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4年1月31日 星期三

紙短情長

  中學讀過一篇與妻訣別書》,非常感人,至今還記得。都說從前郵遞很慢,書信很遠,書信收發花時,靠它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如今寫信作為私人通訊手段,正在被智能時代的手機、電郵和社交網絡所取代,有誰還記得收到親朋來信那一刻的興奮和喜悅?

《見信如晤》一書收錄了歷史上五花八門的信件。

  在法國有位名叫文森特.貝特洛的老人,八年前決定扮演私人送信員角色,以親手將信交給對方的方式,幫助人們找回久違的感覺。當他的想法經過口耳相傳被廣為人知後,來自各地的信件蜂擁而至,達到數百封之多。他根據收信人的地址,精心設計了送信路線,踏上一條經過里爾、馬賽、斯特拉斯堡和比利牛斯山脈的漫長又蜿蜒的旅程。如今他的送信使命已發展成為一場運動,得到世界各地上百人響應,足跡遍及各大洲。二零一五年,瑞士電影製片人亞歷山大與文森特同行,拍攝了專題紀錄片,形容他是「獨一無二的送信人」。

  對於文森特如何產生送信的想法?用他本人的話說,每個人都是一部小說,每人心中都有一些故事,不論它們是美好抑或悲傷,書信是忠實的記錄者。當收件人打開親人或朋友的來信時,滿滿的情感都寫在了紙上,淚水常常在眼角打轉,那一幕十分感人。所以一封看似普通的信,有時可以讓家人和失散已久的朋友團聚,有時會實現當面無法做到的互訴衷腸,故事、笑聲和淚水,這些就是書信的力量。

  的確如此,就像作家艾達.布羅諾斯基在《見信如晤:二十封哲思書信》一書中所說,通信是一種寫作,也是一種交談。從一個角度看,書信是交談的替代品,由於空間的間隔,信件只能傳遞文字表達的資訊,無法還原面對面說話的豐富,也無法實現四目相對的親密。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通信又是一種獨特的表達,它擁有書面語的全部抽象力以及廣度和深度,又不脫離通信雙方最具體細微的人身處境。當你寫信給某人,他/她讀信的表情很容易浮現在你眼前,他/她的情緒你亦能感同身受,反之亦然。在這個意義上,通信可以比交談更加親密,因為它可以讓心靈的交流更加深入,而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交談恰恰只能通過書信的寫作來實現。

  除此之外,書信更是一種文學藝術,因為它需要經過認真思考、搭框架、編輯和修改等過程。著名的作家馬克吐溫給朋友寫信時曾說,「我為寫這麼長的一封信道歉,因為我沒有時間寫一封短訊。」這句看上去矛盾的話,想要表達的恰是寫長信往往不用過多思考,而把長信變成短訊則要花費更多心思。另外,正如英國小說家安東尼.特羅洛普發明了郵筒,讓女性可以不需經過父親的許可便能寫信給她們心愛的人,就像羅伯特.勃朗寧和伊麗莎白.巴雷特那樣,透過書信談情說愛,很多信件中滿是紙短情長。正是書信的這種特殊性,讓它不僅封存了往日的記憶,有時更是珍貴的歷史文物。

  二零一三年,英國坎農格特出版社發起的「書信朗讀會」(Letters live),便找到很多被視為文物的名人往來信件,例如夏綠蒂.勃朗特、邱吉爾、大衛.鮑伊等,讓人一窺他們的內心世界。活動定期在不同的地方舉辦,上至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下至普通酒吧,旨在雅俗共賞,藉機提高公眾對文學和寫作的參與感。如今十多年過去了,在康伯巴奇、裘德洛等英國演藝明星到現場為大家朗讀書信選段的加持下,朗讀會始終好評如潮。

  實際上,書信朗讀會的靈感來自英國作家肖恩.亞瑟Shaun Usher的一本書信集──《見信如晤》(Letters of Note)。二零零九年肖恩建立了「見信如晤」網站,將歷史上五花八門的信件、字條和電報一一展現,得到熱烈反響。寫信者雖然或赫赫有名,或籍籍無名,但信件的內容都扣人心弦。二零一三年肖恩將這些信件集結成《見信如晤》一書,迅速躋身暢銷書排行榜行列。而這些五花八門的信件之所以如此吸引人,關鍵在於其忠實還原歷史和洋溢真情實感。

  例如,書中包括了: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生前親筆寫給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的字條,隨信附上了她的私人烤餅配方。達.芬奇所寫的一封非同尋常的求職信。英國著名作家伍爾夫自盡前寫給丈夫的絕筆信。英國搖滾樂主唱米克.賈格爾寫給普普藝術開創者之一的安迪.沃霍爾的交流信,裏面非常隨性地寫了一份滾石樂隊唱片封面的設計概要。科學家弗朗西斯.克里克寫給兒子的一封不可思議的信,公布他發現了DNA結構。當然,還包括情書、拒絕信、仰慕信和道歉信等等,讀者能感受到悲傷、憤怒、喜悅和震驚。在肖恩看來,比起普通的歷史書籍,該書能更切實地把讀者帶回歷史的某一時刻,並且通過在往昔生活的人所寫的這些真實信件來了解往昔,感受他們的情感,想不出能比這更好的途徑了。

  對於我們今天的人來說,發電子郵件和手機短訊方便迅捷,哪裏還有書面寫信的必要?對此英國作家米蘭達.索耶有不同的看法,她說,虛擬世界的文字隨時都會消失,白紙黑字的書信則不然,能保存和流傳,況且有些重要的事情值得寫下來,有時一封信可以改變人生,即使它從未寄出。

以下是該書的內容大鋼:

肖恩·亞瑟編著的《見信如晤(致已然消逝的書信時光)》是一本名人書信集,全書收錄了124封各國名人書信,其中時間跨度從公元前至今,涵蓋了歷史上許多大事件和政要、明星、文藝工作者、科學家的逸聞趣事。
124封信風格不一,有米克·賈格爾寫給安迪·沃霍爾的信,隨性地提到了滾石樂隊唱片封面設計的概要;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寄給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的字條,同時附上女王陛下的私人烤餅配方;伍爾夫在自殺前夜寫給她丈夫的絕筆信,讀來令人心碎;朋克教父伊基·波普寫給一個年輕樂迷的建議,優美、細膩,能溫暖最冰冷的心靈;自稱是惡名昭著的「開膛手傑克」寄給警戒委員會主席的血淋淋的自白書,隨信附送了半個人類腎臟;「阿波羅11號」登月前夕,美國白宮提前準備好、以防登月失敗而用以安撫民眾的總統演講稿……
涉及到的名人有美國總統尼克遜、羅斯福、奧森豪威爾、肯尼迪、里根、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EB懷特、安迪·沃霍爾、弗吉尼亞·伍爾夫、查爾斯·狄更斯、希特勒、丘吉爾、甘地、馬丁·路德·金、伽利略、達·芬奇、馬克·吐溫、伊基·波普、海明威、貝多芬、達爾文、愛因斯坦、王爾德、沃爾特·惠特曼等。
  1. 1912415日凌晨

    鐵達尼號撞上冰山,沉入大西洋海底,危急關頭,郵輪上的人通過電波給另一艘郵輪畢亞號發出了一封求救信。

  2. 1939723

    戰爭的陰雲籠罩在歐洲上空,世界上最善良的人——甘地,給世界上最窮兇惡極的人——希特拉,寫了一封信,希望後者能夠「為了全人類」避免戰爭。

  3. 1941127日早晨

    日軍偷襲珍珠港,海軍少校洛根·C.拉姆齊目睹了日本飛機在福特島上投下的第一枚炸彈,立即發了一封電報給夏威夷區域的全體美軍戰艦,只有一句話:「珍珠港空襲*這不是演習。」

  4. 1969718

    「阿波羅11號」載著三名太空人首次登月成功,全世界都在焦急地等待著三名英雄安全返航。而一封題為《關於月球災難事故》的公開信已經寫好交至美國總統尼克遜手裏。信中稱道:「命運註定,以平靜的心探索月球的人,將會留在月球,得到安息。」眾所周知,最後三名太空人安全回來,所以這封公開信最終沒派上用場。

作者在四年的旅程中收集到了由「那麼多赫赫有名、或臭名昭著、或不甚出名之人所寫的信件、字條和電報」,進行文字錄入、文件掃描或拍照,最開始將它們放在一個博客上展示。

這個博客叫「Letters of Note」,自2009年創建以來,每月能吸引150萬次點擊數。獲得熱烈反響後,肖恩·亞瑟將其編成書籍出版。

此書共收集了124封不同形式的信件,時間跨度幾千年,最早的一封寫於公元前14世紀,那時沒有紙,信中內容被刻在一塊泥板上。

最短的只有一句話,最長的長達三四千字。而其中涉及的人物(寫信人或收信人)包括政客、將軍、明星、導演、藝術家、作家、科學家、企業家、犯人以及普通百姓。

2024年1月30日 星期二

閒話「童子功」

很多技藝是講究童子功的。比如藝術,唱戲跳舞練琴習畫,得從小打基礎,底子才厚,出息才大。再如練武,從小拜過師的,根基扎實,易得大道,半路出家或者從小開練中途改換門庭就不太行,武俠小說裏「帶藝投師」的人,結局大都不好。

不少人羨慕練傳武的人關節、骨骼好,韌帶、筋膜好,耐力、精力好,老了還能走很遠的路去爬山旅遊。 其實,骨骼、關節、筋膜、韌帶等的老化是人類機能衰退的自然生理表現。 但在傳武界卻有不同的正向共知:對於真心熱愛太極、傳武的人(特別是青少年),應趁年輕,主動找老師去學練。 而經常運動的人,到了老年,其身體肯定要比一般不練的人好很多,相反,若到了四、五六十歲後才想用功那是明顯晚了的。
有些功法比如武當的童子功,其很考驗人的柔韌性和屈伸能力,那真是不好練的,若一定要 練,在方法正確的情況下,那付出的時間、精力依然要遠高於青少年,即使有人堅持,也一般以半途不到就放棄的居多。
童子功也屬於柔功的一種,主要鍛鍊肢體關節活動幅度和肌肉舒縮能力,是提升柔軟度的練習方法。 柔功的內容主要包括肩部柔功、腕部柔功、胸背部柔功、腰部柔功、腿部柔功及足踝部柔功。

童子功生命功效
童子功須從青少年開始就練習。 此功有「秀如貓,抖如虎」等特色。 該功配合吐納導引,動靜結合,內外兼修,古樸自然。 常練此功對於培本固元、增強功力、臟腑調理、延緩老化及提升免疫力均有良好效益。
而練習傳統武術的理想年齡一般在8~25歲,練習童功應在此範圍的下限。 值得指出的是,有些孩子一般8歲前就已經練了。 在傳武界,許多門派都有童功,而在武當派諸多童子功法中,以三天門悟性氣功為代表,其中有幾個動作都是高難度的,年紀一大就極為難練了 。

過日子同樣需要童子功。最典型的就是寫字。這些年電腦手機普及,提筆寫字的機會越來越少,但總還有用到紙筆的時候。春節快到了,寫副春聯,寫個福字,送給別人或自己貼掛,都得用到書法。而書法最講童子功,臨時現練,斷然不成。不說節慶場合,即便寫個便條或簽名畫押,也少不了暴露字上的功夫。字這個東西,和養狗有些相仿,自小養熟的狗子,便聽你指揮,坐卧叫咬,如臂驅指,否則,控制起來就不那麼自如。

老輩人講,字是人的另一張臉。臉醜可以整,字醜卻難辦。家父書法了得,兒時見他閒來寫字,羨慕不已;但說要模仿,沒有動力,寫了幾天,終因毅力不夠而無所成,慢慢寫一兩個字,或還不致露餡,寫多了寫快了,只好任「蟹爬體」原形畢現。老家鄰居中有舊社會過來的老婦人,一雙纏過又放大的腳,平日走路尚如常人,遇事急行,就顯出畸態之困了。我的字,因童子功不到家,大體如是。

