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和不遇

人生世,總在遇和不遇之間。作為退休理科教師,我們遇到同好者一起寫博文,同一議題,可各抒己見,有時會遇到教過的學生、共事的老師、久違的上司,什麼樣的熟人、朋友,什麼樣的男人、女人,全不由我們做主,卻決定我們的電腦瀏覽器博文和瀏覽的博客以前在學校工作,如果工作順利、生活幸福,某一天早上醒來,我們會感謝命運,讓自己在那些重要的時刻遇到了合適的人,可能是同事的幫助,勤奮的學生如果某日諸事不利,那麼,會遇到倒楣的事情,忘記帶教具,忘記這,忘記那。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佔據人一生大部分時光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平時人們常講的遇和不遇,也多指工作和職業中的遭際。退休後遇到的,多是舊同學,興趣相似的羣組,在談天說地之際,偶有佳作,不想輕易忘記,乃存之於小方塊中,給遇和不遇的博客觀賞,如此而已!

2019年8月28日 星期三

妥協

有一名句:「政治是妥協的藝術。」這話要好好理解。什麼是政治?什麼是妥協?如何妥協?妥協有無底線?沒有底線的妥協,很容易流於阿諛奉承,但底線的高低,又該怎樣劃定?

西哲亞里斯多德說:「人依其本性是政治的動物。」西方的所謂「政治」,英文是politics,源自希臘字polis,其字面意義是「城邦」(city-state)之意。古希臘社會有各個獨立城邦,星羅棋布,各有其自治政府。今日已很少見「城邦」,或「城邦事務」,「政治」已變成孫中山所說的:「政是眾人的事;治就是管理。」

管理眾人的事,無可避免地與衝突和合作有所關聯。一方面,不同意見往往是同時並存;另一方面,政治運作經常被描繪成解決衝突的過程,讓對立利益得以彼此妥協,而妥協之道,變成藝術。此話源自十九世紀德國政治家俾斯麥:「政治並不是科學……反而更像是一門藝術。」

政治若是妥協的藝術,那麼若藉由妥協、折衷或談判,總比透過武力或赤裸裸的權力鬥爭來解決衝突好得多。現代政治學者克里克(Bernard Crick),在《 政治的辯護》(In Defence of Politics)一書中,便堅信社會應建立在共識而非誓不兩立的衝突,就算有歧異存在,也可迎刃而解,毋須訴諸脅迫和暴力手段。

論妥協,我會想起《周易》的兌卦——快樂是人生的美點。「兌」這個字,漢儒解作「說」,宋儒解作「悅」。其實兌是「說」或「悅」都可成立。妥協要通過談判不可,那是說話的藝術。妥協得好,便是「悅」;妥協得不好,便是另一些「兌」旁的字,如銳、脫、敓等。銳是尖銳,有傷害性;脫是脫落;敓(奪字的假借)是剝奪,都是壞事。

兌卦代表秋天,秋季既是代表豐收的喜悅,又是萬物開始凋敝和肅殺的季節,正好說明兌卦的兩面性。將兌卦應用在談判中,談判而得雙贏,在管治上叫「悅民之治」。《彖傳》解兌卦:「兌,說也。剛中而柔外,說以利貞,是以順乎天而應乎人。」這裏闡明政治妥協的藝術,是內秉剛健之德,外抱柔和之姿,以團結協和為願望,以利人利物為存心,堅持正道,才能順乎天意而合乎人心。總而言之,運用兌卦於妥協中有六個原則:1. 公正無私 2. 和而不同 3. 勿自媚於人 4. 堅守正道,摒棄邪惡 5. 居上位者易被擁蔽 6. 勿為小人而妥協。

妥協藝術又可以通過中國文化的「中庸之道」來體會。「中庸」不是折衷,「中」是不偏不倚的中道,也就是所應堅持的原則;庸者常也。「中庸」就是以平常心而不是高姿態來實踐中道。這是外柔內剛,而不是內柔外剛。外柔內剛的例子,可參考《論語》對孔子的描述:「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溫、不猛、安都是柔;厲、威、恭則是剛。

反觀今日香港,特首林鄭顯然是外剛內柔,心中未有決定,外表則強撐拒人於千里。本來所謂「五大訴求」,最容易妥協而可將亂局降溫的其中之一是「撤回」,因為基本上與她說的「壽終正寢」無甚分別,真不知為何如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