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15年11月30日 星期一

TSA

     鄰居就讀高主教小四學生,好奇問他會否喜歡TSA,他高聲說:「好易姐!唔使‘尊登’讀。」可能是叻仔,都幾牙擦。某公聽會有油天小學學生說出同樣睇法,立即俾人噓,學校仲出問卷結果,話有八成家長反對維持TSA現狀,相信TSA存廢已經發酵成為政治事件。另一方面,大埔三間小學約70名家長,即港九街坊婦女會孫方中小學、大埔循道衛理小學和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揚言下周二起一連三天罷課。如果真的發生,事件將變得愈來愈嚴峻。


     其實TSA不值得支持,但若將今天學生們功課過多,以致欠缺了休息和遊戲時間,都說成是直接關TSA事,將TSA打為萬惡之源,是否有點言過其實呢?
      TSA之所以不值得支持,是很多學校為了取得亮麗的成績,大力操練學生。操練與所有形式的考試、測驗、評核都有關係,任何學校有評核、測驗、考試便有種種形式的操練。有些操練由學校主導,由老師要求學生做,但有些操練是家長大力要求老師、學校去做,以確保自己的子女成為人中之龍,不會輸在起跑線上,這是不爭的事實。
  然而,聽一聽剛過去的周日政府舉行的TSA公聽會,部份家長、學生把學童沒有遊戲時間、沒有休息時間、沒有童年的原因都歸咎於TSA,這些說法,實在無限擴大,上綱上線。剝奪小朋友童年的惡魔,真的始自TSA

     今天的小學生、中學生都很忙碌,在本地傳統學校讀書的學童,每天有十樣八樣功課做,絕不為奇。除此之外,不少家長為了令自己的子女不輸在起跑線上,還在功課外安排了各式各樣的補習班、興趣班,確保子女做到十項全能,文武皆精;小朋友們的童年便在課室、興趣班,體育運動訓練場中度過。孩子沒有童年,不光在TSA,最致命的還有家長的態度和部份學校的政策。當然,政府失衡的教育制度,也是學童多功課,少遊戲的原因之一,取消TSA,學生有機會少了操練時間,多了遊戲時間,但硬要將孩子童年被剝奪是罪只在TSA,有欠公允!
  要解決今天學童功課沉重、生活沒有樂趣的問題,不可能只聚焦TSA。我們真的會相信只要教育局明天取消TSA,全港學童便可以拾回童真,快樂起來?當然不會。學童要拾回童年,必定要三方合作,這包括教育政策要減少不必要的評核,學校不能只顧催谷學生為學校爭取好成績,家長不要做怪獸家長,強逼學生以操練試題為求學的唯一方法、唯一目標。若任何一方面都不願意作出改變,今天充斥在學校和學生生活的操練文化,絕對不會有改變的機會。
  TSA是不必要的評核。根據現有政策,私立學校有權選擇不參加TSA評核,但不少私校沒有行使這種權利,原因何在?既然私校可以不參加TSA評核,何解官校、津校不能有此選擇,教育局的邏輯又何在?
  TSA為學童帶來額外的功課壓力,教育當局、學校和家長都有責任。政府今天承諾檢討,除了要考慮針對TSA的制度出現了甚麼問題,也要了解學校和學生家長的心態,對症下藥,作出改善。若只檢討單一教育政策,不理其他,縱使TSA取消了,操練文化也不會消失,學童今日對的功課壓力仍然存在。
  因TSA帶出的爭議,只曝露了香港教育失衡問題冰山一角,教育當局、學校當局和家長,若要真正為學童減壓,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TSA不是萬惡之源,但卻是今日教育問題的一個縮影,由此作為檢討教育制度中考試文化一個起步點,也屬合理。

