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17年5月30日 星期二

止觀

前博文提到修禪進度不大,但另一方面有所得著,是已習慣簡單生活;已習慣謝絕無謂的花費,心靈比前更寧靜、更祥和,價值觀的改變,嚮往飄逸自由、無重無晦的澄空感覺,這種境界,我大膽假名為入世的靜寂。總結如下:
首先要有正常的身體,就要懂得呼吸。呼吸是代表生命,活著就會呼吸,可是我們一般所做的呼吸動作,多半屬於淺層呼吸,只用了一點點的力氣,空氣大概只到達肺葉的1/31/2深度,沒有完全發揮呼吸的功能。最好的呼吸是深呼吸,呼吸要緩、長、細、勻,讓空氣到達肺葉的最深層,身體可以得到的氧氣量就會增加。氧氣是身體活力的重要來源之一,身體裡面每個細胞的運作與修復都需要氧氣,尤其是大腦;所以當身體缺氧時,第一個感覺就是頭昏腦脹,接著就會打呵欠,強迫我們做一次深呼吸,供應氧氣。
呼吸是很簡單的動作,但有很大的學問。在一吸一吐之間,用一種細微的方式影響著我們的健康。呼吸可以提升體內消化力,活絡體內循環,也有助於心理狀態的調整,可以放鬆身體,釋放壓力,帶動生命活力。
上文的科學上的解釋,只是部分的過程:什麼都不想,放鬆身體,不起雜念,能夠集中注意力;但原始佛學的雜阿含經啟發我們進一步的修習,深刻地察照萬物的本性,以導致心靈的解脫,改變對事物及人生的價值觀。
可參考以下兩段經文:
一、《雜阿含經》經文(大正藏803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修習安那般那念,若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者,得身、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 何等為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已,身、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 是比丘,若依聚落、城邑止住,晨朝著衣持,入村乞食,善護其身,守諸根門,善繫心住。 乞食已,還住處,舉衣,洗足已。或入林中、閑房、樹下,或空露地,端身正坐,繫念面前,斷世貪愛,離欲清淨,瞋恚、睡眠、掉悔、疑斷,度諸疑惑,於諸善法,心得決定。遠離五蓋煩惱--於心令慧力羸;為障礙分;不趣涅槃。 念於內息,繫念善學;念於外息,繫念善學; 息長;息短; 覺知一切身入息,於一切身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出息,於一切身出息善學; 覺知一切身行息入息,於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行息出息,於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學。 覺知喜; 覺知樂; 覺知心行; 覺知心行息入息,於覺知心行息入息善學;覺知心行息出息,於覺知心行息出息善學。 覺知心; 覺知心悅; 覺知心定; 覺知心解脫入息,於覺知心解脫入息善學;覺知心解脫出息,於覺知心解脫出息善學。 觀察無常; 觀察斷; 觀察無欲; 觀察滅入息,於觀察滅入息善學;觀察滅出息,於觀察滅出息善學。 是名修安那般那念,身止息,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解說
我親自聽佛陀這樣說:
在某一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那時,世尊為比丘作出安那般那(出入息)念的解說:
