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19年8月30日 星期五

明夷各爻的角色

有博友擔心香港暴亂何時擺平,其實政府怎做,稍知中共脾性都心照不宣,卜卦多此一舉,但之前談及《明夷之復》,地火明夷,很值得大家咀嚼。我最近在不同的術數系統都碰到它:楊師傅卜抗爭,終局是明夷;依邵康節《皇極經世》,2020年值年卦又是明夷;據玄空飛星,明年南方離宮飛入二黑,也構成明夷之象。與其說是巧合,我更相信是天意。
明夷是坤上離下,象徵「闇主在上,明臣在下,不敢顯其明智」,如殷紂之世,賢人箕子要裝瘋避禍。易經稱之為「明入地中」,但烈火在地下燃燒,今天或者可叫「焦土」。細味明夷一卦,正是黑暗時代的浮世繪:
明夷,利艱貞。明夷字義為光明隕落,光明消失,黑暗、災難,亂世的意思。
初九,明夷于飛,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喻當邪惡猖獗正義受難時唯有 韜光養晦以求自保。象徵沉默的大多數和那些趕着移民的人;
六二,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馬壯吉。喻危害及身,唯外柔順而內純正,方能避禍。就是象徵講道理的和理非,方能避免被捕;
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貞。喻衝破黑暗,必須採取非常行動,但必須慎重。是象徵革命的勇武派,必須慎重,方能避免被捕;
六四,入于左腹,獲明夷之心,于出門庭。喻最危險的地方,實際也最安全。是象徵不願同流合污,抽身而退的君子,反而最安全;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貞。喻越是黑暗,越應堅守正義。即象徵裝扮的義士,可能擅長高級黑;
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後入于地。喻物極必反,黑暗終將滅亡。是自甘墮落的跟隨者及其爪牙。
三千年前周文王寫下易經,那時候的亂世,那亂世中的人,竟然跟三千年後的你我並無分別。明夷卦用現代粵語翻譯,不就是攬炒嗎?

2019年8月28日 星期三

妥協

有一名句:「政治是妥協的藝術。」這話要好好理解。什麼是政治?什麼是妥協?如何妥協?妥協有無底線?沒有底線的妥協,很容易流於阿諛奉承,但底線的高低,又該怎樣劃定?

西哲亞里斯多德說:「人依其本性是政治的動物。」西方的所謂「政治」,英文是politics,源自希臘字polis,其字面意義是「城邦」(city-state)之意。古希臘社會有各個獨立城邦,星羅棋布,各有其自治政府。今日已很少見「城邦」,或「城邦事務」,「政治」已變成孫中山所說的:「政是眾人的事;治就是管理。」

管理眾人的事,無可避免地與衝突和合作有所關聯。一方面,不同意見往往是同時並存;另一方面,政治運作經常被描繪成解決衝突的過程,讓對立利益得以彼此妥協,而妥協之道,變成藝術。此話源自十九世紀德國政治家俾斯麥:「政治並不是科學……反而更像是一門藝術。」

政治若是妥協的藝術,那麼若藉由妥協、折衷或談判,總比透過武力或赤裸裸的權力鬥爭來解決衝突好得多。現代政治學者克里克(Bernard Crick),在《 政治的辯護》(In Defence of Politics)一書中,便堅信社會應建立在共識而非誓不兩立的衝突,就算有歧異存在,也可迎刃而解,毋須訴諸脅迫和暴力手段。

論妥協,我會想起《周易》的兌卦——快樂是人生的美點。「兌」這個字,漢儒解作「說」,宋儒解作「悅」。其實兌是「說」或「悅」都可成立。妥協要通過談判不可,那是說話的藝術。妥協得好,便是「悅」;妥協得不好,便是另一些「兌」旁的字,如銳、脫、敓等。銳是尖銳,有傷害性;脫是脫落;敓(奪字的假借)是剝奪,都是壞事。

兌卦代表秋天,秋季既是代表豐收的喜悅,又是萬物開始凋敝和肅殺的季節,正好說明兌卦的兩面性。將兌卦應用在談判中,談判而得雙贏,在管治上叫「悅民之治」。《彖傳》解兌卦:「兌,說也。剛中而柔外,說以利貞,是以順乎天而應乎人。」這裏闡明政治妥協的藝術,是內秉剛健之德,外抱柔和之姿,以團結協和為願望,以利人利物為存心,堅持正道,才能順乎天意而合乎人心。總而言之,運用兌卦於妥協中有六個原則:1. 公正無私 2. 和而不同 3. 勿自媚於人 4. 堅守正道,摒棄邪惡 5. 居上位者易被擁蔽 6. 勿為小人而妥協。

妥協藝術又可以通過中國文化的「中庸之道」來體會。「中庸」不是折衷,「中」是不偏不倚的中道,也就是所應堅持的原則;庸者常也。「中庸」就是以平常心而不是高姿態來實踐中道。這是外柔內剛,而不是內柔外剛。外柔內剛的例子,可參考《論語》對孔子的描述:「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溫、不猛、安都是柔;厲、威、恭則是剛。