2015年11月23日 星期一

區議會選舉

區選結果塵埃落定,47%投票率,是歷史新高,證明市民的公民意識提高了;但亦有政黨議員認為這是建制派種票跡象,恐怕有利於她們的選情。
區選結果公布後,初時看到戰果是比較「混亂」,暫時難以用簡單的說法去解釋。按目前各黨派取得的議席來看,民建聯維持119席,仍然是最大黨,而民主黨議席較上屆當選微減,但整體而言,無論從議席或得票率,建制及泛民政治格局無太大改變,維持建制約有300席、泛民約100席的膠着局面。
從另一角度來看,今次投票率創新高達47%,其中多了青少年參加投票,應該預計泛民黨派會大捷,但泛民政黨如民主黨何俊仁、民協馮檢基、民主黨副主席尹兆堅,以至人民力量主席袁彌明,卻紛紛落敗。不過,與此同時,民建聯也有兩名立法會議員落選。因此,今次新增的選民,建制與泛民大概都有正負兩面的衝擊。
各黨派對選情有不同演繹,有政黨會歸咎失利是因為選民不滿政府,但如果是按此邏輯,民建聯或其他建制派理應大敗,但選舉結果卻不是這樣,雙方都有所得失。
今次有數名「傘兵」當選,但當選的通常是年輕及表現斯文的靚仔靚女,而部分人沒有標榜是佔中傘兵。事實上,現時年輕人參選及當選,是世界潮流所在,並不是新鮮事,選民可能只著重民生的改善。
反之,今次選舉旗幟鮮明,由佔中發起人支持的兩名候選人(梁柏堅和區麗莊)卻大敗。今次選舉大部分候選人主打民生及地區議題,並非政治及政改,換言之區選也是還原基本步,候選人鬥民生工作鬥表現,而非簡單的泛民與建制政治對決。
另外,投票率高達47%,即有53%過半數的香港人,對這片土地仍然是漠不關心。那些爭取「真」普選的佔中人士,聲稱是為了港人的核心價值而發起運動,原來許多香港人還是愚昧地覺得,政治關我乜事?他們有沒有覺醒?這樣的結果,証明甚麼是代表大多數港人? 一個地區衰落是有原因的,怨了一年的沉默者,有個文明機會表態,你仍選擇沉默,從此,大家再沒有埋怨的理由。
47%的投票率,比2011年多6%,多了出來的投票率,相信主要是年輕「首投族」,及過去很少投票的紀律部隊和公務員。這兩個群組明顯是受佔中影響或鼓動而走出來,假設比例是一半一半,佔中者和原來身受其害的警隊及公務員投票人數,加起來兩者平均大約3%,硬要計算出來,是恥辱還是愚笨?是無知還是抵死?
建制陣營這次共取下298席,對比泛民陣營的125席,從表面數字看,不是大捷,也不算大敗,各黨魁都說成績合格交到差,也算是符合選情,根本沒有誰勝誰負?如果一定要找勝方,應該是當選那八位「傘兵」,有學者即分析為「三分天下」,當然可以話有新血加入,但不是「三分」,一方面不是三分比例,另外如果四年後政績達不到選民標準,他們會被拉下馬。
總而言之,今次區議會選舉在佔中之後舉行,有一些尋求改變之象,但可能只是一個開始,各政黨應繼續培訓年輕人,成為對社會有抱負,有理想,不偏激,能夠接棒的下一代。

2015年11月18日 星期三

特首應否撐香港足球隊?

 
        世界盃外圍賽港隊主場迎戰中國隊,特首梁振英不高聲撐港隊,被有些人視為沒有站穩港人立場,不配做特首。球賽衍生出政治表態的枝節,在今日的香港,絕對是意料中事。

        若從香港本位出發,港隊與中國隊對壘,大家站在對立面,香港的首長、管治團隊撐港隊,順理成章。但從國家本位出發,香港和中國不應站在對立面,特首不開腔撐港隊,也不應成為新聞焦點。然而,在本土主義高漲,大部份港人人心未回歸中國的氛圍下,特首不表態,縱使不被上綱上線說反映了他對香港不夠忠誠,在公關上他已被扣分。

        特首表態不足

        這一個特首表態不足失分,是因政府內部對中港大戰衍生的議題警覺性不足,以致特首答問不能貼近「愛香港‧撐香港」的民情?還是政府早有預見撐港隊的問題會出現,但仍然決定官員不表態?沒有官員出來解畫,市民大眾不會知道內情。不過,其實特首是否支持港隊,是政治表態,多於實利。

        香港人若要特首維護港人利益,相信會聚焦於實利的事情。過去有內地孕婦來港產子的和限奶令的問題,特首在上任之初都已解決了。到今天還有雙非兒童搶奪本地學位和自由行是否應收緊等問題有待解決,這些都是涉及香港人根本利益的問題,市民若要評價特首對香港的忠誠度,這一類問題來得更重要。

        港人去中國化行動熱烈

        遇到涉及中港實質利益的問題上,市民期望特首要全力維護香港利益,才能建立港人對他的信心。然而,官府作出努力,港人亦有角色。香港希望北京在中港議題上能有利港政策,至少也要讓國內見得到港人對國家的付出有尊重。觀乎前晚的中港大戰,仍然有人在播放國歌時報以噓聲,這種情景,內地官員看在眼裏,會覺得中央應該繼續實行利港政策?

