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 蘇軾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
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
低綺戶
照無眠
不應有恨
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某年農曆八月的一個晚上…
走過田園中崎嶇不平的小路,看著在漆黑的夜裡繁星閃爍的美景,我逐漸步往故鄉的老家,遠處就能聽見從屋裡傳來熱鬧的歡笑聲,燒飯的焦味撲鼻而來。家鄉在大時大節,習俗令我們鄉親父老聚在祠堂天井空地,齊齊聚會,共慶佳節。在祠堂的上方,就能清楚地看到雪白的圓月。今天正是農曆八月十五日,是人月兩團圓的節日。
隨著我們踏進二十一世紀,世界彷彿變得越來越冷漠。我們為求追上世界發展的速度,追逐著永遠不等人的時間,跟上城市的脈搏,無所不犧牲。為了寶貴的金錢,我們不惜放棄自己玩樂休息的時間,放棄跟家人吃一頓晚飯的機會,城中的人情味猶豫逐漸淡化,人類也好像習慣了過著黯淡,鬱悶,孤獨的生活。但每一年有一天,我們會選擇打破「傳統」,放下自己手上的工作,追回流失的美好光陰。
稍帶秋涼的風輕輕地吹起下垂在河邊的柳枝,溫柔地搔著河面,再抬起頭,皎潔的月亮照映著大地,月霜一片一片的灑在地上,把漆黑的世間微弱地點亮起來。雖然屋外一片空靈和清幽,屋內的情形卻渲染熱鬧的氛圍,彷彿劃破了景象的寧靜,增添了不少氣息。在屋內,兒童揮動著小手裏握着的燈籠,嘻戲玩鬧,面帶頑皮,純真的情態。成人就圍著飯桌坐,一邊咀嚼着飯菜,一邊歡樂地交談。較老的長輩則坐在一旁,看著眼前歡樂融融的景象,心裡突然覺得特別的恩惠,嘴角也漸漸地翹起來。
世世代代的家庭何不是在中秋重聚,何不是在眼見出現如此的景象呢?儘管社會變得有多發達,這溫馨的情形隔著幾百年的時光,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日,還是依舊能看到這個景象,維持不變,不斷重疊,究竟是什麼原因?
中秋月圓,我們一看到天上皓月,無不是想到一家團圓。中國文化一直都提倡我們要愛惜及尊敬家人,要對他們不離不棄,不能忘記他們對我們的愛戴和培養。我國之人文精神以儒家思想為中心,其中的「五倫關係」帶出了父子以及兄弟之倫的重要性,強調與家人維繫一個良好有愛的關係是多麼的重要,這種以家庭為核心的想法也就成為我國傳統之根源,而中秋節正好呼應了這套思想。古人云:「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相信大家對張九齡的《望月懷遠》都不陌生。詩中提到張九齡被貶官後,看見掛在天上的明月,不禁引發了他對故鄉及家人的懷念。「月圓」在中國人心中,不只是一個清秀,優美的天文景象,它還寄託了中國人的盼望,心願當天上明月顯得圓無缺陷,周全的同時,自己與家人也能夠團圓團聚,和睦和諧。這種的生活願景任意事過境遷,還是終年不改。另一闋我想起的詞是蘇軾《水調歌頭》,詞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作者以月圓月缺為喻,說明人世間的悲歡離合和這明月一樣時有圓缺,親人離開了也難得一見。
在著名的國語歌《月亮代表我的心》,月亮代表的也只不過是對於兩人能永久在一起的期望。由此可見,古今之外,中秋時能看見的圓月對人的啟發都是源自中國傳統的根源,而這個傳統的根源也造就了世世代代對家庭深厚的責任感。它促使人們每逢中秋節在百忙之中都要抽空來與家人團聚,迫使我們放緩急速的步伐,讓我們好好跟家人團圓,相信不少年老的父母也因此能看見自己的兒女,孫子,感到無比的安慰。
但人們只在節日時探望親戚這件事都值得我們高興嗎?的確,我們懂得在中秋時回鄉,歸老家,但這一年一度的舉動就足夠了嗎?可想而知,父母長輩為我們犧牲了多少,不求回報,我們卻只會奔波在外工作,心靈終是被功利、金錢吞平,「孝順」的概念早就忘記,泡影了。有些人甚至更會選擇放棄在節日時回鄉,隨意在互聯網上,在短信裏,冷漠地拋下一句毫無感情的「中秋節快樂。」半點心意也沒有。可想而知,將我們養育成人的父母,為求也只是一年能見我們一次,但我們這些「城市人」卻就連這個心願也不肯去實現。中國傳統文化強調的不只是在節日時才來回家探親,而是它的根源——一個久恆都孝敬,愛護父母的心。我們父母從把我們生下的那一刻已經為我們做了不少,但我們經常習以為常,沒有把他們背後的心意放在心中,它則提醒告訴我們應以百行孝為先,理應重視血緣關係及其關係之維繫,報恩和不忘本也是何等的重要,我們為了理想不惜勇往向前衝,但我們也應該不時回頭,關顧一直支持我們的家人。
中秋節只是一個讓我們短暫地彌補我們對他們微薄的孝心的機會,但如果我們要真真正正的報答父母對我們的寬心,也許多陪父母傾談,也許多陪父母吃頓飯,想享受天倫之樂,也就不一定要等到這個中秋節。當大家在抬頭賞月之時,請別忘記中秋節的原意,但願大家都會低頭向身邊的父母及家人說聲:「多謝你!」吧!
回到家鄉,大家齊齊整整坐下,互相舉杯,互祝康安,品嚐佳餚,慶祝中秋,人月兩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