反觀今日香港,特首林鄭顯然是外剛內柔,心中未有決定,外表則強撐拒人於千里。本來所謂「五大訴求」,最容易妥協而可將亂局降溫的其中之一是「撤回」,因為基本上與她說的「壽終正寢」無甚分別,真不知為何如此。


2019年8月26日 星期一

坤卦---人生的柔順、退讓


《周易》各卦中與純為陽爻的卦相對的是純為陰爻的卦,象徵剛,而象徵柔;乾象天,而坤象地。為馬、為首、為父、為君,而為母、為釜、為母牛……總之,為一切能包容、忍讓的物質屬性,噬遇此卦,先失道而後得主人,宜往西南,勿往東北,安則吉。這是傳統解釋。與卦相比較我們便可以得知,卦向我們講述的是自然和人生的柔順、退讓原則。自古以來,中國人對自然法則中的柔順原則就予以高度的重視,認為事物發展的剛與柔是相輔相承的;一味地進取、剛強,並不能保證你事業的成功,任何事物都有正反兩個方面,缺一不可。《周易》的卦,是對自然和人生法則中柔順原則的集中表述。象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承順天。坤厚載物,德合天疆。含弘光本,品物鹹亨。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人在剛強、進取的同對,還要具備坤、的陰柔、退讓性格。一味剛強;必遭折斷;剛柔相濟;才能事事有成。以寬厚、柔順的品格處世,是對在事業上剛強、進取的一種輔助和補充,《文言》曰: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靜而得方,後得主而有常,含萬物而化光。坤道其順乎?得天而時行。《老子》一書,講的基本上是坤卦的柔順原則。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夫唯不爭,故無尤。”“曲則全,枉則直,窪江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因而老子崇尚柔順。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的理論,是他對自然和人生的經驗總結,更是對《周易·坤卦》原則的充分發揮。柔弱順從表面上不如剛強進取,而它在實際生活中的效用卻不亞於後者;古人主張的外圓內方、或智欲圓而行欲方的處世原則,便是對坤卦原則的運用,古人主張積善行德,以寬厚、豁達接人待物,即《文言》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便是要求人們以柔順原則處世。

    在卦象上,與卦所主張的剛強、進取、積極行動等原則相反,卦則闡述了陰柔、謹慎、含蓄、收斂、謙讓等原則。

  瞭解當中六爻所闡明的道理,我們便會得到如下的啟發:

   第一,在你的生活和事業中,首先要學習和鍛煉見微知著的本領,然後才能防微杜漸,將可能發生的災難抑制在萌芽狀態,或及早作預防的準備。實在不得已,也要想辦法避開可能發生的災難,這樣便不會發生大的差錯。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一個由微而著,由小而大的過程。初六,履霜,堅冰至之含義即在於此,秋天霜降之後,必然是冬天的嚴寒。所以,當你踏到冰霜時,就應當想到結冰的寒冬即將來臨,早作過冬的準備,一些小事的發生,很可能是大災禍發生的先兆。人們懂得這一點,便可及時地採取措施保護自己。西漢初期,高祖劉邦的同父弟劉交被封為楚王。劉交喜讀書,多才藝,到封國後,對穆生,白生、申公等當時名儒十分禮遇。穆生不喜歡喝酒,劉交每次擺酒宴,都要為穆生準備點甜酒。等劉交去世,其子劉戊繼承王位,開始時還經常在擺酒席時為穆生備點甜酒,後來便忘了,穆生退回家後說:我該離開了!不為我備甜酒,楚主對我已開始怠慢,再不走,以後便會將我送到刑場上去。便稱病請求隱退。申公和白公二人非要穆生繼續為楚王服務,說:你怎麼不念在先王的面子上呢?現在大王偶爾失禮一次,你又何必這樣?穆生回答說:《易》說:知幾其神乎!幾者動三微,吉凶之先見者也。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先王所以禮貌我們三人,是因為有道存於胸中,現在楚王卻忽略了這一點,是他胸中已忘記了道、忘了道的人;怎麼能和他長久相處?我難道是為了這點不足掛齒的小禮節嗎?便謝病而去。申公和白公卻留了下來。穆生走後、楚王劉戊果然越來越驕橫,並與吳王劉濞聯謀造反,申公和白公勸諫,劉戊不但不聽,還將二人抓起來,讓二人穿上罪人的囚服,在街市上舂米。這個故事,便是見微知著之理的最好說明。而不懂得這個道理,或沒有見微知著的才能,等事情發生了才會應付,即使不失敗,也要蒙受羞辱。