過春節用得上的童子功還有與親戚周旋的本事。百事網上辦的今天,對面坐談的機會比以前少了,春節更成人情世故演兵場,當面拆招,白刃相見,貼身肉搏,對社交功力之考驗,絕非網上聊天或群內鬥嘴可比。親戚多的大家庭長起來的孩子,對七大姑八大姨的親疏遠近有一種天然的感知,好比林中的鳥兒熟悉每一棵樹的狀況。見到誰該如何問好,面對提問如何應答,哪些能說哪些不能說哪些說了倒不如不說,能說的該說到什麼份上,不能說的又如何巧妙迴避,既不冷場亦不尷尬,分寸、語氣、表情之拿捏,非童子功扎實,實難妥貼應付。童子功之貴,可見一斑。

2024年1月29日 星期一

登龍脊 迎龍年

  龍年的腳步越來越近。老同學提議,春節假期前大家一起新春行大運,走一走名中帶龍字的行山徑,迎接龍年的到來。他的提議獲得全票通過,但選擇哪一條行山徑,大家卻有不同的聲音,因為「龍」遊香江,帶有龍字的行山徑和景點有很多,遍布港九新界。

  獲提名最多的是龍脊,理由充分,一是風景「五星級」;二是難度中低級;三是好評「國際級」。行龍脊,多年來不僅深受市民喜愛,也備受外媒和遊客推崇,龍脊二零零四年被《時代周刊》亞洲版評為「最佳市區遠足徑」,亦獲外媒選為「港島五條新手遠足路線」之一。

  盤據香港島東部、傲視藍塘海峽的龍脊,全長八點五公里,山脊高低起伏,望之有飛龍騰雲氣勢,故名龍脊。由起點土地灣村出發,至海拔二百八十四米的龍脊最高點──打爛埕頂山,需約一小時。沿路飽覽山海風光,海岸壯麗之美盡收眼底。打卡熱點包括龍形石澳半島、潮湧大浪灣,以及紅山半島、赤柱及大潭水塘獨特景觀。

  龍脊雖好,但行山客全年絡繹不絕,有些同事更去過多次,尤其是節假日,長長的人龍望不到首尾,宛如一條流動的「龍脊」。

  也有人提名位於香港島西區的龍虎山行山徑,此徑鄰近香港大學,路況良好,樹蔭密布,沿途設施齊備。從港鐵香港大學站出發,沿着薄扶林道,經過龍虎山維多利亞城界石路口,一路前行。龍虎山高二百五十三米,最高點位於松林炮台西北,而松林炮台與維多利亞城界石,深深刻下了香港的歷史印記。較佳觀景點在盧吉道,可遠眺港島西區、維港和西九龍,開揚壯闊,換了時空。

  著名帶龍字的行山徑,還有元荃古道的石龍拱,大帽山下的甲龍古道,以及九龍水塘、龍蝦灣、九龍坑山、東龍島、金龍脊……初生牛犢不怕「龍」,我們新年立下小目標,希望在今個龍年,將這些龍字頭的行山徑一一行遍。

2024年1月28日 星期日

垃圾徵費問題

人生課題

近日市民非常關注的垃圾徵費計劃,將延至八月實施,棄置垃圾需預先購買政府指定垃圾袋,大型家居垃圾例如家具及紙皮箱等,棄置時必須貼上指定標籤。你又做好準備了嗎?

我住的屋苑一直推行垃圾分類,每個樓層垃圾房都設有玻璃、膠樽、木材等回收箱,一般家居垃圾也有大型垃圾箱。住戶自覺分類,物業管理公司定時派人清理,非常衛生。許多人認為,已繳付差餉、管理費,不是包括了棄置垃圾費嗎?自從政府宣布徵費,各種大型垃圾如破爛行李箱、兒童餐桌、膠椅等等,每天堆積如山擠在垃圾房外,大家好像要趕在徵費前,把家中沒用大型物件丟棄。早於去年初,屋苑亦曾免費派發綠色膠袋給住戶試用,可是成效不大。

購買垃圾袋在歐洲某些城市早已實施,當地政府會派員抽查你單位的垃圾,若發現違規便會罰款。於是民眾想辦法把垃圾壓縮,甚至寧願開車到別的地方丟垃圾以減少開支。疫情期間市民已習慣外賣模式,一家幾口用上的膠盒和紙袋足以塞滿大型垃圾袋,外賣自取當然可以自備保溫盒,但送到家門的食物又如何處理?

近日,藝人肥媽分享她對垃圾徵費的看法,認為政府應鼓勵市民做好垃圾分類,每天派幾輛垃圾車收集不同種類垃圾,並非強制買更多膠袋把所有垃圾放在同一袋。其實日本亦有類似做法,從前到日本旅遊住出租單位,住客都要自行清潔,大廈有告示提醒每星期哪天收集哪種垃圾,錯過了就要等下一周。估計垃圾徵費實施後,每戶家庭每月至少增加數十元開支,如何減少製造垃圾,真是一生要學習的課題。

"垃圾問題"未解決

宜推公眾參與機制

事實上垃圾徵費問題一籮籮,政府在輿論壓力下決定把新措施再推遲執行希望Buy time,由原定今年4月押後至8月,惟政界對官方能否妥善解答公眾種種疑惑依然不放心。多名立法會議員和區議員等政圈中人都對筆者指出,至今仍覺得當局的解說未如理想。有立法會議員冀官員汲取教訓,把握時間加強解畫,又認為面對複雜的民生政策,推行前應有公眾參與機制,收集市民具體疑問,不斷更新答案,並利用類似易通行「諮詢站」形式,派員「落地」面向街坊解釋。

經歷環保署就「物業管理公司指定垃圾包底」三番四次改變說詞,以及該署署長徐浩光「清楚論」失言風波後,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上周承認,單靠現時所做的確實不足夠,日後會以市民易明方式宣傳。然而,即使當局放棄霸王硬上弓態度,政界卻未「收貨」。有區議員直言,未感覺到相關部門近期在解說工作上有所改善,僅「有叫我們幫手推廣」。立法會選委界議員江玉歡上周六向謝展寰發信提出30條問題,例如公眾把日常家居垃圾棄置在商場或公司的垃圾桶內,不使用指定垃圾袋,清潔人員是否要先把這些垃圾放在指定袋後才能丟棄?在公園用膳的市民,用餐後可否把飯盒放入公園垃圾桶?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梁熙建議,可效法將於本周三停運、用於協助車主申請「易通行」的諮詢站,在港鐵車站內設真人解說站,讓普羅大眾隨時就垃圾收費當面提問,同時解答422日實施規管即棄塑膠餐具的問題。

有立法會議員直言,「諮詢站」形式並非不可行,昔日電話卡實名登記以至「安心出行」亦曾設有類似支援站,可是上述例子目的是協助市民辦理手續和安裝應用程式,與垃圾收費性質不同,擔憂設站解畫成效未必能同日而語。

另一立法會議員認為,垃圾收費的問題不是「線性」,各種情景皆會衍生出不同疑難,政府首先要就種種情況「諗清楚」,前線人員方知道如何解說,加上現時官方網站有關垃圾徵費的常見問題範圍太窄,當局應利用實施前的時間廣集民意,不斷更新答案。該議員又指,未來尚有強制舉報虐兒等複雜政策的執行細節待政府處理,屆時須徹底檢討政策宣傳解說和收集公眾疑問的機制。

所謂經一事、長一智,當局能否與時間競賽,趕在8月前糾正垃圾徵費的各款「奇怪」安排,並趁機建立恒常和有效的施政溝通制度,着實是本屆政府「提升治理水平」的重要一環。

李白的「負面觀想法」

  我們活在一個不容許我們悲觀的世界。在書店裏,我們見到各式各樣所謂正向心理學的流行書籍;在公司裏,人事部的訓練員提醒我們必須「帶着微笑迎接挑戰」;甚至在朋友之間,當我們有焦慮不安時,他們也會說:不要不開心啦!
  為什麼「不要不開心」呢?因為他們明白,悲觀的想法有時只是杞人憂天,主動將沒有發生的事情轉化為恐懼,帶着這一份悲觀的恐懼工作、生活,不但事倍功半,更是有損身心。但問題是:悲觀,豈是說一說就會消失呢?

  於是,有不少哲學家都在處理「悲觀」(事實上,哲學家都傾向悲觀),其中最有名的大概是斯多葛派(Stoics),他們嘗試將悲觀化成能力,提出了「負面觀想法」(Premeditatio Malorum),即刻意地想像自己去經歷可悲的事情,如坐牢、被虐、遇到打劫或船難。從此,斯多葛派學到,悲劇總會發生,但總在意料之內,既可以預習,又可以用平和的心態去面對。
  在《悲觀之用》(The Uses of Pessimism)一書,作者是英國哲學家羅傑.斯克魯頓(Roger Scruton),其書涵蓋以下內容:
– 羅傑·斯克魯頓的遺產
– 悲觀主義的三個原則
– 悲觀主義和樂觀主義
– 「最好的案例謬誤」
– 「生來自由的謬誤」
– 「烏托邦謬誤」
其中悲觀主義的「重點在於,不要說服自己一切都會很美好,未來總有出乎意料的變化,應以客觀的視角去評估實際的情況,並學着與悲觀的看法和平共處。」
  說到「與悲觀的看法和平共處」,我們不免想起了許許多多的文人,例如李白。在《春夜宴桃李園序》[註],李白寫道:「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意思是天地乃萬物的旅店,光陰是古往今來的旅人過客。 死生的差異,就好像夢與醒的不同,紛紜變換,不可究詰,得到的歡樂,又能有多少呢?
  李白的悲觀視角,直指存在與時空的本質,可算是終極的悲觀,而從這樣的「負面觀想法」中,李白也悟出了終極的道理:及時行樂,活在當下。但我又想,當時李白正在與家族堂弟們在桃李盛開的花園設宴飲樂,杯觥交錯之際,竟然說到了「浮生若夢」,也未免有點掃興。雖然如此,他繼續說:「古人夜間執著火炬遊玩,實在是有道理啊。 況且溫和的春天以秀美的景色來招引我們,大自然又給我們展現錦繡風光。 相聚在桃花飄香的花園中,暢敘兄弟間快樂的過去。 弟弟們英俊優秀,個個都有謝惠連那樣的才情,而我作詩吟詠,卻慚愧不如謝靈運。 清雅的賞玩不曾停止,高談闊論又轉向清言雅語。 擺開筵席來坐賞名花,快速地傳遞著酒杯醉倒在月光中。 沒有好詩,怎能抒發高雅的情懷? 倘若有人作詩不成,就要按照當年石崇在金谷園宴客賦詩的先例,誰詠不出詩來,罰酒三杯。」反映出他及時行樂,活在當下的性格。

註:

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原文)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 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 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 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 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 幽賞未已,高談轉清。 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螻而醉月。 不有佳詠,何伸雅懷? 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2024年1月27日 星期六

新聞業與AI須共同尋找的答案

紐約時報狀告OpenAI,被視為這世代的版權大戰。這場記者與人工智慧軟體的對決,關係到不只是新聞業、著作權法與新創科技的未來,更具體來說,將直接決定OpenAI等同業的前途。

1990年代末,一個名為Napster的點對點檔案分享網站橫空出世。在Spotify與Apple Music尚未誕生的古早年代,它讓人人都能免費下載音樂,火速風靡各大校園。氣急敗壞的唱片業立刻告上法院。2001年,美國聯邦法院裁定Napster侵權,雖然內容生產方打倒了這個萬惡音樂平台,卻也挽救不了江河日下的實體唱片業。

如今紐約時報狀告OpenAI,被視為這世代的版權大戰。這場記者與人工智慧軟體的對決,關係到不只是新聞業、著作權法與新創科技的未來,更具體來說,將直接決定OpenAI等同業的前途。
 

