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20年1月28日 星期二

禍兮福之所倚 福兮禍之所伏

香港當前的情況猶如以下《諺語》:「福不重至,禍必重來」。外有美國的搗亂及內地疫情,內有暴徒不死心,社會撕裂。政府上下不齊心,經濟肯定陷於衰退,城市的國際形象一落千丈,股市樓市下跌,儲備急劇下降。
鼠年伊始,冠狀肺炎剛開始爆發,反政府的所謂革命還大有機會在今年立法會選舉、美國總統選舉前再起波瀾,製造破壞,形勢極為嚴峻和危迫。而即使香港依靠的內地,也受美國霸權主義的迫害和冠狀肺炎的衝擊,面對的挑戰不是短期性質,而是體現着國際關係與內地體制的結構性矛盾。即使過去三、四十年順利發展,今年或可達到小康的目標,但今後的發展還包含不少不穩定因素。中國好,香港好,主觀與客觀方面,內地都未必會對香港有大幫助,香港還是要在港人治港下自求多福。社會撕裂,人心觀望的香港做得到嗎?
不過,老祖宗傳授給我們的智慧是《易經》的辯證法。禍福互為倚仗,香港與內地當前面對的挑戰,實可變成機遇。一是挑戰背後顯示出問題深處所在,二是既知問題便可解決。更重要的是挑戰打破安逸,產生危機感,也反逼智慧和制度創新。應對挑戰便不是克服一時的困難,而是超越與提升,把社會推往新的發展階段。老祖宗的智慧是要破中求立,達者為先,關鍵是人的因素,變的要求。
變革有多種,或快或慢,或重或輕,卻沒有完美的標準。正如《易經》內的革卦,它象徵改革,變革。革,是改的意思,象徵變革。在面臨必須變革的時刻,應果斷採取行動。只要變革的動機純正,群眾就會擁護,變革就會成功。因為謀事在人,成事其實也在人,在於人的認識、能力和是否同心齊力。正因為變革沒有完美標準,只能在推行實踐中由參與者理解和實行,更重要的是要反覆試驗。合則用,不合則改,勇於試驗也勇於更正修改,才是變革成功的最大保證。
按這樣的思路,不談改革開放的三、四十多年,單以去年的中美貿易談判和冠狀肺炎的處理,內地政府開始時多有失誤,可是卻迅即改善。在應對政策措施方面雷厲風行,其中雖有不同意見,但還是可以形成共識,上下大致齊心協力一起來應付。因此,中美貿易戰裏,中國貿易沒有受挫仍然增長,在第一階段協議後,中國還有許多空間對付美國,貿易戰開始時的驚惶失措一掃而空。至於冠狀肺炎,內地政府處理有怠慢疏忽之處,但認清形勢後全力抗禦,卻顯示出巨大的組織力、動員力和堅決之心。這在歐美等所謂民主國家所少有,也非其他發展中國家可比。
香港政府比起內地在應對危機的反應遜色得多,但在內地示範和協助之下,香港政府還可發揮作用。不過,社會撕裂的隱憂仍然存在。在最近兩日內,發生三宗炸弹案,在這個非常時期,香港現在正在全城抗疫,但仍有一小撮反修例人士,做些無聊的事,例如27日在傷殘人士使用的厕格内,引發爆炸品。28日警方在深圳湾口岸管制站大楼地下一个男厕外拉起封锁线,其後爆炸品處理课人员到场调查,派出拆弹机械人處理该批可疑物品。以上事件令到警方疲於奔命另外犯事者亦都會冒坐牢的可能,影響一生。事件暴露當事人的無知,市民記在心中,日後市民對於反對派如何另作別論,但上年紀的老弱傷殘,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受嚴重影響,他們必然對破壞交通燈,傷殘人士使用的升降機....的人,銘記在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