    第二,柔弱和謙讓並不意味著失去主見;一味地阿附別人,而是在堅持原則和正義的前提下所表現出來的寬大、謹慎態度。《文言》解釋直、方、大,不習無不利說:直其正也,方其義也。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習無不利;則不疑其所行也。君子只要以恭慎的態保持內心的正直、外在行為的正義,其品德便不會孤立、也不會懷疑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確、西漢時的大臣汲黯,內心對漢武帝保持著絕對的忠誠,而外表上對漢武帝的所有不檢點行為,都予以激烈的勸諫甚至抨擊,漢武帝雖然非常惱火,但因知道汲黯的為人,而每每原諒並重用他。與汲黯相對的是李斯。李斯對秦始皇統一天下所立之功,可說當世無匹。但他一味阿從秦始皇的暴虐習性,在秦始皇推行暴政時,身為宰相而不加勸阻。秦始皇死,又阿附趙高而欲得秦二世之寵,一味對秦二世拍馬逢迎,結果不僅葬送了秦王朝的江山,也使自己身受車裂之刑而慘死。無原則地阿從於人,便是這樣的結果。而我們所提倡的,正是直、方、大,不習無不利。

    第三,柔順便意味著謙虛和含蓄。人在任何時候,都要懂得謙虛和含蓄的道理,即使自己有超人的才能,也應含蓄謹慎,而不自傲於人。所以六三爻說含章可貞。《文言》曰,陰雖有美,含之,以從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無成,而代有終也。陰柔雖然是美德,但要含蓄。這是大地的原則、妻子的原則和為人臣子的原則。從另一方面來說,也是居於從屬地位的所有人所應懂得並遵循的原則。對於有才能的君子來說,有功而不居,有德而不傲,這樣的人才能成就大事。居於領導地位的人更應懂得,這也是一條重要的領導原則。真正懂得領導藝術的人是決不驕做待人,自高自大的。那樣只能使自己孤立。

    第四,柔順意味著要言行謹慎,要收斂起自己的鋒芒,收斂、言語謹慎的作用,首先在於保護自己,因為鋒芒太露,往往會招致別人的提防和攻擊。這就象一把錐子,平時要收在囊中,必要時才脫穎而出,顯露自己的鋒芒,發揮作用,而不要老是將鋒芒暴露於外,那樣只能讓人處處提防你,即使好意也會被當作惡意。六四:括囊,無咎,無譽。收斂便如紮緊口袋,雖然被《苟子》譏為鄉願腐儒,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護自己。其次,收斂也意味著人能夠克制自己,控制自己的意志,在內心機智、達變的前提下謹慎自己的行為,使之更易於為人所接受、所謂外柔而內剛,外圓而內方。這也是對人的一種鍛煉。內心的機智成熟,加上適當的表達方式,才會無往而不利。《文言》解釋此爻雲:天地變化,草木蕃;天地閉;賢人隱。《易》曰:括囊,無咎,無譽。蓋言謹也。正是此意。

   第五,運用柔順原則,還意味著要提高自己的氣度涵養。在某種程度上,柔順可培養自己的定性,使自己不急不躁,沉毅而穩妥。堅守心中正直的原則,不急於表現,但也不輕易改變自己的觀點和主張。只有這樣,你才能冷靜地觀察事物,思考對策,提高決策的正確性。而寬廣的胸懷和氣度,也會使你處理好與周圍人的關係,受到人們的尊敬和信賴。但我們還應該清楚,鎮定,穩健,大度,並不等於傳統所說的:中庸。六五爻得中而謙遜,有力量而氣度不凡,正是我們受要求做到的。《文言》對六五爻所象徵的這種品德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於四肢,發於事業,美之至也。這句話,是中國美學史上的名言。培育自己高深的涵養,並將之運用到自己的事業和生活中,是真正值得我們每個人去追求的。

   第六,運用陰柔的原則切不可走極端。若你在自己的生活、事業中一味地順從、謙讓、收斂、謹慎、不發表言論,不表示意見,只看別人臉色辦事,那必定一事無成。這是懦弱和無能,而不是對陰柔原則的恰當運用。所以,卦上六爻告誡人們,極端陰柔必然兇險。而用六又教導人們,在運用坤卦陰柔的法則時,要謙虛中正,外圓內方,還要冷靜客觀,通權達變,柔而能剛,弱而能強,才算是妥善地運用了陰柔的法則,才會逢凶化吉,舉事有成。

    綜上述可知,在運用陰柔法則時;要:

一、見微知著,防微杜漸。
二、堅待中正原則之下的寬大和謹慎。
三、懂得含蓄和謙虛。
四、收斂鋒芒,內方外圓。
五、培育自己的涵養,並運用到自己的事業中去。
六、通權達變,不可一味柔順。

