑「毒素」,挾持市民「心靈」和特區政府施政的一道枷鎖。這亦是歷史的教訓。

  長久以來,香港社會一直被反對派編織的「民意」挾持,特區政府施政一直被反對派推出的「民意」掣肘。817日,特首林鄭月娥說:過去兩年多,經過「黑暴」和國安法,整個香港上了很深刻的一課,包括特區政府和她本人。這「很深刻的一課」,理應包括面對「民意」的教訓總結和實踐反思。

  919日,香港即將迎來選舉制度完善後的第一場選舉,選出新一屆1500人的選委會。面對這次選舉,以及面對後面的立法會選舉和特首選舉,乃至後面許多年的一場場選舉,如何以此集納真正的民意、彰顯真正的民意,並以此排除虛假的民意,都需要確立全新的認識論:

  代表民意,而不是讓民意被代表;把握民意,而不是讓民意被綁架;呼應民意,而不是讓民意被煽惑;使民意推動社會發展,而不是推動社會撕裂;不畏浮雲遮望眼,重視民意而有判斷力,徹底終結原來那種「亂花漸欲迷人眼」的認知,逡巡不前、瞻前顧後的狀態,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怪圈,從容應對一切可能面對的挑戰和局面。

  並以此卸下選舉參與度和代表性的包袱,把推動香港的發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以真抓實幹、敢於擔當開創的發展新篇,證明民主選舉的質量,托舉起那些嚮往「國安家好」的真正民意;以實績與實效,再厚植之、凝聚之、壯大之,全面夯實香港的社會政治基礎。而這,也將決定香港民意的最終走向。

 

「勇者不懼」新義

 

拜讀大師兄岑逸飛一篇文章,題目是〈識人六驗〉,值得分享如下:

識人六驗

世俗講「七情六欲」,指人的情緒與欲望,也喜泛指人的一些心理狀態。其中的「七情」,儒、佛及中醫的提法也不同。儒家的《禮記.禮運》篇認為「七情」是「喜、怒、哀、懼、愛、惡、欲」;佛家則說「喜、怒、憂、懼、愛、憎、 欲」;而中醫則有「喜、怒、憂、 思、悲、恐、驚」之說。

奇怪,這三種提法,欠了「樂」。我們慣常說的「喜怒哀樂」,出處來自《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而如何處理這四種情緒,《中庸》說「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但怎樣才算「中節」?星雲大師有個好的建議:「喜不大笑、怒不暴跳、哀不嚎哭、樂不輕佻。」

星雲大師是教人如何調節情緒,但先秦時期的《呂氏春秋》,更能活學活用,通過人的情緒來觀人,有所謂「識人六驗法」,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對此評價甚高。這「六驗法」除了「喜怒哀樂」這四種情緒之外,另加「懼」與「苦」。當然,這裏所說的「苦」,與佛學無關,因為先秦時佛學尚未輸入中國。

《呂氏春秋》的「識人六驗法」,以「喜」來驗人的節制能力,看他會否得意忘形;以「怒」來驗人的控制能力,看他會否失去理智;以「哀」來驗人會否悲觀失望,怨天尤人;以「樂」驗人的癖性愛好,會否玩物喪志。至於「懼」,是驗人能否勇於負責,而「苦」是驗人能否吃苦耐勞,與佛學之「苦」已是南轅北轍。

一個可以將「識人六驗法」發揮的社交場合,便是打麻將。所謂「牌品如人品」,中國人的麻將文化,早就沉澱出以牌品來識人觀相,看人贏牌時是否得意忘形,輸牌時是否怨天尤人。舊上海有句老話:「麻將枱上挑女婿」,在錢鍾書的小說《圍城》,其中一章節便是用麻將八圈牌局來相親,寫得入木三分。

師兄指出《呂氏春秋》載有「識人六驗法」,六者包括喜、怒、哀、樂、懼、苦;其中的「懼」是「驗人能否勇於負責」。我想,這說法可能切合孔子在《論語》〈子罕〉篇中所說的:「知者不惑、仁者不休、勇者不懼。」全句的意思是:具仁德的人不會憂慮,有智慧的人不會迷惑,勇敢的人不會懼怕。