        事實上,內地官場對一些港人去中國化的熱烈行動,已感到非常不以為然。這種情況若不改善,香港將來還有立足之處?

        真愛香港減少對立

        中港大戰,兩隊球員表現非常專業,反映了只要大家不把政治捲入中港人民的互動中,便可大大減少對立的情況。

        其實絕大部份的香港人都不想香港問題泛政治化,這種心態,搞對立的人會明白嗎?他們若真的愛香港的話,他們會改變立場嗎?

伊斯蘭國



伊斯蘭國恐襲巴黎,全球激於義憤,一定要力撑法國,當中西方陣型不單聲援,更要力撑打擊伊斯蘭國。對今次恐襲反應最大的必然是法國,另一就是美國。由於美國對伊拉克、敘利亞的政策失敗,才養出伊斯蘭國這隻大怪獸,美國於情於理,都要全力撲殺這恐怖組織。
可惜,伊斯蘭國會否因此而被消滅?短期內看不見!
1. 她們人多勢衆 財力雄厚
伊斯蘭國(IS)現任頭目巴格達迪生于1971年,擁有巴格達大學伊斯蘭教研究博士學位。此人行事低調,作風強硬極端,頗具軍事領導才能。“伊斯蘭國”主要活躍于伊拉克中部、北部和西部的遜尼派聚居區以及敘利亞東北部地區。其在伊拉克境內成員約有6000人,在敘利亞有近7000人,還包括大批來自沙特、也門、埃及、突尼斯和美歐等國的外籍“聖戰”分子。
伊斯蘭國在控制區內向商店、加油站和超市等私營業主強行收取保護費,該組織在伊拉克尼尼微省首府摩蘇爾市每月收取保護費高達800萬美元。2012年以來,該組織開始在敘利亞控制區倒賣石油、挖掘販賣文物獲取暴利,並進行綁架和銀行搶劫活動以獲取資金。據一名伊拉克官員表示,該組織的總資產可能達到20億美元。
2.
他們戰鬥力強 堪比正規軍
美國媒體稱,在與伊斯蘭國戰鬥中,美國頭一次面對一個武裝得像正規軍的恐怖組織,這些極端分子的常規火力和機動能力使得該組織佔領和控制了大片地域。
伊斯蘭國去年6月佔領摩蘇爾時,伊拉克政府軍的4個師潰不成軍,丟下了大部分裝備,包括尖端的坦克、火炮、裝甲運兵車和大量彈藥。阿聯酋國防學院專家斯特林·詹森說,極端分子能夠熟練使用他們得到的大部分武器。極端分子還在敘利亞獲得了豐富的作戰經驗,他們一直在該國與效忠於巴沙爾的政府軍交戰。
美國軍方估算,伊斯蘭國恐怖組織有2萬名到3萬名極端武裝分子作戰。五角大樓發言人約翰·柯比在例行的新聞發佈會上稱,大約有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極端武裝分子“控制”,但這個數字一直在變。