2019年8月22日 星期四

移民循環三十年

早前見到香港局勢不穩,移民之聲四起,於是寫了一篇《離卦與移民》,最近剛好碰到移民公司顧問何生,問佢情況如何。顧問何約四十幾歲,上一次香港發生移民潮時,即八九年前後,佢還是一名中學生,不了解為何幾乎有一半爸媽朋友搞移民,不少男女同學同佢講拜拜就去咗加澳紐。佢因緣際會,因做地產代理賣外國樓盤,去東南亞國家去得多,熟悉多國情況,而買樓客戶不時問埋:「買咗樓有冇居留權?」於是佢索性轉咗去做移民顧問兼外地樓盤代理。過去幾年生意過得去啦,點知天賜橫財,林鄭月娥做咗佢嘅財星,搞送中條例而雙手奉送大量生意畀佢。顧問何話:「查詢移民人士比2018年多幾倍,我簡直應接不暇,睇怕今年花紅獎金有着落,佣金都幾好。」
因乜事要移民?顧問何話:「最多人講嘅因素係為咗子女教育,其次係怕香港亂,第三係怕香港上海化,逐漸變成共產黨話晒事。」
咁講法,即係移民理由三十年不變,1980年代移民潮興起,我們一代人移民咪又係呢三大理由,回首前塵,移民咗嘅朋友多數係損失大過收益,當年放棄有好大上升空間嘅職位而走咗去加澳紐搵工,金錢損失不菲,到子女完成大學教育,21世紀又成家回流,唯一「淨增值」係多咗本外國護照,可以隨時再鬆人。至於子女在彼邦完成大學教育,基本上亦是有啲非常叻,有啲不過如是,更有啲讀唔成書。移民係為咗子女教育呢個理由,說服力唔夠十足。
最近聽到一個金融界精英叫朋友送子女去英國寄宿學校,以便他日適應移民生活,仲大聲講:「香港教育好衰,通識教育教壞人,去英國冇呢啲嘢,細路唔會學壞着黑衫上街。」我聽到幾乎笑爆嘴,細路去英國讀書唔會學玩民主、自由?在英國讀書會更愛中國?男女去英國寄宿學校唔會搞異性戀、同性戀、雜交、食大麻、啪丸仔?英國冇英國式嘅通識教育乎?
總之,一啲精英掛住搵錢,不想現狀受到任何衝擊,破壞佢地嘅收成期,於是怪責香港𡃁仔上街,而𡃁仔上街就係通識教育之錯。啲精英頭腦都算簡單,令人驚奇。究其實,幾十年來,香港人搞移民,最大最大之理由埋藏在心裏,就是避秦,恐怕中共鐵腕管治香港,清算有錢佬及異見人士。今有錢就移民馬爾他、葡萄牙,抵食兼方便。冇乜錢又多口批評大陸嘅,去大馬檳城或泰國曼谷住埋隱居,係次佳選擇。

2019年8月21日 星期三

命運怎樣算出來

帕斯卡

理論上,我們可以用水晶球、子平八字,紫微斗數和易經六十四卦……,來計算出未來,未來是要用推算的。一六五四年,數學家建立「機率」,用大數法則算出準確未來,而這種超級預測術,未來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一六五四年七月二十九日,布萊希.帕斯卡(Blaise Pascal)寫信給皮耶.費馬(Pierre de Fermat),討論一個賭博問題,這兩位法國數學家一連串的通信,發明了人類預測未來的利器。

帕斯卡從小在家自學,他的爸爸是稅務官,更是一名發現「帕斯卡蝸線」的知名數學家。這樣的天才老爸卻認為,太早教小孩數學不好,應該等小孩長大。這一等,等到帕斯卡十二歲,偶然看見爸爸在閱讀幾何學的書,爸爸只是稍稍指點,帕斯卡竟然發現任何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一百八十度!他爸爸這才發現兒子是天才,開始全力教他學習數學。

一六三七年,爸爸帶著帕斯卡參加一場數學家聚會,十四歲的他,因此認識了笛卡兒、伽利略、費馬。一時多少豪傑,每位天才都驚歎他是神童。從此不用爸爸帶,自己可以參加各類討論會,每次都語出不凡。十六歲的帕斯卡,也已經能獨立發展理論。

撇除迷信 用數學計算未來

一六五四年,有兩位數學家擲骰子賭博,結果發生了問題:賭徒A與賭徒B各拿三十二枚金幣當賭金,講好五戰三勝,誰先贏三把就能拿走全部賭金六十四枚金幣。賭到A贏兩把,B贏一把時,遊戲中斷,不能往下賭,那應該怎樣分配金幣才公平?

他們請教帕斯卡,帕斯卡與費馬通信討論。費馬的辦法是把賭局繼續進行下去,看會有什麼可能?剩下兩局,會有四種組合:AA贏,AB贏,BA贏,BB贏。前三種組合加上前面二比一的結果,都是A贏;只有最後B連贏兩局,B才會翻盤。所以比例是三比一,應該把賭金分成四份,A拿走三份,B拿走一份,也就是A有四十八枚金幣,B有十六枚金幣。

這幾封討論賭博的信,是科學上的一大突破。這是以數學的方法想像未來,撇除了迷信和運氣。費馬說的是,讓我們考慮未來,考慮所有的可能,計算在不同可能的未來,事情會如何演變?這是簡單的算術,但計算未來是人類第一次有的概念,是重大突破。

帕斯卡接受費馬的討論,繼續設計更複雜的賭局,討論要如何計算?他們建立了「機率」,從此未來不是空白的,我們擁有預測的能力,是可以把各種可能計算出來。他們的洞見,開啟邁向現代化世界的一道大門。

