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15年2月15日 星期日

拖死創科局?

昨天睇電視直播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為開設創新及科技局的辯論;一如所料泛民把計畫拖死,反對派議員認為再贏一仗,意氣風發、高奏凱歌,對政府施政受阻沾沾自喜,冷眼旁觀,我覺得在勝利背後,將會付出了沉重的政治代價,進一步墮入民望慢慢下滑的惡性循環。他們對此不是不知,但為了保住光環,憂慮失去「基本盤」,無奈走上這條損人不利己的「不合作」之路,轉身已愈來愈難,如此下去,前景實在堪虞。為什麼有這些看法,因為接近會議尾聲時,已有較溫和的反對派議員,開始講些道理,不只是因為CY如何為安放親信才反對,轉而講出較理性原因,只要滿意下次提交解決方案,最終還會投支持票。
泛民今次打沉創科局,只是「不合作運動」連續狙擊的目標之一,其目的是在「佔領中環」之後「佔領議會」,用堵塞道路的同樣戰術,不斷阻撓政府議案通過,令施政陷於泥沼,動彈不得,藉此將「抗爭」持續下去,以取回自己是民主運動主導力量的形象。
他們接過「佔領」的火棒,表面看來終於由茄喱啡變為主角,但他們自知或不自知的是,雙學(學聯與學民思潮)留下的爛局,已成為「負債」而非「資產」,帶來的是「虧蝕」而非「盈利」。
雙學煽起為期七十九日的「佔領風暴」,到尾聲時民心逆轉,大多數市民對此不表支持,最後行動「爛尾」收場。泛民在整體運動中都只是靠邊站,到「佔領」草草撤退後,他們為拿回尾彩,大搞「不合作運動」,但經過大風暴對社會經濟嚴重衝擊後,主流民意對持續這場運動已無好感,公眾支持的基礎已失,泛民打「拉布戰」對爭取民望有損無益。 此外,學生組織在「佔領」收場後即告崩紛離析,昨天港大公投,已宣佈港大學生會脫離學聯,這是分裂的開始。此外,周永康等一批學生領袖正悄悄退下戰,甚至準備出國留學離開失意地,隨這批學生領袖星散,運動未來再難有甚麼作為。各學運領袖已再無心戀戰,泛民搞「議會鬥爭」已完全沒有裏應外合的有力聲援,變得各有各「玩」,冷冷清清。泛民承接他們的爛攤子苦鬥,只會繼續消耗自己的民意籌碼,不斷為他們「埋單」。
再者,當公眾開始厭倦沒完沒了的「政治鬥爭」,泛民卻仍在議會持續搞拉布把戲,在許多市民眼中,負面感覺已漸蓋過正面感覺,只看到泛民議員不務議會正業,阻礙民生政策推行,有破壞沒建設,對他們的觀感愈來愈差,民望分亦隨之下跌。一些民調反映,仍有一班支持者不變心,但數目只佔少數,可能他們的選票只屬於激進議員,不能與溫和泛民平分春色,失掉的選票或許流到建制派。
最近港大民調結果顯示,幾位泛民議員如李卓人、梁家傑、劉慧卿、梁國雄等,民望都有下跌跡象,明顯反映「不合作運動」對他們的民意分負面影響較大,而且有持續向下的趨勢。
今次泛民議員向創科局開刀,因涉及香港發展創意和新科技的問題,與香港未來經濟發展的關係極大,令市民的負面觀感更加強烈,設立創科局與政治議題無任何關係,卻是香港進一步推動科技產業的重要步驟,故得到香港各大學、資訊及科技界團體的支持,泛民為打擊特首威望,扼殺他們對成立創科局的願望,結果將令泛民進一步流失民意支持。
政府與建制派似亦看到泛民議員封殺創科局大失民心,所以策略上不積極剪布,讓泛民墮進「自毀」的陷阱,看來策略已達到目的。在昨天開會的氣氛,比吳亮星主持會議時,命令泛民激進議員離開有所不同。泛民政黨被形勢所逼而進行拉布,不但損港也害了自己,聰明的建制派議員,投入角色,已令對手不自覺墮入「民意懸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