還有一點,無論美國、法國和俄羅斯,她們都只是靠空襲,沒有派地面部隊;已確認的都是由航空母艦,或鄰近軍事基地,派戰機對抗伊斯蘭國,一艘法國海軍核動力航母,將于12月中旬到達波斯灣後才參與打擊IS
但從極端組織IS近一年的發展來看,IS一時很難消滅,那麼IS可能一再讓恐懼蔓延?據報道,法國有500多人前往敘利亞和伊拉克追隨伊斯蘭國,其中250人已經返回。 類似1113日在巴黎所發動的恐襲,有可能重現。甚至只有一聲風吹草動,市民都會方寸儘失。
現在可以做到的,是各國合作,互通情報,互相合作;另外是涉及經濟方面,利用必要策略,以切斷其資金命脈。
伊斯蘭國算是財雄勢大,因為他們懂得策略性地攻佔盛產石油的地方,目前就控制了敍利亞和伊拉克不少油田,把石油賣到鄰國的黑市,謀取數以十億美元計的暴利。除此之外,洗劫伊拉克重鎮摩蘇爾的銀行,綁架各國人質勒索贖金,向「異教徒」強徵人頭稅,或者向中東地區的幕後金主徵求捐款,亦是這個有組織犯罪集團的生財之道。有了豐厚的財源,伊斯蘭國自然有能力向旗下的死士發放薪金,長期養活一支人數愈來愈多的恐怖大軍,部分死士正正來自法國英國等等西方國家,他們秘密前往敍利亞接受地獄式訓練,然後回國發動恐襲。
由此可見,法國和美國如果要徹底消滅伊斯蘭國,不能單靠空襲,更加有效的辦法是切斷其資金命脈,例如重奪油田的控制權,或者打擊石油黑市買賣。還有一點很重要,既然「伊斯蘭國」擁有龐大的資金,不可能不投入正常國家的經濟體系洗黑錢,蒐集情報凍結其資金流動必為反恐的一大任務。
伊斯蘭國的終極目標是要建國,建立一個覆蓋中東地區甚至非洲和歐洲的「哈里發國」(Caliphate),過程之中少不免威脅到現有國家的既得利益,再加上這個組織的「敵我觀念」相當狹隘,莫說西方國家是死敵,就算是伊斯蘭什葉派或者世俗化的穆斯林,同樣急欲除之而後快。基於這個特點,中東地區各國政府為了自保,其實也應該結成「反恐同盟」,集合力量以消除心腹大患。

總體而言,西方不能單單以暴易暴來反恐,國際社會更須謀與伊斯蘭文化磨合相處,並扶助溫和伊斯蘭,才是上策。
根據過去十多年中東反恐教訓,若僅以暴易暴,不但無法消滅恐怖主義,反更激起極端伊斯蘭思想,為其廣招生員。畢竟,各國都要面對中東與極端伊斯蘭的亂局,既涉大國如美俄在中東的長期布局與角力、宗教與部族的歷史糾纏,更事關耶教以至西方文明與伊斯蘭文明的衝突,絕非軍事所能解決。
IS
明顯已成為不但西方,亦是各信奉伊斯蘭教的即時嚴重威脅,在慘痛的血的教訓下,各方應暫擱分歧,先合力掃蕩IS,此至少有兩方面。
其一,須在敘利亞、阿富汗、伊拉克等中東軍火庫地區營造緩和形勢,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要與俄羅斯、伊朗等共同合作,放下如必須敘利亞總統阿薩德下台等要求,先集中力量穩住當地局面以合力狙擊IS,大力壓縮IS的活動空間。
其二,各方通力做好情報工作,尤其恐襲已進新形態,再不須中央直接指導或財政支援,已可通過互聯網等推廣,作分散式號召,讓各地追隨者分頭或各自聯繫行動;且恐怖分子又可混進難民湧入西方各國,如有傳今次巴黎恐襲的兇徒之一便是以難民身份經希臘進入歐洲,令情報工作更複雜困難。但此亦只是短期以至中短期之計,要力壓極端伊斯蘭恐怖主義,便必須面對在全球化下的耶教以至西方文明與伊斯蘭文明的衝突,雙方都必須推動包容、互諒去面對分歧,西方尤其要扶助中東以至本土的溫和伊斯蘭力量,讓溫和的伊斯蘭組織能爭取到伊斯蘭信眾人心,而非投向極端伊斯蘭主義。
一個好的例子,是經過「阿拉伯之春」而又能走上民主化道路的突尼斯,至今免於內戰的主因之一,是溫和的穆斯林復興運動黨與世俗政黨合作治理國家,進行民主選舉。軍事重擊IS容易,如何營造穩定形勢,以至力減恐怖主義土壤、令西方文明與伊斯蘭文明和平共處,則是極困難的挑戰,卻是全球反恐必須打好的長期戰役。


2015年11月12日 星期四

鐵金鋼007

記得童年時的我,已是鐵金鋼嘅fans;每逢上映鐵金鋼,市面同時會有鐵金鋼的「武器玩具」賣,當時商人已很有商業頭腦。昨天睇《007:鬼影帝國》(Spectre),其間出現一隻戒指,上面刻有狀似八爪魚的標誌,女主角話喺屬於魔鬼黨的信物,其實打從五十年前我第一部睇嘅 007 就有魔鬼黨了!