在帕斯卡和費馬通信的這一年,另一位數學天才雅各.伯努利(Jakob Bernoulli)在瑞士出生。他本來照著爸爸的期待,在大學念神學和哲學,準備未來當神學家。結果在當家庭教師時,他接觸到數學,打開人生另一道門。他開始遊歷德、法、荷、義等國家,拜訪有名的數學家,回到瑞士後,成為大學的數學教授。

伯努利一樣用賭博來研究機率,他用公式證明十六世紀義大利數學家傑羅拉莫.卡丹諾(Girolamo Cardano)的觀察博弈遊戲玩的次數愈多,數學預測的結果就愈準。卡丹諾曾被父親斷了經濟來源,為了學費和生活費,他拿錢去賭博。別人賭是好玩,但他認真研究,果然贏多輸少,不但完成大學學業,還寫出十五頁的小書《論賭博遊戲》,連達文西都來請教數學問題。

預測靠數據 風險仍客觀存在

「大數法則」到處存在,比如丟銅板,丟一百次,正反面機率會接近五%;丟一千次就更準,一定是五十%。我們無法預測每次的正反面,但可以鐵口直斷一千以致一萬次的結果。

賭場就是靠大數法則來賺錢,像是賭輪盤,紅黑比率各半,賭紅黑一賭一;數字有三十六個,單賭一個數字,賠率一賠三十五。但賭場與賭客機率各半,這樣賭場怎麼賺錢?靠作弊?不是,輪盤多了兩格綠色零號,白球掉到這裡,算莊家贏。這下莊家贏的機率就多一點,賭的次數愈多,賭場就穩賺不賠。賭客在賭博,賭場沒在賭,他們會輸給少數賭客,但會贏大部分的錢。

同樣在運動比賽,勝負的賠率,是按雙方的對戰資料來計算。墨西哥足球踢贏德國,是大爆冷門,但如果他們比一百場,結果一定跟賠率一樣。

現今處在龐大數據、超強電腦、精密設計支配的時代,我們更能算出未來的機率,更有能力預測未來。但我們對預測的感覺,會因不同事物產生極大差異?如氣象預測明天降雨率有十五%,結果你沒帶傘,你會抱怨預測不準嗎?不會,因為十五%的機率只是比較小,但沒說絕對不下雨,下雨是剛好掉到那十五%內。

但二零一六年的美國大選,各家民調都說希拉莉領先,《紐約時報》更預測希拉莉當選機率是八五%,特朗普只有十五%。結果特朗普贏了,大家都說民調騙人。相信經過這次大選,所有專家會找出原因,修正未來民調的方法。

我們預測未來的能力只會增加,不會減少。這一切都來自像帕斯卡、費馬、卡丹諾、伯努利當年的洞見。妙的是,這些偉大的洞察者,都超越自己爸爸對孩子的預測!

2019年8月20日 星期二

乾卦——人生的剛強、進取

上文提到周易乾卦象曰之「天行健」,只作簡短介紹;作為《周易》六十四卦的第一卦,乾卦可作較詳細解說。

 卦辭: 乾,元、亨、利、貞

    乾卦是《周易》六十四卦的第一卦。元、亨、利、貞,按《左傳》襄公九年的解釋為:元,體之長也;亨,嘉之會也;利,義之和也;貞,事之幹也。體仁足以長人,嘉德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含義,貞固足以幹事。據此解釋,則元、亨、利、貞為人之四德。《易傳·文言》也表述了相同的觀點。若按《周易》本來的意思,則筮遇乾卦,舉事有利,故曰利、貞
   
然而,上述說法只是古人對乾卦的原始理解。如果我們將乾卦和《周易》中其餘的六十三卦相比較,再深入研究一下乾卦卦象六爻全為陽爻的含義,那麼我們可以認為,《周易》將象徵純陽的乾卦放在首位,是在向我們表達一種觀念。這種觀念,即《周易·說卦傳》中的乾,健也;”“乾為馬乾為首乾,天也,故稱乎父乾為天、為圜、為君、為父、為玉、為金、為寒、為冰、為大赤、為良馬……”等概念。而這些概念,又可以集中地概括為兩個現代概念——陽剛和進取。而純為陰爻、與乾卦正相對的是坤卦,即《周易》的第二卦。坤卦卻代表了和乾卦正相反、而為《周易》六十四卦組成基礎的另一半;陰柔和退讓。
 