「勇者不懼」中的「勇」不應只屬匹夫之勇,換言之,既不是解作好勇鬥狠,更非指有勇無謀。以英語來說,並不完全等同courage,那只是「膽量」;也不單單是bravery之意,後者乃是「勇氣」,藉之能奮勇、無畏、勇往直前。若與《禮記》〈中庸〉說的「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比較,庶幾近矣。〈中庸〉所說的意思是:

好學近乎知:喜歡研究學問,就能變得有智慧。力行近乎仁: 努力修身,就能具有仁德。知恥近乎勇:知道何為羞恥,就能勇於改過遷善。

孔子口中的「勇」若翻譯為英語,可以是valour。英語尚有一句說話,是為「Discretion is the better part of valour」。有中文字典解釋:「謹慎即大勇」。如果查看英文字典,Webster中的解說是it is better to be careful than to do something that is dangerous and unnecessary(與其鹵莽從事,不如謹慎更佳)。至於Cambridge字典,說的則是it is wise to be careful and avoid unnecessary risks,竟然有「智者慎密,毋陷於險」之意,正如《易經》〈繫辭上〉所說的:「君子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幾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全句的意思是:君主若不保守祕密,則可能失臣心。大臣若不保守祕密,則可能丟掉性命.多件事不守密,則就變成禍害.

英語discretion這個字,現今往往譯作「酌情權」、「自由裁量權」,也就是「根據自己的權威和判斷力行事」的意思。這字經常用於描述權力之使用,例如說法官審案時在某一個程度上,有權決定是否排除一些證據,或在判處刑罰時作出有限度的計量調整。

荷里活女星妮歌潔曼(Nicole Kidman)日前來港拍劇,獲港府豁免檢疫。事件在立法會備受批評,也引起公眾尤其是網上的廣泛討論,獨立股評人David WebbTwitter上以「一個香港特區,兩個制度」(One SAR, two systems)來諷刺這件事。

陳肇始與邱騰華在彼此相互徵詢後,最終由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回應,說此決定乃是「考慮到有利於維持香港經濟的必要運行和發展」。撇開事情的對與錯不談,當局對她及其團隊豁免檢疫的決定,顯然只可說是基於「酌情權」。

月初宣布將解散的教協,中午召開特別會員代表大會,過百人出席,大比數通過修改會章降低解散門檻,改為獲出席會員代表大會或特別會員代表大會的三分之二或以上會員代表同意。教協會長馮偉華稱,若職工會登記局批准修改會章,料9月內召開另一次特別會員代表大會,表決解散程序。這意味有48年歷史的教協,最快下月正式解散。外界對教協的壓力和批評非常巨大,而勞福局長羅致光拒回應教協是否合法合憲,是否也是酌情處理?

今天的香港,政府做事一如以往,以致去到「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程度。在此環境中管治者尚敢如此「膽大包天」,是「勇者不懼」乎?

2021年8月28日 星期六

阿富汗歷史

 

826日,喀布爾機場外傳出爆炸事件,激進組織伊斯蘭國(IS)發動雙重自殺炸彈攻擊,造成美軍及平民傷亡。美國軍方宣布,對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IS)分支「伊斯蘭國呼羅珊省」(ISIS-K)在阿富汗東部的據點發動無人機空襲,殺死兩名涉及前一日造成近200人死亡的喀布爾機場炸彈襲擊「策劃人」。

近代阿富汗頻生內戰動亂,令人想起恐怖襲擊事件;其實阿富汗有其光輝的歷史,並不是一如近年各方描述的貧困落後,過去有其光輝的文明時刻。從歷史說起,在中國還未有絲綢之路時,阿富汗便有青金石之路,直達埃及和歐洲,與中國的玉石之路相同。青金石與玉石同時具神靈祭祀性質,與埃及、中國的古宗教體系關係密切。波斯帝國與馬其頓帝國都曾把疆域伸延至此。更大的發展是漢朝大月氏遷徙蛻變組成貴霜王國,覆蓋大夏,今天的俾路支斯坦,以至印度河流域,成為中國絲綢之路從海路往印度、埃及的主通道,並以阿富汗豐富的礦產、鑄造大量的金銀銅幣,推動國際貿易發展。