綜橫影壇超過 53 年,西方電影史上單一主角系列影片中,拍過最多部( 26 部)時間也最長久,而飾演鐵金鋼嘅角色,都已經是第六個了。其實早在第一部 007 電影( Dr. No , 1962 年),主要壞人Dr. No就是魔鬼黨的成員,出現身影以及手撫摸貓的動作,沒有露臉,穿著也只是一般的西裝領帶,一直到了第五集( You Only Live Twice , 1967 年),才是大家熟悉的造型 : 穿著中山裝,帶著單眼眼鏡,坐在椅子上手撫摸著白色金絲貓的模樣。但其實這造型也就只出現在那一集,之後的三次現身造型都完全不同,反而較符合小說裡所說,他不惜動整形手術,反覆做自己的替身。


最新嘅鐵金剛展轉到了現在系列,前兩集《新鐵金剛智破皇家賭場》(英語Casino Royale)( 2006 年)提到的不知名跨國邪惡組織,甚至第二部《新鐵金剛量子危機》( 2008 年)雖然正名了邪惡組織的名字是量子,但老 007 迷的心中卻始終有個缺憾,怎麼不是魔鬼黨Spectre ”呢?所幸 Eon 公司與麥克洛家族終於在 2013 年達成協議,所有電影版權終於可以回歸到 Eon 公司,可以使用魔鬼黨的黨名《 Spectre 》作為片名,大聲向所有影迷宣告,電影系列沒有缺憾了,一切歸源了!

實際在電影中有露過臉的大頭目布洛菲德( Blofled )只有四個人,而這次在新片找來的,是得過奧斯卡獎的德國影星克利斯多福華茲演出布洛菲德,可說是絕妙選角,因為原著裡大頭目就有德國血統。

這次 007 是重啟Spectre 黨名,亦帶回老影迷懷念的戰車,當科技武器專家Q介紹新武器時,有意無意提到第N集嘅舊戰車,在結尾片段,邦還是喜歡它,揸車頂癮。
最後當然還要提提惹火嘅邦女郎。貴為新片焦點,女主角是蕾雅絲端(Lea Seydoux),是系列中的第六位法國邦女郎。難道法籍女星特別受歡迎?見仁見智!她飾演掌握魔鬼黨資料的殺手女兒兼心理醫生,是一位處事獨立的邦女郎。現年30歲的蕾雅,曾在康城影展摘下耀眼新星獎,又獲法國凱撒電影獎提名。
有人會問新片好唔好睇,好...(好過冇)!勝在懷舊,又係為老影迷頂吓癮,可以講唔好理是否合理,劇情是沿用同一條方程式,動作、飛車追逐、爆炸、英雄救美...講完!