《紐約時報》控告OpenAI及微軟的這兩場官司,確實引起全球科技及傳媒業界之騷動,因為外界普遍認為,訴訟結果乃近十年來最有可能轉變法律層面關於「合理使用原則」(fair use principle)之判決。目前以fair use為由,於網絡收集或使用大量有版權內容的兩項關鍵案例,皆跟谷歌有關:以最淺白方式嘗試說明的話,其一是2006年某成人網站控告谷歌,按其視像內容去製作縮略圖(thumbnails)屬侵權行為,法院最終裁決認為,「讓影像更容易被搜尋得到」跟簡單地進行複製,就性質而言有着根本的分別。
另一案例,則是從2005年至2016年間,谷歌因掃描超過2000萬本書被美國作家協會控告侵權,最後法官卻認為,Google Books所提供的服務乃檢索功能,而並非披露全書內容,是故駁回美國作家協會之上訴申請。
事實上,綜合近期多位法律學者及專家的觀察與分析,美國的法官們對於「單純取去」(即simply digesting)含有版權的內容便即屬違法此主張,態度依然保持謹慎。就人工智能發展來說,吸入報章內容來訓練AI,被判侵權的可能性相對較低。至於關鍵考量,相信將落在人工智能於回答時,其答案是否構成侵權。
固然,對於《紐約時報》來說,愈來愈多人使用ChatGPT按收新聞,勢將影響其流量。所以《紐時》指OpenAI實際上是借用新聞界的巨額投資來無本生利──留意雖然是次訴訟仍未提出索償金額,但《紐時》方面曾籠統說過,對方應作出數以十億美元計的賠償。另一個更為嚴厲的要求,是OpenAI必須盡快銷毀跟《紐時》持有版權內容相關的數據庫和人工智能模型,以及經訓練人工智能所衍生得來的其他資料。
如何解困?傳媒科技學者Jeff Jarvis於月初的一個美國參議院小組聽證會上分享,新聞業對科技衝擊的基本立場和負面態度,可說是經過一百年也沒有什麼實質轉變。教授指出,美國於1790年訂立的《版權法》,原來生效之初的首120年並未包含新聞內容,即使報章內容終於在1909年納入相關法例,但當年亦引起不少爭議,主要原因是新聞版權從性質上考量,似乎屬於機構多於作者,故以《版權法》監管並非最合適;而其時亦有意見認為,新聞不受版權約束方可更廣泛流傳,因此更符合公眾利益。
更有趣又極具參考價值的另一段歷史,乃約一百年前,新聞業對於電台廣播朗讀新聞報道非常不滿。情況猶如今天《紐時》控告OpenAI,謂當年屬新興科技的電台,擅用報章辛勤製作的文章來謀取暴利云云,更以所有報章不再刊登電台節目表作要挾,迫令電台承諾每日只會有兩次新聞專輯,而且不可收取廣告費用,兼時事評論員必須在報道刊登的首12小時不可表達意見!時移世易,這段歷史已成今人難以想像的笑話──因此Jarvis教授語重心長勸告:惟有傳媒和科技共同付出、攜手合作,方能覓既符合商業利益又能滿足社會責任之出路。
話說回來,也有創投專家估算,《紐時》如斯開天索價,也許反映其高層之真正目的,是想與OpenAI尋求獨家合作計劃,合組強強聯盟,只是現階段一切言之尚早罷了。

2024年1月26日 星期五

心中的小星星Like Stars on Earth

有這樣一個傳說,所羅門群島的原住民砍樹不是用刀,而是一群人圍著要砍伐的樹木惡毒咒罵,一段時間之後,樹木就會自行枯萎倒地。這則寓言的真實性不必深究,它真正想表達的,其實是語言的殺傷力不亞於刀槍。尤其對孩子來說,很多人成年後依然記得童年時遭受的言語攻擊,那些訓斥和辱罵甚至會造成一個人持續一生的自卑和創傷。而一位好老師的出現可能會挽救一個孩子的人生,有時甚至是生命,博友可參閱拙作《年少日記》。

作為一位退休老師,能夠在網上偶遇一套關於明師出高徒的印度電影《心中的小星星(Like Stars on Earth)》,算是一種緣份。
關於好老師的劇和電影,無論是《GTO麻辣教師》《還是放牛班的春天》《死亡詩社》,共同點都是片中的老師懂得因材施教,敢於打破傳統。至於《心中的小星星》,同樣是一部關於老師的佳作。
電影《心中的小星星》中,八歲的小男孩伊翔伊翔患有閱讀障礙症。然而父母和老師並不了解這種病症,他們只是簡單粗暴地認為伊翔就是頑劣不愛學習。其實很多人小時候,班上都有一兩個所謂的「差生」,看了這部電影,我們有理由懷疑他們可能也是閱讀障礙的患者,他們不是不想好好學習,而是真的做不到。閱讀障礙症是一種很難被識別的病症,因為患者往往智力正常,甚至很聰明,所以家長和老師就會判斷他們不能讀寫是故意的。
評價這部電影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這種病,閱讀障礙是大腦綜合處理視覺和聽覺資訊不能協調而引起的一種閱讀和拼寫障礙症,主要表現就是無法像普通孩子一樣識字和閱讀。據研究,英語國家中有閱讀困難的兒童高達10%-30%。學漢語的兒童中患有閱讀障礙的人在3%-5%左右。
閱讀障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識字、閱讀、行為。
識字——認字與記字困難重重,剛學過的字就忘記;錯別字連篇,寫字經常多一畫或少一筆;經常顛倒字的偏旁部首,英文字母b和d是常見的例子。
閱讀——朗讀時增字或減字;朗讀時不按字閱讀,而是隨意按照自己的想法閱讀;書面表達自己的意思非常困難,抄寫速度慢。
行為——在整理自己的書本、紙張、玩具時顯得有困難,寫字時很難掌握空間距離;手腳笨拙,走路時腳步不穩,經常跌倒、被絆倒或撞倒傢俱;同一時間對所有的聲音、人、事同時作反應,不懂得在同一時間對某一件事作反應。
不過矛盾的是,閱讀障礙患者並不能與笨小孩畫等號,相反一些患者智商極高,甚至包括天才型的人,愛因斯坦、達文西、愛迪生小時候都患有閱讀障礙。我在教書生涯中也遇上幾個學生,語文科目成績多是較差,數理科目較勁。
這就更讓人們無法理解聰明孩子卻不能識字和閱讀,如果不了解這種病,很可能會冤枉了這群特殊的孩子,並且耽誤了矯正。雖然在談教育,但整部電影依然有著印度電影詼諧活潑的風格,在音樂和動畫中開場,用幽默的方式來揭露教育的問題:一切只看成績,求學多是求分數。
滿屏混亂的字母和數字中,老師在宣讀考試成績,唸到高分學生就欣慰地一笑,唸到低分時就滿臉嫌棄。顯然,我們的電影主角伊翔就是成績最差的那一個。其實伊翔是個想象力超群的孩子,他能在腦海中想象出很多奇妙的畫面,並用繪畫的方式表達出來,他對生命充滿好奇,熱愛大自然和動物。不幸的是,他患有閱讀障礙,不能識別字母,無法閱讀字句。這畢竟不是童話世界而是一個殘酷競爭的世界,父母老師都想培養出學霸,大家看重的只有考試成績。
伊翔偏偏還有個學霸哥哥,經常考全校第一的那種。在學霸哥哥的襯托下,伊翔的表現就顯得更加糟糕,這也讓嚴厲的爸爸對伊翔更是看不順眼。 伊翔一家在印度的生活水平還算不錯,爸爸和哥哥都是卷王級別的上進加努力,這就讓伊翔成了這個家的異類。電影用一段幽默的加速剪輯來表現一家人拼搏的一天,以及完全不在狀態的伊翔。
起床最早的是爸爸,5點鐘鬧鐘一響就準時起床,吃早飯上班。接著就是鬧鐘還沒響,就已經起床溫習功課的哥哥。而鏡頭轉到伊翔,還在躺平賴床,很多人應該都在伊翔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伊翔其實是個非常有藝術天賦的孩子,他善於從生活中發現美,別人眼中最平常的場景,都能給他帶來繪畫的靈感。 然而面對老師的提問,伊翔只能誠實說出他眼中看到的:「他們在跳舞,字母在跳舞」。顯然,這樣的回答讓老師覺得他在擾亂課堂,伊翔總是這樣被請出教室罰站。 因為不能正常讀寫,成績差,行為與其他小孩不太一樣,伊翔在學校各種被老師和同學嫌棄,還經常遭到鄰居小孩的霸凌。不過...伊翔的父親從不追究原因,他只看到兒子成績差還老在外面惹禍,遇到就是一頓訓斥。
無論在學校還是家裡,伊翔受到的只有否定和責罵,他越來越牴觸上學,終於在一次逃學被發現之後,父母決定把他送到寄宿學校。儘管伊翔哭著說:「我很努力地在學……」可惜父母並不理解,伊翔感到自己被家人拋棄了。在寄宿學校的伊翔,臉上漸漸沒有了笑容,越來越抑鬱,連最喜歡的畫畫也放棄了。媽媽在整理伊翔房間時,看到他在草稿本上畫的畫,是伊翔逐漸離開一家人的小動畫,不禁失聲痛哭。媽媽是愛伊翔的,但她並不知道閱讀障礙是一種病症。
在寄宿學校的伊翔同樣不好過,他與眾不同的思維方式,完全不能適應死記硬背的應試教育。老師想聽的是標準答案,而他卻只會表達自己的看法。一直被責罵被否定的伊翔對學習產生了極度的厭惡,他憤怒地撕掉讓他看不懂的課本,決定從此自暴自棄。
正當伊翔的內心逐漸封閉的時候,拯救他的人出現了,這個人就是新來代課的美術老師——尼康。尼康這位明師是個真正愛孩子的人,並且善於觀察孩子。他之前就在一所特殊兒童學校當老師,所以對兒童疾病比較了解。尼康入到課室就注意到了孤僻悶悶不樂的伊翔,這不是孩子該有的樣子。通過查看伊翔的作業本,觀察伊翔的行為,確定了伊翔是閱讀障礙患者。尼康來到伊翔家裡,將這個發現告訴了伊翔父母。
電影中有一段話值得每個父母和老師銘記:「每個小孩都有獨一無二的本領、能力和夢想,但是每個人卻都想拔苗助長,想把每根手指拉長,一直拉吧,管他手指會不會斷。」在伊翔家,尼康看到了伊翔那些充滿靈氣的畫作,他更加喜歡這個天賦異稟的孩子,並且決心要幫助他。尼康老師是怎麼做的呢?他在課堂上講了一個患有閱讀障礙的小男孩的故事,伊翔在下面緊張又心虛地聽著,他想:這就是我啊!但又羞於承認自己有問題。
這個小男孩是誰呢?尼康老師揭曉答案時沒有提到伊翔,而是列舉了很多名人,像愛因斯坦、達文西、愛迪生以及一位印度明星。他告訴孩子們,有閱讀障礙的人不僅不可恥,還很可能是天才,因為他們有著與眾不同的思維方式。
伊翔很快就證明了自己的聰慧,他從尼康老師展示的達文西的飛機草圖中汲取靈感,製作了可以在水中自動前進的飛機船。之後尼康老師用特殊兒童教育的方式來教伊翔學習字母、數字、讀書,陪伴伊翔畫畫、遊戲。在尼康老師的陪伴和獨特的教育方式下,伊翔不僅逐漸矯正了閱讀障礙,而且變回了那個天真活潑的男孩。更因為有尼康的鼓勵和陪伴,伊翔找回了自信,重新拾起熱愛的繪畫。在美術比賽上,伊翔沒有辜負老師的期望,獲得了第一名。這是全片的高潮,也是最激動人心的一幕,這個在電影前半段一直被否定被責罰的孩子,終於走到了舞臺的中央,被給予肯定。
伊翔的結局令人欣慰,因為他很幸運地遇到了他的伯樂---尼康老師。
我們不禁想到生活中那些和伊翔一樣患有閱讀障礙的孩子,他們能有這樣的運氣嗎?又有多少患有閱讀障礙的孩子因為不被周圍人理解,過早被放棄,命運就是這樣,人生從此一片灰暗。
如果愛因斯坦、達文西、愛迪生,出生在一個只看重考試成績的環境裡,他們還能有所作為嗎?正如文章開頭所說的那個寓言,語言足以殺死一顆心,人們不能輕視語言的力量,尤其對孩子來說,鼓勵和肯定才是教育的基礎。尤其對本身就患有障礙的孩子來說,不斷的責罵只會讓他產生牴觸心理,早早封閉內心,而一同被封閉的可能還有他身上與眾不同的天賦。世界上從來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正如每個孩子都是地球上的星星,都會散發出屬於他們的光芒。您看到了嗎?

