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19年2月7日 星期四

大宇宙與小宇宙

根據周易易理,把天地視為大宇宙,人體則是一個小宇宙。從地心說、日心說到人體,道家在煉丹修道時,就不需要「潛地艇」,而是首先注重人體的氣。地球在道家心目中既是有生命的,當然也是有氣的,這就是「山澤通氣」的原理。
《周易.說卦傳》謂:「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意思是說天地確定上下位置,山澤氣息相通,雷風相迫而動,水火不相厭惡,八卦相互錯雜成六十四卦。在卦形上是乾對坤,兌對艮,震對巽,坎對離,而且各卦相對之爻正好相反,相互之間是「旁通」的錯卦,八者是相互交錯及互為影響。
《易經》八卦的大自然比喻,乾卦是天,坤卦是地,天地二者的位置先確定作為先決條件。艮卦是山,兌卦是澤,正如山上有水,水往下流而成澤,澤中的水遇熱蒸發上升成雲,因而有震卦是雷,巽卦是風,風被雷激盪而增大,雷與風相互影響。坎卦是水,離卦是火,二者性質不同,但相互為用。因此天、地、山、澤、雷、風、水、火這八者不是絕對孤立,而是交互影響及相通。
「數往者順,知來者逆」
所謂「數往者順,知來者逆」,說的是《易經》預測的基本原理,以順數了知過去;以逆數推算未來。首先是精確描述伏羲先天八卦的順序與定位,等於是告訴人們地球產生的過程順序。宇宙現象本來就是一個不斷運轉的迴圈,周而復始,視乎是順時針方向或逆時針方向去數,這正是宋代易學家邵雍所說的:「乾南坤北,離東坎西,震東北,巽西南,兌東南,艮西北,自震至乾為順,自巽至坤為逆。」
我想集中說一說「山澤通氣」,其實是講述山形地貌在古代的積蓄過程,以及溶漿在地下奔騰這個周期。當岩漿噴發之時,就讓地心和地表通氣了,這是典型的陰陽交流,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因為交流而產生風和雷。形成下一句的「雷風相薄」。
「山澤通氣」,艮卦為山〔見圖〕,艮字原義為反身看、回頭看,或者用力看、努力看。引申又有小心、注意,照顧、養護之意。在《易經》中卦義又引申為止或停止。《說文》:「艮,很也,从匕目不相下也。」艮字是兩目相比(匕通比),指的是兩眼對看而不相退讓,以表達「很」(狠)的意思。
再看「山澤通氣」的「澤」。兌卦為澤〔見圖〕,《易傳》及漢儒皆以「說」解釋兌,但後世易學家多將「說」當作現今的「悅」,因此以兌為喜悅。其實「說」同時兼具說、悅之意,古文的兌、說、悅、銳,一字通用。兌本義為「說」,後來又衍生出以「兌」為偏旁的各種意義,如喜悅的悅,與喜悅相反的剝奪(敓)、脫落的脫、尖銳的銳。特別是三畫卦的兌卦最常用的卦象除了喜悅外,就是毀折,意思近似敓、脫,或銳。
細看「山澤通氣」,上山下澤所形成的卦是損卦〔見圖〕,兌下艮上,說明山下有澤。澤水由下向上滲透,滋潤山上萬物生長,但是令澤水減少。所以兌下艮上這一卦被命名為含有減少之意的「損」,是損下益上,山的力量愈來愈大,澤則在剝奪或脫落之中,山向澤中愈鑽愈深,銳不可擋,經歷一次地心探險之旅。
地球內部越接近地心,或稱地核,溫度越高。目前認為,地心主要由鐵、鎳元素組成,外地核的物質為液態,內地核則是固態結構。液態外核會緩慢流動,故有人推測地球磁場的形成可能與它有關。有的學者認為,在內外核之間,還存在一個不大不小的「過渡層」。地核內部的特殊情況,即使在實驗室也很難模擬,所以人們對它的了解很少。但有一點科學家深信不疑:地球內部極不平靜,各種物質始終處於不停息的運動之中。
曾有一部電影名為《地心探險記》(Journey to the Center of the Earth ),改編自法國科幻大師儒勒.凡爾納(Jules Gabriel Verne, 1828-1905)在1864 年的小說《地心歷險記》,並於2008 年在北美首映。劇情講述一位火山學教授及其姪子,遇上另一位火山學家的女兒,三人在意外中被困洞穴,逃出時又跌下無底深淵,直達地心,經過蘑菇森林,發覺地底熔岩有如巨大溫室,必須在48小時內找到噴泉把他們噴出地球表面,才能逃出地心。
《地心歷險記》與《地心浩劫》