《周易》將乾卦和坤卦這一剛一柔、一進一退的兩卦放在六十四卦之首,是有其深刻的原因的。以《周易》為代表的中國古代哲學認為,人類生活在其中的宇宙萬物是由原始的混飩(太極)演變而來。這團原始的混飩由於其自身所具有的先天屬性,而逐漸產生和分化出陰與陽兩種基本的宇宙要素,即《周易》所說的兩儀,陰和陽的相互對立與作用,又產生出四象(風、雷、雨、電或老陽、老陰、少陽、少陰),四象進而產生出八卦,八卦實際代表了八種宇宙萬物的基本屬性。八卦的相互作用便產生出了萬物。雖然這種以二、四、八、六十四等基數的相互演進來代表宇宙的發展進程不大準確,但它卻和現代科學中的宇宙起源論有著驚人的相似。這種理論的高明之處在於:它從不分散地看待宇宙萬物,而是充分地注意到了事物與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繫和相互作用,把表面分散、在不相聯、面目各異的宇宙萬物視為一個整體,一個龐大的系統,並將宇宙萬物的發展演變視為宇宙大系統演化的一部分,不僅由此出發去確定事物的價值,更力圖從根本上解釋事物的起源和發展,從中找出規律,用來指導社會和人生決策。這是我們讀《周易》所首先應該明白的道理。《周易》的六十四卦便正是一個大系統,它不僅表述了事物的發展總規律,更隨時給我們以嚴格的指導。乾卦和坤卦是六十四卦的基礎,它們分別代表了推動宇宙萬物前進和運動的陽和陰這兩個基素,以及與此緊密相聯的剛、健、進取和柔、順、退讓等事物發展的要素和屬性。  
所以,結合到具體的人生決策,我們可以確切地認為。《乾》、《坤》兩卦正為我們闡釋了社會和人生旅程中每個人都最應認真把握和恰當運用的兩個基本法則:剛和柔。如果再作細緻的區分,則我們應該清楚:剛的原則代表了人生旅途中的進取、剛強、積極行動,這正是人生一切事業產生和發達的基礎。不圖進取、沒有毅力、沒有目標,便會碌碌終生,一事無成。這是每個人都早已明白的,但並沒有多少人真正地理解、並在自己的一生中認真實踐這一點,而《周易》則對乾卦所表的進取、陽剛作了極為高度的評價: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始終,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禦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天的功能,是生成萬物而不自覺,永遠生生不息,向前發展。宇宙萬物正是因為資取了天的這種功能,才得以發生和發展,而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正應當效法天、即宇宙自然的這種精神,不斷地發奮進取,永不停息。所以,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句話,可以說是對乾卦所代表的陽剛和進取精神的最好概括。古往今來,這句名言不知激勵了多少仁人志士去發奮進取,建功立業。而今天,它們應是我們每個人的座右銘。
然而,《周易》又認為,任何宇宙自然萬物的發生和發展,都必須遵循一定的規律,而任何一種規律和要素、我們對它們的把握和運用,都應遵循其自身的規律,把握在一定的限度以內,而不能走極端,否則便會走向願望的反面。《周易》對自然事物中任何因素的發生發展都作了極為簡練和準確的概括,這便是《周易》六十四卦卦象中每卦所畫的六爻。這是一種非常獨特而形象的表達方式。每卦中的六爻、從下到上,都象徵著事物的萌芽、成長、發展、鼎盛、衰敗以至滅亡,轉化為另一事物或現象的歷程。卦中陰爻和陽爻的錯雜變化,則反映著事物在其發展過程中各種因素的相互影響和變化。在這裡,每一爻,即事物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不是孤立的,都是與別的因素相關聯的,它必然要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規律發展、變化下去,而決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這就象人不能逃避出生、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死亡的生生死死的規律一樣。這是我們在品味、研究《周易》中的各卦、各爻時所首先應該明白的。人生歷程中的陽剛和進取是和自然界的陽剛、進取完全相同的。妥善地把握和運用自己的力量,便是人生決策的第一條,是人生事業成功的關鍵。乾卦所演示的宇宙自然中陽剛的運行和發展規律是我們在運用進取原則時所首先應當注意的。