阿富汗雖有興都庫什山脈橫亘,卻不會阻隔其與中國喀什以西直至中原的連接。中亞、中東的帝國,無論是歷朝波斯帝國,伊斯蘭教的白衣黑衣大食,乃至蒙古國和繼後的帖木兒帝國,版圖都包括阿富汗。阿富汗成為中亞、中東文明的緊密部分。即使帖木兒帝國衰落,它的旁支也從阿富汗入印度河流域,統一全境,建立蒙兀兒帝國。阿富汗是帝國的心臟之地,不是不毛落後之地。

19世紀英國與俄羅斯爭奪亞洲,兩國角力是在伊朗與阿富汗。伊朗如中國的新疆被俄、英劃分南北勢力範圍,但英國3戰都不能屈服阿富汗,阿富汗因此獨立,作為俄英勢力的分劃線,也讓阿富汗留有瓦罕走廊,可通中國喀什。

從地勢、地緣戰略和歷史因素看,阿富汗從來不孤立。英國軍方學者Mackinder20世紀初提出的「世界島」概念,便以中亞、俄羅斯等(包括阿富汗)為世界的心臟地區,誰控制這個地區,便可號令天下。這或許是為英國侵佔中亞和俄羅斯作理論支持,但從阿富汗、中亞的地緣因素而言,亦未必單只是政治化的解釋。阿富汗連接中國、中亞、印度與伊朗,作為4方的中心若能南下有出海口,可出波斯灣與印度洋,地區的樞紐作用可以極大。不過,阿富汗本身卻因此歷來備受大國攻佔,難以獨立,阿富汗的礦產資源也為大國必奪之物。

阿富汗的近代史便從來未能真正的獨立,無論蘇聯、美國入侵,都是19世紀俄英之爭的翻版。反之,若阿富汗納入更大的區域體制之內,才可有更大的發展。今次塔利班一改20年前的極端主義,願意與周邊國家合作,已可融入區域之內,借此可擺脫美國的霸權主義侵略,也可借集體合作來支持國家獨立。

2021年8月26日 星期四

灑淚暗牽袍

         喜歡看黃秀蓮的散文,特別是她的金句:用眼去看孩子的世界,用心去聽孩子的世界,走進孩子的世界和他們共同生活,共同遊戲,做他們的好朋友。近日見她的小品刊載,與博友共賞: 

《玉墜》含愁話未休

  寫作多年,到散文集《玉墜》快要付梓之時,心裏總想求變,過往六本書,一直都未敢求序,只怕勞煩了君子玉人。可是,人在寫作途上跋涉,且行且思,只覺越來越希望得到良師益友來評點得失。《箴言》記錄了所羅門王所說:「一句話說得得宜,就如金蘋果在銀網子裏。」慧眼識文,灼見品論,必然金光銀燦的。

  思索良久,躊躇再三,終於在鬧紅深處,風雨之間,承金聖華教授賜序。

  師生結緣於中文大學初秋時節,瀲灧波光來裝飾窗外,《翻譯概論》來充實窗內,時維一九七七年。書窗下,美人指點選修翻譯的大二學生,善誘之啟發之;書篋裏,盈盈滿載翻譯理論與實例,藏之用之。

  再次緣聚於余光中教授之七十大壽,高雄中山大學裏,師生言笑晏晏,我提起當年上課情景,金教授訝然,奇怪我竟然記得那麼仔細,殊不知我的記憶力是有所選擇有所偏重的。

  詞比金玉,序如琬琰,然而我所珍重者當然不止於一紙琬琰,歷經數十載而青葱常在之師生情,其實比文字更為琬琰。說到底,世間上,又有什麼比情更為珍貴呢?