2024年1月25日 星期四

良友樂圍爐

圍爐煮茶

  我的日本朋友典子,常對我說起平生夙願:開一間居酒屋。某日她又向我絮叨。我知道她妹妹名為雅子,就順手拿來紙筆,為她的空中樓閣抄寫一篇《二十四詩品》中的「典雅」:「玉壺買春,賞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雲初晴,幽鳥相逐。眠琴綠陰,上有飛瀑。落花無言,人淡如菊。書之歲華,其曰可讀。」

  漢字圈中之人易於交流,日本中小學至今仍有漢詩文課程,所以典子一邊讀「典雅」,一邊就畫出插圖:茅屋檐下,三四人高冠博帶,白雲飛鳥,綠竹猗猗……「你這背景裏畫的是什麼?拖把?」我問,隨即捱了她一巴掌:「這明明是詩中的『飛瀑』!」

  「典雅」的譯文是:「用玉壺載酒游春,在茅屋賞雨自娛。坐中有高雅的名士,左右是秀潔的翠竹。初晴的天氣白云飄動,深谷的鳥兒互相追逐。綠蔭下倚琴靜臥,山頂上瀑布飛珠。花片輕落,默默無語,幽人恬淡,宛如秋菊。這樣的勝境寫入詩篇,也許會值得欣賞品讀。

        既有「春」字,可知所飲是酒。而「典雅」之境,飲茶也很相宜:玉壺,茅屋,賞雨後,竹林間,花落無言,素淡悠閒。許多「對」的元素,都主動或碰巧湊在了一起,於是整個「圍爐煮酒」或「圍爐煮茶」的畫風就和諧了。

  圍爐煮茶葉蛋,則需另一些元素:幾個常在一起跳廣場舞的上海老阿姨,深秋晚上在自家已打烊的便利店裏,留一盞燈,一邊瞟兩眼電視上的午夜劇場,一邊家長裏短,柴米油鹽。她們身邊,煮着一鍋茶葉蛋。醬油濃香,茶色深褐,鍋在矮爐上溫柔地吐着泡泡,溫暖着秋夜的閒談。

  所以,你看,就像舞台、情景劇,凡事講究時機、人物、布景的搭配。搭配得好,天作之合。搭配不對,一切白費。

  若逢炎夏苦熱,車馬勞頓,唇焦口乾。路邊忽見一茶水攤,粗茶梗子碎茶末,從大銅壺裏一碗碗倒出來,潤喉提神,消暑解乏,無異玉液瓊漿。至若日常工作,心無旁騖,顧不上細炭初沸,高沖低斟。此刻「濃、熱、滿三字盡茶理」,水滾茶靚,滿滿一杯,不必中途起身添換,免得百分之一的靈感趁機溜走。至如良夜幽幽,朗月照軒,知己二三,風雅多閒。此時則宜濯器、熾炭、注水、淋頂、篩茶,拿出全套儀式,細品輕呷,苦中回甘。

  懂茶懂酒的人很多,神乎其技。他們的嗅覺、味覺和視覺都比普通人靈敏,彷彿自帶化學分析儀器。明末張岱與閔老子飲茶,嘗得出茶葉產地、季節和水源。《笑傲江湖》裏,令狐沖在梅莊酒室,品出吐魯番葡萄酒「新中有陳,陳中有新,比之尋常百年以上的美酒,另有一股風味。」不過內行畢竟少,遇到外行,哭笑不得。《紅樓夢》中妙玉用舊年蠲的雨水泡「老君眉」,成窰五彩小蓋鍾,海棠花式雕漆填金小茶盤,劉姥姥拿來一口吃盡,還只嫌茶淡。《射鵰英雄傳》的郭靖從大漠到中原,只知牛肉、羊肝為美味。黃蓉給洪七公做各種佳餚,郭靖卻分不出菜的好壞,洪七公說他是「牛嚼牡丹」。

  行家裏手一起玩,能玩出很多花樣,然而飲食起居,要適合自己的習慣和口味。炒到天價的「明前」、「雨前」,也許比平價綠茶高明不了多少。梁實秋初到台灣,在某茶店索上好龍井。店主奉上八元一斤、十二元一斤的茶葉,梁先生皆不滿。店主「勃然色變,厲聲曰:『買東西,看貨色,不能專以價錢定上下。』」梁先生凜然受教。汪曾祺小說《安樂居》寫北京人喝酒,層次由低到高,分為一毛三(一毛三分錢一両的酒)、二鍋頭、衡水老白乾、八大名酒、茅台。來「安樂居」的酒客都喝一毛三,有時喝二鍋頭,「但對二鍋頭頗有意見,覺得還不如一毛三的,一毛三他們喝『服』了,覺得喝起來『順』。」蔡瀾曾說他並不懂紅酒,「好紅酒就是不太酸、容易下喉的;」好菜就是「好朋友一起吃的菜」。

  因此,難能可貴的是雖為行家,卻不爭逐飲食的聲價,適意即可,不役於外物,且不斥外行。林語堂《生活的藝術》認為,古代中國人很重視同伴,如看某種花、賞某種景,須有某種人物為伴;享受煙酒茶也如享受雪月花草一般,須有適當的同伴。若有素心同調的良友,有善解人意的花貓和活潑貪吃的灰貓,瓶花在側,爐火正紅,融融樂樂,脫略形骸,圍爐煮茶也好,圍爐煮茶葉蛋也好,圍爐煮酒煮毛肚火鍋之類的都好。形而下者謂之器,食材、器皿、水源、儀式流程之類「器」,只是映襯了性情相投之「道」而已。

    時過境遷,人情變幻。「公子敬愛客,終宴不知疲。清夜遊西園,飛蓋相追隨。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參差。」建安中期,曹丕曹植友於兄弟,何等意氣風發?八百年後,北宋張先還在詞中懷念:「相逢休惜醉顏酡,賴有西園明月照笙歌。」後來曹丕登基,猜忌多疑,遣諸王就國。人還是那群富貴閒人,但再也玩不到一起。曹植「千秋長若斯」的願望,如泡如影。

  四美具,二難並,畫風和諧,通常需要「遇」。張岱《〈四書遇〉序》:「色聲香味觸發中間,無不有遇之一竅,特留以待深心明眼之人,邂逅相遇,遂成莫逆耳。」茶葉、水、火候、心境和沖泡手法,於冥冥之中分厘不差地遇合,方能泡成一壺近乎完美的茶,且日後未必能夠重現。宇宙中的一切坐標和參數都不知被誰調校準了,才有了某日的小聚。日本茶道是以有「一期一會」之說,以珍重之心對待每次茶會:那也許是一生只有一次的相遇。

2024年1月24日 星期三

注定墮入惡趣

早年談及輪迴(梵文samsara) ,眾生不斷生生死死,投胎又投胎在六道中迴還,不同生命類型在其中升升沉沉。從六道中各道轉生為人,都帶着一些獨特習氣。《大寶積經》卷七十二中有詳細記載:「彼人若從地獄終來生人中者,當有是相,智者應知……」

眾生身體、長相,一切皆是因果;言行舉止、習氣都有來由。就像大蒜,即使把其碾碎,灑上香水,氣味亦難消除。物以類聚,眾生也因習氣群聚,製造共業

生命,只是一種現象顯現。生與死是一個階段,在浩瀚輪迴世界中,無始無終延續。除非此生覺悟解脫,否則只能不斷輪迴,這是一個重要的基本概念;沒有輪迴、因果、業報,世界不會平衡。

修行,最起碼的追求,是能脫離輪迴,避免因果業報。說來容易,但行動艱難。善信必須清楚今世的修行受到歷世業力影響,能夠生於人道,可以修行;常言道:脫離輪迴尚未成功,同道仍須努力!未來下一世、下下一世...繼續修行,終究涅槃。

三惡趣,也就是三惡道,經書中繪聲繪色,即使並無做了許多壞事,亦會對此感到畏懼。

人間的生活太豐足,物資太豐富,慾望唾手可得,沒有人顧忌;有一天,這一切,都可以煙消雲散。

享受和權力盛大,失去一切那一天,只能哀哭切齒。佛陀,佛的意思是一位覺者,為眾生展現無數法門,可以改變這種無奈的事實,但都有個限制:除了異熟果外,其他都仍有機會。

造太多惡業,注定墮入惡趣,這是多麼無奈而可悲的事,只是,我們真的沒辦法知道,業報成熟時,會怎樣?什麼時候來臨?怎樣報應在我們身上?

對此,仍有些法門,可以幫助這些帶業眾生,例如破瓦法等淨罪之修持。不單自己,若身邊親友能幫忙,亦能在中陰發揮一點作用,有較好的轉世。即使不幸,也能減少一些慘痛。

利東街的記憶

兒時經過利東街,多被它的舖頭吸引。利東街,俗稱喜帖街或印刷街,位於香港島灣仔區,是香港著名的印刷品製作及門市集中地,尤其以印刷喜帖著名。後來由於香港市區重建計劃,利東街道的業權被收回,被改造為現代風格的商住區,喜帖印刷店“成行成市”的景象遂成歷史。
聖誕節那幾日經過利東街,人氣很旺,新樓立在步行道旁,餐廳、商店林立,都是張燈結彩的繁華樣式,果如《囍帖街》歌詞裡所寫的,「回憶的堡壘,剎那已經倒下。」除了流行歌曲,回憶還在哪裡保存著呢?有當地插畫家非常細緻地記錄瞭如今的利東街其前世:喜帖街。喜帖舖頭到處都是,從裝飾、到招牌及至貨品,紅色好像滿溢出來到了空氣中一般。當初印刷廠在這裡集聚,偶也見到幾家時裝店、餐廳。
那裡瀰漫開來的紅色喜氣給插畫家帶來了靈感,在喜帖街開枝散葉的“喜帖樹”,樹上的果實是一封封的喜帖,而在這棵“高樓大樹”上,有人負責以「四色控制器浸染樹根」來為喜帖染色;有人負責把大樹連結到高科技,設計喜帖的品項、細節;有人負責原料的籌備和喜帖的篩選和保護,也有機器負責分類生產;施肥的是人們用在喜宴上的女兒紅;還有道士施法,把喜事的當事人、地點、時間傳達給師父,他的功力就會增強。於是,插畫家一邊沉浸在轉換現實而來的夢幻世界,一邊把一層又一層的唐樓畫出來,除了那些招牌,還重點描繪了家家戶戶不同風格的窗戶,也畫出不同年齡段的人、不同功能的房間裡的日常生活。街上還有“偉良麻雀”店,這年頭已經很少有人光顧這類麻雀用品小店了;至於“五龍粥麵世家”,是全港第一屆“美食之最大獎”的麵食組冠軍,後來搬到中環租庇利街去了。除街景外,插畫家還詳細畫出當年街坊防火隊的組成和消防方案,燙金公司的各類器械工具、分工乃至詳細的工序,這些都是喜帖街寶貴的歷史文化財產。插畫家的筆觸有漫畫的風格,既融合文字作現實的考據,也展現出溫暖人心的想像力與情感色彩。
二零一零年的電影《月滿軒尼詩》在上映前一年開拍,這部由張學友、湯唯主演的愛情電影就出現了二零零九年清拆中的利東街,步行道兩側都被鐵皮圍擋區隔,牆上留有一幅喜帖街景的畫還有市區重建局的標誌。張、湯二人分飾男女主角阿來和愛蓮,在家人安排下相親,本來各有心上人,卻不知不覺喜歡上對方。阿來意識到自己長年沒有再投入戀愛的原因,其實未必是因為對前女友念念不忘,而是自己的頹廢和怯弱,總是渾渾噩噩度日,不打算承擔起責任,那陣子愛蓮因為誤會怪罪於他,他也沒打算解釋。愛蓮其實已有一個剛刑滿釋放的男友阿旭,阿旭是個粗人,脾氣火爆,待人接物動不動就上頭,總用拳頭解決問題,他和愛蓮之間除了舊日的情感,其實並沒有共同語言。在一次次的失望之下,愛蓮選擇了分手。阿旭氣不過,一日,當阿來經過利東街,便被阿旭追打,那時阿來已經意識到了自己對愛蓮的情愫。阿旭見他不反擊、罵他軟弱無能,硬是一頓拳打腳踢。阿來卻反問一句:「我要哄她笑,你會嗎?」後來,電影裡的喜事不是阿來和愛蓮,倒是阿來的母親和店員青叔成了婚。婚禮結束後因為避雨,阿來再次跑到了利東街,他一路小跑,滿臉喜悅,在檀島咖啡餅店和愛蓮重遇。
《月滿軒尼詩》,顧名思義,是以軒尼詩道為主要拍攝地,利東街兩次出現都與愛情有關,這當然與它作為喜帖街的文化記憶有關。第一次出現,阿來終於向前女友承認自己內心對愛蓮萌生的情愫,卻遭遇在愛情中受傷的阿旭;第二次出現,是在雨中跑向檀島,他對愛蓮說“我猜你就在這裡”,二人前嫌盡釋。利東街猶如一條愛情步道,人們每次經過,彷彿歷經情感歷程中的愛與糾葛,又被這條街深深祝福著,也因為重視感情,一再能夠引起觀眾的共情。有趣的是,電影中的利東街已在清拆工程當中,被鐵皮包裹著的,好像是阿旭失去的戀情,好像是阿來被壓抑而沒有真正面對的情感,又好像是喜帖街對這些年輕人隱約的祝福。聖誕節時候重走一次嶄新的利東街,我在想,這些記憶該如何更好地保存下來?