2019年8月18日 星期日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


上文提到人生的際遇是: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直覺而言,可將人生際遇看成對我們的重要性。
人的生命中有不少變數。俗語有道:「落地喊三聲,好醜命生成」,像是說冥冥之中,命運早已注定,大致上改不了,但小處中尚有機會可「微調」,正所謂「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然則生命中有一些重大的決定,可能真的會是「不能回頭」的?信宿命的人認為我們個人的努力頂多只可以讓生命總體往好的或壞的方向發展,但個人出身、具體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即是"""",就不是我們的能耐可以扭轉了。
我卻認為:
「命」:不輕言「認命」
「命」雖然被主宰,但正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一日未到人生的終點,都不應該輕言「認命」。凡事努力做好,面對工作不順的時候,也要堅持到底,絕不放棄,只要盡了力,最後即使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也可以心安理得。
「運」:要把握機會
「運」:「運」可以由自己掌握,在機會來臨的時候,你愈懂得把握,往後的機會也會愈多,就如連鎖反應,這全在於人的「心智努力」。
「風水」:可改變環境
「風水」:風水並不是要導人迷信,反而是指我們身處的客觀環境,事情只要處理得好,環境可以改變,前景也可以改變。
「陰德」:以品待人
「陰德」:積陰德是指做好事,套用在職埸上,最直接地積陰德,就是以良好品德待人。我們每天要接觸很多不同階層、不同層面的人士,顧客、上司、還有同事,待人處事的態度對我們的工作成效影響深遠,多做一些別人看不到的好事,學習與人建立關係,往往會得到更多意想不到的助力。
「讀書」:助改變命運
「讀書」:知識可以改變命運,除了書本上的知識,也要多點探索世間智慧,多向別人學習,以作借鏡,有效提升個人能力。
我偶然會問學生,究竟命運重要,抑或讀書重要;讀書、考試、入大學、打工,其實靠命運好,抑或靠讀書叻?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這句古語,自小就聽老人家常說, 使我們耳熟能詳。
命與運或許不能由人全盤控制,但風水術數卻可以幫人改運,助人提昇掌控能力,所以,懂風水的人,會利用風水術數的力量助運,如果還未足夠,就要人心地好,慈眉善目,好運便自然來。最後能讀好書,便成功在望。
習術之人喜談《易》,說《易》是所有術數系統之源頭。善談〈易〉者,莫不知讀《易》的遊戲規則,除本卦外,還設綜卦、錯卦、互卦、卦中有卦等,談一命二運三風水,卻少見人能以易見觀之。譬如說,用綜卦思維來看看,便會得出一個讀書、積陰德、風水、運、命的序列來。本人未敢妄言《易》,不過,卻透過別的途徑,得出了逆思的次序,從而知道古人的智慧和含蓄。
我看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順讀便是一組人類演化過程的序列, 是一套文明演化過程的圖譜。達爾文如果也能早參透這一條,他的演化論便可能更耐久、耐磨,不致於被後來的生物科學理論圍攻,甚至有被踢出新世代科學殿堂之虞。
我大膽地試圖將這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的基因排序,重新寫一份解讀報告。
先說一命, 根據中學理科生要讀的生物學,一命是你父母經行房後啟動的,有如製作上了生產線,進入了流程,產品在生產線上完成工序之後,便會推離線上出廠,定型為基本出廠型號,你沒有任何形式的話事權。
二運關乎大環境、大生態的影響,如果世界好,國家好,香港好,公司好,老闆好,父母又好,那便大家好了; 如果以上所說的項目,有很多都不太好,那你的運氣相信也好不到那里。就算你懂風水,可以在叙利亞、阿富汗等地任由發揮地建一座旺財旺丁、到山到向的風水屋,最終最可能成為綁架對象。當人的運不好的時候,除了降罪己詔怪自己,承認自己可能有錯之外,最終便只能說,那是社會的錯了。所以, 二運也是相當身不由己的。
三風水是試圖擺脫命運嚴苛掌控的初步努力, 這種努力,說它是主動,其實是被動,說它完全被動,它又有一些主動的外觀,總之是既被動又主動,既主動又被動, 看你向那邊傾斜。為甚麼我要這樣說?
我們看我國的人類史,便知道我們的祖先,最初的時候, 是住在樹上的,因為樹居可以避開凶猛野獸的威脅,心理上和實際上都比較安全。經歷過有巢氏的樹棲階段之後,我們的祖先便懂得穴居了,上世紀初在北京近郊周口店發現的北京猿人頭骨和洞穴,大略上披露了這段時期的生活狀況。到了周人公劉先生帶領族人「相其陰陽,觀其流泉,其軍三單,度其隰原,徹田為糧」,我們的祖先便由樹上和山洞,步進了農業社會雛型。
人從樹頂,從山洞上走下來耕種,便代表了自信心逐漸成形,在某種程度上, 有較好的把握,建立起安定的生活。安定的生活,需要靠秩序和規則去維持,而秩序和規則,則要倫理道德去指導,這成為了世界文明進展的必然過程。積陰德,便是不經不覺地積聚起優良的倫理道德。

