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14年5月9日 星期五

性空法師


上一博文《小我症候群》,提到現今社會不少人都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裏,以致出現居住問題、垃圾問題、破壞環保問題以至政制問題...等等,要解決眾多問題,就要將我們「小我」的屬性轉化成「大我」,如果前者的人數減少而後者增加,情況將會逆轉。

去年性空法師訪港時,舉辦了兩天禪修工作坊和九天禪修營,教導我們擴大「大我」的心。他在九天禪修營教授四無量心作為止觀修習之方法,他說:「四無量心讓我們心寬,感覺無量,使我們感覺到沒有牽制,跟著沒有煩惱,做法就是修習擴大「大我」的心。四無量心能拉開我們的心,從「小我」的心培養到「大我」的心,培養正面的情感,使我們感覺自在,達到理想的修行。

性空法師於1949年在捷克布拉格出生,1967年曾入讀布拉格查理斯大學中國文學及哲學系學士課程,69年畢業。1974年,於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取得俄語文學榮譽學士學位,並於1977年在法國巴黎大學取得中國文學及哲學系的文學碩士及哲學碩士學位。

 1970年代末法師在德國柏林開始學佛歷程,1979年入讀印度新那爛陀大寺院 (Nava Nalanda Mahavihara) 研修梵文及佛學,兼教法語及德語,1984年獲得文學碩士學位。

1986年,他曾到日本隨曹洞宗厚田雪溪禪師 (Harada Sekkei Roshi) 學習,法名性空。1987年,法師於斯里蘭卡剃度出家,依止那難拉瑪大長老 (Venerable Nanarama Mahathera) 受持南傳上座部比丘具足戒,並隨長老學習禪修,法名Dhammadipa (巴利語,意即法洲或法燈)1989年,法師於美國洛杉磯西來寺受漢傳三壇大戒,同年開始於美國、德國及台灣教授佛法。

 1995年,法師於緬甸帕奧禪林完成禪修課程後,協助帕奧禪師教導海外學生。自此,法師受邀前往世界各地的寺院和大學,教授禪修止觀 (即寧靜心境與直觀佛法實相之修習)

 早年,性空法師學習到不同語言,故能操流利的捷克語、法語、德語、英語、俄語、華語、印度語、僧伽羅語及日語,並能閱讀及翻譯巴利文和梵文佛典。法師的捷克文譯作有《大乘起信論》、《入菩薩行論》及《寒山詩集》。法師在台灣的部分教學被結集成中文出版,包括:《念處之道》、《四聖諦與修行的關係》、《阿毘達摩的理論和實踐》和《四無量心》(由台灣香光書鄉出版社出版)

 歷年來,性空法師於歐洲、南北美洲、台灣、中國大陸、香港、印度及東南亞等地開示佛法及帶領禪營。法師性格溫文隨和,並教導學生需應用佛法知見到修行上,親身實證。法師的教學重視提昇品格,以作為修持寧靜心境 () 的基礎,從而以直觀現實本質 () 來培養智慧。法師鼓勵學生應發弘誓願——踏實體證佛法,普利一切眾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