2024年1月23日 星期二

留意放負訊號

意外是意料之外,不過,未必盡然。若細心探究,可能早有原因;能防患未然,意外未必發生,悲劇也許不會上演。

自殺,對別人來說,或許亦很意外;對自殺者來說,卻早有原因,別人不知道,或他沒透露過。讓人更難過的是,可能他早已表達過,只是你收不到、幫不到、不肯幫、或者根本沒理會。

電影《年少日記》中,自殺的十歲男孩鄭有傑,一早有向家人「放負」表達負面情緒。他並不懶惰,讀書成績卻很差,虎爸只會責罵毒打,毫不體諒;有傑說下次會考到「十名之內」、「十五名之內」,並非「開空頭支票」但求過關,他努力兌現,不過沒能力做到,反而「迫自己埋牆」,不斷「彈票」讓他更感內疚、無力;媽媽在丈夫淫威下,沒餘力幫他。有傑留級後,成績仍差,自願拿藤條受罰,爸爸不單不理,反而徹底放棄他,打都嫌費力。有傑向媽媽說想看精神科,媽媽不理,反問他知否精神科是什麼,是給精神失常的人看的;他放負的訊號,父母沒理會。

他盡力彈鋼琴,同樣很差,虎爸解僱了鋼琴老師。有傑哭求媽媽僱回不果,失去老師這位會鼓勵和接受他的人,成為壓垮他的其中一根稻草;哀哭放負都沒用。

夜裏,他爬上上格床摟着弟弟,想得到半點兄弟間的溫暖,但弟弟沒多理會。其實弟弟一直有點瞧不起他;他被爸爸毒打,弟弟袖手旁觀。有傑多次放負,但沒人真正幫到他。長大後的弟弟說:「屋企人從來無當佢係屋企人。」絕望的有傑終於走上天台,跳了下去。

疫情打擊、復常不似預期,經濟、學業、社會問題……有時親友聚會不盡是風花雪月。也許他們都曾經「放負」,你知道嗎?在《遇人不淑的Bonnie》,提到醫生對於抑鬱症患者的問題所在,值得我們參考。

孔子與車

  車在春秋戰國時代,不僅是財富的代表,更重要是地位的標誌。高車大馬,標誌乘車人必顯赫尊貴。
  孔子有位學生,其學業在孔子三千多弟子中名不見經傳,但這位學生出身貴族,他親自向魯國的國君魯昭公提出要去東周王都學禮,魯昭公欣然同意,而孔子作為他的禮儀老師當然應該同行,從魯國國都曲阜,到東周國都洛陽,何止千里?學生有車乘,而老師卻無車行,於禮不軌,且孔子也是代表魯國而去,於是由魯昭公開恩,親自賞給孔子一輛馬車。
  從此孔子以車代步。這種春秋時代的馬車,是獨轅兩輪馬車,車轅是架在兩馬中間,每輛車由兩匹馬拉,此乃士大夫之禮。即使是大夫車也還是有區別的,顯赫的大夫的馬車是「兩牡」,即一色的公馬,且車上配有銅鑾鈴,馬轡頭上有銅飾,車是分檀木車、棗木車、榆木車,估計孔子的車不會豪華到士大夫「頂配」,馬也不可能是兩匹「牡馬」,很可能是一輛「素車」,但孔子的車也需要一個「駕駛員」,馭者是跪蹲在車的右側,雙手持繮,右手還夾着一支馬鞭。孔子應站立在車的左側,也可坐在車的左面或右面的車梆上。

  有一張清拓漢碑帖《孔子見老子像》,老子、孔子均從身後的乘車下來,雙方以禮相見,二位均屬有車階級,從拓本上看,兩人的車是屬於同一級別,皆有「御夫」,擁有專業「駕駛員」,在春秋直到戰國,駕車是要有「駕駛證明」,如果違反「交通規則」,連續四次無照駕駛,按秦《除吏律》:要被處罰做一定的徭役。孔子、老子的車都不大,春秋時期士大夫的標準車型,上有車棚。但其駕馬,皆高大健壯,應為兩匹「牡馬」,說明孔子在不斷「進步」,也說明孔子、老子的社會身份不低,皆士大夫也。

  孔子對車的看重,也是因為其「奉禮」。「克己復禮」,禮為尊,為上,而孔子教學六藝為上,禮、樂、射、御、書、數,御排在第四位;在西周時做官,要能御、會御,否則難登大雅之堂。六藝不通,不能為士大夫,後禮樂崩壞,到春秋戰國發展為有御夫駕而士大夫乘,但車是不能少的。自從與老子見面後,對孔子的影響頗大,孔子常常臨車答客難,似乎更增加他的權威性。

  孔子從公元前四九七年開始到公元前四八四年,周遊列國,十四年間,幾度風險,但孔子始終對車不離不棄,最艱難時也從未想過賣車渡難關。就是因為有了那輛屬於他的乘車,孔子才能遊歷衛、陳、曹、宋、齊、鄭、蔡等國,傳播他的禮數,宣傳他的理念,才使他的聲望「破魯而出」「聞達於諸侯」。

  孔子重視車,因其知曉車的歷史。車起於商,商之後期已有兩匹馬的駕車,再高級到四匹馬駕車。商之時,車首先被用於戰爭。國之大事,禮與戎。兵車的出現,使戰爭開始升級。《史記.周本紀》記載,牧野之戰,周武王兵力為「戎車三百乘,虎賁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

  到西周時期,戰爭的規模越來越大,對戰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詩經》中說:「戎車既駕,四牡業業。」這時期駕兵車的軍馬已然必須是牡馬,健壯的公馬。兵車成為戰爭勝負的決定因素,也是一個國家強盛的主要標誌。一個大國強國要擁有兵車數百乃至千乘,而像齊、楚、秦、晉這樣的大國,擁有的兵車總在三千輛以上。戰車的使用是冷兵器時代戰爭的一個飛躍。左丘明記《曹劌論戰》中有一句經典,「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司馬遷在《史記》中多次記載士大夫乘車,如在《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說藺相如為避免與廉頗內鬥,有意躲避他,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這種士大夫乘車禮儀一直延續下去,直至西漢,那時,孔子已然高居人師之高堂了。

2024年1月22日 星期一

浮想機器人

  日前跟家人到科學園某酒樓飲茶,剛坐下就發現有幾台機器人在廳內服務。機器人外形簡單,其貌不揚,黑白顏色、行動緩慢,不像電影中出現的那般吸引,但能夠完成既定工作。它負責簡單的傳遞食物、茶具、碗筷、紙巾...等工作,沿着大廳通道緩慢地來回行走。

  鄰桌孩子們看見這個會移動的東西,像發現新大陸似的,喜滋滋地跑過去圍着它,有幾個調皮的男孩為了「刁難」機器人,故意站在它面前堵塞去路,機器人卻機靈地懂得繞路或掉頭走以避開眼前的障礙物。小孩們仍不收手,又再過去擋着它,如是者,機器人便不斷轉來轉去,讓人哭笑不得。

  茶樓裏那個機器人,令我細想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或者若干年後,究竟還有哪些工作是不會被機器取代的?

  當機器人被輸入程式和指令執行任務,它就如同活人一樣,做得有板有眼。既然機器人可以跟真人一樣,能說話,能接收信息,就代表正常人能做到的它亦能做到。那以後司機、農夫、律師、教師、廚師、會計師、工程師、設計師、銷售員、送貨員、清潔員、維修員、保安員、警員、消防員、醫師、護士、士兵都有可能被機器人取替,聽起來像科幻電影的情節吧?這是天方夜譚、遙不可及嗎?未必。尤其人工智能(AI)聊天機器人ChatGPT已經愈來愈普及,證明機器人有自己的思想並非夢話。有朝一日,電影中出現的遍地機器人景象,有機會實現。

  既然什麼事情皆可由機器人代勞,那麼還有行業是不可能被機器人取代的嗎?有,那便是設計機器人、生產機器人及維修機器人的專家與科學家,當機器人故障、失靈時,總得有專才「醫治」它們吧?

  可是,當有一天,機器人發展到可以自行生產機器人,即是可以自己生產同類,而且能夠修理自己,那麼人類的存在就變得多餘了,因為機器人那一刻已經萬能與無敵了,再不需要人類。是不是又覺得很無稽、匪夷所思呢?「機器怎懂得修理好自己、醫好自己?沒可能的!」錯了,凡事無絕對。一千年前,無人會相信人們能坐在一架叫飛機的物體內,就可以在天空上穿州過省、周遊列國;一百年前,也無人會相信人們能透過一個叫支付寶的軟件,就可以不帶錢上街消費購物。然而,曾經的不可能都變成了可能,所以,機器人自己能製造自己、維修自己,說不定哪天會成真。

  原來,不可被取替的人,唯有機器人而已。

  現今,手機都可以當鑰匙開門了,帶一部手機出門,已經集齊付款、拍照、錄影、聽歌、看球賽、看電影、直播帶貨、地圖、找資料、儲存文件和門匙的功能,當然,大前提是能夠上網。不曉得未來機器人主宰地球時,還需不需要上網呢?

2024年1月21日 星期日

五斗米

竹林七賢

魏晉時代,崇尚玄學,正如國學大師陳寅恪在《陶淵明之思想與清談之關係》所云:「其崇尚名教一派之首領如王祥、何曾、荀顗等三大孝,即佐司馬氏欺人孤兒寡婦,而致位魏末晉初之三公者也。」換句話說,名教派的顯赫者大多是卑鄙小人,助紂為虐。

名士多數是避世派,如竹林七賢。為什麼是七賢,而不是六賢、八賢?這是有典故的。《論語.憲問》,子曰:「賢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

辟即避。天下無道,賢者避世,不當官,不評論政治,隱居於野。其次,賢者避地,即現今謂之移民,去亂國,往有道之邦。孔子主張良禽擇木而棲,他曾說自己欲乘桴浮於海,居九夷。避色,即避開給你臉色看的人,道不同不相為謀。避言,即避免與別人爭拗,避開口出惡言者。孔子又說:作者七人,即這樣做的有七個人。

竹林七賢之名,是東晉時才加諸前人的。先按照「作者七人」取七個名士。嚴格來說,七人中善彈琵琶的阮咸生卒年不詳,曾官至太守,沒著作或言行留於後世,也許因為他是阮籍姪兒,加入他湊夠七賢之數。竹林則取天竺「竹林」之名,並非說七人都居於竹林。

七賢是同時代的人。山濤生於205年,年紀最大。次為阮籍,210年生。11年後劉伶生。嵇康生於223年,向秀小嵇康4歲。王戎生於234年。

六賢中,只有劉伶從未在司馬氏政權當官。向秀做過沒官職的小吏,嵇康曾任中散大夫,是受俸祿而不用工作的官職。今人大概樂於當這樣的官,然而嵇康不但辭職,且往後堅決不肯屈事司馬氏政權,因朋友呂安的訴訟被處斬。阮籍曾是步兵校尉,王戎官至司徒。不為五斗米折腰,已是名士必具之志,非陶淵明獨備,卻只有他因此留名後世。

山濤中年變節,40歲做官,有何賢哉?

