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15年9月15日 星期二

土皇帝

香港真可愛!某些傳媒「無畏無懼」將小事化大,吸引市民的眼球,有時真的引起恐慌;亦有人話特區政府故意發放消息,引起社會矛盾,分化市民。究竟誰是主謀,源頭在那裡?屈穎妍小姐有意見:
為甚麼只得你才有情緒?
中聯辦張曉明主任的一番話激起千重浪,反對派一如過往,以負面名詞概括法,將一種論述用幾個字來蓋棺,前有「洗腦」,後有「真普選」,最近他們推銷的信息叫「土皇帝」。
如果泛民議員不搞政治,跑去做廣告應該會搵到食,因為多年來他們在「度」slogan方面訓練有素,幾隻字就可以挑動愛恨、麻醉腦筋。
梁家傑o妙着嘴斜着眼說:「按張曉明的說法,梁振英豈不是成了土皇帝?」於是,大家腦中立時冒起一個肥肚腩八字鬚的土豪,論述忽然回到封建王朝,視綫被轉移,道理被曲解,泛民的手法一向如此。只是用得多市民開始醒目,同一種騙術不能用超過三次,它將效用全失。
我覺得張曉明的話是信息,不是討論,你可以不認同,但在臭駡梁振英、張曉明、習近平破壞三權分立之前,請先檢討是誰先把香港的三權腐爛掉?
回歸以來,香港人被過度的自由寵壞,反對派以法治之名行惡,從此行政、立法、司法,沒有一個範疇是像樣的。
放縱多年,中央要把壞孩子撥亂反正,一眾黃軍立即拔劍而起,溫和的湯家驊又是敗兒慈母心:「為甚麼中央要在這個時候再次挑動泛民情緒?」
此話差矣,我想告訴大家,這世界不止得你泛民有情緒,人人都有,本土派有、自由行有、香港市民有、中央有……過去國家一直低聲下氣遷就,以為這樣就可以化干戈為玉帛,沒想到愈遷就愈「得戚」,佛都有火呀,當軟功無效,各方面是時候硬起來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