  第一篇文章發表於一九七九年,那時是中大崇基三年級學生,陶醉於山容水色,恰是花樣年華。待到二千年才出版第一本書《灑淚暗牽袍》,竟是髣髣中年且捱過辛酸了,其間足足花了廿載光陰,多少寶貴的寫作歲月虛度了。那段人生逆旅,「路長人困蹇驢嘶」,荒廢了稿紙,疏遠了文思,寫作留白,一段空虛的白,而且健康堪憂。缺席文苑,不止內心疚責,更愧對余光中教授。第一篇稿,第一次寫專欄,都是他親自薦助的,我卻連功課也交不足,休提成績表了。

  那時我常常思量:世上多了我一篇稿,少了我一篇稿,又有什麼分別?寫作的意義究竟何在?迷迷茫茫,良久不能醒悟,「霧失樓台,月迷津渡」,因失落而惶恐,因困惑而踟躕,因體弱而倦勤,有好幾年甚至完全輟筆。到了一九九三年初訪巴黎,住在塞納河左岸,常在河畔樹影徘徊,墨綠色窄長的書箱鱗次櫛比,低頭看去滿滿的全是書,舉頭望去密密的全是畫,醇醪釄醲一樣的文化氣息令我醺然若醉,興奮得難以形容之際,忽然間,電光火石般閃起一個念頭,激起一股衝動──我很想寫作。客居古宅,庭院深深,幾乎一踏進房間就馬上提筆。燃點動力,重新寫作,就在奇妙的剎那。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再次提筆,覺察到文筆澀滯,我頗為吃驚,方領悟到無心兼懶散,足以令最擅長的能力也消磨,日久甚或變成生鏽的刀鋒。捕捉靈感、結構謀篇、信筆落墨等,都要數倍磨練,幸而始終回到書桌。後來文章積累多了,便興起出書之念,感動於《帝女花》一句唱詞而把書名為《灑淚暗牽袍》。後來,出版社通知《灑淚暗牽袍》得了文學雙年獎推薦獎,出乎意料地獲獎,命運奇妙地為我開路。

  寫作有點起色,奇妙是其他方面都同步地擺脫了多年困頓。一些早年的學生跟我失去聯絡,她們回憶裏的Miss Wong總是病弱而強撐,那麼多年下落不明了,心裏不止擔憂,甚至臆想我已不在人間,竟而傷逝起來。後來無意中聽聞我的消息,終於重逢,驚喜於我體重恢復正常,不再是七十多磅了。唉,盈虛乃至生死,都不在人的預料中,而是冥冥中自有主宰。

  再後來啟思出版社從我的散文集選了文章,作中學中文科課本範文,其他出版社接着也採用了。以前奮筆於稿紙,今朝漢語拼音於電腦屏幕,寫作、投稿、發表園地都進入現代化,世界在變,永不變易者,是陶淵明「力耕不吾欺」的信念。「紅樓夢獎」贊助人張大朋先生說:「只要用心在那條路走,運氣自然向你走來」,原來那麼真確。

  從第一本到第七本,由《灑淚暗牽袍》出發,到這本《玉墜》,又走了二十年。風一程,雨一程,早已踏過了「為賦新詞強說愁」的青春少艾,差點就步入「欲說還休」的暮色蒼然,至於魯迅《在酒樓上》的落寞情懷,到了後中年始領略到。

  歲月是一江春水,一去不回,我只想把握一瞬,及時掬起江水,把倒影融在個人檔案裏。我個人的檔案裏,並無什麼足可自矜的成就,只有七本薄薄的散文,倒影歷歷,漾着人間深情。人誰不老?只有繆思不老。我之所以寫作,正如人家唱歌跳舞一樣,不為什麼,只為了喜歡,正如我喜歡回眸前事,不能自已。

2021年8月25日 星期三

人民幣新局面

「十四五」規劃宣講團近日在港宣講,引起熱烈反響。宣講團成員、人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周誠君表示,香港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是一個非常好的試驗田。

從香港引入人民幣業務清算行,建設離岸人民幣中心,到進一步發展成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香港將展現新的歷史機遇。繼續推動人民幣業務樞紐建設,不僅可促進香港長期繁榮穩定,亦可為國家作出更大貢獻。

「十四五」規劃綱要首次將人民幣國際化納入國家戰略規劃體系,提出「穩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堅持市場驅動和企業自主選擇,營造以人民幣自由使用為基礎的新型互利合作關係。」有關香港的定位、角色及功能也進一步明確,要求強化香港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下一步,香港可深入研究並抓住由「十四五」規劃 ,更積極參與人民幣國際化:

