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15年9月9日 星期三

閱兵後的聯想

中國最早有記載的兵法書實際上就是著名的《孫子兵法》,之後則是《吳起兵法》。理論上,兵法應用於戰場,戰場離不開武器、武力、戰術、戰略等;中國古代對「武」字的解釋,是很有意思的。
東漢的《說文解字》曰:「武,楚莊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爲武。』」我會用楚莊王的說話——「止戈爲武」解釋「武」字。
在文字學的角度來看,用「止戈爲武」作解釋,其實能夠反映當時的人如何看「武」字。最崇高的武力,不是要使對方畏懼,使對方屈服,而是停止彼此的紛爭。
閱兵剛剛過去。古人說過:好戰必亡,忘戰必危。閱兵不是好戰,但是卻說明沒有忘戰,盡力爭取和平。
閱兵式上,國家展示了軍容,展示了武器。但是,戰爭最根本的並不取決於這些,而是取決於戰略,而戰略是無法展示的。
在中國的歷史上曾經有過許多優秀的軍事家,他們都在戰略層面上有極高的造詣。古人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兵書,真正有價值的也都是戰略方面的。
所以,在閱兵之後,我們來說說中國的兵法歷史。
武經七書
中國最早有記載的兵法書實際上就是著名的《孫子兵法》,之後則是《吳起兵法》。其中,最確切的就是《孫子兵法》。
到了漢初,又經過一些人的搜集整理,於是又有了一些新的兵書。而這些新的兵書也許是很古老的兵書,也許是後人托借古人名義的兵書。但是,真正一直被運用流傳下來的,就是《孫子兵法》和《吳起兵法》。
到了宋朝,各種亂七八糟的兵書已經成百上千。於是,宋神宗命令兵部整理兵書,並最終御批了七部兵書刊發到部隊系統,供軍官們學習。
這七部兵書,就合稱《武經七書》。這七部兵書就是《孫子兵法》《吳起兵法》《六韜》《司馬法》《三略》《尉繚子》《李衛公問對》,應該說,宋神宗還是很專業的,挑選的都是真正的好書。
《六韜》又稱為《姜太公兵法》,傳說是姜太公的著作。當代的研究者們認為這是漢初一些人的偽作,不過最新的考古表明這部書的內容在戰國時期就有。所以,就算是偽作,也是秦以前的。
《司馬法》從內容上說其實早過《孫子兵法》,是齊國司馬田穰苴總結了古代兵法和自己的心得所創作的一步兵法,講兵制的東西比較多。開頭那句“好戰必亡,忘戰必危”就是這部兵法中的。不過,後人質疑這部兵法根本不是田穰苴寫的。
《三略》又稱《黃石公兵法》,說是漢初開國功臣張良的師傅寫的,後來傳給了張良。當然,這個傳說也未必可信。
《尉繚子》傳說是秦王政手下大夫尉繚子的作品,這個也未必就是真的。
《李衛公問對》相對來說就真實許多,這部兵法實際上是唐朝衛國公李靖和唐太宗的對話實錄,李靖為唐太宗解說了兵法和戰例,實用價值非常高。
在宋朝之後,還有些兵法出來,譬如《戚繼光兵法》等,但是其價值已經不可與《武經七書》相提並論。
一代不如一代
稍微注意下我們就會發現,《武經七書》中有六部都出現在秦朝以前,另外一部則是唐朝的。我們大概可以得出結論,在軍事理論這個領域,中國似乎是一代不如一代。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難道真理真的被古人發現完了。
《孫子兵法》確實太完美了,但是,這絕對不是後代一步步退化的原因。
之所以一代不如一代,有著各種客觀的原因。首先是自由思想的基礎不存在了。在秦朝之前,人們的思想是自由,毫無約束的。所以,人們能夠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去總結前人的戰爭。在秦朝以後,人們的思想受到禁錮,思維方式日趨一致,失去了創造力和邏輯能力。
其次是思想之外的各種約束太多。秦前的兵法大師們可以自由地研究和發表自己的著作,並且可以用來作為自己的謀求功名的資本。可是秦朝以後,私人研究兵法是砍頭的罪名,是謀反的證據。而官方的兵法研究機構根本就是人浮於事,做不出什麼有價值的東西來。
秦朝以前,中國社會是公民社會,每個人都有言論和思想的自由,自己的成就也不會被別人竊據。可是秦朝以後的情況截然不同,任何高明的思想都只能歸到皇帝老兒身上。所以即便有什麼人能夠總結出怎樣的軍事思想,也絕不敢說是自己的思想,而要歸於“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皇上。所以,秦以後的兵法基本上都是《皇帝兵法》,就連《李衛公問對》,如果不是唐太宗和李靖的對話,那是絕對不能流傳下來的。
當代軍事理論
從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案例來看,其實中國在兵法運用上依然是領先於日本的,受制的僅僅是軍隊本身的戰鬥力。
基本上,不論是毛澤東還是蔣介石,所運用的都是誘敵深入,各個擊破的戰略。這早在春秋時期的城濮之戰中就教科書般地運用了,此後的圍魏救趙桂陵之戰早就演練過了。
二戰期間,美國人的勝利其實包含了大量的軍事理論上的突破,譬如美國人將統計學理論運用進了戰爭,戰後則將此理論用于經濟和企業管理,也都大獲成功。
隨著科技大量運用到軍事之中,隨著戰爭信息化程度的迅速提升,軍事理論也需要相應的變化,但總的戰略原則依然適用。
對於美國來說,因為地區性戰爭不斷,經過慘痛的教訓,軍事理論的發展應用和驗證都穩步進行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