然後他們開始製作竹筏,橫跨地底海洋,途中遭遇古代巨大劍射魚的襲擊,隨後又出現蛇頸龍群,兼且遭受巨型捕蠅草的攻擊,又差點成為暴龍獵物。他們費盡千辛萬苦終於抵達噴泉處,水卻早已乾枯,而底下岩漿不斷湧升。絕望之餘注意到洞壁牆面仍是濕的,裏頭蘊含豐富的地下水,遂使用照明燈點燃牆上的鎂,使之爆炸讓地下水湧出灌入下方岩漿,產生蒸氣把他們一股氣衝出火山。
此片純屬科幻,且幻想多於科學,具娛樂性而信服力不足。若論科學性,顯然不及另一部科幻電影《地心浩劫》(The Core ),一部於2003年上映的美國科幻災難片。
劇情講述地球核心因不明原因停止轉動,以致電磁場減弱。地球若失去地磁保護,將遭到致命的高能宇宙微波輻射襲擊,造成災難。此時由六人組成團隊,駕駛一艘潛地艇,鑽進熾熱地幔,放置並引爆核彈,使地核再次轉動以重生地磁。團隊最後完成任務,但回程時只有一男一女生還。
用宇宙學眼光來看「山澤通氣」,是深入地心探險,科幻電影設計出「潛地艇」。若根據易理,把天地視為大宇宙,人體則是一個小宇宙。從地心說到人體,道家在煉丹修道時,就不需要「潛地艇」,而是首先注重人體的氣。地球在道家心目中既是有生命的,當然也是有氣的,這就是「山澤通氣」的原理。
在易學上,「氣」很神妙,但與溝通有關。艮卦為山,如果把艮卦倒過來,則是兌卦,指海洋,說明了山下是海,海下是山。山的最下面與海的最下面相互連接。如今先看艮、兌二卦與人體的關連。艮與兌作為旁通的兩卦,其古字形構皆取象自人的身體,艮取象自眼,兌取象自口。艮、兌兩卦,最早可能說的是人與人的溝通。艮卦表示以眼溝通,或者轉頭不想見、拒絕(反見),或者怒目狠視(匕目),阻止對方說話,或者轉頭而視以表達在意、注意。而兌為說,表示有話好好說,說到讓對方高興(悅)為止。
「艮」在《說文》為「從匕目」。是集中視力,有專注的意思,這與練氣功有關。艮卦的卦辭說:「艮其背,不獲其身」,就是人的精神意識(內視)先專注在背部,而不必顧及全身。五官有欲,獨是背部無欲,但五臟都與背有關連。因此所謂「艮其背」,就是止於無欲之地,讓內心不動,故能忘我而不獲其身。這就是艮卦氣功的總綱。
艮卦的爻辭:初六是艮其趾(腳的拇指):六二是艮其腓(腿肚);九三是艮其限(腰);六四是艮其身;六五是艮其輔(頰腮);上六是艮其敦(額)。
這六爻的次序正是氣功運氣內止之時的路線,艮卦後天八卦在左下方,艮卦初六爻是第一爻,相當於左腳大拇指上,內視於左腳大拇指半節,然後腿部、腰部、臉頰、額頭,自頭至足,反覆微察內體。
艮卦除了象徵目視,也代表人體凸出的部位,如鼻子、顴骨、關節、男性生殖器、女性乳房等。在病態方面,艮卦代表皮膚表面長出的一切包塊、痘瘡,以及各種增生組織、結石,包括息肉、乳腺增生、骨質增生、腫瘤、膽結石、腎結石、膀胱結石和卵巢囊腫等。
痛則不通 通則不痛
中醫有「痛則不通,通則不痛」之說,而「山澤通氣」,就是疏通身體內部的一切阻滯,使經絡和肌肉組織暢通。而這種疏通,其實也與艮卦的「止」義有關。有利的「止」如止痛、止血、止嘔吐等;不利的「止」,就是經絡氣血不暢通。不通則痛,增生、腫瘤、結石等現象,都是「不通」的結果。
宋明理學家對於《易經》的艮卦甚為青睞。寫《太極圖說》的周敦頤曾說過:「看一部《華嚴經》,不如看一艮卦」。宋明理學家大都擅長「習靜養氣」,在方法上就是「主靜」。筆者相信其秘訣在於艮卦的「目視」功能。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通過眼神可以推知人內心世界的變化。《黃帝內經.靈樞.大惑論》有云:「目者,心之使也」,眼睛的功能是「心」的功能的重要體現之一。中醫望診有所謂「望神」,目光明亮是得神;目光晦滯是少神;目光黯淡是失神;迴光返照是假神。
相對於艮卦取象於反見怒視,兌卦為正視而喜悅,恰好是相反的不同表情。也許艮卦以反見代表人拒絕溝通和談話,而兌則代表另一種積極溝通與解說的態度。艮卦是取象於眼,兌卦是取象於口,但「禍從口出」,所以兌卦也是利刃,起着剝離、打碎、消磨增生組織的作用。艮卦與兌卦組成「山澤通氣」,可以將人體內部各種閉塞打通,使經絡和氣血暢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