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18年6月2日 星期六

算命和宿命

早前移民外地同學問我點解讀理科又學易經,我話其實在中大上教育文憑哲學課時,老教授教我們的;我反問他信不信占卜算命這回事,他答:「唔信!」他更補充了幾句:「但也不會全盤否定,因為宿命論有可能是對的,而且我們對天地宇宙所知不多。」
這一答,便令我記起以前有位學者說過:「算命和宿命論是有關係的,假如宿命論是錯的,便沒有可算之命,各種算命方法不過是複雜程度不同的符號運算遊戲而已,信不信也是無。另一方面,即使宿命論是對的,也不表示命可算;即使命可算,也不表示人類已掌握了算命之術。因此,雖然我對算命不是全盤否定,卻始終是抱着懷疑態度
我說的宿命論,跟怪力亂神完全無關,既不是指神祇命定每個人的一生,也不是指其他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決定命運;這種宿命論,是在哲學裏討論的,可以稱為"邏輯的宿命論",亞里士多德是第一個明確地討論這個問題的哲學家,往後亦不斷有哲學家討論。我教的形上學課包括了這問題,指定讀物的其中一篇論文是在2011年發表的;由此可見這個問題還沒有定論,我說(邏輯的)宿命論可能是對的,其實不過是指這沒有定論的情況。邏輯的宿命論基於一個相當簡單的理解:任何命題p,一是p為真,一是它的否定(-p)為真;這在邏輯上稱為"排中律(the law of excluded middle)",即(p v-p)必然為真。
今天看看以下這兩個這命題:「特朗普於2019年下台」和「特朗普不是在2019年下台」。如果「特朗普於2019年下台」不是真的,那麼,它的否定便為真;同理,如果「特朗普不是在2019年下台」並不為真,那麼,它的否定便是真的。我們不知道這兩個命題哪一個為真,因為2019年在我們的未來,但這只是我們在時間上的認知限制(我們不知道未來的事),不影響這兩個命題其中一個為真這一事實;如果有算命這回事,懂得算命就是衝破這認知限制。
假設「特朗普在2019年下台」為真,他便於2019年下台,這是一個事實,也可以說是他的命;至於有沒有人能算出他在2019年下台,則是另一回事了。如果宿命論是對的,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有一個真確的描述,這個描述由極大量真的命題組成,可以說是一部詳盡而毫無虛假陳述的傳記。你的、我的、他的、世上每一個人的傳記早已存在,只是我們都只能看到屬於過去的那部份;屬於未來的,我們唯有乞靈於算命高人。
如果不相信命數,就沒有理由找人算命,可是,不少人卻是為了趨吉避凶而找人算命,他們大概沒有想過:若是命數如此,就不能改變;若可改變,那又怎說得上是命數?又怎知道本來是「命定」這樣,現在可以如此這般改變?」
對於同學和學者的疑問,我會作以下的回應
(待續於下一博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