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19年10月22日 星期二

香港動亂中 三種最可惡的人


在這幾個月香港出現的動亂中,有很多深層次的原因。但我認為在動亂中出現了三種人是最可惡,這裏希望提起各方注意。第一種是鼓勵中學生罷課和上街的幕後推手,第二種是公職人員上街搞事的人,第三種是一直煽動年輕人上街暴力抗爭的幕後「金主」和他們的文宣,包括部分本地和國際傳媒。

2002年聯合國通過的一項兒童保護公約的附加條款生效。根據這項法律,不允許強徵17歲以下的少年入伍;自願入伍者必須年滿16歲才可接觸武器;不允許18歲以下的少年直接參加戰爭。但現在香港出現越來越多中學生受到誘惑、鼓勵上街。究竟誰是幕後推手?是老師?是學校社工還是誰?起碼我們看到是部分學校老師不單沒有想盡方法去阻攔學生上街,反而好像是推波助瀾。近期被捕不少是16歲以下的學生都是因為參與打爛店舖,襲擊警察的暴力行為。從五四以來有學生參與的群眾運動,都少不了中學生。但難道我們眼見香港尚未成年的學生全副裝備手持器械走到街上與警察搏鬥,不應該制止而鼓勵嗎?這些幕後推手無論他們是誰,他們的行為與塔利班、ISIS這些國際恐怖分子有本質的分別?

經過幾個月的「抗爭」,香港多個行業受到重創。但有一小撮公務員或政府資助機構的工作人員下班和周末就上街搞事。雖然我不知道真正數目有多少,但看來不是少數。按照香港法律,我們都有參與遊行集會的權利,但前提是遊行集會是要得到警隊的批准,而且更重要是和平的遊行集會。非法的示威和用蒙面來進行下半場的破壞活動就是另一回事。這些公務員如果有種的,就應該辭職或起碼請長假才參與,不然就是吃裏扒外的「二五仔」。這些人月月有人工,但就去打爛別人飯碗。還有一些公務員包括政府醫院的醫生雖然不一定有上街,但他們在工作中並沒有主動配合警隊鎮暴工作,反而不時阻攔警隊工作。這些新聞都有報道,我不再描述。

第三種是一直煽動年輕人上街暴力抗爭的幕後指揮者和文宣,這部分還包括一些本地、國際傳媒、本地專業團體。他們無視甚至美化「抗爭者」暴力行為。他們口口聲聲維護公民權利,卻對那些不同政見者橫加指責。支援「抗爭者」的法律人士與記者,聲稱「暴力有時或可解決問題」和發表文章公開為暴力分子動用「私刑」辯護。為了維護暴力「抗爭者」,他們一而再製造攻擊警隊的「新聞」。他們給了「抗爭者」一個錯誤的資訊,以為全世界都在支持他們暴力行為,他們就變得越來越肆無忌憚。

理應及早止暴制亂,卻沒有採取果斷行動,並持續容忍暴力的升級。這個我部分同意,但特首已經撤回修例,也公開道歉了。就算她馬上下台,問題能解決嗎?現在決策官員出現的問題是能力問題,不是態度問題,也不是他們在搞陰謀詭計。林鄭不一定是一個政治家,她沒有及時做出調整策略或進行妥協,只繼續做她自已認為適合的事,最終弄出大麻煩。但有一點需要說明, 「抗爭者」相信早有既定劇本,暴亂遲早會在香港發生,修例風波只是一引線而已。

也有其他香港朋友在說,特區政府答應這些年輕人的訴求不就成了。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說得好: 「這些訴求主要是想羞辱與推翻政府」。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這句話適用於大部分香港人,過往一直對政治冷感,現在180度轉為發政治「高燒」的香港人,但他們卻不知道政治這潭水有多深?我相信香港沒有人有膽量說他的政治觀察力能夠與李顯龍比較吧?

那決策官員應該做什麼?現在除了一直支持政府的人,開始有越來越多專業人士包括醫生、律師和國際傳媒開始對暴力和亂象說不。九月底,香港著名醫生方正平曾經發出個人聲明「今早看見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發出對警員開槍事件的譴責聲明,簡直令人怒不可遏。在事件上,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在未深入調查了解整件開槍事件之前因後果,便對事件作出片面的指控,未審先判,其表現出的輕率魯莽,實非專業醫生應有的態度,在上次『爆眼女』事件中,已經如此。另外,在那麼短的時間,以協會名義發出譴責聲明,令人十分懷疑有否對會員作出充分諮詢,以確保譴責聲明內容代表大多數會員的意見。」

1015日,曾擔任香港大律師公會副主席的資深大律師蔡維邦發表個人聲明,不滿大律師公會「對示威者暴力保持可恥的沉默」。

現時特區政府應該使用的是「忍辱負重」方針,具體策略是「穩定隊伍、組織群眾、重視文宣」,這裏面就有一手硬一手軟策略。硬的如警隊行動就不需我多說,但需要盡快穩定公務員隊伍,使得公務員隊伍能夠全心全意支援特區政府和警隊止暴制亂;同時特別要組織並保護好敢於站出來向暴力分子說「不」的一般市民。軟的方面,特區政府要讓港人意識到「抗爭者」使用童兵的可恥;第二是要在文宣這個戰場投入精力。現在特區政府在這幾方面,要做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我認為現在不是問責決策官員的適當時機,現在重點是止暴制亂,這個工作還是需要決策官員指揮,這也給他們一個「立功」的機會。但特首與一眾決策官員可以考慮拿起更大的擔當,在這個動亂時期與市民一起承擔,自動減薪,直到社會回復平靜。相信香港民眾不分政治立場。沒有不贊成的,最好減薪也包括那些一天到晚只會示威、搞事的議員。」當然特首也可以表明在社會回復平靜後她可以考慮採取更多措施。

最後我希望通過這次事件,香港的青少年能夠在政治上成熟起來,保持政治熱情,把眼光放遠放大,放棄一蹴而就的天真幻想,準備做艱苦細緻的工作,正視自己是中國人的身份與內地同胞同心同德,在中國的歷史發展的關鍵時刻發揮作用;也期望中央政府能夠正視香港在實行「一國兩制」面臨的困難,既然是「一國兩制」,就要充分理解其差異,嚴格遵守各自不同的規章制度,而核心在於價值觀;未來的香港也應該認真檢討一下,在法律、教育、醫療、傳媒能否最大限度「脫政治化」,保持中立和專業。我這些期望是否有點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