我們談四積陰德, 自然想起明朝人袁了凡(1533-1606)寫給兒子的家訓書《了凡四訓》。
袁了凡是明朝人, 原名袁黃, 字坤儀,他考科舉之前找人算過命,當中很多項的結果都應驗了,他便認為命運是一條硬鞭子,半點不饒人。算命師又說他只有53 歲,無兒後繼香燈。袁了凡後來遇見了雲谷禪師, 雲谷禪師說命運是有商量的(可以改的) ,只要樂於助人,行善積德,命運便會改觀了。
了凡聽其言而實其行,不僅延壽,且得子嗣, 69 歲時,他寫成《了凡四訓》的來訓示兒子多行善積福,令自身命運優化。
為善須得窮理,那便關乎讀書。古人談讀書,並非強調學歷,而是說要讀聖賢書。五讀書,便關乎通達明理。
五讀書是四積陰德的進境。四積陰德比較容易,中人之資,只要接受道德系統的教化便可以做了,不論是感性地做,還是理性地行,都較易而為之。要通達明理,要求的層次便要進一境界。人類的文明,便是由一命、二運、三風水,一步步的走到這個階段來,以後還有沒有第六式,我們暫且不說。西方崇尚實用價值,他們的五讀書便演繹為「知識就是力量」, 我們的五讀書,主調便在於通達明理。
我常認為,術數之所以長期停留在江湖層次,被排擠於顯學殿堂之外,原因是它有兩大致命缺陷。一為自身欠缺獨特的、高俏的道德價值系統。術數的道德價值內容,經常只能夠依附於時代潮流的價值體系裡面,並且往往隨波於潮流中的俗面。譬如說,紫微斗數中有「祿在奴僕,縱有官也奔馳。」訣,意思是說,做官的人,如果祿在自己的宮位上,做官便要舒服好多,如果一顆而是跑到奴僕宮裡去,那就辛苦很多了。但在當今社會,我們便比較喜歡見到能奔馳的官,喜歡他們能夠以人為本、為人民服務。斗數又以太陽為官祿主,除了喜歡其關照仕途光明之外,最好還能輔以順風順水, 甚至不勞而獲,對於太陽落陷主辛勞,便抱其遺憾。這些都反映出術數依附於市俗價值,並且經常缺乏自我更新的提升意誠。
二是術數缺乏優美的美學系統。凡顯學,像儒、道家,除了有獨特的倫理觀和道德價值觀之外, 還有獨特的美學追求。儒家著重於人倫系統的秩序, 道家道法自然,都竭力於追求一種生活上的、思維上的「真、善、美」美學境界, 於此,術數便相對疲弱。所以,易學自漢以後分流,由孔子詮釋的倫理《易》,便輕易佔據了顯學的舞台,而占卜《易》,便常要在江湖行走。
故不論算命者,術士還是醫聖,除了習本科本位之外,還要兼經史,體態才可望魁宏,此為五讀書之要。本人祖師爺孔子,其教學內涵有「六藝」(或稱君子六藝)包括6個科目:禮、樂、射、御、書、數,反映的是一種全科式學習。
書是文字的盛器, 文字記錄發生了的事,或者是記載作者發見了的思想和言語,所以, 讀書其中一項重要的思想活動,便是以史為鑑。
近年來,人們常提出「趨吉避凶」,所謂「趨吉避凶」,就是謀求安吉,避開災難。不過如果我們懂得讀書,便能夠明辨是非,便能夠知命、知運;便能夠通達,便能夠超越命、運,而沒有所謂吉凶。
我看古人說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乃取其含蓄。習術者多談《易》,知《易》有六十四卦, 每卦皆六爻, 古智慧以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序列,而止於五,便是以不言為要言。
習玄空、八宅風水者, 皆知九星順次有一白貪狼、二黑巨門、三碧祿存、四綠文曲、五黃廉貞、六白武曲等等。各星根據其賦性演繹,即一白貪狼主壽、主險;二黑巨門為坤, 像大地之包容;三碧祿存主食祿與是非爭奪;四綠文曲主風尚與才藝;五黃廉貞主精神文明及大磨煉。我們將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一一套入,或許便有豁然的感悟。三風水如果對應三碧祿存, 主貪祿與是非爭奪,那便是我們常說的「口腔文化」表現矣,所以, 習術數者最容易招是非口舌。
至於不言的六,便當為至剛的菩薩道。所以, 善《易》者不言卜,書讀得通達,占卜便屬多餘。
占卜、風水術數不是終極的學問,並且重重局限,古人一早便體察出來,並且懂得以情緒指數 (EQ) 超越,以求至於通達。
古人論命,分受命、遭命、隨命三種, 是為三命說。上古時代,人命脆弱,對「命」之存在,頗為敏感,並且設立官制,以監察命運的變化,有如我們設立儀器,去監測空氣污染情況一樣。成於戰國時期的《禮記》, 是儒家的禮法經典, 其中有「祭法」一章, 當中談及戰國時期「司命」的設立。
古人談理說命, 屢屢以聖人做標準,的確有點令人疲累,也叫聖人負擔太沉重,我試將古人的大智慧縮龍成寸, 歸納成幾個字,不外叫人在三命面前,靜坐放鬆 !
我認為,學懂算命, 最好用的範圍, 便是為自己略算,和為信任你的親友略算,協助他們將人生的資源好好地分配,從而找到較易行的道路。又或者以一些名人真實故事,印證其發跡的原因。
西方算命可以用水晶球,但有位英國工黨領袖安奈林﹒ 貝文(Aneurin Bevan)1919 年,於下議院力拒保守黨欲藉大選回朝時發表演說:
「如果能讀書, 為何還要看水晶球?
所說的書, 便是歷史和經驗的教訓。
歷史上, 各行各業都有一些精英之士,能將他們的智慧, 出口成文,留給後世盈千累萬的金句箴言,讓我們不時咀嚼回味,仍覺齒頰留香。唯獨習術數者,自古之來,便常交白卷。甚至對涉及本業的一句「一命、二連、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 便也因為喜歡機會主義地自動對焦,而往往出現構圖錯誤,並且不能自圓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