2015年11月3日 星期二

「站立的人Standing Man」迎風而立


上星期睇《換諜者》,聽聞陳教授都去睇,影評又話奧斯卡奪獎黑馬,加上導演和演員都幾出名,多少都有期待。


電影改編自真人真事,講述在冷戰時期,一段令人難以置信的間諜交換事迹。主角James DonovanTom Hanks湯漢斯飾演)是一名美國的保險索償律師,他在1957年被律師公會委派成為被捕蘇聯間諜Rudolf AbelMark Rylance 飾演)的辯護律師。Donovan 認為每個疑犯,即使是間諜,都應該有權獲得辯護的機會。因此,他接受了這個任務,並開始被千夫所指,受盡白眼。在官司過後,Donovan更被中情局委派與蘇聯和東德談判,以Abel 來交換美軍人質,結果成功,日後繼續為祖國與古巴談判,是一名出色嘅談判專家。影片首個鏡頭已有導演史蒂芬·史匹堡Steven Spielberg的功架,將蘇聯間諜Abel的肅穆神情間接顯示出來,攝影機慢慢拉開,才知他在看鏡中自我反映;鏡頭再拉開些,才見他對着油彩布畫自畫像。電影由特寫或中鏡開始,觀眾所知不多,慢慢獲得環境信息。電話鈴響起,Abel施施然往接聽,悶聲不響的。跟上述同個道理,他離座,畫面拉開了,我們又知道多一點,室內放滿了疑似監聽儀器。
以自畫像寫生開始的設計精妙,一則交代了角色的興趣或職業,他畫得一手好畫。他對藝術的愛好,他的靈巧手藝,不慌不忙的節奏,在電影後段呼應,是這個(間謀)角色出類拔萃的關鍵。二則,《換諜者》甫開始即呈現Abel的兩個影像,一是鏡子,一是畫布,「另一個自(alter ego)」被形象化;亦切合他的居住環境(後來我們才知是酒店房間),既有繪畫用具,也有間諜儀器,突顯出他性格的兩面或分裂。
 從精妙場景「看見」角色
Abel接過電話離開居所,街景的字幕說這是「布克林」區。影片重現的五十年代,由建築到汽車皆一絲不苟。我們很快發現,AbelFBI特工跟蹤,被監視一舉一動。坦白說,負責跟蹤的特工不中看,身形略臃腫,行事也窩囊。印象中史匹堡少有手搖鏡,《換》這場跟蹤戲倒用上了,只是襯托FBI的慌亂及烏龍百出:明明敵寡我眾、他在明我在暗,FBI的幾個冒失鬼竟差點給Abel跑掉。Abel在海邊寫生,觀眾憑全知視點知道,他偷偷拿走長椅底下一枚神秘硬幣。硬幣是假的,他回家後,利用火柴盒揑實「Made in USA」剃刀把硬幣剖開,裏面有張摺疊精巧的纖薄紙條,打開是密麻麻的密碼,片段顯示蘇聯間諜的老練和謹慎,能夠小心翼翼地交換情報。
冷不防FBI大軍終於殺上門來,當我們以為密碼紙條即將敗露,FBI把大門一破,Abel原來在廁所抽煙。密碼紙條閒置案頭,一眾特工沒為意,開始搜查Abel住處時,被他以抹畫板為由,把紙條一併糊掉了。Abel喃喃自語、顧左右而言他,負責盯着他的特工人員,竟然幫他扔煙蒂而被支開。十分鐘的序幕,完全沒有配樂,影片到二十多分鐘才正式有配樂,凝煉得就像Abel的手藝。Abel被抓,但他的面懵心精、以靜制動叫人留下印象。FBI在他家裏搜證,影片開始轉場,下一場悠和的鋼琴音樂,巧妙疊在粗暴的翻箱倒籠場面之上,好個聲畫的矛盾對比!這時候,主角湯漢斯出場了,他演的律師,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別說『我的人』」(Dont say My Guy")。Donovan在酒吧跟另一位律師在辯護某宗保險賠償,着對方不要苛索,否則保險機制崩潰,美國人人自危——幾乎每句對白,放在故事的語境都語帶雙關。「別說『我的人』」亦沒例外,由FBI到老法官都說「你的人」;但Donovan絕非跟Abel一伙,為他辯護不為什麼,只是堅信「法治」(Rule of Law)與公義。儘管處處受阻撓,他還是傾盡全力讓Abel得到公平審訊。他從不過問Abel是不是真正間諜,他知道的比觀眾還少,深信舉證是控方的責任。在這場影戲他不同意用“My Guy"和“Your Guy"來分,但當他與蘇聯和東德交涉時,他就用以上的字眼,反映出他對本土與外國談判時有了不同立場。
 暗示審訊不公
