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18年10月8日 星期一

中美冷戰


中美關係已由最初的貿易摩擦發展成全方位的戰事。令人更憂心的是美國在當地時間101日和墨西哥以及加拿大達成新的《美墨加協議》之後,中美之戰已發展成聯盟戰役,恒指在國慶假後的一周累跌逾1,200點,10年國債孳息率再創7年新高,華爾街股市則連續2日下跌,料債息飆升或使投資者對風險資產重新定價並撤出股市。

116日便是美國中期選舉,美國副總統彭斯近日發表演說,令市場更加確認中美之間不但是一場漫長的貿易戰,而是「新冷戰」。國際政治觀察家曾參照過去美蘇角力的歷史,歸納出冷戰的三大條件:

1. 是政治及意識形態對抗

2. 是經濟分隔

3. 是軍事對峙及軍備競賽

而特朗普去年12月發表任內首份「國家安全戰略」時點名中國與俄羅斯,將他們定調為戰略競爭對手,直指他們是「修正主義強權(revisionist powers)」,讓印太地區上演「自由」與「壓迫」的地緣政治競爭。措詞之強罕見,只差沒明確指中俄是敵國。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儘管自今年初起陸續祭出遏制中國的措施,但仍展示「有得傾(仍可對話)」的姿態。惟隨著中期選舉臨近,美方近一兩周態度明顯變化--用以上標準,特朗普似乎正在為對華「新冷戰」,拼入最後一張拼圖,中美關係急劇轉壞。

第一是意識形態對抗

美國副總統彭斯預計當地時間周四、即香港時間今晚,在華盛頓的智庫哈德遜研究所發表演說,闡述白宮的中國政策。在此前夕,特朗普政府高級官員在吹風會裡,力陳中方的不當行為,至少包括干預美國選舉、影響美國學術自由、遏抑了言論自由等三大方面;其中,暗指中方正在威脅美國的民主體制。

而特朗普上月25日在聯合國大會發表將近35分鐘的演講裡,談及他的外交政策時罕有地譴責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給人們帶來苦難,呼籲各國抵制共產主義。

這些表述,語境有強烈意識形態色彩,凸顯美國與中國意識形態的對立,彷如一夜回到列根時代。

第二是軍事對峙已不再遙遠

中美戰略對抗升級之際,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絡(CNN)報道,美軍計劃11月的在太平洋、特別是靠近中國的南海及台海等地區,展開一連串的軍事演習及行動;美方希望以一場「全球級」軍演活動警示中國、彰顯美軍隨時備戰的能力目的。

這次軍演一旦成事,有極強象徵意義,美國要更高調在亞太地區展示軍力,透過與中國的軍力對峙,遏抑中國提升地區軍事影響力的意圖。

第三是釋放中美產經業脫鉤訊號

美國與加拿大、墨西哥重塑自貿協定,有兩大招針對中國。其一是消除了北美大陸爆發貿易戰的可能,令中美關稅戰下,外資產業鏈加速撤離中國、流向北美地區,重建美國製造業。其二是明文限制成員國與「非市場經濟國家」--暗指中國達成自貿協定。

這裡有一個明確訊號,美國在經貿上要與中國脫鉤,進而孤立中國,這是冷戰的其中一個表徵。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Larry Kudlow)更宜言,「老實說,我認為這(美墨加協定)向中國釋出了一個訊號,就是我們一致行動」。

當然,美方與中國對立時,中國也還以顏色,例如解放軍上月高調參與俄羅斯冷戰後最大軍演「東方2018Vostok-18)」,展示聯俄抗美;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日前則稱要「自力更生」,釋放不怕美國孤立訊號。

  中方亦展強硬 中美關係不樂觀:

觀察人士指出,中美的戰略對抗動作一旦啟動,影響是深遠的、短期甚至中期難以消除,如果說這些舉動把兩國推向新冷戰,這場新冷戰勢曠日持久。

況且,目前白宮內已無鴿派聲音,中國又堅持「自己道路」,兩方俱沒有多少讓步空間,中美關係不能樂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