大思想家 陶淵明

近代國學大師陳寅恪評論歷史人物,常有異於主流的見解。

世間視陶淵明為田園詩人,陳寅恪卻在〈陶淵明之思想與清談之關係〉一文論證:陶「實為吾國中古時代之大思想家,豈僅文學品節居古今之第一流,為世所共知者而已哉!」

清談始於東漢末年的「清議」風氣。「清議」是士大夫、儒生議論朝政和評價官吏,藉輿論對朝廷施政及昏官庸官施壓。後因黨錮之禍,大批士大夫或被殺、或下獄,「清議」淪為「清談」,不敢再議論政治,只品鑑人物,談老子莊子的玄學。

漢末儒道並行。儒家講名教,道家講自然。「故名教者,依魏晉人解釋,以名為教,即以官長君臣之義為教,亦即入世求仕者所宜奉行者也。」自然則相反,避世不仕,標榜老莊之學。宗名教者讀聖賢書求當官。宗自然者居山林,放蕩形骸,佯狂率性,避朝廷徵召為官。魏晉時熱議的問題是,名教和自然二者是同還是異?陳寅恪云:「凡號稱名士者其出口下筆無不涉及自然與名教二者同異之問題。其主張為同為異雖不一致,然未有舍(捨)置此事不論者。」

不為五斗米折腰

不少名士主張「名教即自然,自然即名教」,如注釋《莊子.逍遙遊》的郭象:「夫聖人雖在廟堂之上,然其心無異於山林之中,世豈識之哉!」中國傳統的士,唯一上進階梯是當官,於是做官時講名教,仕途失意或被貶謫時講自然。此儒道互補或外儒內道的文人傳統,始於魏晉時代。陶淵明辭官後撰詩云:「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此「自然」如今解釋為田園山林的大自然,但在東晉時代卻指老子所謂「道法自然」的自然,是個哲學概念。

竹林七賢活在曹魏和西晉時代,陶淵明活在東晉時代,清談避世不再流行。他回歸田園,既非想當農夫,也非要像名士般放蕩。陶淵明「種姓出於世奉天師道之溪族」,但他不務長生不求成仙,亦不肯完全放棄祖傳的天師道信仰。他年輕時「服膺儒術」,做過官,終至不為五斗米折腰。陶淵明既反對名教,又不贊同務長生的舊自然說。他自創的思想,陳寅恪稱為新自然說。

陶淵明論述思想的著作不多,新自然說只見於《形影神》詩三首。形代表舊自然說,影代表名教說,形、影互相矛盾,皆苦。神代表新自然說。第一首《形贈影》云:「天地長不沒,山川無改時……謂人最靈智,獨復不如茲。」人生苦短,怎能像天地那麼長久呢?「我無騰化術,必爾不復疑。願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辭。」我沒「騰化術」,無法修煉為長生不死的仙人。人必然會死,毋須猶豫。希望大家聽我的勸告,有酒可喝時勿推辭。陳寅恪指「此非(批判)舊自然說之言也」。陶淵明自己是無酒不歡的人,向人借錢都要買酒求一醉。

順應自然

第二首《影答形》開首兩句云:「存生不可言,衛生每苦拙。」求長生成仙都是虛妄的。若然,人生有什麼值得追求呢?影云:「身沒名亦盡,念之五情熱。立善有遺愛,胡為不自竭?」《論語.衛靈公》云:「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意思是,君子恐怕死後沒好名聲。現實卻是,人死名即「盡」,名聲也沒了。想到這裏,心懷五情(喜怒哀樂怨)。只有生前行善,才可遺愛後世子孫,為什麼不這樣做呢?這當然諷刺名教矣!

第三首《神釋》,陶淵明批評自然和名教後,便云:「甚念傷吾生,正宜委運去。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想及形影,甚為傷生,不如委任命運。大化指大自然和人文世界,「縱浪大化中」,即「隨順自然,與自然混同,則認己身亦自然之一部」。順應自然,「委運任化」,即英語之「Whatever will be, will be」,自己無喜無懼,亦毋須焦慮。無論發生什麼事,既來之,則安之。

這便是陶淵明自創的新自然說,由「縱浪」到「多慮」420字,思想之大在什麼地方呢?陳寅恪云:「與後來道士受佛教禪宗影響所改革之教義不期冥合」,而陶淵明在千年以前已「舊義革新,『孤明先發』」了!

自小對陶淵明的認識,在於他不為五斗米折腰,然而,實為我國中古時代之大思想家,豈僅文學品節居古今之第一流,為世所共知者而已哉!

天鵝蹼引發的思考

  圓明園的天鵝寶寶的蹼凍傷了。看到這則新聞標題,不禁一愣。細讀下去,才知「兇手」不是寒風而是攝影人。姿態優雅的天鵝向來是影友的「網紅模特」,大天鵝領着天鵝寶寶在冰面上行走的畫面,更是溫馨可愛。於是,有些攝影人一遍遍驅趕大小天鵝們起身「營業」,成年天鵝不堪其擾,振翅以避,天鵝寶寶尚無力飛,只好在冰面慌亂奔走,以致嫩蹼凍傷潰爛。

  藏在小小「天鵝蹼」裏的有園區管理問題,有遊客素質問題,還有攝影倫理問題。公園裏的花可欣賞不可折取,這是幼兒園就教過的道理。公園裏的鳥不可捕捉,對絕大多數人也是不言自明的。拍照呢,似乎人畜無害,然而,類似天鵝蹼引發的熱議,比如「春天的樹上開滿了大媽」,這些年並不少見,說明攝影倫理之建設遠落後於攝影技術的普及。

  作為行為規範,倫理與感官相聯繫。古人說,非禮勿聽,非禮勿視,禮便是耳朵、眼睛的導引和規範。科技進步延展了人體感官。因為有了錄音、音響技術,我們「聽」到了肉耳無法聽到的動靜。攝影技術讓我們「看」到了肉眼看不見的東西。藝術創作有時享有約定俗成的「豁免權」。透過門縫窺探室內風光,必被斥為下作,家庭紀實攝影卻可以將此曝於公眾。但是,當相機不再是高不可企的奢侈品,智能手機極大普及,鏡頭就在每個人的衣兜裏時,藝術創作與日常拍攝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倫理問題變得更加複雜。

        走在市區街頭有時會看到時髦人或是眼熟的知名人士,突然在路邊不懼路人眼光定格拍照,甚至有專業攝影師團隊在旁跟拍。街拍,英文名字叫做Street Snap,其中Street是街道的意思。Snap是形容詞,指快閃的、突然的、簡單的,以及咔嚓的聲音。街拍攝影有時算是偷拍,有個小故事分享給大家:

        美國最早的兩位著名紀實攝影師:雅各布・里斯(Jacob Riis)和路易斯・海恩(Lewis Hine),這兩位記者因為移民及家庭問題都在社會底層工作過,一個紀錄紐約貧民窟的狀況,一個小時候不得不超時工作才能扛起家庭生計,長大後任職美國童工委員會的攝影師,深入各地揭露童工惡劣的勞動環境,那時候美國有170萬之多的童工。他們利用攝影,偷偷記錄社會底層的生活,此舉震驚了當時許多美國人,成功的引起了社會注意,後來獲得政府的支持,最後改變了政策。這也證實了攝影不只可以用來記錄現實,更能推動社會進步。

  時下人們對鏡頭使用的邊界也會出現自覺,隨時隨地對着路人「拍你沒商量」的行為仍有所聞。受傷的天鵝蹼卻警醒我們,以「非人」景物為對象的拍攝,同樣需要恪守倫理規範。春節長假將至,不論省親還是旅遊,拍照都是標配。為了拍照而擾民固然不該,驅鳥、驚魚、攀樹、搖花,亦屬不當。有的時候,不妨暫時藏起鏡頭,讓美景止於肉眼吧。

2024年1月20日 星期六

Hea與Health

香港人都幾鍾意講「Hea」字,例如:打工仔對應接不暇的工作,總想「Hea做」,意思「側側膊,敷衍了事」;一位人夫對住嘮叨不斷的另一半意見多多,通常選擇「Hea佢」,採取拖延政策,不了了之;官員對住記者一連串問題,可以「Hea答」,講完等於無講;年輕人找地方消遣打發時間,會話「我哋去邊度Hea?」或者「搵個地方Hea吓」,總之,「Hea」字給人感覺帶點貶義,有消極、唔認真、是但、「係咁意」、「唔嗲唔吊」......之類的行為或意思。

記憶所及,「Hea」字在九十年代開始流行,是年輕人口頭禪,至於這個字點嚟呢?有說源自英文hanging around,有漫無目的、無所事事意思。今時今日,Hea未必負面,亦可以正面理解,「Hea」和「Health」,除了首三個英文字母一樣,還隱含因果關係。

唔識Hea,有人把時間填得滿滿,一周工作七天,朝七晚十一,全年無休,賺了幾桶金,賠上健康;有人主張Work Hard Play Hard,搏命工作、盡情玩樂,生活多姿多采,踏入中年,才發現Quota快用完,身體響起警號;亦有人個性追求完美,自我要求極高,覺得Hea是罪過,不知不覺把自己迫得透不過氣,長期受壓以致身心俱疲。

父母最怕見到仔女Hea,唔想佢哋輸在起跑線,未識行路就去Playgroup;放學後要去各式各樣補習班、興趣班,自小生活在忙碌中,唔知Hea字點寫。

適當地Hea唔係罪,呢個世界,工作永遠做不完,照顧家庭責任隨年齡增加,面對現實生活種種重擔,唔Hea吓,好難行落去。

愈忙、愈辛苦,愈想Hea!間中Hea吓,心理先至平衡,做人先至Healthy

Hea住瘦40

遇上資深傳媒人張寶華(Sharon),深感其外貌與身形均與十年前任主播時無異。早前認識其小學同學曾欣欣(Gloria),有個九歲囡囡的她與Sharon一樣駐顏有道,難道二人母校施有「常青魔法」?

「只有女同學keep得到!」Gloria笑說。眼前這位靚女是加拿大營養師協會發言人,不時在路透社、USA Today及《讀者文摘》等撰文。她亦是當地少數不在政府醫院工作、靠經營健康網站HealthCastle.com維生的營養師。其網站大有來頭,曾被美國大型新聞網站Huffington Post評為20Twitter營養專家,同榜的還有英國名廚Jamie Oliver。你說厲害不厲害?

Gloria的營養理論紅遍美加,最近她並獲香港經濟日報出版社聯絡出書。黛安都有買她的《Hea住瘦40步》,本書不談磅數,也沒刻意賣弄減肥餐單,40步全是簡單而入腦的「擇食法則」。

有好幾章黛安看過非常深刻,其中Gloria提到:「面對吹噓為零脂肪的食品,我的建議是應把它放回貨架。」事關生產商往往需加入多款人造成分,始能抵銷原有食物脂肪。

零脂食品未必健康

另不少人愛放工飲番杯。以為淺嘗一杯雞尾酒「無乜嘢」?錯了,原來小小一杯Pina Colada(菠蘿椰奶雞尾酒),未計點綴的車厘子已有245卡路里,比一碗飯220卡路里還要多!