《換諜者》的前段,把法庭控辯交鋒的段落完全省去,似在暗示審訊不公平,無論法官和聽審的美國人,都不值一提,都是偏袒自己國家。Abel被判有罪,Donovan尋求上訴之時,另一宗涉「國家安全」的事件發生了:CIA的偵察機在蘇聯上空被擊落,空軍機師Francis Gary Powers被俘虜。於是,在冷戰氣氛之下,沒任何官方身分的保險律師Donovan,盲打誤撞接受了外交斡旋的任命。導演一開始就採用兩條平行線,一面說Abel被抓,另一面說幾個美國軍人參與中情局的神秘任務。雖然敘事分開,AbelPowers兩個人物,觀眾很早就相互對應。這歸功於影片另一精心的過場設計:被囚的AbelDonovan要求畫具,辯說若貴國同樣有間諜落網,你也希望他得到合理待遇吧?然後畫面溶接,緩緩轉到Powers的特寫。Powers跟同僚在寥無人煙的汽車旅館,準備接受間諜任務。溶接的美妙在於,兩個影像重疊時,像是畫上了等號。Abel在美國的待遇,與Powers在蘇聯的審判,場景有強烈的對比。
 「站立的人Standing Man」迎風而立
說下去,處境還更複雜。柏林圍牆興建期間,一個美國青年被無理拘捕,Donovan來到東德後始發現。蘇聯及東德的談判代表神秘兮兮,不斷在試探美方的底線。我還想說說,《換》貫串首尾的「站立的人」故事。離五十年代超過半世紀,影片的焦點並非放在意識形態的同仇敵愾。蘇聯法院、監獄俱可怕,然而美國也好不了多少。Abel被捕後,不知情的押到這裏那裏,受社會及輿論歧視、唾罵,庭上連法官都有偏見。Donovan極度孤掌難明,上司嫌他多此一舉,妻子有怨言,連兒子也質疑他好為特務辯護。但Donovan還是擇善固執,屢敗屢試,好比「站立的人」故事迎風而立的意象。Donovan不是什麼達官貴人、英雄將相,他沒有權力、不是腰纏萬貫,他充其量只是個平凡的中產階級、小康之家的family man。但在故事進展中,他顯示了什麼是「平凡中的不凡」(the best of everyman),到最後一幕在格林尼克橋(Glienicke Bridge)上,美軍與獲救的人質擁抱,而蘇聯人員則冷待Abel,沒有擁抱,只示意上車。當刻,Donovan凝望著Abel被蘇聯人員接收,實在是異常沉重,因為不知道Abel將會接受甚麼待遇、究竟交換人質計劃是否反而害了他。不過,我們可以用Abel的口頭禪「Would it help?」來回應Donovan,就算再擔心,對事情也沒有幫助。最後,Donovan對美軍機師Powers 所說:「做好自己就夠了。」反映Donovan將繼續成為Abel口中的「站立的人」,堅持自己的初衷故事的結局,Abel與家人團聚,度過餘生;但Powers在執行另一任務時殉職。
 君子正其衣冠 深信憲法精神
「站立的人」最少還有兩個層面的意義。
一、對專業的尊重,也是對自己及別人的尊重。Abel甫見面即問Donovan,你在工作中表現如何,Donovan滿有自信的答不錯。律師深信法治、程序的可貴,以憲法精神為傲;在人質事件中,在寒風昂首挺立到最後一秒。Donovan眼中有「人」,跟一眾FBICIA情報人員的「依法辦事」、毫無人味;在回程軍機上,Powers遭人白眼,更是世態炎涼。如果蘇聯間諜Abel是因為對藝術的全情投入,漸漸教我們另眼相看(醉心藝術、心無旁鶩的人壞不到那裏去),Donovan展現的就是處事精明、雄辯滔滔、有理有節的藝術。所以「站立的人」,在《換》裏其實不只一個。
二、「站立的人」也體現在衣著上,所謂「衣冠楚楚」者也。Abel離開法庭時要拿回帽;影片結局,「站立的人」稍稍歇息,帽子有特別意義。子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不用裝胸作勢即充滿尊嚴。Donovan無論身在何處、面對何人皆不亢不卑,正正是由衣冠、專業、素養、信念、家庭所支撐起的一位堂堂君子。
當然,《換諜者》的戲外,史提芬史匹堡以電影言志,不困囿於意識形態,精心拍好每場戲,像Abel繪畫一樣心思細密,儼然亦「站立的人」。
最後,解釋為何《換諜者》是奧斯卡黑馬,本身它擁有奧斯卡級數的導演、編劇和演員,再加上真人真事改編、以戰爭歷史為主題,明顯是一部按著奧斯卡奪獎方式程製作的電影。編劇Coen Brothers與導演史匹堡把冷戰間諜片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劇力萬鈞,還在沉重緊張的氣氛中加入了不少黑色幽默元素,再加上湯漢斯Mark Rylance 無可挑剔的演技,估計能夠讓電影獲得來屆奧斯卡「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劇本」、「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和「最佳攝影」的提名。至於能否獲獎,還要看其他對手的實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