  一是發揮跨境人民幣業務促進「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二是建設「一帶一路」人民幣投融資及風險管理平台。

  三是加大力度推進大灣區及自貿區人民幣國際使用。

  四是協助內地建設開放型人民幣市場體系。

數位人民幣沒有網路,也可完成支付

另一方面,中國積極推動數位人民幣,可望成為重量級經濟體中、第一個發行官方數位貨幣的國家,引發「類貨幣戰爭」的疑慮。而台灣也該正視可能的衝擊,主動追蹤、適應變局。北京6月上旬下起了一場「紅包雨」,總額4,000萬人民幣的虛擬數位人民幣紅包,每包價值200元,隨機免費發送給市民,至少有20萬人幸運中籤。

這是北京為推廣數位人民幣(中國稱「數字人民幣」)開發的第二輪數位紅包,數量和金額是上一輪的4倍。與此同時,上海、深圳、蘇州、成都、長沙等也開啟數位人民幣的推廣活動,隨著各處淅淅瀝瀝的紅包雨,「降雨量」累計已超過2億人民幣。

數位人民幣更大膽嘗試,是發放薪資。

聯想控股旗下的金融服務公司、拉卡拉,員工在75日領到的工資,一部分是以數位人民幣形式發放的200元,專門發到一個名為「江蘇人民」App的數位錢包帳戶中。

特別的是,手機裡的這筆數位人民幣,不僅可以到支援數位人民幣的店家門市掃碼消費,更厲害的是,即使在沒有網路訊號的地方,比如地下室,只要兩支手機「碰一下」,就能完成交易。

率先推動數位人民幣發行、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把上述這個功能稱為「雙離線支付」,收支雙方都離線,也能進行支付。比如大地震、大洪水通信中斷,或是在飛機上、海上,只要手機有電,數位人民幣不需要網路,就能逕行支付。

數位人民幣的使用場景如此貼近生活,北京更以「2022 年冬季奧運」為目標,要在2年後,讓數位人民幣達成「圍繞冬奧全場景消費」。如無意外,中國可望成為重量級經濟體中、第一個正式發行官方數位貨幣的國家。

受到數位人民幣的「刺激」,各國央行也加速法定貨幣數位化的腳步,針對原本就在研究中的央行數位貨幣(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CBDC),採取更積極開發但謹慎施行的態度,其中包括台灣。

202010月,一場「區塊鏈應用法律高峰論壇」上,台灣中央銀行宣布已完成第一階段「批發型」CBDC可行性技術研究,隨即展開為期2年的試驗計畫。試驗仍在進行中,而一般民眾超級無感。耐人尋味的是,參與技術協作的半數業者認為,技術成熟的時間還需要710年。

根據「央行的央行」、國際清算銀行在20211月的調查,旗下65個成員中,有86%正在研究自己國家的數位法幣,甚至有9個國家的央行已在試行。

發行數位人民幣之於中國,是重要的國家戰略,內可打擊地下經濟、維護國家貨幣主權,外可抗衡比特幣、臉書幣,甚至是美元霸權。

其實,中國央行研究數位人民幣將近10年了,」根據人民大學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涂永紅的觀察,人行花了這麼長的時間探索,主要是為了在現行法律框架之下,如何最適結合區塊鏈技術。而且試點辦了快3年,致力於尋找技術上有無漏洞,以及測試制度與管理面是否完善。

究竟,中國為何要如此積極搶先推出數位人民幣?