以下是該書內容簡介

厭倦了減肥資訊的疲勞轟炸?
害怕地獄式瘦身方法?
受夠了挨飢抵餓的斷食餐單?
營養專家話你知 用Common Sense就可以不節食 都能持久瘦身不反彈 短暫節食快速見效,但瞬間反彈令人更加沮喪!讀這本書,讓你從此吃得聰明:
一件包裝食品會否致肥?只要瞄一瞄成分,5秒內可判斷得到!
●
選購食物時稍稍比較,就可減少進食很多不知名的化學成分 !
●
循着大原則出發,徹底建立健康吃不胖的飲食習慣 !
請放心,這些絕對可以成為常識,一點不難掌握 !營養專家還會提供日常生活中易做易跟的點子,
讓你把瘦身大計融入生活,輕輕鬆鬆,都可達到持久瘦身的效果。 推薦「如果希望糾正自己對食的謬誤,不再吃得無知,你就應該讀讀這本書 !」

2024年1月19日 星期五

伊朗拒戰

美國與伊朗在中東地區的軍事角力升級,雙方周二同時採取軍事行動。美國首次對也門叛軍青年運動先發制人,摧毀發射在即的反艦彈道導彈,但依然無法阻止紅海商船受襲。伊朗與巴基斯坦近日亦互相越境空襲,巴基斯坦宣布打死多名藏身於伊朗的「恐怖分子」。而伊朗就在一星期內,向敘利亞、伊拉克和巴基斯坦境內發射導彈,聲稱是要打擊威脅伊朗安全的目標和以色列情報機構,伊拉克和巴基斯坦其後分別宣布召回駐伊朗大使。

中東大戰似在所難免,或許美國要解決伊朗的長期威脅便是以烏克蘭戰爭的形式,與伊朗大戰。烏克蘭的例子裏,俄羅斯也不願作戰,但美國以烏克蘭來借烏東迫使俄羅斯出兵。美國一直視伊朗為中東的大患,兩伊戰爭、侵佔伊拉克,乃至在敍利亞啟動內戰,直接和間接的目的是希望以戰爭打敗伊朗,除此大敵,可惜一直未可如願。

美國在中東逐步退卻,主因是伊朗力逼。若能借當前機會,用以色列攻擊伊朗。一是完成以色列解除伊朗核武發展的威脅,使以色列的核武可震懾中東各國;二是打掉伊朗的勢力和發展機會。當然美國亦相信以聯軍形式,但北約受制於法德等的可能拒絕參與,不能如在烏克蘭那樣用北約的名義,聯軍形式便要動員全球猶太人,或支持以色列、反伊斯蘭教的人,亦會如烏克蘭那樣,由美以出錢,用僱傭兵作戰。

倘美以用全面戰爭的方法打敗伊朗,中東政局便大改,即使戰敗也不過如烏戰那樣形成久戰不下。烏克蘭拖垮不了俄羅斯,在中東大有機會拖垮伊朗,至少打亂中東的發展,包括沙特阿拉伯與伊朗的合作,阿拉伯與伊斯蘭國家的大團結。保全以色列,也使美國在中東還有重組力量的機會。無論如何,美國都會得益,關鍵便是伊朗會否被迫直接參戰,有俄羅斯前車可鑑,伊朗應該十分小心謹慎。

伊朗以外,與伊朗有長期合作關係,也希望在中東有發展機會的中國、俄羅斯、印度會靜觀其變嗎?

中俄印都不願伊朗受襲,中東大亂,但三國都缺武力介入,只會在外交層次 (更多在幕後行動)斡旋,能否有效?印度不敢觸怒美國,也太過投機取巧,參與有限。反而中俄特別是俄羅斯所在的利益較大。中東穩,俄羅斯便可南下。俄與伊朗、印度的國際南北交通走廊是俄羅斯出海大道,也是俄脫歐入亞的主道。從中亞、中東到東地中海地區的廣大領域,若俄羅斯能協助穩定政局,單單能源合作便可壟斷全球,當前和今後發展的潛力勝於沒落的歐盟。而中國亦以一帶一路來恢復歷史絲路的沿路繁榮,中國西向來抵銷美國的政治制裁。

中俄都會把中東和伊朗看作發展戰略的重心,必然極力阻止中東出現伊朗與以色列的大戰,抗拒美國的陰謀。只是它們會怎樣做?會否聯手一致行動?

2024年1月18日 星期四

記憶若有限期

《記憶若有限期:香港城景美學印象》

  在王家衛電影《重慶森林》中,金城武有一段特別經典的獨白:「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在什麼東西上面都有個日期,秋刀魚會過期,肉罐頭會過期,連保鮮紙都會過期,我開始懷疑,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東西是不會過期的?」

  作為個體對於過往經歷、經驗、感受、感知等印象累積的記憶,又會不會過期?雖然記憶力可以達至驚人程度,但不容否認的是,記憶遠非完美,畢竟遺忘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部分。隨着時過境遷,無論是一位故人、一件舊物、一段往事,還是一個社區、一座城市,記憶都有可能日漸褪色,甚至消失得無影無蹤。

  意大利學者羅西說:「城市是人們集體記憶的場所及載體。」對於一座城的記憶,無論是外化的物質文化,還是內化的非物質文化,都關乎社會變遷和時代律動,關乎人生百態與人情冷暖。記憶是城市的靈魂,是人與城之間的情感紐帶與心靈秘境,是區分此地與他鄉的文化密碼和鄉愁印記。如若任由記憶隨風而逝,又如何擁有奔赴詩和遠方的底氣與勇氣?

  面對一座瞬息萬變的都會,置身不斷被拆毀和重建的城市空間,人們對周遭的印象,總是或多或少變得恍惚、迷離、交錯、重疊,記憶仿若真有限期,一觸即碎、轉瞬即逝。有感於此,為了保存不被忘卻的記憶,香港「城市畫家」趙綺婷嘗試透過寫生和繪畫,用畫筆為香港的城景美學留下恆久印記。她從畫家角度出發,以街頭繪畫和社區考察為主軸,與街坊、遊客互動,探討城景、美學與情感、記憶的互動;她以香港人的視角,從複雜多變的城市地景中,尋找、抓取並且再現城市身份的美學印記,為即將逝去的城市影像留下美好記憶。一筆一畫,既寫實,也寫意,在重現香港物華多元風貌的同時,抒發香港情懷的赤子詠嘆,千方百計留住國際大都市的文化血脈與生命基因,為有可能會過期的城市集體記憶保鮮。

上環街道上的招牌

  翻閱《記憶若有限期:香港城景美學印象》,恍若與綺婷同遊香港,走遍港九新界,開啟一場又一場懷舊回憶之旅:從上環、灣仔,到西環與西區、北角與東區、香港仔與南區,尋覓港島的歷史拾遺;從深水埗、油尖旺,到觀塘區、九龍城區、黃大仙區,重拾九龍的唐樓雜憶;從荃灣與葵青區、元朗區、北區、離島區,到沙田、大埔與西貢區,啟程新界的村落尋幽……無論是馬路的喧囂、石階的幽美、街市的煙火、戲院的斑駁,還是鄉野的靜謐、繁花的繽紛、霞彩的斑斕、日落的絢麗,無不飽蘸畫家生於斯,長於斯的情感,藉親切動人的筆觸,定格獨一無二的城景美學印象,追憶吾心安處的家園似水流年。

  回看畫家本人,作為新生代藝術家,綺婷是一位出類拔萃、明媚可愛的女子。她入選二零二三年福布斯藝術類三十位三十歲以下亞洲精英榜單,部分作品獲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法國興業銀行等永久收藏,早於而立之年,便已在畫壇取得一席之地。她既善畫,又能寫,總能以如花妙筆生動記錄一座城的發展與變遷。可以說,《記憶若有限期:香港城景美學印象》是一本圖文並茂的記憶之書,亦是綺婷寫給香港的一封封綿綿情書。無怪得范迪安教授也專門作序推薦,直言讀此書好似有微風拂面,開卷欣喜。

2024年1月17日 星期三

記邵逸夫先生二三事


  轉眼,邵逸夫先生已離開我們十年,他是無綫電視創辦人之一 ,所以必須出席《TVB台慶》 ,我也是這樣「認識」他。此外他的事跡,報章也有報導,以下有幾件事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

  邵先生是從一九八五年起開始捐款內地教育事業的,他捐的第一個教學樓,就在浙江大學玉泉校區,這與當時的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社長張浚生不無關係。張浚生是浙大畢業的,曾擔任浙江大學黨委副書記,來香港分社工作後又分管教育、文藝和宣傳。他與邵先生多次交往,成為忘年之交。邵先生告訴張浚生,他生於清朝末年,那時的中國積弱積貧,政府腐敗無能,百姓多為文盲,因此老是被世界列強欺負。他認為,「教育為立國之本」只有提高國民的教育水平,才是從根本上解決中國的問題。這是邵先生捐款教育事業的出發點。

  第一個項目成功,邵先生很開心,希望再接再厲,每年捐款一個億,用於內地建造中小學和大學教學樓、體育館,這個建議大大超出了新華社香港分社和張浚生副社長的工作範圍。於是張社長向教育部作了匯報,教育部當然開心,專門設置人員負責此事,每年通過篩選列出受捐學校的清單,報邵先生審閱後實施。因此,邵先生的教育捐款項目一直進行得非常順利,全國各省都受惠。據統計,到二零二一年中國的文盲率已降至百分之二點六七;高等教育入學率達到百分之五十七點八,進入普及化階段。這裏就有邵逸夫先生所作的貢獻。

  邵先生喜歡熱鬧,每年教育部團組來港向邵先生匯報、確定下一年度的項目,或者受惠學校專程赴港報告捐款使用,建設進展,受惠學生等一系列情況,邵先生都很開心,會在別墅見面,安排自助餐,請大家吃飯。自助餐菜式簡單大方,數量管夠,也不設正式的桌,不放正式的位。聚餐者來回走動,擇空而坐,親切交談。每當這時,邵先生也會位於來賓之間,與各位打招呼,瞇瞇地笑,自己不吃,卻熱情勸出席者多吃一點。

  有感於邵先生為內地的教育事業捐了這麼多錢,做了那麼多善事,教育部一直想找個由頭感謝他。讓張浚生上門,問邵先生有什麼要求。先生思索後說,我一直有遍遊內地名山大川的願望,能不能教育部出面,每年安排我參觀兩個省,讓我有生之年實現願望,費用我自己出。教育部一聽,如此簡單的要求,請都請不來,怎麼能讓邵先生出錢。於是,在此後的十幾年,邵先生每年遊覽內地一次。邵先生出遊,每次會攜不少親朋好友同行,一路歡聲笑語,開開心心。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寫的《醉翁亭記》中有這樣兩句:「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先生的心境是與歐陽修一致的,他喜歡看到周邊朋友開心,希望受惠學生快樂,自己也樂在其中。

  邵先生和教育部合作,捐建了幾千個項目,他從來不問哪一個項目的建設情況,一直放心,放手。但杭州邵逸夫醫院是個例外,他主動打電話給張浚生副社長,希望張社長陪方逸華小姐去杭州一趟,解決醫院建設中遇到的一系列問題。邵逸夫醫院是上世紀八十年代邵先生與浙江省政府簽約,捐資一個億港幣興建的,也是張浚生牽的線。邵先生的本意是在教育領域之外,開拓對醫療領域的捐贈,為內地打造幾個具有國際標準的醫院。為此邵先生特意邀請美國著名醫科類大學──羅馬琳達大學派出十餘位專家,配合浙江省進行醫院的籌建和管理。但不知什麼原因,醫院建設費用超支,工程進度超期,與羅馬琳達大學專家合作有些不愉快。為此,邵先生着急了。一眾負責該項目的人士陪方小姐來杭州面見省領導,經協調逐一解決了遇到的一系列問題。面對工程費用超支,邵先生願意增加捐贈額度。終於,邵逸夫醫院落成了,被認為是杭州一家醫療水平最好的醫院,也是管理水平最高的醫院。