多修習修安那般那念的人,能夠身、心安詳,思考清晰,觀察敏銳,煩惱、妄想(雜念)寂滅,純淨無疵,明(相對於無明)分想修習圓滿。 如何修呢? 如果住在村落、城市附近的郊外,早晨入村落乞食時,好好地守護六根,好好地保持著正念。乞食後,回到自己的住處,在林中、空房、樹下、空地,找一個安靜的地方,腰桿打直地端坐,拋開胡思亂想,將念頭維繫在當下(面前),斷除心中的貪愛,離欲清淨,清除瞋恚、惛忱、掉悔不安、疑惑,心情篤定自信。遠離上面五種讓慧力羸弱、障礙解脫的煩惱。 將注意力集中在屬於【身體】的呼吸上,依著呼吸,覺察每個呼吸的長、短,明白身體配合呼吸的律動順序(一切身出、入息),放鬆肌肉,舒緩心情,覺察到呼吸變得細勻(一切身行息出、入息)的情形。 隨著每一個呼吸,清清楚楚地明白心中【感受】的變化:是在進入了初禪或二禪時的喜,還是進入了三禪時的樂,或是所有的覺受(心行),都已經平息下來了。 再進一層,依著呼吸,覺察【心念】的變化:是在趨於歡悅的情況,還是已經收攝,專注於一境而入定,或是已經清淨離雜染了。 最後,依著呼吸,覺察【法理】的變化,覺察到在修習安那般那念當中,無常的變化、一階階修習的完成、一層層貪欲的消除、以及達到捨離、寂滅的情形。 這就是修習安那般那念。
二、《雜阿含經》經文(大正藏六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如實觀察。 云何如實觀察? 如實知此色,此色集,此色滅。 此受……想……行……識,此識集,此識滅。 云何色集?受、想、行、識集? 緣眼及色,眼識生,三事和合生觸,緣觸生受,緣受生愛,……乃至純大苦聚生,是名色集。 如是,緣耳……鼻……舌……身……意,緣意及法,生意識,三事和合生觸,緣觸生受,緣受生愛,……如是乃至純大苦聚生,是名色集,受、想、行、識集。 云何色滅?受、想、行、識滅? 緣眼及色,眼識生,三事和合生觸,觸滅則受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如是,耳……鼻……舌……身……意,緣意及法,意識生,三事和合生觸,觸滅則受滅,受滅……乃至純大苦聚滅,是名色滅,受、想、行、識滅。 是故,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大意
世尊告訴比丘:採用各種方便法,透過八萬四千法門,選擇一個適當的法門,選擇你比較能夠相應、適當的法門,讓你的身心靜下來。 經中世尊教導弟子:當你靜下來之後,就是要進一步的去禪思,「內寂其心,如實觀察」,原來世尊所講的,打坐不是光在那裡坐,你是要有內容的、要有體會的,修行者如果不瞭解,都只是在打坐,都是只是在修定,在觀呼吸、數息,或是專注著一境。 事實上,這只是一個過程,只是小小的一部分而已,但是修行者往往都浪費很多時間在這裡,於是這種「定」就變成「世間定」。 真正的「正定」,一定是要能夠「止觀雙運」,「禪思」就是止觀,「禪」就是有「定」,然後「思」就是有「觀」,止觀雙運、內寂其心。所謂「內寂其心」也是一種「定」,然後要如實觀察。所以,真正的禪修,是要「止觀雙運」,並且「定」與「觀」要等持。
世尊教導弟子:如實思惟五陰的集與滅是如何造成;「緣眼及色 眼識生」「眼色識」就是六根、六塵、六識,「三事和合生觸;緣觸生受,緣受生愛…乃至純大苦聚生,是名色集」這裡是要探討苦生起的原因,修行者的六根與六塵接觸之後,產生了很舒服的感受,於是就會進一步想要去擁有,想要去貪愛、想要去抓取,這樣你後續的,只看到「味」、沒有看到「患」。但是,不管有沒有看到後面的「患」,那個苦就會跟著來。
本經主題雖在五陰,其實也同時說十二因緣,十二因緣互為因果,環環相扣,一支引發另一支,周而復始。明白十二因緣後,修行者便會瞭解生死流轉的運作方式及懂得如何切斷這種迴圈。從六入之接觸外境說起,為八支說(老死←生←有←取←愛←受←觸←名色)。其中修行者可以控制而切斷者,以觸支上做工夫是最切實可行。
譬如說我們有了眼根,而又有視覺功能,現在面前有一朵花,我們的視覺感官便透過眼根與這外境發生關連了。當眼睛與面前的漂亮花朵二者相遇時,眼識便生起作用,我們便會有樂的感受;當鼻根與臭味相遇時,嗅覺便生起作用,我們就會生出苦的感受。眼若不視,或視而不見,或身外無境,都不會有眼觸。
如果問:外境很多時候要接觸的, 潘教授有另一個接近現實的睇法,就是切斷受支;如果套用「黑牛與白牛」的經文《雜阿含第二五零經》,我們也可以說,眼識是一邊,美境是另一邊,於其中間,貪愛是繫。斷五蘊,就是要從斷貪愛著手。貪愛斷,識不再攀緣色、受、想、行等,也就無從生長增廣,斷除欲貪,心就解脫了。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