中國經濟學家聶輝華分析數位人民幣的好處:

一是數位支付,能極大化地加快交易便利性,提高交易效率。

二是交易過程經過加密,還有印記可追蹤,杜絕賴帳或不認帳的行為。

三是能打擊違法交易、地下經濟和貪污腐敗行為。「在政商關係中,如果每一分錢的來龍去脈,都可以被追蹤的話,誰敢貪污?而且也沒法貪污。

萬向區塊鏈首席經濟學家鄒傳偉也同意,中國儘管現金使用率在減少,但現金總量還是挺高,「所以,官方也想透過數位人民幣,能有效實施反洗錢、反恐怖融資、反逃漏稅的要求。

專業是組織經濟學的聶輝華接著指出,表面上,央行數位貨幣追求交易效率,是一種契約執行手段,背後其實是國際之間的國家權力競爭,「說白了,就是對貨幣主權的競爭,這是非常要命的事情。

數位人民幣,的確是展現中國競爭力的一大利器。

涂永紅便認為,一個國家的央行數位貨幣,若應用範圍更廣,使用得更全面,本身就代表這個國家的技術先進程度,以及國家卓越的管理能力。

展現國力之外,數位人民幣不乏與美元「爭一日之長短」的企圖心。

最佳例證是20213月,伊朗和中國簽訂一項為期25年的石油貿易合作協定,其中准用人民幣或數位人民幣進行結算,引發各界高度關注。

這個舉措,劍指美元霸權的基礎:石油美元」「數位人民幣的推廣,將有助於加速『去美元』」「這能為其他國家提供一條繞開美元的重要途徑」……眾多外媒如此形容。

一位數位貨幣觀察家看到這則新聞,也突然明白,數位人民幣既不像其他數位貨幣標榜「去中心化」,支付方式也和通行已久的微信支付、支付寶差不多,取代現金的作用不大,官方卻仍要強勢推行的原因。

數位人民幣對中國的跨境貿易、跨境支付,有著非常大的意義,」這位從大學時代就投資比特幣的年輕人說,全球國際貿易主流的跨境支付工具,採行美國主導的Swift系統,以美元結算,當美國下令制裁某個國家,就是被美國禁止使用Swift

伊朗曾在2018年遭逢這種待遇,被踢出Swift之後,伊朗想和各國做生意變得十分困難,導致石油收入在一年之內銳減三分之二,經濟凋敝。

眼下,數位人民幣的崛起,將讓伊朗「金融孤島」的情勢完全改觀,由於數位人民幣可以「雙離線支付」,兩國進行外貿結算,可以繞開相關稅務系統,伊朗的跨境支付困境因而解套。

專長大數據、金融科技的台大資工系教授、被譽為「台灣區塊鏈之父」的廖世偉,看得更深遠:「對中國來講,數位人民幣也是國力的延伸。」若是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諸如中亞的哈薩克等國,推廣採用數位人民幣的相關App,相當於國家的影響力,就「潤物細無聲」般地延伸到諸國。

目前,兩岸經貿暫無以數位人民幣結算的可能性,但數位人民幣對台灣的衝擊,可能將以另一種想不到的形式出現。

廖世偉指出,當中國如火如荼地打磨數位人民幣的技術和使用場景,勢必增強區塊鏈技術的IT能力,甚至有可能「彎道超車」,領先台灣高科技公司原有的優勢。

事實上,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曾向他透露過自己的擔憂,超過一半的中國手機,內建聯發科的晶片,但由於數位人民幣將成為中國關鍵國策,未來世代的手機晶片,恐怕都要能支持「雙離線支付」,屆時,台灣的IC設計公司有這個技術嗎?

「台灣IC設計公司會沒辦法做的原因,也很簡單,」廖世偉說,這是因為台灣沒有大規模、國家層級的數位支付場域,長期提供給這些企業針對技術細節去練兵。反觀中國的手機品牌,像是華為、小米、OPPOvivo等的晶片,持續在北上廣深(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超級大城市,試點數位人民幣的應用,可說是千錘百煉,然而,手機供應鏈的台廠,卻連本土的實驗場域都沒有。

此外,台灣學術界在區塊鏈的研發投入,也必定要有長線思惟,新興科技若沒有深度部署,「到最後會不會就此失去傳承,或是無法扎根?」廖世偉問。

對中國來說,數位人民幣初期試點成果不錯,未來充滿應用端的想像空間;但對先進國家來說,數位人民幣恐將引發「類貨幣戰爭」的疑慮。

而對台灣來說,數位人民幣發展的速度、帶來的衝擊,都比想像中得更快、更大,應該更主動地追蹤變化、適應變局,而不要變成「房間裡的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