  據統計,內地受惠於邵逸夫捐建的學校項目六千餘個,公益捐款超過一百億港元。但邵逸夫不願居功,他要求如果是他全資建造的教學樓、圖書館,才使用「逸」的全字,如果不是他全額捐贈,那樓名中的「逸」字必須少一點,以此表明建築不完全是他捐助的錢。一位八十後女生告訴當地記者,她在杭州外國語學校讀中學時已有邵逸夫樓;在浙江大學讀大學時,亦有邵逸夫醫院;有時生病了,去邵逸夫醫院;生孩子也去邵逸夫醫院。「也許我的孩子長大也會這樣」,她笑道。中國古人認為,做善事的最佳結局是:光於前,裕於後。邵逸夫先生做到了光前裕後。

2024年1月16日 星期二

「平生絕學吃與睡」

  朋友群組時有妙語,「平生絕學吃與睡」,便是前幾日看到的一則,不知是友人自創還是從別處搬運來的,讀之啞然,思之甚佳。吃與睡乃人之本能,為何成了「絕學」呢?於友人,大抵是自嘲,觀諸己觀諸人,卻又覺吃、睡二字不簡單。

  古人說,三世為官,方知穿衣吃飯。吃是人類重要文化現象。吃什麼,怎麼吃,在這上便分出了文明差異,建立了族類區隔。於中國,吃之文化更是泱泱大觀。多少名家名文在吃字上做文章,多少鄉愁鄉情與吃相關。腸胃直抵心靈,舌尖便是世界。做得一手好菜的人,運氣總不會太差;能吃善品之徒,生活也多一份快樂。吃不但古老而且當代,它是人群關注的最大公約數,凡事一和吃沾邊,熱度就容易攀升。舉凡近期網絡熱點,如預製菜、外賣,不都是吃字牽動人心的明證嗎?

  吃心最為熾熱,吃的念頭一起,很難遏制,夜半寂寞孤冷時,尤其如此。同樣,睡意襲來也是極難抵擋的,猶如中了孫大聖的瞌睡蟲,眼皮打架,哈欠連天,腦筋短路,渾身綿軟,只想對地球重力五體投地。但睡又是難的,看看監測睡眠的各種大小儀器不停地更新換代,就知道美美睡上一覺對當代人而言是多麼不容易。失眠的原因各個不同,帶來的痛苦卻是一樣的。所幸我很少遭受失眠的折磨,但入睡亦需黑而靜的空間、硬而平的床枕。我有位親戚老表,在睡字上功力頗深。我和他一同出遊,剛坐上飛機,只見老表一仰頭、一歪脖,不消兩分鐘,便已進入夢鄉,一路酣聲微作,落地方才醒轉,彷彿他身體裏有個開關,在「睡」和「醒」間自如撥動即可。這一手功夫,真令人羨慕。

  當人體內的食慾素含量低時,就會覺得昏昏欲睡;而食慾素含量高時,則會變得清醒且活躍。 臨床研究發現,人類在進食會導致血糖升高,當血糖濃度高時,就會抑制食慾素的分泌,而食慾素含量降低,人就會疲倦想睡。因此如果要用最通俗的話描述幸福的人生,我願意用「想吃便吃,想睡便睡」這八個字。而在吃睡兩字上的修為,特別是吃飽易睡,自然成了最大的功法,「平生絕學」四個字也是當之無愧的了。

2024年1月15日 星期一

「戰地」記者

常覺得當記者很不容易,看似簡單新聞其實要費許多工夫採訪。鐵腳馬眼神仙肚,上山下海、耳聽八面、眼觀四方,記性要好、觀察力要強、冷靜、有分析力、語言能力好、表達力強、不可出錯。要求多多,在香港待遇少少,地位不高。雖是專業,遠比不上醫生、律師等受尊重。用「遠比不上」或許有人不同意,如果他們的子女要做記者,大多不會不假思索便說:「好呀!」如果做醫生、律師,便笑到見牙唔見眼。沒一份熱愛,誰願做記者?遑論戰地記者。採訪常似在打仗,某程度上個個都是「戰地」記者。

截至17日,以色列和哈馬斯戰爭導致最少79位記者等新聞工作者死亡。其中有72位巴勒斯坦人、4位以色列人和3位黎巴嫩人。此外16位記者受傷、21位被捕、3位失蹤。以色列對加沙的軍事行動,以密集式轟炸加沙南部城市汗尤尼斯(Khan Younis)和拉法(Rafah)多個地區,導致兩名卡塔爾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記者死亡,另有1名記者受重傷。53歲的巴勒斯坦半島電視台分社社長達杜赫(Wael al-Dahdouh),早前在以色列的空襲和砲擊中失去了妻子、15歲兒子、7歲女兒、1歲半孫兒,還有其他親屬傷亡。他上月採訪時遇空襲受傷,但沒停止報道。這次他哭過後,便返回崗位,繼續報道戰事。

即使商業味很重的電視節目《東張西望》,為了報道一宗在公園涼亭賣唱兼疑有不道德交易事件,女主持亦鍥而不捨採訪,追到公廁門口;後來有名大漢阻止拍攝,攝製隊沒停下,一位工作人員據理力爭,大漢動手,衝突中這工作人員手臂受傷,大漢可能知道有人報警,態度稍為軟化,警員來到後拘捕他。

這些「戰地」記者,為了報道真相,流出第一滴血,甚至獻上唯一的生命,是真正「新聞英雄」。


MeTime

獨處不寂寞

每個人擁有的天賦、國籍、身份、財富等都不同,可是大家每日所擁有的時間,一樣得24小時。常言道「寸金難買寸光陰」,在日常繁忙的工作、家庭崗位下,找出一點點個人專屬時間「MeTime」,對身心健康極為重要。

MeTime」的概念其實像獨處。獨處不同孤獨,孤獨是負面詞,而獨處是形容一個人自我溝通、沉思的時間。你可能說:MeTime,就是自己一個人吧,我經常都自己一個人啦!每天上班下班你可以是自己一個人,但你的心靈卻不是最放鬆,也不是最可以找回你自己的時間。不少沒有安全感的女生,整天工作以外,就是常常留意男朋友、朋友有沒有找她,一個通知聲就急忙看看電話,常常神經緊張,總覺得一個人很孤獨,要被人找才會快樂。其實,你可以好好享受一個人的時光。

MeTime可以有4個重點:
1.
關掉手機
2.
做你覺得最舒服的事
3.
將你自己與外界隔開
4.
學會明白一個人也可以快樂


做任何事情最重要是取得平衡,在生活中尋找MeTime,主要為自己找一個緩衝空間,追求個人感到欣喜及愉快的事情。

英國杜倫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Thuy-Vy Nguyen認為,獨處(Solitude)和寂寞(Loneliness)是兩回事,還指獨處是一種個體經驗,喜歡獨處的人並非性格內向,而是抗拒來自他人的壓力。

對於MeTime的需求,原本應該無分男女,可是美國勞工統計局去年數據顯示,平均有22%男性每天都會做家務,女性的比例則為47%;而在照顧小朋友方面,女性每天平均花1.1小時,男性大約31分鐘,可見女性足足多男性一倍時間。

每天少於30分鐘

2020年疫情期間,國際青年商會香港總會轄下的紫荊青年商會,透過網上問卷調查,訪問大約1100名女性,1829歲佔34%30歲或以上佔66%,其中雙職婦女約52.2%,超過60%受訪者每天工作時間超過10小時,88%女性表示每天MeTime少於30分鐘,身心承受沉重壓力。時任家庭議會主席石丹理為此呼籲,家庭成員盡力協助分擔女性家庭角色。

MeTime神偷

英國心理學家Almuth McDowall的研究顯示,懂得安排MeTime的人,心理更健康,工作效率及生活都比較好;日本作家池田千惠在《MeTime:兼顧工作和生活的時間管理術》一書中亦指出,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掌控自己時間的管理大師,但先要認清,如果事事都以別人為優先,時間永遠不會夠用,因此強調自我價值的重要性。

人生不同階段,面對的責任會有所分別:學生時代主要專注學業;畢業後在社會打滾,要投放時間發展事業;成家立室後必須兼顧家人、子女,以至父母等。

一個人在生活上的不同崗位,如果都照顧妥當,需要付出很多心力、時間,可惜時間只有這麼多,就算每次都能夠「完成任務」,也可能會因長期追趕時間而產生無形的心理壓力,久而久之累積下來,對身體有不良影響,而且在顧及其他人或事情時,很可能忽略了自己的需要。

美國得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教育心理學系副教授Kristin Neff,在2003年提出有關「自我關懷」(Self-compassion)的研究,主要有三大範疇:靜心內觀(mindfulness)、共通人性(common humanity)、善待自己(self-kindness),意思為靜心觀察自己真實感受及承受的壓力或痛苦;認同受苦的感受並非自己獨有,而是普世的人類經驗,以及遇上痛苦時,不要批評自己,而是鼓勵自己。

在生活步伐急速的現代社會,需要找出MeTime,才能夠靜心地看待自身需要,從而減輕及紓緩工作、生活壓力。

早起黃金時間

對於如何有效率地管理生活及工作上的時間,堅持26年早起、曾推出《起床後黃金1小時》等著作的日本作家池田千惠,在《Me Time:兼顧工作和生活的時間管理術》一書中,強調要糾正大眾的時間觀念,並非將每日變成48小時,而是珍惜有限的24小時,做好重要事情,沒必要做的事馬上停止。如果想成功獲得MeTime,最大關鍵是「自己時間優先,對方時間其次」,即根據自己價值觀做出嚴格篩選,釐清「Have to」和「Want」的分別;因為發自內心的「Want」,才會令自己有動力擠出時間。

池田千惠還提到MeTime最有效果順序,應當是「晨間、夜間、日間」,只要自己提早一點起床,就能夠有不受任何人、任何事物干擾的自由時間。她又提醒,完成的事情不需要太多,只要做到一件自己最喜歡的事情便可以。

已故美國NBA湖人隊名宿高比拜仁(Kobe Bryant),留給球迷最深印象為對自己的高要求和刻苦訓練。他其中一句名言為「你見過凌晨4時的洛杉磯嗎?」

雖然有報道指出,高比拜仁太太Vanessa說丈夫只是偶爾會凌晨4時起床練習,但在Netflix紀錄片《救贖之隊:2008奧運男籃夢》中,球員曾提及快將天亮時,高比拜仁已去健身室操練,可見早點起床絕對是「創造」個人專屬時間方法之一。

以自己為出發點

其實,MeTime的重點是以自己為出發點,進行真正想做的事,這個時段可以做任何事,只要能達至情緒釋放,例如做運動、冥想等。美國環境心理學家Rachel Kaplan Stephen Kaplan提出的注意力恢復理論(Attention Restorative Theory),就是說人們遠離煩囂、投入靜謐的大自然環境之中,會讓身心放輕鬆,因為觀看海灘、森林和山林景色時,可以讓大腦放鬆對日常生活的各種注意力,減低壓力負荷,從而達到恢復效果。

根據美國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NYU Langone Health)心理學家Bonnie Marks的探討,每日大約有20分鐘「安靜時間」已很好,如果有一個固定私人時段,效果更佳。

Almuth McDowall的研究顯示,懂得把時間留給自己的人,往往有以下幾個習慣:

1.好像池田千惠所講的早起床、

2.把「自己」寫入日程表,意思是做自己想做的事、

3.在適當時間遠離電視、手機等分散注意物品、

4.好好外出用餐,讓自己充電。

正所謂「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讓腦部及思緒放輕鬆,才能身心健康地在人生路途上走得更遠。美國腦神經學家Saundra Dalton-Smith表示,投入自己喜歡的事情或培養興趣等,能幫助一個人抽離繁雜思緒,從而清空大腦煩憂,享受當下。

池田千惠強調最重要的是,找出自己能夠好好利用、分配時間的方向,就算毫無目的地消磨時間、放空發呆也是一種自我投資,只要盡情地為自己花多點時間,一定有所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